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代以来工业遗产种类繁多,行业之间差异较大,不同保护理念及利用方式作用下工业遗产的形态、特征也不尽相同.从跨越的时间范围来看,可以将其分为近代工业遗产和现代工业遗产,文章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遗产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对中国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模式分类、保护利用原则进行阐述,针对几种不同保护利用模式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经验及其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得到国内越来越多专家与学者的关注,工业遗产的转型、功能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区域的发展方向。上海市杨浦区滨江带工业区是我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近期也是面临转型与改造的关键时期,从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出发,探讨适合杨浦区区情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以期实现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杨浦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3.
青岛近代工业遗产是青岛文化遗产中独具价值的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既是其独特价值的内容也是载体。该文基于对青岛近代工业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青岛近代工业遗产的调研,分析总结青岛近代工业遗产建筑风格的类型和特征,揭示其与青岛近代工业间的关系,指出其作为青岛近代工业遗产独特价值形成的内在因素的重要性,为青岛近代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和保护与再生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需要寻找城市区域发展与地块复兴需求的共通点与平衡点。苏州部分工业遗产在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脱离了社会实际需求,过度商业化、空间封闭化及文化特色的缺失,导致地块实际运营情况并不理想,地块活力缺失,并没有在改造利用中得到发展。文章结合苏州工业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功能植入、空间优化及文化保护三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秦皇岛是中国近代工业化重要海港之一,遗存有大量的工业遗产,然而如何有效保护利用这些遗产,是秦皇岛西港搬迁后即将面临的问题。文章从系列遗产的整体性理念出发,以秦皇岛港工业遗产为例,梳理出港口类系列工业遗产的六大组成要素——港口基础设施、装卸生产设施、运输传送设施、衍生工业企业、公共服务设施、生活附属设施,并在分析秦皇岛港工业遗产历史特征、空间特征和行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期为秦皇岛港系列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铁路遗产是极具价值的复合型工业遗产,西方国家对铁路遗产的活化利用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其后在欧美国家普遍施行,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铁路遗产的活化利用主要体现在铁路站房的功能置换,铁路设施的转型利用以及遗产网络的区域更新。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问题很多,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实现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发展和工业遗产的保护,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合理的活化利用城市中的工业遗产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成都工业遗产为例,对其活化利用的现状、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活化利用的相关对策,以期能够解决城市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钟蜀证 《居业》2021,(5):51-52
中国存在种类繁多的工业遗产,由于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保护利用的方式上也有所差别.本文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遗产的发展现状和特点,阐述了我国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模式的分类、保护利用原则,探讨了几种不同的保护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臣喜  朱永春 《山西建筑》2009,35(16):37-38
以福州近代工业建筑为研究对象,对现存福州近代工业建筑进行了初步调研,并以福建船政建筑为例,对其历史背景、整体布局、单体特征及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析,以期对福建船政建筑进行功能转换,实现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相似文献   

10.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遗产是工业时代文明的体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技术水平和价值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美学价值。近年来,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得到国内越来越多专家与学者的关注,工业遗产的转型、功能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区域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希望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1.
H型钢开坯轧制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铁  章静 《钢结构》2004,19(6):40-41,64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SC SuperForm2 0 0 2对H型钢开坯轧制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金属变形特点和轧件充满情况。研究表明 ,箱形孔中轧件腹板的变形与宽展较小 ,异形孔中轧件腹板与翼缘的的变形很不一致 ,腹板出变形区后厚度存在反弹增加现象。异形孔中轧件不能很好地充满孔型 ,异形孔中轧制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索再飞 《钢结构》2003,18(4):40-42
通过对中科院图书馆、档案馆工程钢结构连廊吊装方案的讨论 ,针对在市区钢结构施工中受到的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 ,探索了一种在市区进行大跨度钢结构施工的方案 ,并提出了建议 ,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纠偏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以往的一些建筑纠偏的工程经验 ,本文总结了建筑物倾斜原因及对几种常用的建筑物纠偏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列举了相应实例 ,以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浓差能是一种具有许多独特优点而表现形式较为抽象的新型能源,目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本文在文献(3)基础上,对浓差能本质及浓差能理论转换效率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1)对浓差能与机械能在本质上完全一致的观点提出了较严格的证明;2)推导出以膜法为基础的浓差能理论转换效率公式,指出任何理想转换机器在其最大功率输出点处的转换效率均不可能超过η=K/(1 K),这里K是与渗透过程有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5.
对蜂窝梁挠度的4个影响因素:蜂窝梁的扩张比,孔的类型,蜂窝梁的高跨比,剪跨比进行分析比较,并与等截面实腹式梁的挠度进行对比,得出蜂窝梁的扩张比、高跨比对挠度影响较大,并指出蜂窝梁扩张比的合适范围及挠度扩大系数α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一中学图书馆圆形预应力井式梁板楼(屋)盖应用SAP2 0 0 0软件及有关规范的设计过程。给出了该预应力井式梁板结构的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选择、预应力筋的线型选择、荷载取值与内力计算、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选配等设计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可供建造同类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TAW–2000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机,通过32组花岗岩和闪长岩的物性及单轴压缩试验测试,获得岩石的特征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揭示岩石扩容起始应力与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孔隙度的关系,建立花岗岩和闪长岩的扩容起始应力预测方程。研究结果表明:(1) 弹性模量作为岩石的弹性基质刚度的反映,包括颗粒间的接触刚度和颗粒间基质的刚度,孔隙度作为岩石内部孔洞空间的体积测量指标,是岩石内初始的微裂纹、微孔洞及张开裂纹的综合反映,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初始损伤的程度,二者与岩石的扩容起始应力密切相关;(2) 扩容起始应力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而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当弹性模量最小而孔隙度最大时对应最小的扩容应力值,反之调整;(3) 通过逐步数据拟合分析得出扩容应力的预测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在弹性模量、孔隙度和泊松比已知的前提下,可以先验地对扩容起始应力进行预测,为扩容起始应力的求解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城市煤气管网水力计算节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sc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 debate regarding the field's performance has drawn wide interest among those working in regional science and has been a stimulus to consider and reinterpret a number of approach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t is believed that an evalua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major approach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such as the positivist, humanistic and structuralist outlooks, could be useful in helping make an ultimate evaluation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regarding regional science. In this article,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ose paradigms with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s that are relevant to regional science and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LDC)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despite the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that have occurred in regional science from the 1950s up to the present some significant questions in the field suggest requirements for a paradigm change, particularly for a field of knowledge that can be applied to developing areas.  相似文献   

20.
赵霞 《工业建筑》2006,36(3):9-12
从建筑规划设计、建筑环境、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三个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类别的科研实验建筑的建筑设计,对所做过的部分类型实验室建筑特点进行了建筑设计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