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Hepcidin是调节机体铁稳态的一类抗菌多肽。在炎症和感染时,炎性细胞因子可直接刺激肝脏表达合成hepcidin,通过hepcidin负性铁调节作用,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铁释放和肠道铁吸收,最终导致低铁血症,诱发贫血。随着对hepcidin的不断研究,针对hepcidin信号转导途径的特异性的靶向治疗,从分子角度切断铁的不足,纠正低铁血症将给铁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如慢性病贫血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Hepcidin是机体铁代谢的最主要调节激素,其通过与细胞膜转运蛋白结合减少肠道铁的吸收、抑制巨噬细胞铁的释放来降低机体铁的水平,其质量浓度受机体铁水平、炎症及造血活动的影响。现就Hepcidin与机体铁稳态的关系、Hepcidin mRNA表达的调节及其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严震文 《医学综述》2011,17(3):336-339
肝脏合成的多肽hepcidin是控制肠道铁吸收,调节机体铁稳态的体液因子,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铁代谢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慢性肾脏病时,hepcidin的调节和表达与肾小球滤过率、铁状态、炎症、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等有关。通过测定hepcidin含量,可能对正确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铁状态、指导补铁治疗、预测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反应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Hepcidin、白细胞介素-6(IL-6)和铁蛋白(SF)在癌症患者中的表达特点以及在癌症相关性贫血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方法检测190例癌症患者的血清Hepcidin、IL-6和SF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另以同期30名健康献血员做为对照组。结果①癌症患者的血清Hepcidin和IL-6分别为40.67±7.98ug/L和17.99±47.56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7±5.21ug/L和7.89±9.62ng/L(P〈0.01,P〈0.05)。癌症贫血患者的血清Hepcidin和IL-6分别为51.99±32.56 ug/L和39.36±82.63 ng/L均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的36.63±31.99 ug/L和10.78±22.00 ng/L(P〈0.01,P〈0.05)。②癌症患者的SF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2.33±46.52ng/L和53.18±13.38ng/L,P〈0.05);但贫血和无贫血患者之间则无显著差异。③癌症Hepcidin与IL-6呈正相关(r=0.216,t=3.0182,P〈0.01);与SF呈负相关(r=-0.270,t=3.8571,P〈0.01),但SF与IL-6不相关。④癌症患者血红蛋白值与Hepcidin和IL-6呈负相关(分别为r=-0.165、和-0.152,均为P〈0.05);但与SF不相关。结论癌性贫血患者高表达Hepcidin和IL-6,Hepcidin与IL-6呈正相关、与SF呈负相关,它们在癌性贫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癌症患者高表达SF,但有无贫血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癌症患者血红蛋白值与Hepcidin和IL-6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Hepcidin在慢性病贫血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婷  宋超英 《医学综述》2014,(12):2176-2177
慢性病贫血(ACD)是在慢性感染、肿瘤和风湿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中出现的一种贫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Hepeidin是调节机体铁稳态的一类抗微生物蛋白物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体铁转运以及铁调素hepcidin在ACD发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研究不断的深入,针对hepcidin的特异性靶向治疗有望为临床慢性病贫血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Hepcidin与炎症和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坚军 《医学综述》2005,11(3):216-218
患慢性感染、炎症、慢性肾脏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 ,常出现贫血 ,这种贫血通常称为慢性疾病贫血 (anemiaofchronicdisease ,ACD) ,是由于红细胞生成素 (EPO)产生异常、各种细胞因子使骨髓对EPO反应异常、大量失血、RBC生存期的缩短和铁的生物利用率降低所造成的 ,ACD患者常表现为网状内皮系统铁异常增高 ,而骨髓铁降低 ,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降低 ,血清铁蛋白异常增高 ,其分子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最近有研究表明 ,Hepcidin可能与ACD铁代谢异常有关。现就Hepcidin对铁代谢的影响和Hepcidin与炎症、贫血、缺氧间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肺动脉高压是右心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主要特征是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因右心衰竭死亡。其病因复杂、诊断治疗棘手,致使该领域长期发展缓慢。在西方国家,随着研究的进展,肺动脉高压已逐渐成为备受重视的一大类心血管疾病。对其准确评估及治疗管理非常重要,目前明确血清尿酸水平、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肌钙蛋白T和I均是肺高压病情严重程度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虑平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单用或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病贫血(ACD)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至2013年1月ACD患者130例,将患者分为A组(仅治疗ACD的基础病)、B组(单用多虑平治疗组)、C组(单用EPO治疗组)、D组(多虑平联合EPO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后7、14、21、28、35、42、49 d持续监测各组患者血红蛋白(Hb)。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检测 Hepcidin、IL‐6水平。结果输血后,4组重度贫血患者 Hb均在治疗后7 d出现明显增高;此后,4组均随时间进展而逐渐下降,B、A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但B、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下降幅度最为平缓,其次为C组。输血量比较趋势为D<C<B、A组。各组 Hepcidin及IL‐6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结论对于重度贫血的ACD患者,加用多虑平联合EPO可明显改善贫血,提高输血效率及减少输血次数,其机制除了可能与多虑平可降低IL‐6及 Hepcidin水平有关外,还可能通过未知的机制及途径改善机体对EPO的敏感性或延长红细胞寿命。  相似文献   

9.
