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为研究J55钢在热送热装后产生表面裂纹缺陷的原因,采用红外测温仪对连铸二冷区及热送过程的大方坯表面温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钢种在二冷区的冷却强度适宜,不会导致矫直裂纹;铸坯在热送过程的温度制度不合理是导致管坯产生表面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热送铸坯钢板表面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热送铸坯钢板表面裂纹主要在轧制环节中产生;降低铸坯加热炉温度,减少铸坯加热时间等措施可使热装热送铸坯轧制钢板裂纹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重钢新区在投产之初,连铸板坯表面原始合格率较低,铸坯表面的主要缺陷表现为:表面纵裂纹、铸坯角部 横裂纹、铸坯宽面边部凹陷,此外黏结问题一方面对工艺顺行造成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制约了铸坯表面质量的提 高。通过对现场生产过程中铸坯表面缺陷的跟踪和分析,并在生产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最终使铸坯表面无清 理率达到了较高水平,为连铸坯的热送热装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避免铸坯热送时产生表面裂纹的重要方法有加入合金、高温热送、延时热送和铸坯表面淬火技术。重点介绍了表面淬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邢钢通过在大方坯连铸机上安装在线表面淬火设备,其生产的中低碳铝镇静钢和微合金钢铸坯表面开裂率由原来的0.30%降低到0.08%,吨钢成本可降低10元。理论和实践表明,表面淬火技术在降低热装铸坯表面裂纹和降本增效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M30Mn2锚链钢连铸坯表面裂纹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莱钢特殊钢厂采用电炉短流程试制生产M30Mn2锚链钢,红坯热送成材后出现比较严重的表面裂纹.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热装热送工艺不完善,铸坯在两相转变温度区热送,钢的热脆性造成了大量的裂纹源,在轧制成材过程中裂纹进一步扩展,而且带状组织没有明显得到改善.同时提出了低温热装、高温加热、轧后充分冷却等控制裂纹产生的工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连铸坯热装热送技术应用的可行性。通过不同钢坯入炉方式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钢板的性能合格率不受钢坯入炉方式影响。通过对铸坯质量的持续改进,维持钢轧物流及信息流的通畅,保证了钢坯热装热送的稳定进行。另外,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了热送坯轧制钢板表面裂纹的产生。生产实践表明,应用连铸坯热装热送技术,可节约能源,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攀钢360 mm×450 mm连铸大方坯存在的表面凹坑和表面纵裂缺陷,优化了连铸冷却制度.生产应用表明,大方坯表面质量明显提高,铸坯表面凹坑缺陷率由37.13 %降至0.14 %,因铸坯中间裂纹严重而产生的表面纵裂缺陷率由53.52 %降至0.30 %,满足了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连铸坯表面裂纹的控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生产无缺陷的连铸坯是连铸坯热送、热装的前提条件.铸坯表面裂纹可能导致最终轧制产品出现缺陷.简要评述了影响连铸坯表面纵裂纹、横裂纹和星形裂纹形成的原因,及防止表面裂纹产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温小园  邓深  赵贤平 《宽厚板》2021,27(6):41-43
针对超厚规格718H模具钢板出现的表面裂纹缺陷,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热膨胀仪对表面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718H钢表面裂纹缺陷并非铸坯原生裂纹导致,而是由于连铸坯热送热装时,温度处于两相区,钢板体积收缩,形变量大,致使晶界拉裂,形成裂纹.为减小产生裂纹的几率,建议718H模具钢连铸坯在相变点Ar3以下的温度入炉加热.  相似文献   

10.
对用于预防连铸坯热送裂纹的表面快速冷却工艺进行了介绍。以铸坯带入加热炉的物理热作为评价标准,将快速冷却送装与其他送装工艺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快冷送装能够提高温度控制的灵活性且能量损失较少,节能效果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11.
边部线状缺陷是热轧卷板最为常见的缺陷之一,与连铸坯缺陷、轧制工艺与装备等因素有关,难以判定产生的关键工序,严重影响了热轧卷板表面质量的有效控制.为了探明其形成机制,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及酸洗等手段表征了某公司Q355、Q235钢热轧板的典型线状缺陷及铸坯边角部裂纹特征,结果表明:线状缺陷表面及横截面上均含有Ca、S...  相似文献   

12.
In the continuous casting of steels,surface transversal cracks are often found.These defects may severely influence the final quality of the products.The evolution of transversal V-shaped cracks with different depth on the surface of a continuously cast steel slab during hot rolling was studied.The artificial V-shaped cracks were made on the surface.The rolling process parameters from an industrial rolling mill have been used as a reference.The specimens of rolled workpiece in intermediate slabs were obtained after different rolling passes.The morphology of surface crack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in the rolling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th of surface transversal crack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olling passes.The grain size of ferrite and pearlite on the sample surface also gradually reduced.The microstructures around cracks with the different depth are almost identical,without direct correlation with the initial crack depth.  相似文献   

