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尹济云  陈庚保 《云南地质》1995,14(2):153-161
本文通过云南广南安乐村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获得了该剖面石炭-二叠系的极性序列。结果表明,在马平组上段底部存在一个具全球意义的短暂正极性亚带,其底界与蜒类Pseudoschwagerina带的底界相吻合,笔者赞同以Pseudoschwagerina的首次出现作为二叠系底界的观点。Pseudoschwagerina的出现可能具有全球等时性,并与地磁场的极性转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云南永德鱼塘寨石炭-二叠界线剖面沉积连续、化石丰富,可作为滇西地区的代表性剖面,自石洞寺组至草坝山头组底部灰岩可划分出16种主要的碳酸盐微相类型,分别形成于外陆架、中陆架和内陆架环境。  相似文献   

3.
周志澄 《地层学杂志》1995,19(4):250-258
云南永德鱼塘寨石炭-二叠界线剖面沉积连续、化石丰富,可作为滇西地区的代表性剖面,自石洞寺组至草坝山头组底部灰岩可划分出16种主要的碳酸盐微相类型,分别形成于外陆架、中陆架和内陆架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煤田地质勘探和矿井开发的发展,测井资料和地质资料的结合日趋密切,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一测井地层学。测井地层学是以煤田测井资料为对象,根据测井学、岩石地层学、沉积学的原理,来研究含煤地层的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以及基本的地层关系(成层作用、地层间断、相与相变);进行地层对比,划分地层;揭示煤层和其他有益矿产的分布规律的学科。  相似文献   

5.
二叠系长兴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叠系乐平统长兴阶底界全球界线层型和点位(GSSP)确立在我国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长兴灰岩的下部、4a-2层之底,以牙形石演化序列Clarkina longicuspidata-C.wangi中C.wangi的首现为标志。该点位位于长兴组底界之上88cm处,与长兴期特征的■类化石Palaeofusulina sinensis和大巴山菊石类的首次出现层位一致。界线层的碳同位素存在明显的负漂移,正磁极性带出现在吴家坪晚期的反极性带之上。在煤山D剖面以西300m处的C剖面出露较多的龙潭组地层,清晰地反映出龙潭组—长兴组连续的沉积序列,被列为辅助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6.
保德阶层型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古地磁测量表明 ,中国新近系保德阶界线层型 ,山西保德冀家沟剖面记录了 12个正极性段与 11个负极性段。上部黄土显示了正极性与负极性 ,记录了松山负反极性带的一部分 ;红色黏土与砂砾岩层记录了 Cande95古地磁极性年表中的 C2 An.1n,C2 An.2 n,C2 An.3n,C3n.1n,C3n.2 n,C3n.3n,C3n.4 n,C3An.1n,C3An.2 n,C3Bn,C4 n.1n,C4 n.2 n及其间负极性带。剖面红色黏土的地质年龄为 8.0 Ma— 3.0 Ma,包括了榆社期的早期和保德期的中、晚期。冀家沟保德阶剖面含有二层哺乳动物化石层 ,上化石层以含丰富的鹿科化石为特点 ,相当于含 4 9地点动物群的层位 ,年龄约 5 .5 0 Ma;下化石层相当于含 30地点动物群层位 ,古地磁年龄应当在 6 .5 Ma— 7.0 Ma之间。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海相石炭—二叠系界线典型剖面陕西镇安西口剖面进行了生物地层、层序地层、磁性地层、事件地层多学科综合研究。在石炭—二叠系界线附近建立了4个牙形石生物带,自下而上依次为Streptogna-thoduselegantulus带,S·elongatus带,S·gracilis带和S·isolatus带。将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界线置于S·isolatus带的底界,较以带Pseudofusulinakrotowisphaeroidea-Dunbarinella(PD)带的底界为标志确定的石炭—二叠系界线层位低3·3m。在西口剖面上石炭统逍遥阶至下二叠统隆林阶,以初始海泛面作为层序界面,识别出12个四级层序(大体相当于副层序组),构成5个Ⅱ型三级层序。这5个三级层序及其对应的海平面变化与贵州独山、罗甸纳水、紫云扁平剖面同期地层中三级层序及海平面变化旋回之间显示出较好的对应关系。除下杨家河阶外,其余各阶的底界,包括逍遥阶、上杨家河阶、范家河阶、垭口阶及隆林阶的底界,基本上都位于沉积相转换点或其附近,即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旋回的关键界面或其附近。表明这5个三级层序的关键界面与年代地层界线的关系相当密切。碳酸盐岩磁化率大小与碳酸盐岩微相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显示相对海平面变化是控制碳酸盐岩磁化率大小的重要因素。另外,在重要地层界线附近常出现磁化率异常高值,说明碳酸盐岩磁化率可能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西口地区晚石炭世逍遥期至早二叠世隆林期地层中可识别出两次明显的类辐射事件。第一次类辐射事件发生在Occidentoschwagerinaalpina-O·postgallowayi(OS)组合带底部,即下杨家河阶的底部。第二次辐射事件发生在Mccloudiaregularis-Par-aschwagerinafragosa-Robustoschwagerinaxiaodushanica(MPR)组合带底部,即范家河阶的底部。具有三级和三级以上隔壁的四射珊瑚动物群突然大量繁盛,代表四射珊瑚演化进程中一次重大变革。在陕西镇安石炭—二叠系界线附近,这个生物事件首现层位相当于类Pseudofusulinaurdalensi(PU)带下部,高于该带底界不到12m,以Xikouphyllum-Shaannanophyllum-Szechuanophyllum-Wentzellophyllum组合带为代表。在这个层位牙形石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各类地质事件记录出现的层位关系密切。在垭口阶底界各类地质事件记录吻合最好,隆林阶底界次之,然后是范家河阶底界。与上述3条界线相比,在镇安西口剖面上,以牙形石Streptognathodusisolatus的首现位置确定的石炭—二叠系界线事件地层特征不明显,既不是一个生物辐射演化面,碳酸盐岩磁化率变化也不太明显,在实际工作中不易使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浙江煤山剖面的研究作了综述。文中简介了该剖面的研究历史及地质、地理背景,叙述了该剖面所具的世界上最完整的长兴期——“格里斯巴赫期”牙形石及菊石分带,并对耳菊石的时代作了简短讨论。本文将煤山剖面长兴期——“格里斯巴赫期”地层分为3个3级层序,并叙述了各层序  相似文献   

