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颌面骨折运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颌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均采用CT影像技术进行诊断,并通过诊断所提供的依据进行相应的治疗,对CT诊断情况及CT诊断后治疗结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CT影像技术能够将颌面骨折患者骨折的范围、部位,骨折线走向及移位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CT诊断后80例患者中7例患者情况较轻进行保守治疗,73例采取手术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临床对颌面骨折患者进行诊治时可采用CT影像技术进行诊断,能充分反应患者病理结构、病情情况,为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樊华  张栋  贺强 《中国病案》2012,13(6):56-58
随着医学影像的快速发展,肝胆胰脾的影像诊断已经涉及到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断、治疗、疾病进展程度的监测和预后评价等诸多方面。肝胆外科医师应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医学影像诊断技能,以达到对疾病更科学诊断与治疗的目的。通过影像学理论集中教学、影像诊断技能临床带教、特殊少见病例讨论教学,从而促使医师提高影像诊断能力。这种培养方式有效促进医师掌握肝胆胰脾疾病影像诊断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诊断已经普及到临床各科,超声介入性技术的发展,则把超声影像诊断推进到病理细胞学和组织学的高度,为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和诊断奠定了基础,并可在超声影像监视下开展多种介入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三维CT影像重建,诊断显示骨折线、骨折的部位、碎骨片移位和塌陷程度,指导临床手术,术后三维CT复查患者康复情况。结果:CT扫描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患者的骨折部位、范围、移位和骨折线的走向。其中复合骨折19例,下颌骨骨折6例,鼻骨骨折4例,颧骨颧弓骨折3例。2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0例患者因骨折移位和面部塌陷不明显采取保守治疗。术后三维CT复查,骨折部位复位良好,伤口均I期愈合,颌面部基本对称。结论:CT影像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影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三维CT影像重建,诊断显示骨折线、骨折的部位、碎骨片移位和塌陷程度,指导临床手术,术后三维CT复查患者康复情况。结果:CT扫描图像和三维重建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患者的骨折部位、范围、移位和骨折线的走向。其中复合骨折19例,下颌骨骨折6例,鼻骨骨折4例,颧骨颧弓骨折3例。2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0例患者因骨折移位和面部塌陷不明显采取保守治疗。术后三维CT复查,骨折部位复位良好,伤口均I期愈合,颌面部基本对称。结论:CT影像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士朋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0):2436-2437
自伦琴发现X线,影像医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系列的成像手段,包括传统X线、CT、彩色B超、核素扫描、MRI等。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医学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影像学诊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组成强大的医学影像诊断系统。为临床诊断、治疗快捷地提供了定性、定位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对其行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和X线检查,以手术分型结果作为评估标准,对比分析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和X线检查对该类患者骨折分型的诊断结果。结果 CT三维重建扫描对于胫骨平台骨折中Ⅱ型、Ⅲ型骨折诊断准确率及整体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应用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可有效提高分型诊断准确率,为早期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髋臼骨折属骨盆骨折中的一部分,是累及髋关节的一种严重创伤,大部分的治疗方案还是保守治疗或切开复位内固定。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经皮微创治疗髋臼骨折已经成为了可能。近些年,国内也开始了在解剖和临床对经皮微创的研究,但仍然较少,该文从髋臼的解剖、骨折的分类方面对髋臼经皮微创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以及不同类型骨折的手术方式予以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30例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确诊23例,漏诊7例,漏诊率为23.3%,患者均进行手术固定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骨折愈合良好,无关节功能障碍及股股骨头坏死等不良后遗症。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诊断困难,漏诊率较高,临床医师对此类骨折应予以重视,仔细进行体格和影像检查,确诊后及时手术治疗,以减少此类骨折的漏诊率和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给予X线、CT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三维CT重建影像检出率(95.00%)显著高于X线检出率(83.33%)(P0.05)。结论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显著,能够直观、立体地对胫骨平台骨折形态进行显示,明确骨折分型,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苏卫敏 《中外医疗》2012,31(36):187+189-187,189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以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3月—2010年3月间广州荔湾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病例45例,对其分别展开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影响影像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两种检查在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诊断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对于分型以及指导临床治疗而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维CT重建影像对胫骨平台骨折展开诊断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隐匿性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已中断,传统X线片不能显示而通过其他检查方法检出的骨折[1]。