13.
钢厂采用立式连铸生产304L不锈钢,但在轧制过程中易出现边裂现象。本文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微观组织观察、能谱分析及高温力学性能检测等手段,对钢材组织、边裂部位的断裂形貌以及断裂部位存在的夹杂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04L热轧板的组织为奥氏体和铁素体。裂纹穿过两相组织并导致组织的压缩变形。裂纹内含有CaO-SiO2-Al203-MgO复合型夹杂物,夹杂物含有Na元素和K元素。最终确定在生产过程中卷进的保护渣是导致钢材产生轧制边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不同规格40Mn2圆钢热顶锻出现开裂的现象,根据圆钢母材和热顶锻试样裂纹形貌、裂纹分布特征及裂纹贯穿情况,结合金相显微镜对金相组织、脱碳情况及夹杂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轧制缺陷是造成圆钢热顶锻开裂的主要原因,不同轧制缺陷引起的热顶锻裂纹其宏观和微观形态表现不同,根据热顶锻裂纹形态,可以识别缺陷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夹杂物是影响IF钢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某厂生产的IF钢连铸坯和热轧板取样,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大样电解等多种检测分析方法, 分析了夹杂物的形貌、尺寸、数量、分布以及成分等。研究发现, 热轧工艺的轧制作用使连铸坯宽度方向1/4处聚集的夹杂物向边部迁移, 最终造成热轧板边部夹杂物指数最高, 说明夹杂物聚集带在轧制过程中具有遗传性。热轧板中20 μm以下夹杂所占百分比与连铸坯中夹杂相比稍有增大, 50 μm以上夹杂所占百分比稍有降低。热轧工艺的轧制作用将连铸坯中大颗粒氧化铝夹杂挤压变形为热轧板中的长条状, 容易形成表面条状缺陷。夹杂物在连铸坯距内弧侧30 mm处存在聚集现象, 热轧板中距内弧侧0.5 mm处夹杂物指数最高, 这是由于等效应变不同使夹杂物聚集带向表层迁移。IF钢连铸坯和热轧板中主要有4类显微夹杂, 分别为Al2O3类、TiN、Al2O3-TiOx和SiO2类复合夹杂, 且两者中各类夹杂物所占百分比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酸洗、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方法,分析了Q195冷镦钢轧材及冷镦试样的表面质量、裂纹形貌、金相组织、氧氮含量和非金属夹杂物对冷镦钢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T[O]含量为154×10-6,钢中夹杂物含量较高;在轧材裂纹处发现大尺寸夹杂物,同时在轧材靠近边缘1/4处发现较多大尺寸夹杂物聚集分布现象,其成分与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成分相似,大型夹杂物在冷镦过程中引起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和加剧冷镦开裂程度。同时由于轧制工艺控制不当,使得产品表面形成折叠缺陷,产生180°通条对称纵裂纹,是导致冷镦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连铸坯可能出现表面裂纹,其在轧制过程中的演变行为严重影响着轧制产品的质量。本文采用热力耦合有限元方法对轧制过程轧件表面裂纹演变行为进行了分析。获取了轧制过程中轧制变形区内轧件表面裂纹形状变化规律、裂纹附近区域应力场和温度场分布场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轧制入口区域,裂纹逐渐闭合,然而,在轧制出口区域,裂纹又重新扩展开,裂纹尖端处呈现拉应力状态。同时,发现变形区内裂纹尖端发生温度成双峰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李烈军 《钢铁》2005,40(4):66-68
分析了珠钢EAF-CSP工艺生产的热轧带钢冷弯裂纹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碳、锰含量高的钢中容易形成带状组织,钢中较高的铜含量和带状组织是形成冷弯裂纹的重要原因;生产厚规格带钢时,薄板坯表面微裂纹在轧制过程中难以消除;通过对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的合理控制可以显著提高带钢的冷弯合格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SAE1006热轧带钢的翘皮缺陷,以提高热轧产品的表面质量.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EBSD和X射线衍射仪对缺陷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热轧翘皮缺陷是由于连铸坯存在夹杂物所导致的,夹杂物起源于连铸阶段的结晶器卷渣.粗轧阶段的可逆轧制使翘皮发生翻折,降低了周围基体的有效应变量,从而进入部分再结晶区并产生...  相似文献   

20.
王昆鹏  王郢  廖家明  徐建飞  姜敏  王新华 《钢铁》2022,57(2):101-108
针对超深拉拔类线材(钢帘线、切割钢丝和金刚线母线等用钢)的夹杂物控制,选取3种不同控制思路的超深拉拔用钢,即夹杂物低熔点化、夹杂物玻璃化和夹杂物低弹性模量化,借助扫描电镜研究了SiO2、SiO2-Al2O3-MnO、SiO2-CaO-Al2O3-(MgO)和SiO2-CaO-MgO-(Al2O3)4类典型氧化物夹杂在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