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引入血脂综合指标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异常与大动脉僵硬度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高血压病随诊或疑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患者431例。对所有入组患者依据有无高血压病及血脂异常病史分为无高血压病和血脂异常病史组(A组)、有血脂异常病史但无高血压病史组(B组)、有高血压病史但无血脂异常病史组(C组)、有高血压病及血脂异常病史组(D组)。依据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等血脂指标分别计算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non-HDL-C)、TC/HDL-C、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AI)等血脂综合指标,比较各指标组间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偏相关分析探讨各血脂指标与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相关性。  结果  TC、TG、HDL-C、AIP、AI、non-HDL-C及TC/HDL-C在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针对高血压病患者(C组、D组)进行多元线性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G、HDL-C、AIP、AI、TC/HDL-C与baPWV均呈正相关关系(均有P < 0.05),TC、LDL-C、non-HDL-C与baPWV均无明显相关性(均有P>0.05)。  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与大动脉僵硬度可能存在相关性,AI、AIP及TC/HDL-C等血脂综合指标可能更好反映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异常与大动脉僵硬度异常的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入选8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baPWV、血压,测定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值。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是否异常分为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和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组。结果两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组baPWV较快,收缩压和脉压、HbA1c、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年龄、ACR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收缩压0.497,t=5.266,P0.001,年龄0.265,t=3.292,P=0.002,ACR0.248,t=2.649,P=0.009。结论除收缩压和年龄外,尿微量白蛋白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种影响可能和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447名不同营养状况儿童血脂谱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状况儿童血脂谱水平,为进一步开展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47名儿童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根据身高标准体重法分为正常、超重和肥胖3组,采用HITACHI 717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谱水平测定.结果肥胖儿童某油三脂(TG)、载脂蛋白B(apoB)水平高于超重组和体重正常组儿童,而高密度脂蛋白(HDL)、HDL/TC相反,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 I)、脂蛋白(a)[LP(a)]、LDL-C/HDL-C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肥胖组儿童TG异常率明显高于超重组和体重正常组儿童(P<0.05).儿童肥胖度与TG、apoB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儿童血脂谱水平异常检出率随肥胖度增加而上升,主要以TG异常为主.  相似文献   

4.
超重与肥胖儿童血脂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超重、肥胖儿童血脂水平,为儿童肥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168名肥胖儿童、160名超重儿童和175名正常体重儿童分别进行血脂水平测定.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结果]肥胖儿童TC、TG、LDL-C、Apo B、Lp(a)水平高于体重正常组儿童,而HDL-C、Apo AI水平则低于体重正常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DL-C,Apo AI水平为肥胖组<超重组<对照组,TC,TG,LDL-C,Apo B,Lp(a)水平为肥胖组>超重组>对照组.TG,HDL-C,LDL-C 3项指标异常率肥胖组较对照组高(P值均<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在学龄期即可出现脂类代谢异常,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青少年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弹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80例单纯肥胖青少年,按照血脂水平分为血脂正常组45例,血脂紊乱组35例.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血管硬化值(β)、血管弹性系数(Ep)、血管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测量颈动脉收缩期血管内径(Ds)和颈动脉舒张期血管内径(Dd).结果 血脂紊乱组TG、TC、LDL-C和HOMA-IR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HDL-C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指数(BMI)、IMT、FPG、餐后2h血糖(2h 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动脉弹性参数β、Ep和A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MI、TG、LDL-C、HOMA-IR分别与β、Ep、AI、PWVβ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与Ds、Dd无明显相关性.TC、HDL-C、SBP、DBP与颈动脉各弹性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肥胖青少年存在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和动脉内膜增厚等血管病变;血脂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与动脉血管弹性密切相关,高甘油三酯血症和HOMA-IR是影响血管弹性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赵敏  