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产褥期上矢状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制和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12例褥期上矢状窦和脑静脉血栓病例进行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结果:脑静脉窦、脑静脉血栓CT表现为低密度脑水肿和低密度区内小片状高密度出血灶,特征性变化为平扫时可见硬膜窦内异常高密度及脑实质静脉增高即“条索征”,强化后硬膜窦内呈“空三角征”。结论:CT和MRI可准确地显示脑静脉系血栓的图像学改变,DSA检查最可靠,血栓形成的静脉窦和引流静脉不显影,可为本病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MRI、MRV、DSA技术相结合,是诊断脑静脉系血栓形成敏感、准确、快捷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产褥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孕产妇死亡.方法 对1987年7月~2006年7月19年间我院收治的产褥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褥期并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占孕产妇的0.03%,8例中经治疗7例痊愈,1例死亡,死亡率为1.25%.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早期作出诊断,积极有效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4.
5.
上矢状窦系统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进展杨忠民综述朱克审校上矢状窦系统血栓形成是指引起颅内压增高和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及其引流静脉的血栓形成。1825年Ribes报告1位45岁男子在6个月头痛、癫癫及昏迷后死亡,尸检发现上矢状窦(...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ic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研究上矢状窦及其属支静脉的解剖形态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行头部或头颈部联合VCTDSA、符合上矢状窦及其属支静脉研究纳入标准的102例患者资料。观测上矢状窦起始点及输出端形态;上矢状窦的形态、大小;属支静脉的数目;上矢状窦与其他静脉窦间的吻合。结果上矢状窦起点为盲端占40.2%,59.8%由静脉汇合形成;输出端形态以直窦分支,上矢状窦偏侧型最多(48.0%、49/102),其次是双分支型(36.3%、37/102),而简单型只占12.7%(13/102);上矢状窦截面形态以三角形为主,占79.4%(81/102);显示Trolard吻合106个,Labbe吻合155个,上矢状窦通过大脑镰静脉与下矢状窦、直窦的吻合25个。结论VCTDSA是清晰显示上矢状窦及其属支静脉解剖形态的有效方法,从不同角度完整、充分显示血管的形态、分布,有助于临床上矢状窦病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SST),由于其临床症状体征多变,诊断较为困难,多因延误诊疗而导致严重后果。我院近年收治2例,早期均误诊,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  例1,男,30岁,1992年12月29日入院。病人数月来经常腹泻,每日稀便5~6次,体质日渐衰弱。半月前左腮部有一包块,局部红肿疼痛,伴发热。5d前出现左侧顶部头痛,伴恶心,呕吐。4d前突发抽风,表现为双眼向右侧斜视,口角右歪,右侧上下肢抽动,持续1min恢复,4d共发作20次。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98次/min,血压16/10kPa。全…  相似文献   

8.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可分为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两种,临床上较为少见。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属于静脉窦血栓,它多见于非炎症性血栓,常与血液动力学障碍,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浆蛋白原增加以及凝血障碍有关。产褥期、婴儿、儿童及老人较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SST)的诊断及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对14例SSST的临床资料及临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进行性头痛为SSST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原因不明及不能恰当地分析CT所见(大脑皮层静脉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出血,梗塞,脑水肿)是产生误诊的重要原因。结论:对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应高度怀疑,CT和MRI是诊断SSST有效手段,脑血管造影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上矢状窦是非感染性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常见部位。上矢状窦血栓最常见于老年和产褥期妇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围生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SST)患者的发病时间、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检查的资料,为早期诊断SSST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2~2007年国内报道的240例围生期SSS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产前、产时及产后三个发病阶段,分析SSST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预后和影像学改变.