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电针治疗对家兔损伤坐骨神经修复影响的机制。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每组16只。采用手术钳夹方法造成模型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家兔坐骨神经Sunder-landⅡ-Ⅲ度损伤模型。针刺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第2d即开始针刺治疗,1次/d,7d为1疗程,休息2d,开始下1疗程,第2疗程开始应用电针治疗。模型对照组家兔造模成功后在相同条件下喂养。空白对照组相同条件喂养,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第2和第4疗程结束后当日检测各组家兔损伤侧坐骨神经组织中髓鞘碱性蛋白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个疗程后,针刺治疗组低于模型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4个疗程后针刺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组间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与空白对照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针刺治疗可能通过减少神经髓鞘的脱落而促使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源性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在针刺促进SD大鼠脊髓神经元轴突出芽中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侧备用根手术组、针刺组、针刺并GDNF抗体封闭组。切除脊髓单侧L1~L3及L5~L6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保留L4背根为备用根,制备单侧备用根模型。选择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两组穴位进行针刺实验。免疫组化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追踪分别检测GDNF及背根神经节(DRG)源的神经纤维表达变化。结果针刺可显著增加GDNF在受损脊髓中的表达,而抗体封闭可显著逆转该作用。结论针刺可能通过增加内源性GDNF的表达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元形态和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经蛛网膜下腔置管局部联合应用神经营养素(NT)-4和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GDNF组、NT-4组和GDNF联合NT-4组。切断大鼠坐骨神经致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于第5、6腰椎椎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置管,并注入外源性GDNF(10μg/mL)和NT-4,不同时间处死动物并取材,对L4~6节段脊髓标本冰冻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尼氏体染色、胆碱酯酶染色。结果 GDNF联合NT-4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胆碱酯酶阳性颗粒面积均比前2组有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通过蛛网膜下腔联合注入NT-4、GDNF较两者单独使用更有利于保护脊髓运动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单侧臂丛切断术对不同年龄家兔脊髓颈膨大部C4 ~T2 双侧后根神经节神经元数量变化的影响 ,对1 2例不同年龄的家兔行左侧臂丛切断术 ,3个月后对其脊髓颈膨大部C4 ~T2 双侧后根神经节神经元进行观察计数 ,并对胞体及核仁的大小进行测量。细胞计数以核仁为指标 ,并根据K..onigsmark法进行校正 ,对后根节的细胞及核仁的测量则借助图像分析仪进行 ,测量细胞共计 1 2 0 0个。结果显示臂丛切断侧脊髓颈膨大部后根节神经元缺失显著 ,后根节神经元缺失多发生在中、小型神经元 ,对年幼动物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腺苷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后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AP组),依术后处死动物时间的不同,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2、6、24、72h组(F26,24,72h,IR2、6、24、72h,AP2、6、24、72h),每个亚组5只动物。结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组织中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结果F组GDNF阳性细胞表达极弱,IR组和AP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h在缺血半暗带周围出现GDNF弱阳性表达,6h后GDNF阳性细胞表达增多,24h GDNF阳性细胞表达达到高峰,72hGDNF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减少。