生长分化因子15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常见多发病,其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关,GDF-15可能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新的生物标志物,且GDF-15的分泌有助于心力衰竭的改善,帮助心力衰竭患者得到更好的诊治.该文通过阐述GDF-15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GDF-15在心力衰竭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乳腺癌及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Hepcidin 蛋白及相关指标,探讨Hepcidin 在乳腺癌发生、 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癌骨转移患者25 例、乳腺癌无骨转移患者30 例及乳腺增生患者30 例。比较3 组患者Hb、Hepcidin、BMP-6、IL-6、sTfR 的差异。用ROC 曲线分析评价 Hepcidin、BMP-6、IL-6 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比较各指标在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 结果 3 组患者Hb、Hepcidin、BMP-6、IL-6、sTf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Hepcidin 及BMP-6, 乳腺癌骨转移组> 乳腺癌无骨转移组> 乳腺增生组;对IL-6,乳腺癌骨转移组> 乳腺癌无骨转移组及乳腺增 生组,但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Hb,乳腺癌骨转移组< 乳腺癌无骨转移组< 乳腺增生组; 对于sTfR,乳腺癌骨转移组< 乳腺癌无骨转移组< 乳腺增生组。ROC 曲线分析发现Hepcidin 对于乳腺癌骨转 移均有较高诊断价值,且优于BMP-6、IL-6。多因素分析发现Hepcidin 是乳腺癌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epcidin 与乳腺癌骨转移有较好的相关性,其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生长分化因子15(recombinant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 1,TKI)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Cox回归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50例接受血清检测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52例卵巢良性疾病组(良性组)、51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均进行了血清GDF15、TK1检测,比较三组GDF15、TK1表达水平。同时对卵巢癌患者随访2年,根据是否生存分为两组,即生存组(n=41)、死亡组(n=10),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再经Cox回归模型分析生存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 卵巢癌组血清GDF15表达(816.65±88.46)ng/L、TK1表达水平(1.46±0.65)pmol/L高于良性组、对照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GDF15、TK1及两项联合预测卵巢癌的AUC分别为0.879、0.813、0.884。卵巢癌患者接受2年随访,生存组随访生存时间(22.56±1.15)个月高于死亡组生存时间(14.16±2.6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GDF-15血浆水平与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单支血管病变、多支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例,以冠状动脉正常101例作为对照,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血清GDF-15检测.比较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对照患者的血浆GDF-15水平,同时在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中将不同亚组患者的血浆GDF-15水平进一步比较,明确血浆GDF-15水平与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冠脉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GDF-1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血管病变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单支血管病变组(P<0.01).结论 血浆GDF-15水平是冠心病非S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新的生物标志物,且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胃癌抗原724(CA724)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从2016年7月—2017年12月来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就诊的胃癌患者、胃良性病变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中分别抽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A、B、C组。GDF15水平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A724水平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分析不同组间GDF15和CA724水平的变化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3组血清GDF15和CA724水平,A组最高、B组其次,C组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越高的患者,GDF15表达越高(P?<0.05),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A724表达更高(P?< 0.05)。单独应用GDF15诊断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特异性和临界点分别为0.838(95% CI:0.728,0.940)、0.584、0.836和0.23?ng/ml;单独应用CA724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和临界点分别为0.890(95% CI: 0.807,0.970)、0.902、0.658和6.02?u/ml;联合使用GDF15和CA724诊断胃癌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23(95% CI:0.845,0.992)、0.925和0.864,与单独应用GDF15或CA724检测胃癌比较,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增加。