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臭氧氧化直接生成锰氧化物,采用批实验对锰氧化物吸附处理含铊(T1)废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锰氧化物对T1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该吸附材料对T1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由Langmuir等温方程计算得出,在pH为10.0、臭氧体积流量3...  相似文献   

2.
膜电解法处理含镍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玉霖  王三反 《净水技术》2004,23(3):18-20,23
金属镍在电镀以及人造金刚石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会产生大量的污染。该试验在常规电解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膜电解法对某含镍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的膜组合方式的效果和优缺点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解法对采用3ml菜籽油与3000ml的蒸馏水混合为模拟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电解,研究表明:电解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在1h之后COD下降速率变缓慢。增大电压对COD最终去除没影响,但电压越大,COD下降越快。电流为3A的时候,COD的去处率效果达到5%。并且增加电解质浓度,会使COD的去处效果增加,在10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膜电解法处理模拟含铬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黎  孙勇  翁家峰  胡劲 《云南化工》2010,37(1):25-27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采用离子膜电解法处理了模拟含铬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时间为6 h,槽电压为2.5 V,Cr(Ⅵ)初始浓度50 mg/L,pH值为7时,可以把Cr(Ⅵ)的浓度处理到小于0.5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0.5 mg/L)。  相似文献   

5.
原位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处理含镍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志敏  刘景丽  陈天虎  吴克  金杰  许田 《硅酸盐学报》2006,34(11):1420-1424
利用配制的含镍模拟废水,研究了金属离子在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 double hydroxide,LDH)结构中的嵌入作用和利用原位合成LDH方法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pH值、温度、Mg2 与Al3 的摩尔比值对镍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镍离子去除效率的因素主要是Mg2 与Al3 的摩尔比、pH值及镍离子初始浓度,且主次关系为pH值>Ni2 初始浓度>Mg与Al摩尔比.当pH在8.5,Mg2 /Al3 比值为1~2时,镍离子去除率最高,Mg2 ,Al3 利用率也较高.同时沉淀出的固体样品经X射线衍射和红外图谱分析证实为LDH晶体结构,Ni2 取代了部分Mg2 嵌入到LDH的八面体层板中.  相似文献   

6.
刘晓艳 《广东化工》2010,37(12):116-118,14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处理废水的方法也层出不穷。电解法处理水技术作为废水处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了实际应用。文章主要研究了决定苯酚降解的自由基产生的条件以及苯酚降解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电解实际废水初试得出电解法处理含酚废水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刘飞 《云南化工》2018,(4):102-104
含镍废水不仅造成镍金属的浪费,并且带来环境污染。通过配制硫酸镍溶液模拟含镍废水,采用电解法确定最佳阳极材料为钌涂层钛板,并研究了电解时间、电流强度和Ni~(2+)浓度等因素对Ni~(2+)的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电解时间240min,电流强度15A,Ni~(2+)质量浓度20g/L,电解温度50℃,p H值6,搅拌速率300r/min的条件下,Ni~(2+)的回收率为85.42%,电流效率为52.16%。  相似文献   

8.
三维阴极电解法处理含铜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王晓  张一婷 《电镀与精饰》2011,33(12):40-42,46
采用三维电极电解中试装置处理印制线路板含铜废水.考察了极间距、填充颗粒、电解电压及电解时间对铜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设计了回收铜的工艺.实验表明,适宜的运行条件为极间距4 cm,以填充体积2:1比例添加活性炭和直径2~3 mm玻璃珠,电解电压22 V,电解135 min,此时铜离子去除率为80.6%,电流为2.67 A,进...  相似文献   

9.
电解法处理含氰含铜废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论文研究了在同一反应槽中同时除掉CN^-和Cu^ 两种离子的方法——陶基二氧化铅阳极棒电解氧化CN^-和不锈钢阴极电沉积Cu^ 。分别在电流密度、温度、pH值、电解质、极距和电极面积比等参数方面做了实验,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阴极电流密度为0.4A/dm^2,电极面积比(阴;阳)为2:1,极距为3cm,温度为55℃,pH值为10.5,电解质氯化钠加入量为0.5g/L。在此条件下,电解废液2h可以使CN^-浓度从385mg/L降到58mg/L;Cu^ 浓度从450mg/L降到48mg/L。  相似文献   

10.
李兴云  王三反  陈霞 《广东化工》2013,40(10):104-105,111
镍金属在冶金电镀等工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工业含镍废水的排放也随之增多,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都产生极大的危害。本实验采用膜电解回收法处理Ni2+含量为2 g/L的废水。该实验在常规电解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膜电解法处理废水,并对不同的膜组合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实验找到了处理废水的合理方法,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镍离子并进行回收。  相似文献   