AP各亚组GDNF阳性细胞数与F和IR各相应亚组GDNF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各亚组GDNF阳性细胞数与F各相应亚组GDNF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能显著增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的蛋白合成和分泌功能、增加脑组织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经蛛网膜下隙置管局部应用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2组:GDNF组(坐骨神经切断术后给予GDNF)和NS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切断两组大鼠左侧坐骨神经致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部分损伤,行蛛网膜下隙置管,实验组注入外源性GDNF(10 μg/ml),对照组注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2,4,8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取L4-6节段脊髓标本冰冻切片,行胆碱酯酶(ChE)和酸性磷酸酶(ACP)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 GDNF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ChE阳性颗粒面积比NS组有明显提高(P<0.05),ACP阳性颗粒面积低于NS组(P<0.05);GDNF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亦优于NS组. 结论 周围神经损伤后通过蛛网膜下隙注入外源性GDNF对相应的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GDNF与甲泼尼龙对脊髓损伤后细胞内游离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与甲泼尼龙(MP)对脊髓损伤组织细胞内游离钙及水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成对照组、GDNF组、MP一及GDNF+MF组,改良Allen法撞击致伤脊髓T13节段,蛛网膜下腔给予GDNF 20μl,尾静脉给予MP 30mg/kg,不同时间取伤段脊髓以Fura-2法测定细胞内钙[Ca^2 ]i及组织中水含量。结果:治疗组[Ca^2 ]i及组织中水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伤后24h[Ca^2 ]i及组织中水含量GDNF组>MP组及GDNF+MP组(P<0.01),MP组与GDNF+MP组无差异(P>0.05);伤后72h的[Ca^2 ]i水平,GDNF组>MP组>GDNF+MP组(P<0.05);组织中水含量GDNF组>MP组及MP+GDNF组(P<0.01);伤后7天[Ca^2 ]i的水平,GDNF组>MP组>GDNF+MP组(P<0.01);组织中水含量各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DNF、MP及其联合应用均能降低脊髓组织[Ca^2 ]i水平,减轻组织水肿,作用效果MP超过GDNF,MP联合GDNF治疗脊髓损伤能增强MP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江南凯 《海南医学》2011,22(17):118-12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在现阶段未取得较好的进展。随着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以及其修复机制的研究的深入,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脊髓损伤后几种常见的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相关表达情况以及在急性脊髓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GDNF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在大 鼠损伤脊髓内的表达,观察外源性GDNF对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利用Nystrom法制备大鼠胸髓压迫损伤模型。以直接注射法将脂质体DC-Chol和重组质粒pEGFP-GDNF cDNA混合后注入大鼠损伤脊髓。采用RT-PCR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GDNF基因转染后的体内表达,并通过辣根过氧化酶(HRP)顺行追踪技术和神经微丝(NF)、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活性的变化来评价GDNF基因转染对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经脂质体DC-Chol介导GDNF基因可有效地转染脊髓组织 中并得到表达。GDNF转基因4周后可明显增加NF阳性轴突数目,促进皮质脊髓束再生并通过损伤区。结论:外源性GDNF在损伤区局部高表达具有神经损伤保护作用,提示阳离子脂质体介导GDNF体内转基因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NSC提取自新生Wistar大鼠的海马区,经培养、鉴定。制作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于伤后第7d移植NSC。实验分为3组:NSC移植组(A组)、DMEM填充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点GDNF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RT-PCR结果分析,移植术后第1,3,5d,A组GDNF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化结果分析,移植术后第7,14,28d GDNF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NSC在移植后可上调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虚泄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补虚泄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P〈0.05);两组治疗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均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虚泄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和普通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均能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补虚泄实针刺法结合卒中单元模式的疗效更优一些。  相似文献   

12.
