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叶满园 《防爆电机》2006,41(2):32-35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光伏系统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单级光伏系统的拓朴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用电导增量法实现MPPT的基本原理.根据光伏阵列的特性,设计了一套新型的能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逆变器采用单级结构,控制部分采用基于DSP ( TMS320LF2407) 控制的最大功率跟踪和电流跟踪控制策略,实现了与网压同步的正弦电流输出以及高功率因数运行.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控制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小功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控制原理,设计了最大功率跟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算法和锁相环的软件设计流程图,构建了实验室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并网电流波形良好,但含有少量的高次谐波,逆变器输出的电流基本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并网的功率因数近似为1.  相似文献   

3.
电流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逆变器.针对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电压型光伏并网逆变技术存在着众多的缺陷,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电流源特性的电流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该装置利用了导抗变换器和采用直接电流双环控制与同步锁相环相结合的综合控制策略,实现了光伏系统电流型并网的目的.采用电流型...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增加,目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正成为太阳能系统应用发展的趋势.基于DSP芯片TMS320F2812,搭建了一套10 kW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该系统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和反孤岛效应等功能,并网逆变器的输出控制为电流源系统,保证输入的直流电压尽可能快的进行调整,该系统向电网输送的电能质量优于IEEES...  相似文献   

5.
基于DSP控制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控制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小功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控制原理,设计了最大功率跟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算法和锁相环的软件设计流程图,构建了实验室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并网电流波形良好,但含有少量的高次谐波,逆变器输出的电流基本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并网的功率因数近似为1。  相似文献   

6.
三相光伏并网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级进行了PWM控制策略研究。提出了并网逆变器的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并采用电网电压前馈和固定开关频率的控制方案;获得了较快的电流响应速度,实现了并网电流的正弦化和单位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7.
3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光伏系统发展的趋势,并网逆变器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装置之一.分析了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对逆变器的控制结构进行了设计.依据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研制了一台30 kW光伏并网逆变器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对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光伏并网的要求,采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PI解耦控制和电网电压前馈的复合控制策略,以及固定载波频率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来驱动逆变器,并搭建了基于TMS320F2812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并网电流正弦度高,并始终能跟随电网电压的相位和频率,达到光伏并网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光伏并网点短路时光伏系统输出短路电流计算准确性,提出以电压跌落程度n和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有功p及电网电压正序分量u+三个特征量为关键因子,分析推导三个关键因子与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峰值Imax的关系。采用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对称三相正弦交流电流为控制目标的电压功率控制策略,基于系统辨识技术,建立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短路电流模型并辨识其相关参数。运用求和算法,获得近似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输出短路电流模型。基于MATLAB编程软件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与PSCAD/EMTDC搭建的恒功率控制仿真模型对比分析论证了该模型能较准确反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输出短路电流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引言项目位于某办公大楼的楼顶。采用并网的方式与电网连接。1.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简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计量装置及配电系统组成,太阳能能量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力,再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一部分给当地负荷供电,剩余电力溃入电网。2.系统的主要构成太阳电池组件;太阳电池支架;直流侧防雷配电单元;光伏并网逆变器;防逆流装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符合工程实际的光伏模块数学模型,在PSIM软件中建立输出能快速动态随光照强度与温度变化的模块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光伏模块的输出电气特性。同时提出一种实现模块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并验证其有效性。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并网逆变器,影响电能质量与系统稳定。采用恒频滞环电流跟踪控制下的并网逆变器,建立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恒频滞环电流控制光伏并网逆变器能够快速有效地跟踪公共电网,输出谐波畸变率低的并网电流,改善并网系统稳定性与动态性,提高光伏系统输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套15 kW的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拧制原理,最后给出了实验波形.该系统采用先进的TMS320LF2407A型DSP芯片,控制策略为电流无差拍控制.经长期运行表明,该系统性能均优于国标规定值.  相似文献   

13.
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低电压穿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入手,建立其数学模型,并对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的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LVRT)原理和相应的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模块,给出了仿真波形。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保证并网点电压跌落时光伏并网逆变器不过流,并根据电网电压跌落深度发出一定的无功电流来支撑并网点电压,使逆变器继续并网运行,从而提高了LVRT能力,为光伏逆变器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DSP的单相光伏并网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重复控制和传统PI控制的光伏并网复合控制策略,重复控制器用来减小并网电流的稳态误差,传统PI控制用米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为验证提出的算法,搭建了基于TMS320F2812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实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减少并网电流谐波,同时系统兼顾了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刘伟  戴瑜兴  文劲松 《低压电器》2007,(11):18-20,24
在研究并网逆变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无差拍控制的并网逆变器。阐述了采用无差拍控制技术实现并网电流对市电电压的跟踪和参考电流信号的控制,同时给出了基于TMS320LF2407A的系统软件设计程序流程图,并进行了样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简单、有效,系统的并网电流波形较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DSP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软件锁相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TMS320F2812事件管理模块EVA的2路CAP单元分别捕获经过信号调理的电网电压和并网电流对应的方波信号,根据所捕获的信号计算出电网电压与并网电流的频率和相位差,根据计算结果调节算法中的步进值和相位指针从而实现光伏逆变系统锁相控制。该算法以16位无符号整型变量为相位指针,利用该指针在调制频率下步进而周期性溢出的特点来产生同频正弦周期调制信号从而控制逆变输出。该方法提高了相位跟踪的精确性和快速性,实现了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保证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回馈电网的功率因数近似为1。样机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锁相精度高,锁相稳定,快速性好,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光伏电站并网导则要求,针对光伏电站在电网故障时突然脱网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控制策略,在电网电压跌落时投入该控制策略,能够限制有功电流的增大,同时给定无功电流。仿真表明,在光伏电站并网点电压深跌落和浅跌落情况下,该控制策略均能够保证光伏逆变器输出电流不过流,同时能够向电网发出一定的无功功率以支撑并网点电压的恢复,实现低电压穿越。  相似文献   

18.
传统光伏并网逆变器多采用二电平逆变器,多电平逆变器受其复杂电路拓扑的制约在光伏系统中应用较少.在传统五电平逆变器拓扑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化的H桥五电平单相光伏逆变器.该逆变器采用特定谐波消除法调制控制方案,系统并网电流采用模糊PI自整定控制方法,输出电压和电流具有较低的谐波和du/dt,改善了系统稳定性,提高了系统动态响...  相似文献   

19.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和用户侧并网光伏电站是中国建设光伏电站的主要类型.由于建设规模、运行环境、安装位置、应用需求的不同,光伏电站监控系统配置比较灵活、功能复杂多样,特别是其通信系统与传统火电厂、水电站通信系统区别较大,亟待研究开发.文章通过对光伏电站通信需求的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融合光纤通信、载波通信、无线通信等多种方式的综合通信平台技术方案,具有统一网管、灵活配置、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光伏电站的数据采集与运行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