对该类骨折及时明确诊断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本研究收集整理确定为隐匿性肋骨骨折共47例,分析其影像特点以探讨16排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建(MPR)后处理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因胸部外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X线与CT影像在诊断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调研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到我院放射科接受股骨颈骨折诊断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与CT影像诊断,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参照标准,观察并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Garden分型分布情况以及临床诊断准确率情况。结果 CT扫描诊断中Garden分型分布的准确率96.00%明显高于X线拍摄62.00%(P0.05);CT扫描诊断的准确率99.33%明显高于X线拍摄66.67%(P0.05)。结论相比较于X线影像诊断方式,CT影像诊断方式的临床检查结果更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杨青 《医学综述》2012,18(23):4038-4041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肾结核的检查方法不断增多,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对肾结核的诊断具有各自的优缺点,肾结核的影像学变化多样,早期鉴别困难,误诊率较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是疾病分期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关键。现对B超、CT和磁共振成像等影像诊断技术在肾结核应用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以利于临床对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和提高肾结核的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准确评价患者的骨折风险能够鉴别高风险人群,以便于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骨折的诱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是力学强度的降低。因此,根据临床已知信息更好地预测与骨强度相关的骨折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计算、建模和影像重建技术的发展,使获得骨结构的三维几何形态和预测骨强度成为可能。基于影像的个体化有限元建模是无创研究骨强度的一个强大手段,对于更为准确地评价骨强度和相关骨折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本文以本课题组近几年来进行的细观椎体松质骨、腰椎和股骨近端结构的基于影像的非线性有限元建模为例,具体介绍了建模过程及其在骨折风险预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方法如何进一步提高骨强度预测精度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CR平片怀疑骨折但是未发现骨折并且临床体征明显者应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的方法进行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方法 对30例隐匿性骨折的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在CR平片正常或疑似骨折的经CT检查,均证实有骨折.结论 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的图像显示技术能够多角度、直观立体的显示CR平片难以发现的骨折,对CR平片怀疑的可疑骨折做出明确诊断,避免漏诊造成的医患纠纷,为临床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跟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采用三维 CT重建影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对2013年5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45例患者的X线平片和三维CT重建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根据跟骨骨折的手术病理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在跟骨骨折的诊疗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X线平片与三维CT重建影像在跟骨骨折的确立诊断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在分型诊断和手术指导方面,三维CT重建影像明显优于X线平片,两者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跟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当中,三维CT重建影像能够将跟骨骨折的形态直观的显示出来,能够对跟骨骨折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人体影像解剖学 (ImagingAnatomy)是利用现代医疗影像技术来研究正常人体器官结构的科学 ,也是基础课中与临床联系最为密切的课程之一 ,学习影像解剖学目的是为临床影像诊断及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为适应现代化的诊疗技术 ,影像解剖学正逐渐成为医学高等院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基于头部结构的复杂性 ,功能的重要性 ,脑组织的脆弱性以及位置较深的特点。临床工作中对头部的一般检查方法不能实现诊断的目的 ,只有依靠现代影像学技术才能很好的观察到脑内部的病变情况。主要依靠现代化的影像技术 ,如X线、超声 (B超 )…  相似文献   

19.
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CT扫描和三维CT重建影像检查资料,对照术中所见,分析、比较三维CT重建影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X线平片与三维CT重建影像在确立诊断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在分型和指导手术方面,三维CT重建影像则明显优于前者。结论三维CT重建影像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术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及三维重建对膝关节外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膝关节骨折的X线平片、螺旋CT检查、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影像表现。结果:30例膝关节骨折X线平片诊断明确骨折20例,疑似骨折8例,漏诊2例。CT诊断骨折30例。结论:对于膝关节外伤,临床症状较、X线检查阴性或可疑者,必须笔者认为膝关节外伤,临床症状较重、X线检查阴性或可疑者,必须与CT轴位图像、多平面及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应用,才能作出全面正确的影像诊断,尤其对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使手术治疗获得更满意的结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