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风骨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很难三言两语诠释清楚的概念,历代专家、学者众说纷纭.本文立足<风骨>篇,认为刘勰"风…‘骨"均指语言而说,情感说或内容说是后人敷衍的结果,"风"是语言的简洁精要,"骨"是语言的质朴刚健,"风骨"是二者整合后对语言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中最为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之一。学者们对它的解释是莫衷一是。本文对其主要的几种解释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风"与"骨"都是强调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情志内容的充实与饱满,"风"是就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思想以及融合于其中的作家的生命精神而言的,它强调一种动态的感染力量;而"骨"则是就静态的篇章而言,它所强调的是精炼的文辞中所包含着的充实饱满的事义内容,刘勰"风骨论"体现出了儒家"充实之谓美"的人格观与"辞尚体要"的文辞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争议颇多的“风骨”论,以刘勰的阐述为基准,论述了风骨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梳理各家《文心雕龙》"风骨"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本细读法,重点阐述"风"与"骨"的含义、特征,简要探讨了"风骨"与"气"、"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部十分重要的理论著作。全书结构严谨、文辞华美、见解深刻、自成风格,历来为文学理论批评家所重视。其“风骨”篇上承汉魏六朝,下启隋唐五代,在总结和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匠心独运,自成一家,对我国后世的古典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言人人殊,这正说明了"风骨"范畴在现代语境中已被激活成具有无穷再诠释的理论空间.笔者认为刘勰<风骨>篇中"风"就是指表现得鲜明爽朗,能够感染人的主观情志,"骨"是指能确切表达情志的精要劲健、刚正有力之文辞."风骨"就是指通过凝练端直、精练刚健的语言使思想内容(情志)表达得鲜明、生动、爽朗,从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风骨"的特征是内蕴为"气",外显为"力".刘勰的审美理想是"风骨"和"辞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对刘勰所用"风骨"一词的含义,后世众说纷纭,歧见甚大。现今学界对其整体风貌有渐趋一致的认识。多认为那是一种雄健峻爽、真力弥漫、刚健挺特的美学风貌。但若细绎刘勰所提到的具有风骨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所说的"风骨",应主要是指作家的精神活力贯注于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富有气势和生机的文章风貌。文风刚健者固然有"风骨",那些称不上刚健,却柔而不靡、充满生气者也具有"风骨"。  相似文献   

9.
对<文心雕龙>的"风骨"论,古今学者众说纷纭,本文试从阴阳五行学说的角度去探讨,通过对阴阳五行与"风"、"骨"、"风骨"之关系的考察,力求揭示"风骨"内涵的真正来源.  相似文献   

10.
“风骨”问题是龙学研究中的经典悬疑之一。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予以阐释:“风”的内在之意是符合雅正传统的情,且要情感真挚饱满,“风”的外在表现是成文后的以情动人的感染力、鼓舞力;“骨”的内核是经之雅正。外在表现是辞之精约、端直。对于像诗赋类的文学性文体应注重“风”,以“情”感人;对于奏启类应用性较强的文体应注重“骨”,以义理、辞约动人。风骨合意是指雅正体约、极具感染力的文章风貌,“六义”说是风骨的集中体现,风骨不同于风格。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总结性的文学批评巨著.用现代美学的观点,从文学自身的规定性,对刘勰《文心雕龙》的文学风格进行美学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对《文心雕龙·隐秀》篇的研究中,有一类颇具影响的意见是将"隐秀"看作不同的风格类型:一是"隐"与远奥的风格相近或相通;二是"秀"与新奇的风格接近;三是认为"隐秀"与"风骨"属于刚柔对立的关系,"隐秀"是阴柔的风格。从《文心雕龙》原文所述可知,"隐"、"秀"、"隐秀"都不是风格类型,而是刘勰受汉代京房《易》学影响所作的美学探讨。"隐秀"这一美学命题,是刘勰主张的写作之美与写作策略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的声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声律》全面探讨了六朝时期兴起的音韵学理论以及音韵研究在文学和文章创作上的应用,克服了当时人们对音韵的一些神秘模糊认识。在音韵学理论上,刘勰探讨了汉语声律的本质,明确了辨析语音的科学方法;将音韵研究应用在文学创作中,提出了声、韵、调合谐运用的原则,论述了声律理论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声律》篇展示了刘勰对汉语音韵学的独到的精辟见解,折射出当时语音研究的现状和成就。  相似文献   

14.
吊文可分为吊古类吊文和吊丧类吊文,前者通过哀悼古人以自喻抒怀,后者对同时人的死亡表达悲伤.“自喻”是吊古类吊文与吊丧类吊文及其他几种哀祭类文体相区别的典型特征.《文心雕龙》与《文选》分别评录了吊文一体,表现出较为一致的看法,即皆重吊古类吊文,吊丧类吊文在二书中均处于缺失状态.这种缺失在《文心雕龙》是出于辨体的需要,乃是刘勰对吊文一体的刻意规范;在《文选》则是编者优胜劣汰的结果.刘勰与萧统皆推重贾谊《吊屈原文》,乃因此作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对后世吊文起到了立训垂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理论史上最重要的名著之一,关于其中《定势》篇中势的理论内涵,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文心雕龙·定势》篇中"势"的理论有着广泛而长久的文化史基础,只有通过考察《文心雕龙》与书法艺术理论的联系,才能准确把握"势"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刘勰非常注重语音修辞。《文心雕龙》是由协调声调而结构成的“声文”。其各篇的声调以整齐匀称为主,低昂曲折为辅。刘勰从不同中求协调,多样中求整齐,使文章里的声调在错综变化中,高妙自然,摇曳多姿。《文心雕龙》中声调的结构模式及其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齐梁时期骈文创作的典范,是此时声律理论的完美实践者。  相似文献   

17.
作品有机构成论是中外文论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作品有机构成理论更是独具特色。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把文学作品比作人体构成,认为文学作品自身形成一个如人体一般的有机体,即它在内容上是统一完善的,在形式上是完整和谐的。这一比喻不仅能深刻地揭示出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特点,而且显示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人学资源,对于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文心雕龙》原文所述可知,刘勰写作《隐秀》篇的主旨,是在提倡一种中正的写作之美,并提出如何创造这种写作之美的对应策略。据此,可以纠正当前将“隐秀”视为各种风格类型的意见。“隐秀”不是风格类型,而是刘勰主张的“雅丽”写作美学与写作策略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9.
南朝莒人刘勰所著<文心雕龙>的思想源头是<周易>哲学从"三才之道"到文学本体论,从"变易不易"到文学通变论,从"易尚中和"到艺术和谐论,从"现物取象、立象尽意、尚象制器"到创作认识论,形成易学与文学合流的"龙学"活水,说明刘勰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而且是一位善于推理、辨析的哲学家和易学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术界对《文心雕龙》之《史传》篇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从文学角度批评并加以贬抑的观点,似嫌片面;从史学角度批评并加以赞许的观点,则显得公允。这是因为,探讨史书编撰理论是刘勰撰写《史传》篇的初衷,总结"史传"的文体写作理论是《史传》篇的既定目标,适应我国古代史书编撰工作发展需要是《史传》篇的宗旨。《史传》篇作为一篇史学专论,它应当全面地论述历史著作的编撰问题,而不该仅仅"着重从文学的角度来总结古代历史散文和传记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