孙晔  孙晓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396-1399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ISB1组、ISB2组及空白对照组,ISB1组、ISB2组分别采用乙酸及慢性激怒的方法制造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组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内GDNF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ISB1组GDNF表达明显高于ISB2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而ISB2组与空白对照组GDN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NF在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中的表达增加,提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对GDNF需求增加,推测GDNF对结肠肌间神经丛内神经元起保护和促进再生的作用,继而参与调解肠道炎症过程,且可能有保护和促进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肠粘膜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浅针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P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褪黑素(MT)的影响。[方法]36例PI患者为治疗组,运用浅针手法刺激山根穴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MT水平,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变化;同时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评定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疗效评价,并对患者治疗前的血清MT与PSQ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36例健康人为健康组,不做任何治疗,仅检测血清MT水平以及PSQI评分。[结果]患者治疗后的PSQI总分低于治疗前(P〈0.01),疗程结束3个月后PSQI总分较治疗后升高(P〈0.01),但低于治疗前(P〈0.01);患者治疗后的疗效高于疗程结束3个月后(P〈0.01);患者治疗前的血清MT水平低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的血清M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并且接近健康组(P〉0.05);治疗前血清MT水平与PSQI总分、睡眠质量因子分值、睡眠效率因子分值、催眠药物因子分值、日间功能因子分值分别呈负相关关系(P〈0.05或P〈0.01)。[结论]浅针山根穴治疗PI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T水平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改善急性创伤患者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急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参麦注射液。另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空白组。检测伤后4h、24h、30d后Cor浓度和β一end浓度(空白组仅在30d后检测1次),30d后三组均进行Scl一90心理状态评分。结果①实验组和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Cor和β一end在伤后4h及24h内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24h升高程度更为显著(P〈0.01);伤后30d实验组Scl一90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SCL一90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实验组(P〈0.05)。②Scl一90总分与24hCor浓度及24h β一end浓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166,P〈0.05;r=0.176,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创伤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而且参麦注射液本身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齐刺法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针齐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改良MacNab评定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VAS评分明显减低,JOA评分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JOA评分增加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齐刺法结合牵引治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效的办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赤风迎源针法联合中药热敷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急性期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急性期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Ol例,随机分为赤凤迎源针法联合中药热敷组(治疗组,57例)及常规针刺组(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赤凤迎源针法针刺腰阳关、大肠俞、环跳等穴,然后行腰骶部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优29例、良18例、可8例、差2例;对照组优15例、良10例、可11例、差8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5/57例)高于对照组81.8%(36/44例)(P〈0.05)。结论赤风迎源针法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急性期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较常规针刺治疗法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治疗肾虚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肾虚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对照组仅给予相同灸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VAS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均明显降低,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明显,且与灸法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灸法组为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治疗肾虚腰痛疗效肯定,且优于单纯灸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Huanglianjiedu decoction,HJD)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134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HJD干预)45例,对照组(易善复干预)45例,空白对照组44例。3组患者均常规"运动饮食"治疗,均给予阿托莫兰1.8g每日1次静脉滴注护肝治疗;针对血脂异常给予相关处理。30d为1疗程,治疗3疗程。治疗结束分析各组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症状、肝脏CT值、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等指标变化。结果:①治愈好转率:治疗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为95.56%稍高于对照组93.33%,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59.09%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②肝脏CT值: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上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TG、TC: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TG、TC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④ALT、AST: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ALT、AST显著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HJD治疗NAFLD疗效与易善复相似,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御糖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能量代谢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PPAR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物防治糖尿病心肌病发生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腹腔注射STZ方法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成模后将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御糖丸高、中、低剂量组,造模后8周分别按实验要求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灌生理盐水,连续4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心肌组织PPAR mRNA表达。结果空白模型组大鼠心肌CK、LDH、SDH活性普遍降低,指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御糖丸各剂量组指标较空白模型组均有提升,但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提高显著(P〈0.05)。空白模型组PPA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御糖丸各剂量组PPARa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模型组(P〈0.05),但中高剂量组提高较为显著(P〈0.01)。结论中成药御糖丸能够提升糖尿病大鼠心肌酶CK,LDH,SDH的活性和上调PPARa mRNA表达水平,对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和保护心肌组织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号显微血管夹建立视神经中度损伤模型后,取左眼作为治疗组,在即时、1、37、d时分别向玻璃体腔内注入2μl(1μg/μl)CNTF溶液;取右眼作为实验对照组,同治疗组在每个时间点向玻璃体腔内注入2μl双蒸水。于伤后1、3、71、4 d时分别做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结果:光镜下观察治疗组细胞形态明显好于实验对照组。TUNEL显示凋亡RGCs数随视神经损伤时间延长而变化(P〈0.05)。伤后1 d,治疗组和实验对照组凋亡RGCs数两组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3、7、14 d时治疗组的凋亡RGCs数明显比实验对照组少(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外源性CNTF可以减少RGCs的凋亡,对视神经中度损伤后RGCs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