蔡明序 《现代预防医学》2018,(10):1904-1907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5年10 月- 2016 年10 月于某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者1 806 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尿酸(Uric Acid,UA)等,测量上臂脚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结果 baPWV异常组较正常组年龄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 - C)、UA等水平增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aPWV与年龄(r = 0.55,P<0.001)、收缩压(r = 0.63,P<0.001)、空腹血糖(r = 0.30,P<0.001)正相关,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不大。中年组baPWV轻度增高检出率最多(27.87%)。老年组baPWV中、重度升高检出率(63.28%)明显高于青年组(3.49%)和中年组(15.40%)。Logistics回归结果表明中、老年人baPWV增高风险增加,老年人较青年人baPWV增高风险明显增大(OR = 23.04),血压增高者baPWV增高风险较血压正常者明显增大(OR = 30.71),男性baPWV增高风险较女性稍高,血糖增高者baPWV增高风险较血糖正常者稍高。结论 高龄、高血压、高血糖是baPWV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比女性baPWV更易增高。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是男性群体,高血压、高血糖者应为baPWV重点检测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患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100(apo B100)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脑血管病人及健康人均晨起空腹静脉抽血,血清TC、TG及HDL-C采用酶法试剂盒及生化仪测定;apoAI、B100测定用免疫周围扩散法;LDL-C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即LDL-C=TC-(1/5TC+HDL-C).结果脑动脉硬化组及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脂、脂蛋白及apoAI、B100含量的比较,经过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至极显著差异(P<0.05~0.001).脑出血组除TG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载脂蛋白测定对脑血管疾病预测的敏感度远比血脂及脂蛋白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7836例体检者,年龄25-86岁,进行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身高、体重、脉搏、血压的测量,收集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尿酸(UA).将体检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与无动脉粥样硬化两组,比较各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之间采用方差分析,显示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压、代谢综合征风险、baPWV、ABI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影响因素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代谢综合征风险、脉搏、baPWV、ABI、HDL-C和UA,其中,HDL-C与动脉硬化呈负相关,其余均成正相关.根据Importance,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baPWV(88.2%),代谢综合征风险(7.80%),脉搏(5.60%),年龄(4.10%),ABI(3.80%).结论:应早期对动脉硬化进行筛查并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TG/HDL-C和TC/HDL-C对妊娠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妊娠24周~28周的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将研究人群分为GDM组(116例)和糖耐量正常(NGT)组(124例),对所有研究者进行体格检查、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测定,计算TG/HDL-C和TC/HDL-C。结果与NGT组相比,GDM组LDL-C、TG、TC、TC/HDL-C、TG/HDL-C、FBG、FINS、1 h PG、2 h PG和HOMA-IR均明显升高,HDL-C和HOMA-β显著降低(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G、TC/HDL-C、TG/HDL-C、FBG和FINS与HOMA-β密切相关;TC/HDL-C、TG/HDL-C、FBG和FINS与HOMA-IR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TG、TC/HDL-C和TG/HDL-C均是GDM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TG/HDL-C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即0.827,当截断值取2.27时,对GDM诊断的灵敏度为78.80%、特异度为69.60%。结论血脂指标比值与HOMA-β和HOMA-IR密切相关,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空腹血糖(FPG)与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CL-C)及尿酸(UA)的关系。方法用酶法检测5381名健康体检者FPG、TG、TC、HDL-C、LDL-C及UA的浓度,根据FPG水平分为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尿病(DM)组,对各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血糖浓度的增高,TG、TC、LDL-C浓度及异常率呈升高趋势,TG在各组间,TC、LDL-C在正常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浓度呈降低趋势,但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IFG组的UA浓度及异常率明显增高(P〈0.01)。UA浓度在糖尿病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FG可出现代谢紊乱;血脂、UA增高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脂质参数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并将传统脂质参数与联合脂质参数进行比较,以期探讨、识别和预测糖尿病患者的最佳替代指标。