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九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交流会暨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于2005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承办。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解放军及香港的代表共30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药非酶糖基化抑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近10年来中药对非酶糖基化抑制作用的药效学研究进展,认为应加强中药在非酶(促)基化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一些黄酮类的化合物和已知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中药。  相似文献   

3.
薄公英的化学与药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蒲公英主要含有胡萝卜素类、三萜类、植物甾醇类,倍半萜内酯类,香豆素类,黄酮类和酚酸类物质,药理研究认为其具有抑菌,抗内毒素,健胃,利胆,通乳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致血液系统损害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娥  朱运贵 《中国药房》2002,13(8):488-490
随着人们对中药药理和剂型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 ,已逐渐认识到中药在保健和医疗等方面均起着积极的作用。一般人认为 ,中药药性缓和 ,不良反应小 ,应用较安全。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 ,中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已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所关注 ,部分中药对血液系统造成的各种损害也已多见于临床报道。就此 ,笔者对1995年1月~2001年6月国内有关中药致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报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拟为中药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86篇文献共报道108例中药导致血液系统损害 ,共涉及中药及其制剂4…  相似文献   

5.
孙惠云  张宏 《中国药房》1994,5(3):45-46
中药炮制的遵古与现代化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134000)孙惠云,高玉凤,安淑琴,郭瑞霞,李宪华吉林省通化市卫生局药政科(134O01)张宏,宋卫国,林玉森中药炮制是千百年来我们祖先用血汗和生命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的经验结晶。是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  相似文献   

6.
中药剂型及给药途径与疗效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正光  刘周文 《中国药房》1997,8(4):192-192
中药作为临床防治疾病使用时,必须把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接触或导人机体才能发挥疗效。合理的药物利型及给药途径的设计和选择是保证和提高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在药剂制备和临床应用中常易被忽视。笔者就对中药剂型及给药途径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互选择中药剂型的依据中药有传统和现代的剂型,类别甚多。剂型的选择不仅是要贮藏、运输、携带、使用方便,最重要的是要依据疾病性质的不同和药物自身的理化、药物性能来确定。梁代陶弘景指出:“疾有直服九者,直服散者,直服汤者,直服膏者亦…  相似文献   

7.
单味中药防治脂肪肝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脂肪肝发病率已跃居为肝病第一位,中药治疗脂肪肝有显著效果。该文综述了近十多年来单味中药防治脂肪肝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发现许多中药是通过调节血脂、保护肝脏免受脂质过氧化损伤来达到防治目的,而像广昆布、海藻等既能调节血脂,又能软坚散结,阻止脂肪肝向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的药物,更应引起开发研究者和临床应用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几种常见中药及其提取物治疗乙型肝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为今后开发研制出高效、经济的天然抗乙肝药物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1985年-1998年研制的治疗胸痹病中药(三、四类)为对象进行统计研究,指出了中药在药理和临床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效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近些年来国内外中药药效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综述 ,并与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相比较。方法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有关研究论文 ,按中药药效研究方法分类汇总。结果与结论提出对中药药效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中药药效的实验研究应该重视药物对机体的整体协调作用 ;应集中兵力 ,尽最大可能复制出符合中医“证”的临床辨证标准的动物模型 ;中药药效的研究方法应该在阐明复方配伍的化学与生物学内涵上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解表药与抗感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发掘中药的抗感染作用,扩大中药的应用范畴,增加开发抗感染新药的途径。方法从中药解表药的传统应用范畴以及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分析探讨了解表药的抗感染作用。结果认为解表药大多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杀灭和抑制作用,颇具开发潜力。结论解表药除传统应用病证外,还应拓展其在抗感染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地龙的化学及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药地龙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正蚓科动物背暗唇蚓等的全体。性昧咸寒,有清热、平肝、正喘、通络之功效,主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痛、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疠、痄腮、疮疡等疾病。近半年来有文献报道,运用中药地龙对治疗癌症、消化性溃疡、烧伤、烫伤等20余种疾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本研究报道了有关地龙的化学及药理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抑瘤胶囊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内抑瘤试验采用4种小鼠移植性肿瘤细胞(S-180,Hep-A-22,U14和EAC)腋部皮下接种,次日开始连续给药10天,每天给药1次,给药途径为灌有(ig),然后杀鼠取瘤称重,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中药抑瘤胶囊对S-180,Hep-A-22,U14小鼠移植肿瘤生长抑制率为35-60%之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抑瘤胶囊对S810,Hep-A-22,U14等小鼠移植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理学是随着中药的悠久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学科,其研究方法要以中医理论体系作为出发点,来研究中药的特性,这种研究理论就是传统的中药药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首都医药》2005,12(13):39-41
中药理论认为,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药性,这里所说的“药性”是指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与性能的统称,它包括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升降沉浮、性味归经等。中药治疗就是在阴阳五行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性味归经等药物的特性,发挥其治疗作用,这也是中药与西药的最大区别。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应从这个方面来着手,按照中药本身的自然规律去研究,而不是研究药物的有效成分,以及有效成分单体的提取,这种研究并不能涵概中药的全部功能。现在中药研究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恰恰是探索中药现代研究的新途径,避免按现代西药开发的模式研究开发中药,以西药的研究开发模式研究开发中药违背了中医药辨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南国 《中国药店》2002,(7):73-73
黄连素片是从中药黄连、黄柏等中药中提取的具有生物碱类成分的药物。药理研究表明,黄连素对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伤寒杆菌及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经临床观察发现,其外治又添许多新用途。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5,(34):4877-4879
目的:为中药药理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中药""药理研究""动物模型""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Pharmacology""Animal model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5年1月-2015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作用、分类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得到相关文献114篇,其中有效文献34篇。动物模型在中药的药理研究中可用于筛选中药成分、评价中药疗效、健全中药实验研究体系等;可大致分为疾病动物模型、证候动物模型和病证动物模型3类;目前应用中主要存在实验动物选择不适宜、照搬西医动物模型、缺乏标准的评价体系等问题。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在中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不断丰富中医药动物模型、总结分析相关理论、完善评价标准体系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药牛膝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传统中药牛膝的研究情况,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两者之间的联系及临床应用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19.
《今日药学》2010,20(5):9-9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中药药理实验室梅全喜教授主编的《简明中药药理手册2009》,近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梅全喜教授继2008年出版《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后主编出版的一本专门简要描述中药药理方面的简化版专著。是专门针对当前出版的中药药理著作多为长篇巨著,  相似文献   

20.
中药煎煮与药物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祖鞭 《淮海医药》2000,18(2):151-151
中药煎煮与药物疗效关系密切。明代·李时珍曾指出;“凡服汤药品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卤养造次,水火不良,则药亦无功”。这一论述深刻地描述了中药煎煮与疗效的关系。目前煎煮工作往往不被重视,煎药人员大多数以家属工或临时工为主,或者是患者本人及家属,他们缺乏一定的中医药知识,使煎药质量无法保证,严重的影响了药物疗效的发挥。有鉴于此,本文就中药煎煮与药物疗效的关系,浅谈一点认识。1煎煮器具对疗效的影响古往今来,煎药器具一直提倡以陶器为佳。由于陶瓷砂锅与药材中所含成份不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且还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