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梅州电声元件行业配套电镀企业某电子发展有限公司的含锌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选取4种药剂作为锌捕集剂,设计试验探讨捕集剂种类、投加量、反应体系pH、絮凝剂联用等操作因素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锌去除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pH捕集剂种类投加量,可见pH的影响最大;而除锌效果最好的捕集剂为铜试剂,最佳投药量为6 mg/L,最佳pH为8;再通过最佳捕集剂与絮凝剂联用试验,筛选出除锌效果最好的强化混凝条件为:pH为8,铜试剂投药量为6 mg/L,PAC投药量为14 mg/L,PAM投药量为1.6 mg/L。最后,将该结果用电镀废水进行验证,锌的去除率达到99.01%,其处理后水中锌的浓度为0.46 mg/L1.00 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相似文献   

2.
刘培  陈晨 《电镀与涂饰》2013,32(5):45-48
以NaHSO3为还原剂,新型重金属离子捕集剂DTCR为螯合剂,采用螯合沉淀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研究了还原剂投加量、还原反应阶段的废水pH、螯合剂投加量、絮凝剂(PAM)投加量、螯合沉淀阶段的废水pH和搅拌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还原反应的较优工艺为:NaHSO3200mg/L,废水pH1.84,搅拌时间30min。螯合沉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DTCR70mg/L,PAM8mg/L,废水pH8.0,搅拌时间40min。采用最佳螯合沉淀工艺处理含铬电镀废水时,总铬去除率在95%以上,出水总铬为0.14mg/L,且未检测到其他重金属离子,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采用混凝法对水性油墨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混凝最佳pH值、助凝剂种类及投加量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剂硫酸亚铁投加量为200 mg/L,助凝剂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2.5 mg/L,pH值为5,沉降时间为40 min时,处理后的废水色度去除率达97%以上,COD去除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4.
在废水高密度澄清池深度处理工艺中,絮凝剂PAFC和助凝剂PAM的投加量是影响出水水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小试实验阶段重点考察了PAFC和PAM的投加量对PTA废水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剂PAFC投加量为40mg/L、助凝剂PAM投加量分别为0.36和1.08mg/L。通过实际生产发现,高密度澄清池絮凝剂PAFC由26.7mg/L提高至38.6mg/L,助凝剂PAM由1.23mg/L降低至1.032mg/L,浊度由4.4NTU下降至0.95NTU。  相似文献   

5.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炼油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媛  李世强 《应用化工》2010,39(7):1069-1073
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与壳聚糖分别处理炼油废水,考察了pH、温度、絮凝剂投加量、沉降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的处理效果优于PAM;PAM处理炼油废水的最佳条件为:用量3 mg/L,pH为8,温度30℃,沉降时间40 min,此时石油类物质的去除率达97.96%,COD去除率达90.92%,NH3—N去除率达54.36%;壳聚糖处理炼油废水的最佳条件为:用量100 mg/L,pH为8,温度35℃,沉降时间40 min,此时石油类物质的去除率达98.33%,COD去除率达92.25%,NH3—N去除率达52.60%。  相似文献   

6.
石灰沉淀—活性炭吸附处理汽车涂装磷化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盐城某汽车涂装车间所产生的磷化废水,采用石灰作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作为助凝剂对其进行处理,分别进行了石灰、PAM投加量和pH值对除P的影响以及活性炭投加量对CODcr和镍、锌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石灰最佳投加量为800 mg/L,PAM最佳投加量为5 mg/L,最理想的pH范围在10~11之间,活性炭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良好,此时CODcr的去除率达到83.1%,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利用EDTC对氨羧络合剂电镀镉废水(200 mL,30 mg/L)进行沉淀处理。研究了EDTC投加量、絮凝剂Al_2(SO_4)_3·18H_2O的投加量、助凝剂PAM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废水初始pH以及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为7,EDTC投加量为0.425 g/L,在室温下快速搅拌反应8 min后加0.4 g/L絮凝剂Al_2(SO_4)_3·18H_2O,10 min后加0.015 g/L助凝剂PAM慢速搅拌反应5 min,静置沉淀后过滤分析,镉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9.04%,残余镉离子的浓度为0.29 mg/L。  相似文献   

