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猫豆中的非左旋多巴组分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为猫豆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小鼠自主活动法、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法、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法和抗硝酸士的宁致惊厥实验法,观察猫豆中非左旋多巴组分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结果猫豆非左旋多巴组分在750mg/kg和1 000mg/kg剂量能减少小鼠活动路程(P<0.01或P<0.05);1 000mg/kg和1 250mg/kg能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小鼠只数(P<0.05),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P<0.05或P<0.01);1 250mg/kg能延长小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和死亡时间(P<0.05)。结论猫豆中非左旋多巴组分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选酸枣仁中3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主要有效组分(总皂苷、总黄酮、总生物碱)最佳配伍。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及给药A~F组,观察各组小鼠自主活动情况;采用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45 mg/kg)协同睡眠试验,以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酸枣仁镇静催眠有效组分的最佳配伍。对所得有效组分最佳配伍的药效进行比较和验证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药A、C、E组小鼠自主活动减少(P<0.05、0.01),C、D组小鼠站立次数略有减少(P<0.05)。在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试验中,给药组C~F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B~F组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1)。经多元统计分析,酸枣仁镇静催眠有效组分的最佳配伍组合为总皂苷200 mg/kg、总黄酮0 mg/kg、总生物碱20 mg/kg。结论 应用均匀设计与药效学相结合确定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方法是可行的。验证实验表明,酸枣仁有效组分的最佳配伍组合可以达到与原药材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参竹精片对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参竹精片0.5、0.25、0.125 g/kg组,分别单次灌胃给药和连续7 d给药,末次给药后2 h,各组小鼠分别以30 mg/kg(阈下剂量)和50 mg/kg(阈剂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入睡时间、入睡率及睡眠时间,测定脑干组织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单次灌胃给药和连续7 d给药,参竹精片可明显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小鼠的入睡率(0.5 g/kg,P<0.05),减少戊巴比妥钠(阈剂量)致小鼠的入睡时间(P<0.01),延长睡眠时间(P<0.01),增加脑干组织5-HT含量(P<0.05)。[结论] 参竹精片可促进脑组织分泌5-HT,减少入睡时间、提高入睡率、延长睡眠时间,具有一定改善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石仙桃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石仙桃的镇静和催眠作用。方法:观察石仙桃提取液对小鼠自发活动、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影响及其对小鼠电惊厥的影响。结果:石仙桃提取液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增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且呈剂量依耐性。结论:石仙桃提取液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石仙桃的镇静和催眠作用。方法 观察石仙桃提取液对小鼠自发活动,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阈下催眼剂量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及对小鼠电惊厥的影响。结果 石仙桃提液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增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且呈剂理依耐性。结论 石仙桃提取液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蜘蛛香抗焦虑复方的药效及其与γ-氨基丁酸受体(GABA-R)作用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明暗箱、自主活动、尼可刹米致小鼠惊厥试验,观察了蜘蛛香抗焦虑复方低、中、高剂量(1.2、2.4、4.8 g/kg)ig给药10 d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另设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和地西泮(2 mg/kg)阳性对照组。结果 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箱试验结果显示,蜘蛛香抗焦虑复方中、高剂量具显著的抗焦虑作用(P<0.05),并呈量效关系,这种抗焦虑作用可被氟马西尼所拮抗,小鼠自主活动试验结果显示,蜘蛛香抗焦虑复方各剂量对小鼠自主活动的次数无显著影响(P>0.05),提示无镇静作用,蜘蛛香抗焦虑复方各剂量对尼可刹米致小鼠惊厥的潜伏期及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蜘蛛香抗焦虑复方有显著抗焦虑作用,并可能是通过GABA-R发挥抗焦虑作用的,且该复方无镇静及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精舒眠颗粒对小鼠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作用以及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对小鼠自助活动的影响利用光电计数法观察;对催眠作用利用戊巴比妥钠阈上(下)剂量睡眠诱导实验观察;抗惊厥效果利用尼可刹米诱导小鼠阵挛性,强直性惊厥观察;急性毒理采用灌胃最大耐受量法,观察并记录14天,本实验用天麻灵芝合剂进行了平行对照实验。结果黄精舒眠颗粒具有协同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产生睡眠效果,诱导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小鼠睡眠并延长小鼠的睡眠,降低睡眠潜伏期;黄精舒眠颗粒可明显延长尼可刹米导致的惊厥潜伏期并降低其致死率。结论黄精舒眠颗粒具有一定的催眠,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8.