方法 以金昌队列为基础,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排除恶性肿瘤和相关内分泌、循环系统疾病后抽取随访期内新发糖尿病者1 025例作为病例组,然后按照年龄±2岁、性别进行1:1匹配获得对照组1 025例,进而研究脂质参数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传统脂质参数中,TG、TC和LDL-C水平的第四分位数组的糖尿病发病风险较高,分别是第一分位数组的14.00倍(95%CI:9.73~20.15)、2.15倍(95%CI:1.65~2.79)和1.66倍(95%CI:1.29~2.14),HDL-C水平的第四分位数组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是第一分位数组的0.21倍(95%CI:0.15~0.28)。联合脂质参数中,TG/HDL-C、TC/HDL-C、LDL-C/HDL-C和非HDL-C水平的第四分位数组的糖尿病发病风险较高,分别是第一分位数组的14.86倍(95%CI:10.35~21.34)、8.12倍(95%CI:5.94~11.01)、5.85倍(95%CI:4.34~7.88)和5.20倍(95%CI:3.85~7.03)。TG、TC、HDL-C、LDL-C、TG/HDL-C、TC/HDL-C、LDL-C/HDL-C、非HDL-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5%CI:0.74~0.78)、0.59(95%CI:0.57~0.61)、0.67(95%CI:0.65~0.69)、0.57(95%CI:0.55~0.59)、0.77(95%CI:0.75~0.78)、0.73(95%CI:0.71~0.75)、0.69(95%CI:0.67~0.71)、0.66(95%CI:0.64~0.68);预测糖尿病的最佳切点分别为1.40、4.70、1.28、3.25、1.17、3.43、2.46、3.58 mmol/L。结论 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TG和TG/HDL-C是较好的糖尿病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T2DM)对正常高值血压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从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杭州疗养院疗养或健康体检的中青年男性中,选取正常高值血压且合并T2DM患者64例,单纯正常高值血压者70例及理想血压66例。所有对象均检测颈动脉CIMT、baPWV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理想血压组比较,单纯正常高值血压组CIMT及baPWV均增高,分别为(0.78±0.10)mm vs(0.73±0.08)mm及(1318.4±132.5)cm/s vs(1232.5±121.2)cm/s;与单纯正常高值血压组比较,正常高值血压合并T2DM组CIMT及baPWV也显著增高(0.84±0.13)mm vs(0.78±0.10)mm,(1406.7±139.8)cm/s vs(1318.4±132.5)cm/s,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及空腹血糖增高是正常高值血压男性颈动脉CIMT和baPWV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baPWV增高的OR及95%CI分别为3.49(1.67~7.34)及2.32(1.24~4.34)。结论正常高值血压合并T2DM者动脉僵硬度进一步增加,提示对该人群可能需调整正常高值血压的定义并强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宋法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98-2099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患有高血脂的中老年血脂水平和血清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体检后高脂血症中老年患者80名,并用计算机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测量两组运动16周后空腹测试血糖3次,包括TC,TG,HDL-C,LDL-C,载脂蛋白ApoA1和ApoB。[结果]实验组经过16周有氧运动后,TC,TG,LDL-C含量与运动前和对照组相比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水平升高(P﹤0.05)。实验组在16周后血清中ApoA1,ApoA1/ApoB水平与运动前和对照组相比升高,而ApoB水平降低(P﹤0.05)。[结论]有氧运动的中老年人血脂水平和血清载脂蛋白水平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值得在老年人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庆市体检人群脂代谢水平和脂代谢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将调查对象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分析14 918例健康体检人中进行了血脂检查的9 528例人群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血脂指标,比较不同年龄段及男女间脂代谢水平和各类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代谢异常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 I)、血压和血糖(GLU)的相关性。结果:9 528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脂代谢异常数为3853(40.4%),高TG2504(26.3%)、高TC1901(20.0%)、高LDL-C1573(16.5%)、低HDL-C383(4.0%),其中一项指标异常1978(51.3%)、两项指标异常1260(32.7%)、三项指标异常597(15.5%)、四项指标均异常18(0.5%);高TC、高TG和高LDL-C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而70~年龄段各项脂代谢水平和高TG和高LDL-C有降低的趋势;男性体检人群脂代谢水平和脂代谢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性别、年龄、BM I、血压和GLU五项因素均对TG和LDL-C异常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影响TC代谢的因素是年龄、血压和GLU;性别、BM I和GLU对低HDL-C发生率也有显著影响。结论:脂代谢异常在重庆市体检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通过控制体重、血压、血糖等与脂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而利于对脂代谢异常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重与肥胖对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为心血管病、糖尿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鄂南农村居民1641例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FS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Friedwald’s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超重肥胖组和体重正常组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比较。