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障大采高工作面跨石门巷道开采过程中的生产安全,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大采高工作面跨巷道开采的力学模型,并定义了工作面与石门巷道之间的安全岩柱厚度;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石门巷道的支护方式和工作面跨巷道开采的进度安排,同时对开采过程进行了矿山压力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安全岩柱厚度由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石门巷道顶板破坏高度和承载岩柱厚度3部分组成,石门巷道的分区段加固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支护成本,大采高工作面跨巷道开采过程中的支架工作阻力没有发生异常变化,表明石门巷道加固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大采高工作面跨石门巷道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2.
针对悬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过石门对安全岩柱的确定、石门充填长度的确定、充填加固方式等技术要素进行了论述,总结了跨石门期间工作面所采取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合理、有效地确保了悬移支架工作面跨石门的回采安全。  相似文献   

3.
一段工作面原设计人为分为两个对采工作面,在三水平南一石门处形成对采,为了减少搬家倒面次数,改为一个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度由原来的700m增加到1400m,从开切眼一直回采到三水平南二石门停采线。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工作面跨石门回采过程中出现的石门巷道变形量大、破坏严重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综采工作面跨石门开采时的顶板临界安全岩柱厚度和加强支护距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跨采期间,工作面和石门巷道之间的垂直距离越小,石门巷道的稳定性越差,反之,稳定性越好,特定的地质和采动条件下,工作面和石门之间存在临界安全岩柱厚度,可作为石门巷道加强支护和一般支护的分界线;巷内支护的临界安全岩柱厚度主要由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承载层厚度和巷道顶板破坏高度3个部分组成;采用岩体极限平衡理论、温克尔弹性地基梁理论和平衡拱理论,分别推导得出了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承载层厚度和巷道顶板破坏高度的计算公式,基于得到的临界安全岩柱厚度,可确定石门巷道内加强支护段的范围。以湾田煤矿11002回采工作面跨1490运输石门开采为例进行了工程应用。计算得出11002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承载层厚度和1490运输石门巷道顶板破坏高度分别为2.9、3.4、0.7 m,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最终取顶板临界安全岩柱厚度为10.5 m,需要加强支护的石门巷道距离为29 m,包括14 m的充填支护段和15 m的抬棚支护段。工程实践表明,跨采期间对运输石门采用充填支护和抬棚支护结合的加强支护方式既能保证巷道稳定,又能提高采出率,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任楼煤矿综采(放)工作面跨石门回采的做法,包括石门安全保护岩柱留设高度的理论计算,石门充填加固长度的确定及加固方法,以及跨石门回采期间工作面所采取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突出危险矿井中,石门揭煤突出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煤矿企业的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根据鹤壁八矿的防突工作需要,大胆实践煤揭岩法揭穿石门防突技术,总结出石门揭煤时较安全的防突方法和技术.为突出危险煤巷掘进工作面的防突工作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山西石港煤业二采区15#煤层石门揭煤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针对石门揭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煤与瓦斯综合防突措施。综合防突包括区域防突与局部防突,并依次给出了区域防突与局部防突措施相关技术参数及内容,以此来保证石门揭煤工作面作业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8.
赵固二矿主采二1煤层,该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为了防止石门揭煤瓦斯突出,揭煤工期一般需要6~7个月甚至十几个月的时闻抽放,才能解除石门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严重影响了矿井和采区的顺利接替.通过选择合理的预留岩柱厚度、瓦斯抽放钻孔布置方式及其参数,实现了快速揭煤,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石门快速揭煤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1.在石门内架设木垛和挑棚(图1) (1)过上石门在工作面采至上石门前sm,在将要通过的石门的底板与煤层顶板的相交处,向外架设1个木垛。依次向里架设2个。木垛的最下行沿煤层走向铺设。在采至上石门前3m及采后  相似文献   

10.
工作面过石门由于支承压力的影响 ,石门产生压力显现 ,必须超前管理 ,采用木垛法管理 ,只起到支撑作用 ,消耗大量坑木 ,不能填实 ,工作面推进时产生片帮掉顶现象 ,而采用充填法管理石门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