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2.
《临床医药实践》2016,(6):470-472
目的:分析和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透析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76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组,高通量血液透析组(38例)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低通量血液透析组(38例)进行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透析效果。结果: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患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组的68.42%,高通量血液透析组肾功能指标的改善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分别为(22.27±3.16)d、(30.87±3.41)d,明显短于低通量血液透析组的(28.37±3.61)d,(36.18±4.49)d,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透析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慢性尿毒症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清除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对比常规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于血肌酐等指标的清除效果更好,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思考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尿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诊治的100例慢性尿毒症患者,随机划为甲组50例、乙组50例。其中甲组使用常规血液透析,乙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患者总有效率和各项指标。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86.00%,乙组则为98.00%,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 <0.05)。乙组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指标明显优于甲组,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 <0.05)。甲组总并发症率为12.00%,乙组则为8.00%,各数据比较相似(P> 0.05)。结论针对慢性尿毒症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总有效率,还可改善其肌酐、尿素氮和血红蛋白、白蛋白指标,临床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治疗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月~2012年8月期间的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中的尿毒症患者采取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而对改良组中的尿毒症患者采取高通量透析治疗,对两组尿毒症患者的血浆胆固醇、低密度蛋白以及血尿素氮等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对尿毒症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并且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中尿毒症患者的各项指标降低情况更为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透析时,采取高通量透析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230例需采用血液净化方案维持生命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方案,实验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与β2-微球蛋白水平、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甲状旁腺激素与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甲状旁激素水平(452.63±117.5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3.41±91.35)ng/L,β2-微球蛋白水平(17.64±6.21)mg/L,低于对照组的(29.14±6.8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3.91%(108/1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2%(88/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83%(9/115)低于对照组的25.22%(29/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案可维持甲状旁腺激素的稳定,降低β2-微球蛋白水平,临床疗效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及血液透析滤过(HDF)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RH)的疗效。方法将60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HFHD组和HDF组。HFHD组每周1次常规HD联合每周2次HFHD治疗。HDF组每周1次常规HD联合每周2次HDF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及血浆中肾素(RA)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HFHD组和HDF组患者血压、血浆RA、AngⅡ浓度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治疗后的上述各项指标下降情况与HFHD组治疗后相比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较高通量血液透析更加明显控制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就尿毒症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期间进行护理工作的改进,结合沟通反馈改善护理内容,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护理措施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沟通反馈下的护理持续改进,对比护理成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营养指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在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以及转铁蛋白水平上也有较好的提升,各项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在护理服务质量的调研中,得分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为其实施沟通反馈下的护理持续改进,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对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亦有积极改善效果,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具备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自我感觉以及尿毒症毒素的清除、电解质酸碱平衡、贫血和营养等多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106例,随机分成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两组,每组53例。收集年龄、原发病、透析病程、瘙痒、恶心纳差、透析次日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钠、钾、氯、CO2、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血红蛋白、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计算校正钙,比较两组指标。结果①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全身瘙痒、恶心纳差等症状明显低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组(P <0.05);②高通量血液透析组β2微球蛋白、血钠均明显低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组(P <0.001);③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校正血钙、血CO2均明显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组(P <0.01);④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①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改善尿毒症患者瘙痒、纳差恶心等症状方面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②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对改善CKD-MBD的钙磷代谢方面、对减低透析间期血钠、纠正酸中毒的方面均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间断串联血液灌流,没有增加微炎症和白蛋白的丢失。  相似文献   

11.