结果鄂南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率为20.78%,超重肥胖组血压、FSG、TG及LDL-C水平高于体重正常组,而HDL-C水平低于体重正常组;超重肥胖组血压、FSG、TG及HDL-C异常检出率也高于体重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与血压、FSG、TC、TG呈正相关,WHR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异常密切相关,应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强化降脂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99例1、2级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脂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降压治疗均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缬沙坦;使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降脂治疗选用阿托伐他汀钙,对照组血脂水平降至TC〈5.18mmol/L、LDL-C〈3.37mmol/L;强化降脂组血脂水平降至TC〈4.11mmol/L、LDL-C〈2.60mmol/L;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值相比,两组患者baPWV、ET、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有明显回落(P〈0.01),其中强化降脂组治疗后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在控制血压基础上,强化降脂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降低hs-CRP和ET水平,对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状态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T2DM)BMI变化与心血管病其他危险因素的关联。方法 基于农村社区T2DM队列,基线和随访时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LDL-C和HDL-C。分析中剔除随访期间死亡及失访或信息不全者,共纳入8 953例研究对象。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变化和心血管病其他危险因素的关联。结果 基线调查时,有40.97%的T2DM患者伴有超重肥胖。超重肥胖组的SBP、DBP、TG水平显著高于BMI正常组,HDL-C水平低于BMI正常组(P<0.01)。随访期间,患者血糖控制率上升了15%,不同BMI变化组的HbA1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BMI持续正常组相比,持续超重肥胖组的HbA1c水平下降幅度较小,SBP、DBP上升幅度较大;HbA1c、SBP、DBP、TG、HDL-C不达标比例分别比BMI持续正常组高1.142(1.057~1.233)倍、1.123(1.055~1.196)倍、1.220(1.128~1.320)倍、1.400(1.282~1.528)倍、1.164(1.069~1.267)倍;BMI转为异常组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变化与持续超重肥胖组相似;BMI转为正常组血糖、血压等变化值以及不达标比例与BMI持续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变化值与SBP、DBP、TG和LDL-C的变化值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 BMI异常变化将伴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不利变化,BMI的正常化将有利于CVD不良因素的转归。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成年人睡眠问题与血脂异常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北京市成年人睡眠问题现状,及与血脂异常的关系,为血脂异常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8-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13 188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睡眠情况等,测量身高体重,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TC、HDL-C、LDL-C和TG。结果 北京市成年人睡眠问题的比例为52.1%,且血脂异常患者(55.1%)高于血脂正常者(50.7%)。打鼾、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早醒和服用安眠药的比例分别为30.1%、18.8%、24.6%、20.1%和3.0%。打鼾者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7.5%、23.5%和6.6%,均高于不打鼾者(分别为5.7%、15.5%和4.9%)。夜间觉醒者TC平均水平和高T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4.74 mmo/L和7.5%,均明显高于无夜间觉醒者(4.66 mmol/L和5.8%)。在控制年龄、性别、吸烟、超重肥胖等潜在混杂因素后,打鼾与TC、TG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打鼾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1.248,P<0.05)。结论 北京市成年人睡眠问题严重,主要睡眠问题是打鼾和夜间觉醒。打鼾与TC、TG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天津市成人脂质比值TC/HDL-C、TG/HDL-C和LDL-C/HDL-C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关联性,以期探索、评估这三项脂质比值在糖尿病的公共卫生预防、临床诊断、病情预测等方面的价值。  方法  根据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方案,调查天津市河西区等7个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收集其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四项、FPG和胰岛素水平。将TC/HDL-C、TG/HDL-C和LDL-C/HDL-C按照四分位数法进行分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OR值及其95% CI。  结果  天津市调查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合并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46.6%(2 030/4 356)。总人群中,TC/HDL-C和TG/HDL-C升高均能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但是与LDL-C/HDL-C < 1.78组相比,只有≥2.86组胰岛素抵抗患病风险增加(OR=1.78, 95% CI:1.21~2.63);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TC/HDL-C和TG/HDL-C的升高,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患病风险增加,关联性较强,且与LDL-C/HDL-C的关联性低于TC/HDL-C和TG/HDL-C;与男性相比,女性TC/HDL-C、TG/HDL-C和LDL-C/HDL-C增加会导致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的增加。  结论  TC/HDL-C和TG/HDL-C的升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风险;LDL-C/HDL-C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风险关联性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