结论 GDF15和CA724水平对鉴别胃部病变性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GDF15和CA724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血浆生长分化因子(GDF)-15浓度在不同原因急性呼吸困难的变化情况、评价GDF-15水平对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因急性呼吸困难就诊的急诊患者120例,依据引起呼吸困难病因分为单纯肺部疾病组、肺源性心脏病组、左心功能不全组、其他原因呼吸困难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参与研究对象的GDF-15、左室舒张末径(LVEDD)、舒张末室间隔(IVS)、 左室后壁(LVPW)、左房前后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E峰与A峰比值(E/A值),分组比较并评价各参数对于急性呼吸困难病因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急性呼吸困难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LVEDD、LAD、LVEF、LVPW、IVS和E/A比值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及性别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呼吸困难患者平均GDF-1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原因急性呼吸困难患者GDF-15平均水平也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左心功能不全组患者GDP-15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其他原因呼吸困难组患者GDP-15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肺部疾病组和肺源性心脏病组患者(P<0.05);单纯肺部疾病组和肺源性心脏病组患者GDP-15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功能不全组患者GDF-15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76.结论 单纯肺部疾病、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左心功能不全等原因造成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GDF-15可作为鉴别呼吸困难病因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作用广泛,对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都具有调节作用,是参与损伤神经再生和功能修复的重要因子。近年来,已成为神经细胞损伤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及其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武斌  刘陶文 《华夏医学》2014,27(1):211-214
淋巴管新生是肿瘤演进的重要病理学基础,肿瘤淋巴管生长和癌细胞侵袭是导致肿瘤转移与复发的重要原因.笔者就淋巴管生长因子与肿瘤淋巴管生成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NGF对脑梗死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NGF组,每组18只。NGF组大鼠腹腔注射50 μg·kg-1 NGF,假手术组(仅分离动脉,不结扎栓线)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造模后1、3和7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DF-15阳性细胞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DF-15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造模后7 d NGF组大鼠神经细胞坏死程度较低,细胞间质水肿、胶质细胞增生程度均较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NGF组大鼠造模后1、3和7 d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GDF-15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中GDF-15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3和7 d时NGF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各时间点GDF-15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升高(P<0.05),各时间点脑组织中GDF-1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NGF可上调大鼠脑组织中GDF-15表达水平,改善神经功能,达到保护脑神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GDF15)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相应临床指标的关系,初步探讨GDF15在MM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方面的潜在作用。方法:
MM患者24例,同期2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
测MM组和对照组血清GDF15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结果:MM组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7±0.64) ng/mL
vs (0.14±0.06) ng/mL,P<0.01]。国际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 III期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明显高于ISS(I+II)期
[(1.57±0.48) ng/mL vs (0.77±0.34) ng/mL,P<0.05]。MM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与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proteins,
M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和血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小板计数均呈负相关
(P<0.05),与患者年龄、血清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
钙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P>0.05)。4例MM患者经3个疗程化疗后M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者,其相应的血清
GDF15水平下降程度也明显;而M蛋白水平下降程度不明显者,其相应的血清GDF15水平升高。结论:GDF15在初治
MM患者血清中明显增高,与ISS分期有关,并与血清M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和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与外周血
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提示其在反映MM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方面具有一定意义。GDF15水平变化和M
蛋白变化可能具有一定的联系,提示其可能用于评估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9.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一种在靶细胞合成,并内源性地参与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元的发育、稳定和再生的营养因子。由于其和它的受体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受体A(Trk A)和p75被证实广泛存在于大多数的房水组织中包括晶状体、玻璃体、脉络膜、虹膜以及小梁网中,而在视网膜中,NGF被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双极神经元、胶质细胞产生并特异性地利用,因此NGF被认为在血多疾病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保护作用。这篇综述将讨论NGF在视神经截断、缺血性损伤、眼高压以及青光眼等疾病中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主要与代谢途径和生长因子有关。代谢途径包括多元醇途径、己糖胺途径、蛋白激酶C途径的激活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等,氧化应激不仅可以通过上述几种代谢途径间接造成神经元和轴突的损伤,亦可以直接损伤神经细胞;而生长因子则主要与雪旺细胞的合成和凋亡有关。目前,手术干预DPN有很好的疗效,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有效防止病情的恶化及进展,降低患肢的感染率和截肢率。该文主要从代谢途径及生长因子两个方面阐述DPN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