杜娟  谭峰 《河北医药》2016,(19):2951-2953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探讨肾功能不全的最佳透析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4例血透患者,按照患者意愿接受透析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连续血液透析3个月后,比较透析前和透析后以及2组间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清蛋白( Alb)、血β2微球蛋白(β2-M)、甲状旁腺素( PTH)和血清电解质( Na、K、Ca、Cl、P)等变化情况;同时比较2组透析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2组患者透析后Ur、Scr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 P <0吵.05),组间比较透析前、透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对照组透析后血清中Alb较透析前明显下降,而观察组透析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透析前,2组组间比较β2-M、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透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4)2组透析方式透析后Na、K、P、Cl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透析后Ca较透析前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5)观察组透析后感染率为18.75%,对照组为46.8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除对Ur、Scr和Na、K电解质具有滤过作用外,还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β2-M和PTH水平,同时透析后感染率也较对照组低。其较常规透析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浆MDA、IL-6、CRP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文红  刘丽秋 《江西医药》2006,41(9):640-642
目的探讨尿毒症和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尿毒症非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的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血液透析组MDA、IL-6、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非透析组(P〈0.01),血液透析组MDA与IL-6、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尿毒症和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增高,MDA和IL-6、CRP分别是氧化应激和炎症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84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色球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研究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透析前、透析6个月后的钙磷代谢情况。结果透析6个月后,研究组甲状旁腺激素(261.33±25.21)pg/L、钙磷乘积(34.64±3.12)mg2/dl2、血磷(1.56±0.20)mmol/L、血钙(2.11±0.55)m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398.37±27.63)pg/L、(47.23±4.24)mg2/dl2、(1.81±0.31)mmol/L、(1.79±0.6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利于患者疾病治疗,值得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及其对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50例)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组(6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iPTH、血钙及血磷水平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的iPT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HFHD组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FHD组患者血磷水平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和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左卡尼汀对尿毒症血透病人营养不良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调查尿毒症血透病人的营养状况 ,观察左卡尼汀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30例尿毒症血透病人进行营养分析 ,其中 16例于每次透析后静脉应用左卡尼汀 1g ,共治疗 3mo ,观察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 :尿毒症血透病人饮食蛋白、热量摄入分别为 ( 0 .95±s0 .16)g·kg- 1·d- 1和 ( 113± 2 1)kJ·kg- 1·d- 1,血清前清蛋白为 ( 0 .2 5± 0 .0 5) g·L- 1,血浆游离卡尼汀浓度为 ( 35± 12 ) μmol·L- 1。治疗后 ,血浆游离卡尼汀浓度为 ( 155± 37) μmol·L- 1(P <0 .0 1) ,干体重增加 ,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也增高。结论 :左卡尼汀可明显纠正血透病人的卡尼汀缺乏 ,改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6.
赵静瑜  吴际  王乃平  赵盼 《安徽医药》2018,39(5):560-564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常规血液透析组,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心肌损伤(心肌肌钙蛋白、B型脑钠肽、血清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和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高通量血液透析组透析后甲状旁腺激素、心肌肌钙蛋白T、B型脑钠肽低于常规血液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组透析后IVST、LVPWT、LVMI低于常规血液透析组,LVEF高于常规血液透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甲状旁腺激素,相较于常规血液透析,在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心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子毒素的影响。方法: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第1次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前,第3个月及第6个月时肾功能、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β2-微球蛋白(β2-MG)等分子毒素含量。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肾功能基本维持于稳定状态,上述分子毒素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分子毒素,改善其体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26-29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及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并监测两组患者的肌酐(Scr)、尿素氮(BUN)、甲状旁腺素(i PTH)、β2-微球蛋白(β2-MG)。采用36项普适性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iPTH、β2-MG各项指标较对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i PTH、β2-MG较对照组降低(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明显(P 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血液透析有助于抑制微炎症状态,有效清除血液毒素,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充分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充分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个月时分别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测定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E)和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A),计算E/A比值,并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45例尿毒症患者治疗前LVMI(153.8±29.5)g/m2、LVEF(48.8±8.3)%、E/A(0.83±0.25);充分血液透析后LVMI(113.9±25.8)g/m2、LVEF(57.7±10.6)%、E/A(1.17~0.22),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结构及功能改善.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多伴有左心室肥厚及功能障碍,充分透析可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