8.
为达到后续生化处理工艺要求的水质,采用磷酸铵镁(MAP)结晶法与絮凝剂联用预处理化工高含磷废水。以实际化工含磷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H值、镁盐投加量、反应温度以及絮凝剂PAFC、PAM投加量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AP结晶法除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9.0,n(Mg2+)∶n(PO43-)为1.6∶1,反应温度为30℃;絮凝剂强化除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AFC投加量为30 mg/L,PAM投加量为3 mg/L。此时TP、TN、NH3-N、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8%、74%、64%、87%,满足后续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三种絮凝剂除藻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合肥市环城河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铝铁(PAFS)三种絮凝剂对该含藻水体进行强化混凝除藻、除浊的试验研究,考察了絮凝剂种类及添加量、水样的pH、助凝剂的种类以添加量等因素对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添加量时,聚合氯化铝的除藻、除浊效果最好,当添加量为27 mg/L时,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87.46%,浊度的去除率为92.74%,添加高分子助凝剂PAM、HCA对原水的浊度、叶绿素a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助凝剂与絮凝剂的配合使用可改善絮凝剂的的混凝去除效果,助凝剂PAM的效果较好,当PAM的投加量为2 mg/L时,叶绿素a的去除率可提高5.91%,浊度的去除率可提高1.70%。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8):2144-2147
橡胶促进剂NS生产废水采用酸化吹脱-混凝法进行预处理,考察废水pH、吹脱时间以及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和混凝pH等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吹脱-混凝法处理该废水的最佳酸化pH值为3,吹脱时间为120 min;最佳混凝剂为PFS(聚合硫酸铁),投加量1 400 mg/L,混凝pH值为7,助凝剂PAM 14 mg/L。酸化吹脱及混凝处理后,出水COD去除率值为53.75%。  相似文献   

