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丽  张庆明 《理论界》2009,(6):12-13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是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实践以人为本思想的主要途径中,要保障分配的相对公平;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走科技兴国之路,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尤玉平 《兰州学刊》2006,(9):142-143,157
从广义角度理解农业技术进步,有利于重新审视我国当前农村面临的现实经济问题,便于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有效的技术支持。研究结论认为: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不能有效支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农村经济所需的大规模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广义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非对称性结构,需要政府对其相关制度进行合理的配套设计;只有有效而全面地发展农村教育,才能使农村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信息化必须站在社会全局的发展高度,统筹规划,采用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4.
社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倍受人们关注的一对矛盾的共同体。一方面,社区建设推动着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推向新的阶段;另一方面,社区建设又是资源消费过程,并伴随着污染、废气物的产生,带来一系列的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人们一方面感受着社区建设所带来的城市功能的完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工作效率的快捷;另一方面,又产生在社会转型期社区建设如何适应社会的新发展,满足人们需要的困惑,特别是受“形式主义”、“贪大求洋”等非理性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社区建设活动产生了许多疑虑和担忧,有人甚至提出社区存在是对生态的威胁,社区建设是反环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狭隘的文明观和偏执的发展模式的导引下,我们赖以生存、生活的地球遭受着人类的劫掠和破坏.人类正面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的威胁.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呼唤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义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 ,而“以人为本”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深刻内涵。作为新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以科技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 ,并以良好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发展的外部环境 ,同时 ,必须将人类社会诸系统的协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这表明传统发展观发生了根本转变。可持续发展战略大体经历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以人为本三个历史阶段。1995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决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其实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做到“五个统筹”,这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完整的诠释。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大庆市,在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讨论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属于广义的可持续发展范畴。它是以人为本、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者和谐协调发展的角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选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技术决定论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国贞 《中州学刊》2002,3(5):161-163
技术决定论是西方近现代文明的深层核心观念 ,通过对自然和文化的除魅过程而建构起来 ,造成了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其错误就在于由技术决定论必然导致价值一元论和文化一元论 ,从而破坏了自然界多样生存的能力和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本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重视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一方面强调特定文化是适应环境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强调象征体系对环境的能动作用.通过对近期中青年人类学者关于生态人类学的研究个案,作者揭示了尊重本地文化价值观念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一种具体的社会文化体系对人与环境适应选择的不同方式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基础,而对文化多样性的维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类学的这些研究结论对于环境社会学探讨环境保护的策略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岳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芳  余会春 《云梦学刊》2005,26(4):75-77
岳阳作为融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传统旅游城市,在当前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必须认清自身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挖掘潜在旅游资源,把旅游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工伤保险体系是实现工业发展、国家经济稳定以及社会和谐所不可或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面对现阶段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各种问题,应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将"控制成本"作为出发点,以此来吸引企业参保,发展预防和康复事业,提高基金运作效率,避免额外支出,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制度目标.  相似文献   

15.
首先针对学术界对于国际上流行的布伦特兰夫人“可持续发展”定义的逻辑诘难进行分析和辩护;再通过内涵与外延分析,指出“可持续发展”应被当作一个专有名词对待,即“可持续”与“发展”相互规定;再进一步就学术界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的争议论证了“可持续性”是其实质;最后指出了可持续发展观的道德价值因素,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不断靠近理想状态的运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Cobb - 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能源消费对产出的影响,其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影响非常明显,技术进步推进了中国能源强度的降低,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导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同时降低了能源的产出弹性,且从能源效率的角度看,后者的影响效应要大于前者.因此,通过技术进步,以低能源消费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如何平衡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芳 《理论界》2002,(5):7-8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本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的模式.它重在解决资源环境的再生性和可持续性的问题,追求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6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把"实施科教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19.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中心城市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心城市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几点战略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最早是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针对经济高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依据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人类永恒的追求,其实质是对人类自身和自然关系的再认识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人类是如何走出将发展与环境对立起来的误区,摆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否定之否定的进步中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升华从而作出可持续发展这一十分明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