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的重要思想观念.形指人体构成形体的物质,神指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等在内的生理活动.形神一体观强调人体是形与神的统一体,形与神在生理状态下相辅相成,在疾病状态下相互影响.气在形与神的统一中起到媒介的作用,通过气机与气化协调形与神之间的关系.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形、神与气应当兼顾.郭维琴教授认为,...  相似文献   

2.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形与神的和谐统一。心理疾病已成为当前我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遵循中医形神一体观,养形调神,守神全形,使形体健壮,精神充沛,身体与精神和谐统一,有效防治心理疾病,维护身心健康,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正《黄帝内经》在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形与神俱"的生命观并贯穿全书,从而阐明了"形神共调促健康"这一防治疾病的核心治疗观,自此逐渐成为后世中医治疗疾病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现代所提倡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可以说是对这一观念的认可与回归。形神和谐是人体健康的基石,调神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本文从中医形神统一观出发,从疾病的发病过程,调神对治疗疾病疗效的影响,并结合笔者对失眠、  相似文献   

4.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生理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统一。而中医学也一直强调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临床治疗疾病提倡"形神并调",通过药物疗法与情志疗法相结合对患者进行治疗,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旨在从"形神一体观"角度对于中医治疗疾病的思路进行分析和阐述,这对于现代心身医学的发展以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中医所认为的人体阴阳失衡的早期体现。其概念的正式提出与传统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不谋而合。亚健康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影响,探索情绪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引导与调控情绪对疾病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防治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故可从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探析亚健康状态的辨识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亚健康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心身问题,影响了很多的人的工作和生活,但由于现代医学的视角影响到其对亚健康的全面认识和合理处理;中国传统医学的"形神观"却合理的解释了亚健康的各种现象并能很好的处理,所以本文试图阐释中医的"形神观"与亚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现了人体生物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的概括,体现了主观思维对人体状态变化的综合识别。形神一体观的指标体系由反映"形"、"神"本质的中医四诊信息构成,而中医四诊信息的内容,必须反映人体的状态变化,真实体现形神一体观的客观表征。中医重视四诊信息的综合评价,实际是对形神一体的关注,是对生命状态变化的真实客观反映,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现了人体生物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的概括,体现了主观思维对人体状态变化的综合识别。形神一体观的指标体系由反映“形”、“神”本质的中医四诊信息构成,而中医四诊信息的内容,必须反映人体的状态变化,真实体现形神一体观的客观表征。中医重视四诊信息的综合评价,实际是对形神一体的关注,是对生命状态变化的真实客观反映,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中医形神关系体现了形为神之物质基础、神为形之功能主帅、形神统一的观点。形神统一观集中体现了生命特征的整体性,是中医形神关系的最高境界,在诊断、治则治法、处方用药、养生、新型医患关系中应用广泛,对医者在临证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形神统一平衡论是平乐正骨理论体系的特色之一.平乐正骨理论认为形与神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附而不可分割.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无以活.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障,也是机体健康的基本前提.形神失调则是伤科疾病的重要病机.在治疗伤科疾病的各个阶段都要充分关注形与神的辨证关系,做到形神共养、动静互涵,加强医患合作,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本文从形与神的内涵、形神统一的平衡关系、形神失调是伤科疾病的重要病机、形神统一平衡论对伤科疾病治则治法的指导作用、形神统一平衡论的临床应用几个方面对平乐正骨形神统一平衡论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1.
论用中医的养生观指导针灸推拿防治亚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近年来国内外对此的研究正逐渐形成一个热点。从中医的养生观出发,论述了中医的"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关系,分析了亚健康的病因病机,认为针灸推拿防治亚健康可以在中医的养生观的指导下进行,充分发挥针灸推拿自然、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以扩大针灸推拿的适用范围。最后,就当前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研究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用中医的养生观指导针灸推拿防治亚健康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形神观与未病前病态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的"形神观"认识,异常的精神情志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的心理社会因素.如及时的获取这一潜在病理信息,把握住"中介状态",在心身疾病的防治中,能积极地进行心理社会因素的干预,从而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的“形神观”认识 ,异常的精神情志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的心理社会因素。如及时的获取这一潜在病理信息 ,把握住“中介状态” ,在心身疾病的防治中 ,能积极地进行心理社会因素的干预 ,从而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陆秀兰 《中医药学刊》2004,22(5):944-945
从中医的“形神观”认识,异常的精神情志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的心理社会因素。如及时的获取这一潜在病理信息,把握住“中介状态”,在心身疾病的防治中,能积极地进行心理社会因素的干预,从而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人是形神统一的生命体,形神一体不可分割。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导,形是化生神的重要物质基础,两者之间通过气的纽带相联系。形与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形神和谐统一、人能安和无病,形治则神安、神治则形全。发病时则形神俱伤,临床防治须形神同治。中药、针灸等治疗手段都具形神同治之效,临床治疗应形神并治,实现人体神形合一的圆融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依据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特色,在亚健康状态研究与防治领域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事实表明多种传统的中医药疗法对亚健康状态的调整具有显著的效果。中医药干预亚健康必须坚持形神同治、识体辨证、综合防治三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17.
亚健康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是中医阴阳失衡的早期体现。探索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给予适当、合理的调理,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对防治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医治未病由来已久,科学地阐述了疾病预防思想。该文从中医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理论体系,阐述亚健康防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形神关系学说是《内经》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养生防病和诊断治疗的重要理论根据。探讨《内经》的形神关系,对于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防治,都有重要指导意义。一、神依形生《内经》认为,人的生命过程就是“形与神俱”的过程。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神是伴随着形体的形成而产生的。《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说明神之初本源于先天之精,在两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的疾病观,从宏观方面讲,是以天体、地球、人类三者统一的整体恒动观为理论依据的。概括地说,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天地人三者问的相互作用及统一协调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到某种破坏的结果。运气学说是研究天人关系的一门学问,着重研究大气中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对人体的一切生理病理过程所起到的影响作用,如何进一步掌握气象变化的客观规律,作出科学预测,便于防治疾病等,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0.
中医十分重视人体心身活动之间的联系,在对患者的诊疗中讲究“因人制宜”,主张把人体的形和神、躯体与心理视作统一的整体,形神合一,形神兼治.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的各种疾病大多都与心理因素有关,病理变化往往与心理因素交叉形成复杂的病因,这需要在治疗躯体病症的同时找到心理病因的根源,才能达到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和预防.针灸作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神”的关注尤其重视.《灵枢·官能》载:“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