11.
采用破络剂+沉淀剂+捕集剂联合去除山梨醇生产废水中的镍。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破络剂加入量、破络反应时间、破络温度、捕集剂EM加入量等因素对废水中镍的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获得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去除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捕集剂加入量破络剂加入量破络反应时间破络温度。由正交试验选出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破络剂加入量0.25 g/L、捕集剂加入量为25 mg/L、破络时间25 min、破络温度45℃。最佳条件下进行五次重复实验进行验证,平均去除率为99.36%。处理后废水中镍含量达到1 mg/L以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工业园区排放的经过超滤+反渗透工艺系统处理过的工业高含盐高硬度废水(总硬度为1 900~3 200 mg/L),采用高密池、液碱-纯碱法及V型滤池处理工艺进行化学软化的预处理。本文首先加入液碱调节废水的pH值至11.2,投加纯碱量为理论计算量的1.2倍;之后投加絮凝剂和助凝剂进行沉淀;沉淀后的出水加入硫酸调节pH值为8左右,然后经V型滤池过滤后出水总硬度可降至100 mg/L以下,浊度降至1.0以下,总硬度去除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徐程  郭礼荣  王凯健 《广州化工》2022,(18):157-158+164
对于东北龙凤地区压裂返排液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公司开发的絮凝剂与助凝剂、杀菌剂和缓蚀剂来处理达到注回液的标准。实验研究表明:絮凝剂KD-11-C与助凝剂CPAM-1的组合使用,絮凝效果最佳,其中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2.48%,含油量去除率达到96.03%;杀菌剂KD-24-2和KD-24-3,在投加浓度为300 mg/L,都能完全杀灭废水中的FB、TGB、SRB细菌;缓蚀剂KD-32-3在45 mg/L的投加量下管道的平均腐蚀率达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乙二胺和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了重金属捕集剂DTC(EDA),并将其应用于含锌废水的处理,系统考察了DTC(EDA)投加量、反应时间、p H、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DTC(EDA)处理含锌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DTC(EDA)投加量为90 mg/L,p H为8,反应时间为35 min,PAC投加量为32 mg/L的条件下,捕集率达到97.3%,锌离子残留质量浓度为0.27 mg/L,达到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在其他重金属离子共存的条件下,DTC(EDA)对锌离子仍有较高的捕集效果,并且对其他重金属离子也有较好的捕集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浓盐水处理是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最后关键环节。主要研究了重捕剂+强化混凝去除其浓盐水中的重金属。结果显示,投加10 mL重捕剂TMT-18B、4 mL絮凝剂PFS、4 mL助凝剂PAM时,对所配得的总As为0.3 mg/L、Cu~(2+)为0.5 mg/L、Ni~(2+)为0.4 mg/L的实验原水中重金属的综合去除率最高达到91.87%。因此,此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重金属捕集剂三巯三嗪三钠(TMT)深度处理低含量矿山废水中Cu2+、Zn2+、Pb2+、Cd2+、Cr3+等多种混合重金属离子,研究了pH、添加量、搅拌时间、反应时间、温度以及絮凝剂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废水pH为7左右,投加0.4 mL质量分数为10%的TMT溶液,室温下搅拌5 min再添加适量联合絮凝剂,总反应20 min后,各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均达到98%以上,出水中所考察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均远低于GB 8978-1996排放要求,捕集产物稳定性高,二次污染风险小。因此,TMT在深度处理低浓度多金属离子共存的矿山废水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磁絮凝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磁絮凝技术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试验研究,以CODCr、氨氮、浊度去除率为考察指标,讨论了聚合硫酸铁(PFS)投加量、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磁粉投加量、沉降时间、投加方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投加磁粉,再投加PFS,最后加絮凝剂PAM的投加方式最好,磁粉最佳投加量为400 mg/L,PFS最佳投加量为800 mg/L,PAM最佳投加量为8 mg/L,最佳沉降时间为20 min。CODCr、氨氮、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2.5%、22.3%和92.2%。采用该技术既可提高絮凝效果,又缩短了沉降时间,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活污水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CTS、CMC、HACC、QCMC以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处理,考察絮凝剂的投加量、体系pH、温度对浊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效果依次为:QCMC>HACC>CMC>CTS>CPAM,各絮凝剂使用的最佳条件为,CMC、HACC和QCMC投加量为8 mg/L,水体pH为6,水温在40℃时,浊度去除率为99.2%,COD去除率为76.5%。羧甲基壳聚糖季铵盐(QCMC)与聚合硫酸铁(PFS)复配比例m(QCMC)∶m(PFS)=1∶5,水温30℃,pH为6,投加量为6 mg/L时,COD去除率99.9%,浊度去除率95.8%,效果最佳。与单剂使用相比,絮凝剂投加量减少,COD去除率提高了0.7%,浊度去除率提高了25.2%。  相似文献   

19.
以自制的马铃薯交联阳离子淀粉为絮凝剂,对某炼油厂的含油废水进行絮凝实验,以COD去除率和油去除率为指标,得到絮凝剂最佳投加量,在此基础上考察了pH和水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4 650 mg/L、pH为1.5~4、温度为50℃时,该絮凝剂对含油量和COD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混凝法处理含聚乙烯醇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硼砂为混凝剂、硫酸钠为助凝剂、硫酸铁为沉淀剂对含聚乙烯醇的胶粘剂废水进行混凝处理。分析确定助凝剂、混凝剂、沉淀剂的最佳投加量,及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饱和硼砂溶液20 mL、饱和硫酸钠溶液20 mL、饱和硫酸铁溶液3 mL、pH为7、静置时间为4 h,可使胶粘剂废水的CODCr从6 800 mg/L,下降到707 mg/L,去除率可达到8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