9.
江西中部石炭—二叠系界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江西中部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地层为连续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在船山组Sphaero-schwagerina带之上,栖霞组Misellina claudiae带之下有一套深灰色中至厚层生物泥晶灰岩,含(竹蜓)、牙形刺及珊瑚,厚度一般为40—60m。以高安鸡公岭出露良好,故命名鸡公岭组,用以代表江西中部下二叠统最低层位。  相似文献   

10.
浙江长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面临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源 《地层学杂志》2008,32(2):221-226
长兴煤山P/T界线在27层中间,H.parvus带之上应为I.staeschei带,不是I.isarcica带。H.parvus带厚仅4cm,可能包括H.parvus和I.lobata两个化石带的时间间隔;界线层不仅高度浓缩,而且有硬底构造,缺失一些牙形刺分子,很可能在界线层中有小的沉积间断。  相似文献   

11.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全球层型剖面——回顾和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鸿福  鲁立强 《地学前缘》2006,13(6):257-267
综合评述了5年来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PTB)全球层型剖面——煤山D剖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剖面的研究历史、地理和地质背景,叙述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二叠纪长兴期至三叠纪格里斯巴赫期的牙形石和菊石带,并简短讨论了Otoceras的年代。叙述了煤山与其他剖面长兴期至格里斯巴赫期磁性地层学的对比。介绍了δ13C和δ34S的化学地层学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在PTB附近多个δ13C负漂移的发现。两项重要的分子地层学研究显示了基础生态系统的深刻变化——微生物生态系的灾变和在二叠纪—三叠纪生态系之交严重缺氧事件期间透光带的静海相环境。文章报道了自2001年以来PTB年代测定的进展。PTB之下14cm处火山成因的粘土层25层的年代,现在定为(252·4±0·3)Ma(Mundil等,2004)。文章还讨论了事件地层学,认为尽管在25-26层有一个主事件,煤山PTB附近的事件是多幕式的,并且开始于事件层25-26层之前。因此,PTB大绝灭主因是外星撞击导致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相似文献   