无花果叶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无花果叶提取物的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进行研究。方法:灌胃给予无花果叶提取物,观察其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以及对抗尼可刹米所致的小鼠惊厥反应的影响。结果:无花果叶提取物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的只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减少惊厥小鼠的死亡只数。结论:无花果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和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接种法制备小鼠移植性肝癌(H22肝癌细胞株)模型,随机将96只小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枸杞多糖高、中、低剂量(20、10、5 mg/kg)组、环磷酰胺(20 mg/kg)组。观察枸杞多糖对荷瘤小鼠死亡率、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及肿瘤细胞密度、核分裂像、肿瘤坏死程度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的影响。结果 20、10、5 mg/kg的枸杞多糖能明显降低移植性肝癌小鼠的死亡率(P<0.05),减小肿瘤细胞的体积和质量(P<0.05),抑瘤率分别为42.23%、25.10%和9.16%;同时20、10 mg/kg的枸杞多糖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肿瘤细胞密度(P<0.05),减少肿瘤细胞的核分裂像计数(P<0.05),增加肿瘤细胞坏死程度、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P<0.05)。结论 枸杞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草浸膏小鼠腹腔注射(ip)的LD_(50)为2.2g/kg。注入甘草浸膏50mg/kg可显著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和明显加强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注入甘草浸膏250mg/kg可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结果提示甘草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对小鼠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酸枣仁油、栀子油复合物的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及二药的相互作用.方法 利用光电计数法观察灌胃给予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以及长期使用药物对小鼠耐受性的影响;利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和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实验,观察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的催眠作用;利用戊四氮诱发小鼠阵挛性、强直性惊厥观察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的抗惊厥作用;本实验用地西泮进行平行对照实验,并进行了组方设计和实验.结果 酸枣仁油、栀子油及其复方可抑制小鼠自主活动;与地西泮相比,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起效较慢,随用药时间延长镇静作用逐渐增强,且无耐受现象;酸枣仁油、栀子油及其复方有协同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可诱导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产生睡眠;组方研究表明,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产生的镇静催眠作用较单独使用酸枣仁油、栀子油的作用强,出现明显的协同作用;未发现酸枣仁油、栀子油及其复方具有抗惊厥作用.结论 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组方合理,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复方中酸枣仁油、栀子油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脑灵素胶囊抗小鼠大脑缺血作用及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模型观察小鼠耐脑缺血能力 ;不同剂量脑灵素灌胃 6 0min后给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 ,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及睡眠持续时间。结果 脑灵素胶囊与尼莫地平均能提高小鼠大脑耐缺血能力 ,且作用效果 (2 0 0mg/kg ,4 0 0mg/kg)与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 (15mg/kg)相似。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睡眠实验显示脑灵素 (2 0 0mg/kg ,4 0 0mg/kg)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睡眠有协同作用。 结论 脑灵素胶囊具有明显抗脑缺血作用及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通膝散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血尿酸作用。方法 实验分成模型组,别嘌呤醇(10 mg/kg)阳性对照组,通膝散高、中、低剂量(500、300、100 mg/kg)组。除模型组外,其他各组小鼠每天给予相应药物1次,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后2 h ip尿酸(450 mg/kg)建立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80 min后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通膝散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血尿酸水平(P<0.01),别嘌呤醇也有显著作用(P<0.01),通膝散高剂量的作用强度与别嘌呤醇相当。结论 通膝散对小鼠急性血尿酸升高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延经丸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将小鼠分为3批,分别观察延经丸对小鼠自主活动和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以及急性毒性。结果延经丸能明显减弱小鼠自主活动,对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具有协同作用;小鼠最大给药量为含生药133.3 g/kg。结论延经丸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提示该药按临床剂量短期内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酸枣仁总生物碱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考察酸枣仁总生物碱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镇静催眠观察对小鼠自主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睡眠作用的影响。结果:酸枣仁总生物碱(25~100mg/kg)灌胃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显著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动物数。结论:提示生物碱为酸枣仁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四氢异葎草酮 (TH) 对 S180 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 以 S180 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的 TH,给药 7 d 后测定抑瘤率,并运用免疫组化 SABC 法测定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100、200 mg/kg TH 对 S180 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达到 24.84% 和 47.27%,瘤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0.01);TH 100、200 mg/kg 剂量组肿瘤组织相应的 MVD 平均值分别为 19.568 和 16.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0.01)。结论 TH 对 S180 小鼠实体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7.
安眠灵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安眠灵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 :利用抖笼法和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作用的影响等方法对安眠灵的镇静、催眠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安眠灵可使小鼠自主活动明显减少(P <0 .0 1 ) ;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合用可使小鼠入睡个数增加 (P <0 .0 1 )。结论 :安眠灵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对肝郁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30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酸枣仁汤大中小剂量组、安定组6组,每组50只。①小鼠自发活动实验:记录给药30min后小鼠2min内的自发活动次数;②闽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采用30mg/kg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记录戊巴比妥钠注射后15min内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达1min以上的鼠数;③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采用50mg,/kg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记录小鼠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结果:加味酸枣仁汤能明显减少肝郁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阁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肝郁小鼠睡眠只数,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肝郁小鼠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结论:加味酸枣仁汤对肝郁小鼠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9.
龙骨对小鼠镇静与抗惊厥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龙骨镇静与抗惊厥作用。方法 :采用开野法、戊巴比妥钠镇静催眠法和戊四唑致惊厥法。结果 :龙骨水煎液可显著地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 ,缩短其入睡时间和延长睡眠时间 ,延长戊四唑所致小鼠惊厥的潜伏期和减少惊厥发生的百分率 (P <0 0 1 )。结论 :龙骨确有很强的镇静与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鼠分别腹腔内注射25~200mg/kg 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后,再腹腔注射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25mg/kg,西咪替丁可增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率,且与西咪替丁的剂量呈正比;而雷尼替丁则无明显影响。小鼠肝组织加入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和戊巴比妥钠经37℃孵育后所得离心上清液给小鼠腹腔注射,西咪替丁和戊巴比妥钠孵育组睡眠率为90%;而雷尼替丁和戊巴比妥钠孵育组及生理盐水与戊巴比妥钠孵育组睡眠率均为0。提示,西咪替丁增强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似通过抑制肝药酶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