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用文化产业的理念引导发展茶经济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与体验经济不断深入人心,文化产业呈现快速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在这种情况下,用文化产业的理念引导发展茶经济,不仅有利于培养茶经济新的增长点,转变茶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对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催生新的价值观、继承和创新茶文化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与体验经济不断深入人心,文化产业呈现快速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在这种情况下,用文化产业的理念引导发展茶经济,不仅有利于培养茶经济新的增长点,转变茶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对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催生新的价值观、继承和创新茶文化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彦 《中国茶叶》2005,27(3):9-10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文化产业将成为21世纪喷薄而出的"朝阳产业",中国新兴的"第五产业",未来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杭州的茶叶经济历史悠久,茶经济与茶文化的有效结合,将对杭州打造"茶都"品牌城市,促进杭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全新的国际化、分享化、产业协同化创新的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思维来发展和创新我国茶旅游行业中的茶文化产业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产业升级方向。茶旅游行业文化产业的基本特点包括以茶文化为基本的构成元素、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以创意和体验作为发展的主要样式。互联网对当前茶旅游行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促进作用包括三点:为茶文化产业提供"分享平台";为茶文化产业营销提供"整合路径";为茶文化产业的资本"众筹"提供了重要机遇。互联网思维下茶旅游行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可以从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众筹投资策略、茶文化旅游创意体验产品策略进行着手。  相似文献   

5.
刘玥 《福建茶叶》2022,(1):81-83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茶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随着茶叶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群体日益增多,茶企的数量以及规模也在逐步增长.茶企的规模不断提高,伴随着员工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人员管理问题成为了茶企经营中的一项难题.人事档案管理作为茶企对人才信息掌握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刘满 《福建茶叶》2016,(3):93-9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所涉足的范围和领域变得越来越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人类在享受充足物质生活之余,趋向于追求更高层面的文化精神享受。文化产业是全球新兴的产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是引领经济发展走向巅峰的重要支撑。茶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范畴之一,也是我国新崛起并逐渐成长的一种新型产业,更是国家以税收优惠制度进行经济干预的一项文化产业。此文将以茶文化产业的诞生以及演变过程为着眼点,进一步对税收优惠和茶文化产业的关系进行研讨,从而更好的完善税收优惠制度,发扬和推广我国茶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茶商品生产的大国,茶产业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近些年来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生态旅游、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等多方事业的开展,茶产业经济也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在对我国当前区域性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发现,从茶叶的种植管理、生产加工到茶产品的销售推广、茶品牌的构建等都存在着一些突出性的问题,例如生产设备差、技术落后、区域经营较分散、品牌特点不突出、环境生态问题等。要想使我国的茶产业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想出对应的优化和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0,(4)
首届中国茶文化产业发展论坛时间:2010年5月15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龙岗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深圳市东方国际茶都有限公司承办的  相似文献   

9.
易招华 《福建茶叶》2016,(12):170-171
本文重在讨论如何将茶文化与体育赛事相融合,互为宣传发展平台、相互依托。茶文化为体育赛事增添了传统民族特色气息,而体育赛事平台则可为茶文化的传承和营销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创新茶与体育联姻品牌文化,创意茶与体育联姻理念下的新产品研发,并大胆推动茶与体育联姻产业化实践步伐,以跳出单一的茶与体育消费品的生产、经营、营销思维,同步实施各类赞助活动、营销活动、服务活动,打造新经济时代的有竞争力的茶与体育联姻产业化品牌,寻求新的经济突破口,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向产业的广泛渗透,在全国各地不仅有了茶文化产业的实践,同时也有了关于茶文化产业的说法或理论描述。、在此基础上,如何认识这一产业发展史上的新生事物并加以促进,关注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构建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此,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创意、体验与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联系,提出茶文化是茶文化产业加工的原材料,茶创意是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茶体验是茶文化产业获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梅华 《福建茶叶》2016,(8):132-133
随着中国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茶旅一体化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结合茶文化经济发展的现状,对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不同类型进行分析,为创新模式和完善体系提出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严利人 《中国茶叶》2011,(11):29-29
11月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率领台盟中央调研组到天福茶学院、天福石雕园考察,详细了解企业经营、企业文化建设和学校的发展变化,勉励学生好好学习,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抓住国家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机遇,学成之后为茶文化传播、茶产业创新发展贡献自己力量。图为学生向林主席奉茶。  相似文献   

13.
谢喻江 《福建茶叶》2016,(10):73-74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方兴未艾,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茶企业肩负着振兴中华茶文化的重任,在新的电子商务时代,茶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否能够应时而动,更新工作方式,转变运行模式,成为了关乎茶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本文特以此为研究主体,进行深入而详尽的研究,以期获得建设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徐永成 《茶报》2004,(2):13-14
在全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推动下,茶产业经济发展出现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成就。已经开始显示出茶叶是有效益的产业,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相当多的农民致富还要靠茶叶;茶叶是优势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一大产业,加快茶产业发展,就是优化农业,农  相似文献   

15.
茶学界,鲜有学者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万里茶路理清逻辑关系。世界聚焦"一带一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历史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分析万里茶路使得中俄万里茶路形成的文化价值变得清晰可见。"一带一路"为万里茶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世纪动脉"从目标、流程、策略、内容等多方面的创新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型文化业态体系需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文化产业中,这种融入不仅能增加文化产业的经济功能,也能加强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化和调整。因此,燕赵文化精神与茶文化应在积极结合过程中,共同构建新型文化业态体系。本文将分析燕赵文化精神与茶文化内涵,并阐述燕赵文化精神与茶文化结合时,建设新型文化业态体系的必要性,还会阐述燕赵文化与茶文化结合、建设新型文化业态体系的思路,期望可以有效积极促进我国文化业态体系更新和升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自身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养生"一词更是成为了人们常常提到的生活话题。在人们追求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之时,饮茶这一流传千年的生活习惯便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国人再次兴起了饮茶风尚,对于茶行业来说,这正是行业发展的有利之机,也正是开拓新的茶行业市场的有利之机。然而,市场的发展动向并不受到个别行业的意志所支配,各类行业在发展进程中也均会遇到一些困难问题,这就需要政府进行相应的举措支持。  相似文献   

18.
5月13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办事处、深圳市东方国际茶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东方国际茶都分会场  相似文献   

19.
程巍 《福建茶叶》2016,(8):204-205
休闲农业环境与茶耕文化相结合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茶耕文化将会渗透到休闲农业环境的方方面面,茶耕文化将会为休闲农业环境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血液,随着新农村进程的不断推进,茶耕文化休闲农业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时期。本文从休闲农业与茶耕文化的概述着手,阐述了休闲农业与茶耕文化的含义与发展优势后,又具体的论述了发展休闲农业与茶耕文化的经济与社会以及生态意义,最后,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茶园的秀美风光、建立茶耕文化区试点、政府的重视与扶植、因地制宜打造高品质的茶文化景区、面向市场考虑大众需求五个角度提出了将休闲农业与茶耕文化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传统贸易伙伴国都陷入到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针对外需拉动所存在的现实困境,我国政府构建起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这就为茶企的国际贸易建立起了新的格局。在转型经济条件下和面对新的外贸格局,茶企的应对措施包括:提升茶企管理层的海外市场意识、"互联网+"模式下加强信息获取、发挥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职能、借助生态旅游项目外化绿色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