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评估高分辨率CT用于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提供一定指导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2020年2—7月收治的39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以及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患者应用以上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对高分辨率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并比较患者对两种检查的满意率情况。结果 与X线检查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相比,高分辨率CT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为:浸润型9例,结节型7例,空洞型7例,尘肺肺结核合并胸膜炎4例,团块型12例;结果显示,合并肺结核患者对X线检查满意率为87.18%,明显低于高分辨率CT检查满意率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X线检查,尘肺合并肺结核疾病应用高分辨率CT诊断的准确率更高,可较好了解患者疾病情况,患者认可该检查方法,该检查方法可靠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当肺结核合并肺癌时采用CT扫描所得影像学特征对诊断疾病的价值,提高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诊断率.方法 随机在我院收集已经通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70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CT组35例,通过CT检查判断疾病类型;X线组35例,通过X线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类型,分析两组检查者对患者的诊断得出CT的影像学特征对诊断的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都通过病理检查而明确诊断为肺结核合并肺癌,但分别采用CT检查以及X线检查得出正确诊断的患者分别为17例与32例,X线对小肺癌、卫星病灶、钙化影以及淋巴结是否肿大的检出率较CT的检出率小,则为X线对此疾病诊断的缺陷,且此种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现今肺结核多合并肺癌同时出现,CT的影像学特征对此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X线胸片与多层螺旋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胸片及多层螺旋CT扫描,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手术证实85例患者共有158处创伤,CT扫描的诊断正确率为96.8%(153/158),X线胸片检查的诊断正确率为62.7%(99/158),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胸部外伤患者,CT的敏感度和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X线胸片则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对骨折创伤定位准确的优点,临床上应结合患者情况,合理利用两种检查方法,必要时采用二者结合诊断,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于医院治疗的392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TS真菌感染专家组发布的成人呼吸与重症监护患者真菌感染治疗指南,从392例肺结核患者中选出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和对照组(肺结核未合并真菌感染);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X线及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观察组真菌培养率为100.0%,共检测出85株真菌,其中白假丝酵母、隐球菌、曲霉菌、热带假丝酵母以及光滑假丝酵母分别占38.8%、31.8%、9.4%、8.2%及7.0%;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诊断方法中,CT检查阳性率达72.9%,明显高于X线检查阳性率11.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细菌学培养结果绘制ROC曲线,CT检查的AUC为0.792,X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673,提示CT检查诊断准确性更高;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累及两个肺叶比例达82.4%,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在空洞的患者达32.9%,存在胸腔积液及支气管散播的患者达40.0%及60.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检查阳性率高,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较高,多呈现双肺弥漫性病变,优于常规X线检查,有助于临床上检查肺结核合并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于医院治疗的392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TS真菌感染专家组发布的成人呼吸与重症监护患者真菌感染治疗指南,从392例肺结核患者中选出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和对照组(肺结核未合并真菌感染);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X线及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观察组真菌培养率为100.0%,共检测出85株真菌,其中白假丝酵母、隐球菌、曲霉菌、热带假丝酵母以及光滑假丝酵母分别占38.8%、31.8%、9.4%、8.2%及7.0%;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诊断方法中,CT检查阳性率达72.9%,明显高于X线检查阳性率11.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细菌学培养结果绘制ROC曲线,CT检查的AUC为0.792,X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673,提示CT检查诊断准确性更高;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累及两个肺叶比例达82.4%,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在空洞的患者达32.9%,存在胸腔积液及支气管散播的患者达40.0%及60.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学检查阳性率高,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较高,多呈现双肺弥漫性病变,优于常规X线检查,有助于临床上检查肺结核合并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胸部X线和CT检查联合应用于早期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具体效果和价值.方法 :对2014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早期肺部感染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分别予以单纯X线诊断和胸部CT联合X线诊断;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予以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中X线联合胸部CT的诊断准确率为95.00%,显著高于单纯X线诊断的准确率水平(X2=5.85,P<0.05);观察组中存在磨玻璃影、结节影和线样影的例数相对更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P<0.05).结论 :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对于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准确率高,能够更清晰了解到临床特征,具备应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CT在活动性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部X线检查在肺结核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胸部X线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存在较高的误诊和漏诊.螺旋CT具有较强的密度和空间分辨力,其在肺结核诊断和活动性判定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胸部X线检查,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对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进行对比观察,探讨CT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X线检查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异物取出而确诊的70例气管或者支气管异物患儿手术前的胸部X线结果。结果:7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均接受胸部X线透视检查,结果显示间接征像48例,15例气管异物患儿经过胸部X线检查其中纵隔摆动2例,55例支气管异物患儿经过胸部X线检查其中纵隔摆动50例,差异经过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异物患者中呼气性活瓣阻塞39例,吸气性活瓣阻塞3例,差异经过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X线透视检查再加上结合患儿的病史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部CT诊断胸部弥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月我院经病理诊断为胸部弥漫性疾病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胸部CT及X线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胸部CT检查图片优良率87.78%、阳性率100.00%,相较X线检查均明显更高(P 0.05)。结论胸部CT诊断胸部弥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为临床医师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提高疾病诊断率,实现疾病早期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0.
