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铭  吴木琴  李霞 《中国药师》2015,(9):1603-1605
摘 要 目的: 建立六味开胃消食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六味开胃消食颗粒中的枳壳、木香、白术和山楂等药材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君药枳壳药材中柚皮苷与新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Sinochrom ODS BP(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21∶79);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该制剂中的枳壳、木香、白术和山楂。柚皮苷在89.600~1.792×103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新橙皮苷在1.060×102~2.120×103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柚皮苷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为0.57%(n=6),新橙皮苷平均回收率为98.07%,RSD为1.19%(n=6)。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能有效的控制六味开胃消食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黄晓燕  李玲  高容  胡亮  丁野  李文莉 《中国药师》2015,(11):1980-1982
摘 要 目的: 建立归芍地黄丸中山茱萸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TLC对归芍地黄丸中山茱萸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测定山茱萸中莫诺苷、 马钱苷的含量。结果: TLC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莫诺苷对照品在0.010~2.62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75%,RSD为1.40%(n=6)。马钱苷对照品在0.009~2.17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59%,RSD为1.10%(n=6)。结论:本方法准确、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中山茱萸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建立咳喘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百部、麻黄、苦杏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 DAD法对制剂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Tech Mate C18 ST(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A) 0.1%磷酸(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7 nm,柱温:35℃。结果: TLC法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分别在1.826~182.600μg·ml-1 (r =0. 999 7)、1.848~184.815 μg·ml-1(r=0. 999 7) 、2.981~298.069 μg·ml-1(r=0.999 6)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7.00%、97.40 %、98.30%(RSD分别为3.7%,2.5%,1.6%)(n=9)。结论:该法科学、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咳喘宁颗粒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祁红  刘传统 《中国药师》2013,16(3):462-464
摘 要 目的:制定胆炎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甘草、大黄、茵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大连依利特HypersilODS2(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分别为乙腈-0.5%醋酸(17∶83)、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3 nm、232 nm;柱温:30℃。结果:TLC色谱能明显检出甘草、大黄、茵陈,橙皮苷、芍药苷分别在0.086~0.259 μg(r=0.999 7)、0.276~0.829 μg(r=0.999 8)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69%,RSD=0.92%(n=6);芍药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95%,RSD= 0.56%(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建立化生平胶囊的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TLC法对黄芪、白花蛇舌草、丹参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量:20 μl。结果:TLC色谱斑点清晰;黄芪甲苷在进样量为2.000~10.000 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1.9%(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化生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蔡培培  张晓丹 《中国药师》2016,(9):1788-1791
摘 要 目的:建立鼻炎康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制剂中的黄芩和葛根;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ubhe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为流动相A,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各供试品的TLC图谱显示,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15.02~300.43 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102.62%(RSD=0.72%,n=6)。结论:在鼻炎康颗粒原标准基础上建立的方法具有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 建立胃灵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胃灵颗粒中的主要药味白芍、甘草、延胡索及山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XDB-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0∶90),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白芍中芍药苷的线性范围0.151~1.212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2.01%(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胃灵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魏世超  陈国平  黄锐 《中国药师》2013,(10):1524-1526
摘 要 目的: 建立百咳静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百咳静糖浆中陈皮、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糖浆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0∶50∶0.2),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40℃,流速为1.0 ml·min-1。结果: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黄芩苷在5.36~85.76 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36%(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以用于控制百咳静糖浆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建立赤丹肝纤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赤芍及虎杖、丹参、三白草、大黄5味中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以Apollo C18柱(1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2.5∶87.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30℃。结果:各TLC色谱中,供试品与各自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同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法测定芍药苷在0.120~1.43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1.80%(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赤丹肝纤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提高完善补血益母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当归、黄芪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 水(32∶68),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器为ELSD。结果:薄层色谱均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黄芪甲苷对照品在1.577~13.1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6.88%,RSD=3.01%(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