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经食道心房调搏测定房室传导功能的情况,结果显示出正常组与病窦组间在S—R间期变化的各刺激频率(S-R延长点、文氏阻滞点和2:1阻滞点)及房室传导系统有效不应期、功能不应期方面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病窦者除有窦房结功能异常外,部分亦有隐匿性房室传导阻滞。结果还显示出正常S-R延长点应>100次/分,文氏阻滞点应>130次/分,2:1阻滞点应>170次/分,房室传导系统有效不应期应<400ms,功能不应期应<520ms。  相似文献   

2.
食管电生理检查观察消炎痛对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和旁室结不应期的影响。服药前 SNRT 均值1095±136毫秒,服药50mg 后15分钟,当调搏频率90次/分时,定时刺激,SNRT 均值1231±149毫秒(P<0.01)。人工程控脉冲(S~1-S__2)正向扫描,服药前后房室结不应期,分别是1074±67毫秒和1286±132毫秒;逆向扫描,房室结不应期,分别是1296±321毫秒及1392±106毫秒(P<0.01)。表明消炎痛能延长 SNRT 和房室结不应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阻断剂(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blockade,ARB)联合醛固酮受体阻断剂(aldosterone receptor antagonist,ARA)治疗前后心房内及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的差异,通过调搏刺激研究治疗前后心房颤动的诱发率.[方法]联合ARB、ARA治疗9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连续病例6个月,用食道-心房调搏技术对其治疗前后进行程序刺激并测定心传导系统的电生理差异.[结果]窦律及基础起搏情况下治疗前后的房内传导及房室传导无统计学差别;早搏刺激下治疗前以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延长、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与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ARB)联合醛固酮受体阻断剂(ARA)治疗后,心房有效不应期延长(P<0.05)、相对不应期缩短(P<0.05)及房间传导时间缩短(P<0.05).同一组病例治疗后心房颤动的诱发率由原来的90%降至63%(P<0.05).[结论]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延长、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为本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前的主要异常,联合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ARB)、醛固酮受体阻断剂(ARA)治疗后,可能通过改善心脏电重构而纠正心房颤动患者的这些电生理异常,从而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21(5):286作者在静脉注射罗通定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基础上,又观察了14例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用该药(2mg/kg)后的急性电生理效应。结果该药明显延长A-H间期、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和房室结文氏周长,对窦房结功能无明显影响,延长旁路前传时间及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防止程序电刺激诱发SVT有效率达77.8%。作者认为其结果主要由于:①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延长较旁路正传有效不应期延长明显,两者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减小,②明显抑制房室结传导,激…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PGE_1对开胸麻醉犬心脏电生理及对冠状动脉前降枝结扎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①PGE_1可缩短房内传导时间,延长房室结传导时间;②PGE_1能延长心房及房室结功能不应期并可增加室颤阈值;③对冠脉结扎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对犬血液动力学及生理不应期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葛根素对犬血液动力学及心肌生理不应期的作用,结果表明,注射葛根素后,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及左室压力上升速度降低;延长房室交界区的传导时间;心室肌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心房肌虽有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分析1例左束支阻滞伴房室阻滞表现"多变"(房室传导8:1→1:1)的心电图,指出房室(束支)阻滞表现(房室传导比例)不仅取决于不应期病理延长的程度,同时受PP间期、逸搏间期和隐匿传导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94例有阵发性心悸而可疑心动过速及阵发性心动过速患儿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以探讨植物神经对儿童房室结双(三)径路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共检出房室结双径路32例,房室结三径路11例,共43例,检出率为46%。应用影响植物神经的药物观察其电生理变化。阿托品使快、慢径路的有效不应期缩短,影响房室结双(三)径路的检出;心得安与阿托品联合应用后使快径路的有效不应期缩短和(或)慢径路传导加速而使房室传导曲线变“圆滑”,使房室结双(三)径议消失”;单用心得安使快、慢径路有效不应期延长,几乎不影响房室结双径路的检出;异丙肾…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注射液对房室结双径路功能的影响.方法1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在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前接受电生理试验,比较静推美托洛尔注射液(0.1 mg/kg)前后房室结双径路前传有效不应期和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静推美托洛尔注射液后,快径有效不应期由338.2±56.4 ms延长至376.4±53.3 ms(P<0.01),快径路传导速度由191.8±48.1 ms延长至218.2±42.9 ms(P<0.05);慢径路的有效不应期和传导速度在静推美托洛尔注射液后无显著改变.结论(1)美托洛尔注射液主要影响快径路的有效不应期和传导速度,对慢径路无明显影响.(2)推测房室结的快慢径路是由具有不同电生理特性的细胞参与组成.  相似文献   

