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γ-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二苯基硅二醇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在一水合氢氧化钡催化作用下制备了一种含环氧基团的苯基有机硅树脂,并对所制备的有机硅树脂进行了红外和核磁表征。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有机硅基础胶。将环氧基苯基硅树脂与苯基三(二甲基硅氧烷基)硅烷(PTDMSS)按乙烯基与硅氢键物质的量比1∶1混合,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对有机硅树脂进行了固化,并且研究了其固化物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固体碱催化剂硅酸钠/二氧化锆(Na2SiO3/ZrO2),并用其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催化剂焙烧时间、硅与锆物质的量比、醇油物质的量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显示,引入硅酸钠可调变催化剂中二氧化锆的晶相组成。对催化剂的性能测试表明,当催化剂焙烧温度为600 ℃、催化剂焙烧时间为3 h、硅与锆物质的量比为4、醇油物质的量比为7、催化剂用量(催化剂占大豆油的质量)为3%时,生物柴油的产率最高为92.5%。  相似文献   

3.
<正>杭州师范大学以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和甲苯等为原料,在自制的高选择性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出两种高固化活性的有机硅树脂。该产品(基于硅醇缩聚的硅树脂聚合物)具有固  相似文献   

4.
紫外光固化松香基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两步法合成了涂料用紫外光固化(UV)松香基聚酯丙烯酸酯(APAPEA)预聚物。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并采用DSC分析研究了其光固化行为。考察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合成工艺、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APAPEA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醇酸物质的量比1.1∶1,慢速升温,反应温度120℃,催化剂用量0.8%~1.2%。合成的APAPEA涂膜固化速度67 s,硬度3H,柔韧性2 mm,附着力1级,耐冲击性50 cm,较市售聚酯丙烯酸酯(PEA400)固化速度快,涂膜硬度高,柔韧性及附着力相当,可作为UV固化涂料用低聚物。  相似文献   

5.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氧锆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制备了不同Zr/Si物质的量比的Zr-SBA-15催化剂,借助N2物理吸附、X射线粉末衍射、NH3-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原位红外等考察了Zr/Si物质的量比对Zr-SBA-15结构、织构、表面酸性质及催化肉桂醛Meerwein-Ponndorf-Verley(MPV)转移加氢性能的影响;结合催化剂表征与催化肉桂醛MPV转移加氢性能评价结果,探讨了Zr-SBA-15结构、织构及表面酸性质对其催化肉桂醛MPV转移加氢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r-SBA-15催化剂均呈现规整的六方介孔结构特征,表面酸中心以L酸为主。随Zr/Si物质的量比增加,Zr-SBA-15催化剂的最可几孔径逐渐减小,L酸量持续增加,B酸量变化不大,肉桂醛转化率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目标产物肉桂醇选择性增加,副产物1-苯丙烯-2-丙基醚选择性下降。在Zr/Si物质的量比为0.1时,Zr-SBA-15催化剂显示最优的催化性能,肉桂醛转化率为96.2 %,目标产物肉桂醇选择性达到95.2 %,经7次循环后催化剂仍保持90%以上的肉桂醛转化率和95%以上的肉桂醇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9,30(9):48-48
题述组合物形成的密封剂层与涂膜等的附着力良好。该组合物含(A)带有含硅基团交联形成的硅氧烷键的有机聚合物、(B)硅醇缩合催化剂和(C)(C1)氨基硅烷与(C2)环氧基硅烷,  相似文献   

7.
盖媛媛  李建法  孙瑞霞  李海涛 《精细化工》2019,36(5):935-939,950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氧锆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制备了不同Zr/Si物质的量比的Zr-SBA-15催化剂,借助N_2物理吸附、XRD、NH_3-TPD、吡啶-原位红外光谱考察了Zr/Si物质的量比对Zr-SBA-15结构、织构、表面酸性质及催化肉桂醛Meerwein-Ponndorf-Verley(MPV)转移加氢性能的影响;探讨了Zr-SBA-15结构、织构及表面酸性质对其催化肉桂醛MPV转移加氢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Zr-SBA-15催化剂均呈现规整的介孔结构特征,表面酸中心以L酸为主。随Zr/Si物质的量比增加,Zr-SBA-15催化剂的最可几孔径逐渐减小,L酸量持续增加,B酸量变化不大,肉桂醛转化率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目标产物肉桂醇选择性增加,副产物1-苯丙烯-2-丙基醚选择性下降。在Zr/Si物质的量比为0.10时,Zr-SBA-15催化剂显示最优的催化性能,肉桂醛转化率为96.2%,目标产物肉桂醇选择性达到95.2%,经7次循环后催化剂仍保持90%以上的肉桂醛转化率和95%以上的肉桂醇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曾炜  顾龙勤  徐俊峰  陈亮 《工业催化》2014,22(8):595-598
采用有机相法制备了不同P与V物质的量比的Mo掺杂VOHPO4·0.5H2O前驱体,并通过体积分数为50%空气-40%氮气-10%水蒸汽混合气氛活化得到Mo/VPO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其催化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性能。结果表明,Mo/VPO催化剂催化活性随P与V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而降低,但顺酐选择性与P与V物质的量比并不呈线性关系,P与V物质的量比为0.9的Mo/VPO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XRD分析表明,Mo/VPO催化剂催化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主要活性物相为(VO)2P2O7和钒磷云母相,形成的主要因素不是P与V物质的量比,而是由焙烧条件决定。低P与V物质的量比的Mo/VPO中存在的少量V2O5物相能够提升催化剂的活性和顺酐选择性,但含量过高会因深度氧化降低催化性能。催化剂中存在的钒磷云母相有利于缩短催化剂稳定时间并提升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无溶剂加成型有机硅耐高温树脂的合成及耐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在适量的无水乙醇和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通过共水解、缩聚的方法合成了性能优异的无溶剂加成型有机硅耐高温树脂,并用自制的活性稀释剂乙烯基硅油调节固含量,优化了工艺条件,控制有机基团与硅原子的物质的量比和苯基基团与有机基团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3和0.4,当水解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 h时可合成出综合性能优异的有机硅树脂。采用热重分析表征了硅树脂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无溶剂甲基苯基硅树脂在N2气氛下的热失重主要是由主链降解引起的,当温度达到350℃时热失重仅为2.4%,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含氢硅油和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为原料,在氯铂酸催化下合成了聚醚改性硅油。探讨了合成条件对乙烯基转化率的影响,并与市售流平剂作了应用性能对比。结果表明,较佳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8 h、投料比(硅氢键与乙烯基物质的量之比)为1∶1.2、催化剂用量50μg/g,此时反应转化率为86.74%。其应用性能与所选市售流平剂接近,加入硅树脂体系后,硅树脂固化后表面平整光滑,20°、60°、85°光泽度为156、148、115,爽滑度为1.125。  相似文献   