叶顶平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155-6155
目的:通过对螺旋CT与胸部 X线检查小儿气管异物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的117例经过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气管异物的患儿,对其螺旋CT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用螺旋 CT检查直接提示98例,间接提示19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运用胸部X线检查直接提示53例,间接提示46例,诊断准确率为84.6%。两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螺旋CT临床诊断小儿气管异物比胸部X线诊断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1.
陈作南 《现代保健》2011,(32):102-103
目的比较胸部创伤的X线及CT影像学表现,探讨不同成像方式的诊断价值及优缺点。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4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其X线平片表现及CT表现进行比较,针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包括肺挫伤65例,骨折52例,肺不张45例,胸腔积血42例,纵隔气肿42例,在各种不同损伤类型中,CT成像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胸部创伤患者,特别是急诊患者,X线平片检查仍是首选检查方法,但X线平片检查存在敏感性低、特异性差的缺点,而CT成像可显示普通X线平片难以显示的部分细节,如少量的积液积气,对胸部创伤的诊断具有相当的价值,是胸部创伤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尘肺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4例尘肺和88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X射线、高分辨率CT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尘肺合并肺结核分期的诊断结果,以及肺结核类型在Ⅰ~Ⅱ和Ⅲ期尘肺患者中的发生频率,高分辨率CT检查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X线与CT扫描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中央型肺癌的患者50例,这些患者同时选择X线、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的阳性率.结果:CT检查与病理检查符合人数为46例,符合率为92.0%.采用X线检查与病理检查符合人数为31例,符合率为62.0%.X线与CT检查符合率经卡方检验发现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与X线检查在肺门区肿块、综合淋巴肿大、支气管腔内肿块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胸部CT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意义,选取2005年住院的尘肺患者33例在常规X线胸片基础上进行CT检查。CT检查发现有19例存在融合团块,而X线平片检查只发现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发现肺大泡7例,而普通胸片未见肺大泡存在。结果提示对于进行大容量全肺灌洗的尘肺患者,如果条件允许,在X线平片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胸部CT检查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刘梅枝 《职业与健康》2010,26(7):826-827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为结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上半年确诊的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及CT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检查在肺结核早期诊断方面可以提高24.13%;CT检查与X线检查结果不一致率为56.25%;在肺部空洞形成的发现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2,P〈0.05)。结论CT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和及时治疗有重要价值,建议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中得到重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和CT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比X线和CT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和患者的影像特征。结果 42例患者经过X线诊断19例,使用CT诊断27例,CT诊断率高于X线诊断率,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节段肺叶实变18例,结节肿块12例,淋巴肿大8例,支气管内结核4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和CT表现多样,需要医生使用综合方法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X线片与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60例在医院接受诊治的胸部创伤患者,均先后接受X线片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X线片对胸部骨折的检出率稍高于CT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胸膜伤、肺损伤、皮下气肿、纵隔伤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作为胸部创伤的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在胸部骨折检出及定位方面,稍优于CT检查,但其无法对胸膜伤、肺损伤、皮下气肿等复合伤及严重创伤做出明确诊断,为提高临床确诊率,还需及时展开CT检查。  相似文献   

18.
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分析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58例肺结核患者分别给予X线和CT影像学检查,对比58例肺结核患者的X线、CT影像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58例中X线平片显示41个空洞,CT显示89个;X线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9例,CT显示19例;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37例,CT显示57例;X线显示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4例,CT显示8例;X线无1例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3例,少量胸腔积液5例。统计学显示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作用大,其诊断肺结核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T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10年9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60名,单纯肺结核患者60名。且所有患者之前均进行了CT平扫,通过对两组患者影像学表现的对比分析,得出各种征象所存在的差异,从而判断CT诊断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较单纯肺结核患者有典型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以及胸膜凹陷征,但空洞征明显少于后者。统计学方法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检查对于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临床上有异常影像特征的肺结核患者,应高度怀疑合并肺癌的可能,需结合临床表现做出鉴别,以防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易感染肺结核,使病情恶化。我们对19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进行了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研讨,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在选用检查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提示。对进一步提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 资料 本组19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均经常规检查或特殊检查及CT检查明确诊断,并经实验室痰检查,部分病例穿刺活检及半年以上抗痨动态观察证实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19例患者均行常规X线正位和侧位胸片,其中5例加照了前弓位,6例作了胸部CT检查。 文中,影像显示呈圆形结核病灶者2例;散在结核病灶致肺门影增大者2例;肺门影增大伴右下肺膨胀不全者1例;双肺少量散在结核病变伴点状影象改变者1例。此等病变应与肺癌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