10.
静脉注射地尔硫对人心脏电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地尔硫卓艹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3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消融成功后的自愿者,静脉给予地尔硫卓艹,首剂0.2m g/kg静脉推注(稀释至10~15m l,5m in内推完),继续以1~5μg(kg.m in)维持滴注,30m in后开始测量相关数值。结果:心率减慢,房室结传导时间及有效不应期延长,心房及心室的有效不应期缩短均有统计学差异,心房内的传导时间(高右房起搏至希氏束A波的时间)及HV的传导时间不受影响,心房内的离散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一例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结论:静脉滴注地尔硫卓艹对心率、房室结的影响是有限的,对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正常者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对人心脏正常传导系统及房室旁道的电生理作用,评价其应用于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的安全性.方法:21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静脉注射伊布利特1 mg,比较用药前、用药后即刻、15 min、30 min时P-A间期、A-H间期、H-V间期、QRS时限、QT间期、右室起搏下QT间期、右心房不应期、右心室不应期、房室结不应期、房室结文氏点、旁道前传及逆传不应期.结果: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P-A间期、A-H间期、H-V间期、QRS时限均无明显变化(P》0.05), QTc间期、右室起搏下QT间期、右房不应期、右室不应期、房室结文氏点均明显延长(P《0.05);与用药前相比,用药后旁道前传及逆传不应期明显延长(P《0.05),无1例出现前传或逆传功能丧失;无尖端扭转性室速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伊布利特对心脏正常传导系统的传导性无明显影响;常规剂量伊布利特能够延长旁道不应期但不阻断旁道传导功能,不影响对房室旁道的标测和消融;将其用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徐新敏 《新疆医学》2011,41(6):121-122
普罗帕酮,为IC类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膜稳定作用及竞争性B受体阻滞作用。能降低心肌兴奋性,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延长传导。药理作用是其阻滞心肌细胞膜钠离子内流,减慢收缩除极速度,使传导速度减慢,抑制心肌及浦氏纤维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降低窦房结、心房、心室、房室结及希-浦系统的传导速度和自律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快径传导功能的影响及双径路之间的电生理联系。方法:32例确诊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房室结慢径消融,术前术后分别测房室结文氏点,房室结逆传有效不应期及快径有效不应期,观察慢径消融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美托洛尔注射液对房室结双径路功能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注射液对房室结双径路功能的影响。 方法  1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在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前接受电生理试验 ,比较静推美托洛尔注射液 (0 .1m g/kg)前后房室结双径路前传有效不应期和传导速度的变化。 结果 静推美托洛尔注射液后 ,快径有效不应期由 338.2± 5 6 .4m s延长至 376 .4±5 3.3ms(P<0 .0 1) ,快径路传导速度由 191.8± 48.1ms延长至 2 18.2± 42 .9ms(P<0 .0 5 ) ;慢径路的有效不应期和传导速度在静推美托洛尔注射液后无显著改变。 结论  (1)美托洛尔注射液主要影响快径路的有效不应期和传导速度 ,对慢径路无明显影响。 (2 )推测房室结的快慢径路是由具有不同电生理特性的细胞参与组成。  相似文献   

15.
赵玉  贾世纯 《新疆医学》1995,25(4):205-206
本试验对9例房室结双径路者,静注25%硫酸镁溶液后,经食管心房调搏观察其电生理参数的变化及对房室结双径路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注硫酸镁后窦房传导时间,房室结快径路有不应期、慢径路传导时间及心电衅的P-R间期延长。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讨胺碘酮、安搏律定、心律平对心房及房室传导系统不应期的影响。研究背景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繁多,为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我们对三种抗心律失常药进行临床电生理研究,为临床正确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处理方法对90例患者以随机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服用胺碘酮、安搏律定、心律平。用食道调搏法测定服药前后心房及房室传导系统有效不应期。对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处理。结果胺碘酮、安搏律定、心律平均可不同程度地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其组间对照无统计学意义。胺碘酮使房室传导系统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P<0.05),安搏律定使之缩短,心律平使之轻度延长。但后二者服药前后自身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对房性主动性心律失常,三种药物均可选用,心律平的副作用小,应首选。交界性主动性心律失常胺碘酮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行慢径路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消融术前、后房室传导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86例确诊慢-快型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房室结慢径消融,术前术后分别检测心率(HR)、PR间期、房室结前传文氏点(AVNVKB)、快径有效不应期(ERP-FP)、心房不应期(A-ERP),观察慢径消融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结果:消融后心率增快,PR间期、AVN-WKB、ERP-FP缩短,与消融前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A-ERP消融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慢径的消融成功改善了快径的传导功能.提示房室结双径路是彼此有相互关联的两条径路,而慢径的存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快径的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8.
房室传导阻滞(以下简称房室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个部位(有时两个以上部位)的不应期异常延长,激动自心房向心室传布的过程中,或传导速度延缓,或部分甚至全部激动不能下传的现象。随着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房室阻滞的检出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就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的房室阻滞25例,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XD—Ⅰ型微电脑程序刺激器检查26例患者,在窦房结功能检查中测定了窦房结恢复时间、窦房传导时间及固有心率;在房室传导功能的估计中测定了文氏点,2∶1阻滞点及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测定了旁路不应期,房室结双通道,折返区及折返性心动过速区;还进行了心脏负荷试验及右束支不应期等方面的测定。并就其方法,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等分别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心脏程序电刺激方法观察心律平(propafenone)对闭式胸腔麻醉犬的心脏电生理效应,结果示该药抑制犬窦房结功能,抑制冲动在心房、房室结内传导以及延长心房及房室结不应期,尤其显著地抑制室房逆向传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