11.
内电解法处理含镍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南  张天胜 《工业水处理》1996,16(4):28-28,30
着重研究了影响内电解法应用于含镍工业废水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并实际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镍废水,考察了初始pH值、铁炭比、极板间距、电解电压四个因素对镍降解率的影响。各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如下:初始pH值6~8,铁炭比1∶1~2∶1,极板间距1~3cm,电解电压30~50V。在此条件下电解1h,镍的降解率最高可达70%。  相似文献   

13.
电解法用于处理电镀含铜废水,具有高效,操作简单等特点。采用某企业含铜电镀废水,研究了电流密度,电解时间以及进水浓度等参数对铜离子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对处理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5 A/dm~2,铜离子质量浓度为31.76 mg/L,电解t达到2 h时,铜离子去除率可以达到98%以上;铜离子质量浓度为1867.16 mg/L,在电流密度为3.0 A/dm~2,电解t达到2 h时,铜离子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流化床电解法处理含铜废水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广军  赵春英 《当代化工》2001,30(4):202-204
提出了采用流化床电解法处理含铜废水,对处理装置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处理含铜废水的最佳电解参数为电流密度0.5~1.2 A·dm-2,电流效率80%以上,其技术指标为铜回收率99%,电耗5~6 kWh·kg-1.实验表明,该装置处理含铜废水效果良好,并能回收金属铜.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解-捕捉沉淀联合工艺处理含镍电镀废水并回收镍。结果表明:在pH值为9、电解时间为3h、温度为55℃的条件下电解,废水中Ni~(2+)的质量浓度由4 549mg/L降至440mg/L,镍的回收率达到78%左右;在C_3H_6NS_2Na·2H_2O的质量为1.3g、捕捉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捕捉Ni~(2+),废水中Ni~(2+)的质量浓度小于1.0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17.
李姝  李亚峰 《辽宁化工》2022,(6):780-783
研究了一系列锰氧化物(MnO、MnO2、Mn2O3、Mn3O4),并测试了锰的氧化物活化 PMS对苯酚降解的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Mn2O3、MnO、Mn3O4、MnO2。同时研究了不同因素下的处理效果,指出 PMS 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温度与苯酚的降解效果均成正相关,且 Mn2O3重复使用效果较好,可多次循环利用,是高效环保的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聚乙烯亚胺(PEI)辅助超滤处理含重金属离子锶(sr2+)和钴(Coz+)的废水。重点考察了PEI与重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比(P/M),溶液pH以及离子强度对sr^2+和Co“截留率的影响。结果显示PEI去除sr^2+和Co^2+的最适pH为5和9,去除两种金属离子的最佳P/M值均为10。在最佳P/M值和最适pH时,对锶和钴的截留率分别为59%和100%。试验结果表明使用PEI辅助可以大大提高超滤膜对重金属废水中Sr^2+和C0^2+(尤其是con)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沉淀与膜分离组合工艺处理模拟含放射性I-废水,初始I-浓度约为5 mg·L~(-1),Na_2SO_3投加量为40 mg·L~(-1),CuCl投加量为260 mg·L~(-1)。分析考察了不同水温条件下的除碘效果及其他水质参数变化情况和两个膜通量4.17×10~(-6) m·s~(-1)和8.33×10~(-6) m·s~(-1)运行条件下的膜污染情况。运行时间均为168 h,处理含碘离子的废水水量为1540 L。两个膜通量在各自运行期间,平均去除率为94.8%,出水水质较稳定,但是出水的Cu(Ⅱ)离子含量较高,需要增加后续除铜工艺;最终膜比通量分别降至初始膜比通量的65.0%和55.0%,膜组件经物理和化学清洗后SF值分别恢复至初始SF值的90.0%和79.0%。反应结束后两次试验的CF(浓缩倍数)平均值为2.02×10~3,试验产生的污泥体积较小。  相似文献   

20.
杨云  顾平  刘阳  张光辉 《化工学报》2017,68(3):1211-1217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沉淀与膜分离组合工艺处理模拟含放射性I-废水,初始I-浓度约为5 mg·L-1,Na2SO3投加量为40 mg·L-1,CuCl投加量为260 mg·L-1。分析考察了不同水温条件下的除碘效果及其他水质参数变化情况和两个膜通量4.17×10-6 m·s-1和8.33×10-6 m·s-1运行条件下的膜污染情况。运行时间均为168 h,处理含碘离子的废水水量为1540 L。两个膜通量在各自运行期间,平均去除率为94.8%,出水水质较稳定,但是出水的Cu(Ⅱ)离子含量较高,需要增加后续除铜工艺;最终膜比通量分别降至初始膜比通量的65.0%和55.0%,膜组件经物理和化学清洗后SF值分别恢复至初始SF值的90.0%和79.0%。反应结束后两次试验的CF(浓缩倍数)平均值为2.02×103,试验产生的污泥体积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