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麻仁丸和除湿白带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方法:运行缓冲液:50 mmol·L-1硼砂缓冲液(pH10.6);操作电压20 kV;检测波长230 nm。结果:测定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0625~1.0 mg·ml-1,r=0.9995; 麻仁丸和除湿白带丸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和99.4%。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6%和3.2%。测定了麻仁丸和除湿白带丸中芍药苷的含量。结论:该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经济,准确。  相似文献   

2.
桂枝茯苓丸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制备荷瘤小鼠动物模型,桂枝茯苓丸和环磷酰胺分别灌胃,检测小鼠的体重、胸腺指数、脾指数、抑瘤率。结果:桂枝茯苓丸、环磷酰胺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37%、41%,桂枝茯苓丸组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和生理盐水组,但体重不降低。结论:桂枝茯苓丸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验证朱黄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评估,方法 每晚1丸,连服6周。结果 朱黄丸临床有效率86.66%,显效率63.33%。结论 朱黄丸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失眠症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大鼠胃肠药物浓度测定评价溃康结肠靶向微丸的可行性。方法:HPLC测定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比较给药3 h和6 h后,靶向微丸和普通微丸在大鼠胃肠道中药物浓度差异。结果:给药3 h后,靶向微丸组大鼠胃肠道中黄芩苷原形的回收率约70%,明显高于普通微丸组(约20%),微丸形状完整,大部分集中于小肠下段,表明其释药部位为小肠下段或结肠;6 h后,药物以黄芩素形式分布于大肠,证明制剂释药完全。结论:在体测定胃肠道中黄芩苷的残余量,适用于溃康结肠靶向微丸的靶向性评价。该制剂能使药物达到结肠靶向给药效果。  相似文献   

5.
国产挤出滚圆机制备法莫替丁微丸及其性质的考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法莫替丁微丸。方法 用国产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莫替丁微丸,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考察了不同药物含量的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及体外溶出度。结果 制得的法莫替丁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体外溶出度在30min内达到95%以上。结论 应用国产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微丸,其载药量范围广,工艺简便,制得的微丸质量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PLC的方法测定上清丸中栀子苷及连翘酯苷A含量,对市售上清丸中栀子、连翘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ZORBA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磷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8 nm(栀子苷)、330 nm(连翘酯苷A)。结果:103批上清丸2种成分线性良好(r=0.9997~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96.70%~96.92%(RSD值为2.2%)。部分企业上清丸不同批次间栀子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各批次间均一性较差;部分企业上清丸中连翘酯苷A含量差异巨大,主要原因是上清丸中连翘投料不固定,为了保证上清丸质量的均一性,各生产企业应固定青翘或老翘投料。结论:该分析方法简单可行,具有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为上清丸中栀子及连翘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补血丸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补血丸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用于质量控制.方法:经苯酚-硫酸显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补血丸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葡萄糖浓度在24.3—145.8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2.15%,补血丸中的多糖平均含量为8.53%.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8.
观察骨康健生丸配合手法及中药外敷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骨康健生丸及手法、药物热敷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一服药或针刺或中频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骨康健生丸配合手法及中药外敷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用蒙药如意珍宝丸、十三味大鹏丸、五味朱砂丸、白丸治疗小儿良性癫痫病43例、结果治愈率75%、显效率20%、无效率5%.  相似文献   

10.
大黄Zhe虫丸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黄Zhe虫丸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血瘀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116例,以大黄Zhe虫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9g,3个月为1疗程。结果:大黄Zhe虫丸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总有效率为81%,显效率为26.6%,有效率为53.4%,无效率为19%。在症状方面,胁痛的改善程度为74.4%,其余各项症状加疲倦乏力、腹胀、纳呆等的改善均在85%以上。对病情缠绵,肝功能损害反复者,坚持服用本药,具有较好的降低及稳定血清ALT、AST水平的作用,同时可明显降低血清TBIL及DBIL,但对乙肝病毒抗原阴转的作用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Zhe虫丸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缓中补虚及清泄湿热的作用,对慢性活动性肝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