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SWRS82B盘条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态、尺寸及成分进行研究。SWRS82B盘条中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氧化铝类,氧化钙类以及硅铝酸盐类等复合化合夹杂物;粒径大于40μm的大颗粒非金属夹杂物数量较多,约达到7%,粒径在1μm-25μm之间夹杂物颗粒约占70%。  相似文献   

2.
在钢材冶炼过程中,夹杂物会出现于冶炼的各个阶段,并容易造成盘条在拉拔过程中的断丝。本文采用非水溶液电解法提取了高碳盘条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观察了其三维形貌,并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夹杂物的几何形态、化学成分及尺寸分布。  相似文献   

3.
SWRS82B盘条是生产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的重要原料,且大都在大气环境下使用,易受腐蚀。本文采用化学纯试剂配置3.5%NaCl溶液、2%H2SO4溶液以及3.5%NaCl,PH=4溶液在25℃和50℃加速模拟大气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同一种腐蚀溶液,随着温度的升高SWRS82B盘条钢的腐蚀速度增大。在三种腐蚀介质中,随着酸性增强SWRS82B盘条钢的腐蚀速度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4.
将直径为12.5mm的82B盘条进行了9道次的拉拔实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应变量拉拔变形后82B盘条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的演变情况,并研究了珠光体片层间距与拉拔应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2B钢显微组织中的珠光体片层间距随着应变量增大而逐渐减小;拉拔变形后的珠光体片层强烈扭曲,渗碳体片随着铁素体片的弯曲而变形,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由于中心偏析形成的马氏体的塑性变形能力较差,在拉拔过程中发生碎化并最终与基体脱离;直径约为10μm的脆性夹杂物在拉拔过程中只是自身发生碎化,并未在夹杂物周围引起裂纹。  相似文献   

5.
对比研究了钛和铌微合金化Q345C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试验钢均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良好的延伸性和低温冲击韧性,钛微合金化钢的延展性和低温冲击韧性更好,强度略低;两种钢的组织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晶粒度均为9~11级;钛微合金化钢中的夹杂物主要为MnS和少量Ti4C2S2,析出物是尺寸为50~250nm的TiN,强化机制主要为细晶强化;铌微合金化钢中的夹杂物主要为MnS,析出物是尺寸为20~100nm的Nb(C,N),强化机制主要为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  相似文献   

6.
夹杂类缺陷是铸件含有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夹杂物的总称。非金属夹杂物是存在于铸件中的非金属相,金属夹杂物则是与基体金属颜色显然不同的异型金属块。夹杂物的存在,破坏了合金基体的连续性,造成合金组织不均匀、影响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等,为提高铸件质量,近年来对减少夹杂物数量的各种途径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在实验室轧制了9种铜、硅、镍含量不同的SPA-H耐候钢,研究了合金元素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夹杂物和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以及对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试验钢中的夹杂物均为Al2O3脆性夹杂物;合金元素对试验钢晶粒度和珠光体含量的影响不大,但对低温冲击韧性有明显影响,三种合金元素对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硅、镍、铜;试验钢冲击韧性的变化是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影响高锰钢力学性能的因素有碳化物、夹杂物、化学成分、晶,粒度。经实践摸索,我们认为碳化物、夹杂物是影响高锰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在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根据我厂实际情况,对成分控制比较严格,一般都能达到成分要求,所以对性能影响也不会太大。当不存在穿晶现象时,晶一粒度对高锰钢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在检验过程中可做为一般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9.
对45热轧圆钢室温顶锻试验中出现的裂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表面缺陷、变形温度、变形量、显微组织、夹杂物等对顶锻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起室温顶锻开裂的直接原因是钢中存在大量脆性氧化铝和塑性硫化物非金属夹杂物,该夹杂物沿轧制方向不均匀分布,对拉伸性能影响不大,但对顶锻开裂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当夹杂物处在变形鼓形区附近时;脆性夹杂物造成应力集中,塑性夹杂物形成空洞,使夹杂物和基体界面处容易形成裂纹源,进而在应力作用下不断扩展并最终开裂;原始片状珠光体组织及热轧后的热应力加剧了夹杂物开裂倾向.  相似文献   

10.
优质弹簧钢60Si2CrVA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和金相组织对60Si2CrVA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是组织不均及存在夹杂物是导致钢材力学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指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钢绞线用盘条钢化学元素含量对盘条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A钢厂和B钢厂生产的盘条进行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论述不同含量化学元素对盘条力学性能和加工硬化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宏观分析、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观察以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40Cr钢汽车芈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半轴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半轴凸缘与杆连接的轴台阶处表面存在脱碳层,在高的扭转疲劳剪切应力作用下形成裂纹源;40Cr钢含有较多的大尺寸非金属夹杂物,另外热处理工艺不当,造成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迭不到要求,使表面萌生的裂纹在应力作用下迅速扩展,造成汽车半轴发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常用盘条的质量水平,以及分析了在相同生产条件下,70# 类钢和 80# 类钢在同原料同规格但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得出不同的综合机械性能,指出在钢丝生产中,应根据原料的不同,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个性化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新型SMA驱动器设计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新型SMA驱动器。该驱动器实际上是偏心内嵌有单程SMA丝的弹性硅胶棒。它集成了驱动单元和执行单元的功能,特别适于作为小型和微型机器人系统中的致动元件。以弹性棒变形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驱动器的机械和力学特性。最后,实现了基于SMA电阻反馈的变结构滑模控制策略探讨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国产非调质钢涨断连杆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对连杆进行了疲劳试验,采用SAFL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了其疲劳性能,观察了疲劳断口;根据连杆工况评估了其在使用时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涨断连杆用钢的成分和力学性能均符合德国C70S6钢的相关指标要求,该连杆的疲劳性能及安全性均可满足使用要求,并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大应变量拉拔变形前后SWRH72A钢丝的显微组织,研究了钢丝的力学性能及珠光体片层间距随应变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钢丝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随着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大,伸长率则随着应变量的增大先急剧下降,而后基本保持不变;钢丝显微组织中的珠光体片层间距随着应变量增大逐渐减小,基本上符合Langford的指数衰减规律,经过ε=2.6的冷拔变形后,珠光体片层间距由变形前的200 nm减小到50 nm左右;经过大应变量拉拔变形后,铁素体内的位错密度显著升高,形成大量的位错胞,变形后铁素体具有特殊取向.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新的不锈钢棒表面滚压加工方式,使得滚压后钢棒的表面硬度和疲劳强度等机械性能得到提高,解决了传统加工方式中钢棒加工长度受机床床身限制这一难题.并对不锈钢棒表面滚压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了设计与研究,着重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不锈钢表面质量及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60Si2Mn弹簧扁钢在下料过程中发生崩断现象,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试验等方法对弹簧扁钢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弹簧扁钢崩料断裂性质为解理断裂;材料原始组织中存在超标的非金属夹杂物是导致弹簧扁钢发生崩断的主要原因,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裂纹源,随后在下料过程中受力导致裂纹扩展而发生了崩料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