结果 产前及产时发病患者均以急性发病,误诊率及死亡率分别高达77.8%、66.7%,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5%和1.25%;且颅压增高及抽搐的发生率均为100%,意识改变的发生率为83.3%和66.7%,肢瘫的发生率为33.3%和50%.产后发病者以亚急性或急性起病,误诊率及死亡率分别为2.31%和6.69%,病例数占96.25%,上述4种临床特征发生率的比例依次为87.45%,53.58%,53.58%和45.89%.CT检查和MRI/MRV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100%.结论 产褥早期是围生期SSST患者高发的时期.产前及产时发病的患者病情发展快,误诊率及死亡率极高.对产前疑似的患者应尽早进行MRV确诊并给以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CVST病人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急性起病(<1周)38例,亚急性起病(1周至1个月)31 例,慢性起病(>1个月)11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67例.病变累及单个静脉窦32例,累及多个静脉窦48例.头颅CT平扫直接征象显示率15.00%,间接征象显示率21.25%.头颅MRI/MRV阳性率100%.72例予以低分子肝素钙凝治疗,有效率85.00%,复发率1.25%.结论:CVST多见于中青年,起病形式多样,病因复杂,感染、产褥相关及口服避孕药是最常见的病因.头痛是最多见的症状及首发症状,临床症状各异,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结合MRI/MRV可明确诊断,抗凝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静脉窦性脑梗塞影像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静脉窦性脑梗塞病例。结果 5例静脉窦性脑梗塞显示同侧横窦血栓;合并上矢状窦血栓的9例静脉窦性梗塞位置变化较大,病变范围广泛。梗塞与动脉性梗塞发生按动脉走行分布不同,常伴出血,MRA显示梗塞区供血动脉无异常,CTV或MRV显示静脉窦狭窄、血流信号缺损。结论静脉窦性脑梗塞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静脉窦栓塞诊断;与动脉性脑梗塞鉴别,对于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爱梅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8-18,20
目的分析运用CT及MRI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09年5月-2012年11月于我院经临床确诊的32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发病在7d内的患者,CT检查的阳性率为52.38%,发病12d内的阳性为72.73%,总阳性率达59.38%。其中血栓位于直窦和下矢状窦6例,上矢状窦11例,累及横窦-乙状窦4例,累及脑深部大静脉及皮质引流静脉4例;其他部位7例;19例急性患者的CT平扫可见CVST患者静脉窦内条带状或三角形高密度影,结论诊断为脑水肿征象,脑梗死或出血性梗死。CVST患者MR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7.14%,典型患者可见脑静脉窦内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流空效应消失,结论诊断为脑水肿征象。结论颅脑CT平扫是诊断急性CVST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广泛的筛查方法;而对于亚急性以及慢性CVST患者,MRI可以显示较为特征性表现,对于诊断CVST价值高,在临床上可斟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速凝止血敷料对犬静脉窦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采用枪伤结合手术的方法建立犬上矢状窦破裂出血模型(n=15),15只犬分为2组,速凝止血敷料组和即速纱对照组,分别应用自行研制的速凝止血敷料(n=10)和即速纱 (n=5)进行止血,观察比较止血1 h后两组的存活时间、出血量及血液学参数.结果:成功建立犬上矢状窦破裂出血模型.速凝止血敷料组止血1 h后犬血液学参数与制模前无显著差异,且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即速纱对照组(P<0.05),出血量明显少于即速纱对照组(P<0.05).结论:速凝止血敷料对犬上矢状窦破裂出血止血满意,是一种良好的止血敷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研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CVST病人的一般情况、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表现多为头痛、呕吐,可伴有癫痫发作和各种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白细胞数和蛋白质定量可正常或升高。MRI常规扫描示脑实质内均出现异常信号,MRV示静脉窦闭塞或充盈缺损。治疗以脱水、抗凝、溶栓为主,32例病人中25例基本痊愈,5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对于起病较急的高颅压伴或不伴有神经、精神障碍的患者,须高度警惕CVST,应尽早行MRI MRV或DSA检查,对其治疗仍以抗凝、溶栓为主,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上矢状窦旁皮质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28例上矢状窦旁皮质中央区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的方法及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17例(60.7%),Ⅱ级切除6例(21.4%),Ⅲ级切除3例(10.8%),Ⅳ级切除2例(7.1%)。无手术死亡,随访6~24个月,4例复发。结论 充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评估,采用显微手术切除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术中保护好中央沟静脉、处理好上矢状窦和避免脑功能区的损伤,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