12.
陈为公  范国清 《辽宁地质》2000,17(3):213-218
辽东半岛南部的太原组属石炭-二叠系(C-P)过渡层,其海相灰岩发育,Ting类、牙形类等海相化石丰富,是东北南部和华北C-P界线研究较为理想的地区。目前国际上以牙形类化石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的首现为二叠系的底界,该牙形类化石的首现在我国尚难以确定,而以Ting类Pseudoschwagerina(Sphaeroschwagerina)带的底界作为C-P界线已得到更多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从生物和应用的角度,对国际盛行的多重地层划分“界线层型”提出质疑。认为“界线层型”划分的人为性很大,不利于在生产、科研中推广使用。主张采用以自然界线来统一划分地层的观点。根据近年来对事件地层学的研究成果,论证了以地质事件为基础的自然地层界线的理论性和普遍性以及在构造地质和层控矿床等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意义。呼吁地质界积极开展事件地层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济源西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野外露头观测,结合勘探阶段的资料,对河南省济源西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聚煤作用的控制因素,首次发现河南省境域内石炭纪的河流与三角洲沉积,并指出中条山可能是石炭二叠纪重要的物源区。该区层序地层学研究对河南省石炭二叠纪古地理再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冯少南 《湖南地质》1990,9(3):69-74
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证明,在Misellina claudiae带之下马平组灰岩(船山组)上部,产二叠纪的(竹蜓)类、珊瑚和腕足类,其时代相当于阿舍利阶(Asselian)上部至萨克马尔阶(Sakmarian)和阿丁斯克阶(Artinaskian)的一部分。湖南嘉禾袁家剖面,船山组灰岩上部盛产该期代表分子Mccloudia,许寿永等称Mccioudia带,并以该带的底,视作石炭一二叠系的分界。据此,笔者将嘉禾袁家剖面二叠系的底界,下移到船山组灰岩第六层产Mccloudia带的底。该剖面的船山组灰岩为跨时的岩石地层单位。石炭一二叠系为连续沉积。本文还讨论该剖面与邻区的对比及其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层及古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各种手段,如同位素、古地磁及痕量元素方法等在地层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国际上对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系与系之间界线为研究也是各国地质学者重要的研究课题.利用“界线层型”方法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一个最理想为连续剖面及若干参考剖面,作为国际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准.正如国际地层分类指南中所表示的那样.“一个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层型,应当从  相似文献   

17.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事件地层学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传统的二叠-三叠系界线,是以喜马拉雅山的Otoceras层的底作为三叠系底界(Die-ner 1912)。7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了多种方案(Waterhouse 1973,1976;Kozur 1977;Newell 1978),我国80年代出现了分歧意见(李子舜、姚建新1984;李子舜、詹立培等1986)。1986年在意大利举行的“西特提斯南阿尔卑斯的二叠系及二叠-三叠系界线国际  相似文献   

18.
北祁连地区石炭——二叠系界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光隆  李克定等 《甘肃地质》1993,2(2):1-14,001,T002
北祁连地区石炭—二叠系的界线,以宁夏中卫下河沿,甘肃山丹王家湾及肃南小青沟为主要剖面,参照牙形石Streptognathodus barskovi的首现层位,可确定在原称太原组的内部,即上、下段之间,这一界面大致对应于Sphaeroschwagerina带的底部。  相似文献   

19.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及重大事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金南 《地球科学》2001,26(5):446-448
古、中生代之交是显生宙地质历史上最重大的转折时期,除了最大的生物绝灭事件外,它也是各种稀有重大事件的集聚时期  相似文献   

20.
前言 当前,石炭二叠系界线在世界各国很不一致,长期以来,我国将Pseudoschwagerina带的顶界作为石炭二叠系界线,而美国、苏联、日本、奥地利等国则将Pseudoschwagerina带的底界作为石炭二叠系界线。我国将Pseudoschwagerina带划入晚石炭世,主要是因为含Pseudoschwagerina带的马平组或船山组,与上覆的梁山组或栖霞组之间是假整合接触。美国将Pseudoschwagerina带划入早二叠世,则主要是因为含Pseudoschwagerina带的狼营组(Wolfcampian)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日本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