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二聚脂肪酸聚酯二元醇为软段合成水性聚氨酯-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36二聚脂肪酸聚酯二元醇为软段,合成了一系列贮存稳定性优异的聚氨酯-脲(PUU)水分散液。与由己二酸聚酯二元醇制备的PUU水分散液相比,这类PUU水分散液的粒径减小,成膜后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其中硬段质量分数为35%的水分散液(DPU 35)成膜后的吸水率最低,仅为1. 3%。进一步在DPU 35中添加少量的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发现水在这种改性PUU膜表面的接触角上升到96°,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性,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更高。  相似文献   

2.
负离子型聚氨酯离聚体水分散过程的相反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合成了负离子型聚氨酯离聚体.研究了该类离聚体在水分散过程中的相反转变化,讨论了DMPA质量分数和水分散温度对相反转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DMPA质量分数增加或水分散温度提高,可使相反转所需的时间缩短,分散液粒子粒径变小,粒径分布更均匀,黏度增大。水分散温度的作用较DMPA更为明显。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水分散过程破坏了亲水性硬链段的有序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聚氨酯水分散液用乙二胺扩链后.脲羰基的氢键化程度随DMPA质量分数的增加、水分散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位聚合法,通过聚醚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反应合成聚氨酯预聚体,以有机硅单体和乙二胺为扩链剂,得到有机硅改性的脂肪族水性聚氨酯脲分散液.改性后的水分散液呈蓝光透明或乳白色,且稳定性良好.与未改性聚氨酯脲相比,改性后聚氨酯脲水分散液的粒径有所增大,但粒径分布基本不变.改性水分散液成膜后的热稳定和冻融...  相似文献   

4.
以聚醚二元醇GE-210为水性聚氨酯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为硬段,三羟甲基丙烷为交联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良好分散性的丙烯酸酯改性的阴离子水性聚氨酯分散液。研究了改性分散液及其成膜后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入交联剂后,水性T-PUA分散液成膜后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其交联剂用量为0.75时,各项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数均相对分子质量(n)较高(8 361~21 760)的α,ω-二羟基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PTFPMS)、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贮存稳定性优良的大分子主链中含有少量(质量分数为5%)长PTFPMS链段的聚氨酯脲(PUU)水分散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或用低相对分子质量(n 为798)PTFPMS改性的PUU水分散液相比,用高相对分子质量PTFPMS改性的PUU水分散液的粒径减小;含高相对分子质量PTFPMS链段的PUU水分散液成膜后,其表面疏水性和力学性能比纯PUU水分散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比含低相对分子质量(n 为798)的PTFPMS链段的PUU水分散液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PU/BA-HEMA互穿网络型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硬段,聚醚多元醇(N220)为软段,以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改性,制备了水性聚氨酯(PU)分散液,测定了水分散液及其膜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PU水分散液相比,改性聚氨酯水分散液的粒径均有所增大,表面张力减小,力学性能和硬度提高。HEMA 的引入,形成了具有化学交联的核-壳互穿网络结构的聚合物,说明改性材料中分子链硬段与PA分子链具有较高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乙二胺作为硬段,聚醚多元醇(GE220)为软段,以蓖麻油(CA)和三羟甲基丙烷(TMP)多元醇为内交联剂,制备了两个系列的交联型水性聚氨酯脲(PUU)分散液,测定了PUU水分散液及其膜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交联的PUU水分散液相比,交联型PUU表现出较好的疏水性能,吸水率从52.4%下降到12.0%,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尽管水分散液的粒径略有增加,但成膜后的耐水性增强,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异佛二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采用内乳化法合成了不同羧基含量的阴离子水性聚氨酯分散液,利用FT-IR、DSC、TEM、TGA、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水性聚氨酯中氢键主要存在于硬段的亚氨基与硬段的氨酯羰基和脲羰基之间。在-100~220℃的温度范围内出现了2个玻璃化转变,其热分解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随着羧基质量分数增加,水性聚氨酯硬段与硬段间的氢键增加,软段的玻璃化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硬段的玻璃化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其胶束粒子的平均粒径变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乳化法,用聚酯二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EDA)、三羟甲基丙烷(TMP)等单体合成了分子链含亲水基团的聚氨酯.用FTIR对聚氨酯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了胶膜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主要探讨了硬段结构与质量分数,回复温度和多次拉伸-回复对聚氨酯形状回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分子链内引入苯环或化学交联结构,可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聚氨酯的硬段质量分数有一最佳值,达到此值形状回复率最大;不同硬段结构的聚氨酯达到最大形变回复率的临界硬段质量分数不同,硬段的结构越稳定,其在形状记忆聚氨酯中的质量分数越低.多次拉伸-回复可以提高形状记忆性能.  相似文献   

10.
高楠  张琢  董擎之 《涂料工业》2012,42(5):20-22,27
通过二异氰酸酯和聚乙二醇合成了一种水性缔合型聚氨酯(PU)增稠剂,研究了不同反应的工艺条件及增稠剂的配制条件对增稠剂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增稠剂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增稠后PU水分散液的粒径及形貌的影响,并详细讨论了增稠剂的加入对PU水分散液成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