11.
硼硅双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反应釜中按一定比例加入苯酚、甲醛和氢氧化钡,加热搅拌2~3 h,然后加入硼酸进行反应;反应产物在0.085 MPa下真空脱水,然后加入有机硅,维持温度在100℃左右反应1~2 h,再经真空脱水,得到粘度适中的含硼硅酚醛树脂(BSPR)。采用FT-IR对BSPR树脂的结构进行分析表明,酚醛树脂的分子链中含有硼氧基团和硅氧基团,BSPR具有明显的高邻位树脂结构。采用TGA对BSPR的耐热性进行测试表明,BSPR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阻燃性。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水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溶剂条件下,以204水溶性羟基硅油(204-S i),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及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等为原材料,在反应温度70~75℃,反应时间3.5~4.0 h的条件下,合成出含功能基的改性水性有机硅,然后采用高速分散乳化技术,根据功能基含量的不同,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功能性表面活性剂(FSAA)的水分散物。采用红外光谱对有关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并测定了水分散物的表面张力、透光率及黏度。结果表明:含功能基水性有机硅具有与基材发生交联反应等特性,w(FSAA)=1.0%时,根据功能基含量的不同,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0.00~25.00 N/m,当w(FSAA)=0.5%,原木浆纤维对其最高吸附率能达到62.5%。在小试成功的基础上,把按不同m(TD I-APTES)/m(204-S i)制得的该类功能性表面活性剂已成功地投入中试生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自交联型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各自交联型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乳液,探讨了乙烯基有机硅氧烷的种类、用量和添加方式,乳化剂,聚合反应的引发体系和pH值等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含水解阻碍性官能团的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氧烷能提高自交联硅丙乳液的稳定性,增加乳液中有机硅氧烷的含量达10%以上,从而可大大提高涂膜性能。此外,当采用60/40—80/20的添加方式添加乙烯基有机硅氧烷、反应型乳化剂、前期过氧化物引发和后期氧化还原引发的混合引发体系,以及保持体系的pH值在4.5~7的范围内时,能降低聚合过程中有机硅氧烷的水解和缩合反应程度,提高乳液涂膜的交联密度以及耐水耐溶剂等性能,制各出涂膜综合性能优异的自交联型硅丙乳液。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带羟基的有机硅预聚体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反应,制备有机硅-环氧树脂及涂层,并采用纳米SiO2改性有机硅-环氧.采用扫描电镜、硬度、冲击强度、附着力、柔韧性、电化学防腐特性等分析手段,考察了有机硅用量变化、纳米SiO2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发现当环氧树脂有机硅用量比为2:1时,有机硅改性环氧涂层综合了有机硅树脂和环氧...  相似文献   

15.
以苯甲醇(BA)、二丙二醇丁醚(DPNB)和二甲基亚砜(DMSO)等为主溶剂制备环境友好型脱漆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有机溶剂、促进剂、缓蚀剂以及封闭剂等助剂对脱漆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BA、DPNB和DMSO为主溶剂,异丙醇(IPA)为助溶剂,表面活性剂AR-1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复配,复配有机酸为促进剂,微晶蜡为封闭剂,氨基磺酸与有机羧酸醇铵盐类缓蚀剂复配。当复合主溶剂的用量范围为60%~70%,m(DMSO)∶m(DPNB)=8∶6,m(AR-10)∶m(LAS)=1∶0.8,复配用量为2.5%~3%,异丙醇用量为5%~l0%,复配有机酸用量为7.5%~10%,微晶蜡用量为2.5%~3%时,脱漆效率最高。其组成均为低挥发性的物质,符合绿色化学"高效、洁净、经济、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SAPO-34分子筛常用于甲醇制烯烃(MTO)反应中。以硅酸钠、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采用碱滴酸加料方式制备一种硅改性拟薄水铝石,再以硅改性拟薄水铝石为硅源和铝源、磷酸(H3PO4)为磷源、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SAPO-34分子筛。采用XRD、SEM、FT-IR、NH3-TPD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硅改性拟薄水铝石及SAPO-34分子筛进行表征并对其MTO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硅铝物质的量比为0.08~0.5时,硅的引入对合成纯相拟薄水铝石无影响,但硅的引入量对拟薄水铝石的结晶度及形貌有一定影响;在硅铝物质的量比为0.2~0.5时,以硅改性拟薄水铝石为硅源和铝源可以合成纯相SAPO-34分子筛,MTO催化反应甲醇转化率可达99%以上,双烯选择性最高达87%以上,并拥有较高的乙烯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The desorption behaviour of the diblock polyampholyte PMAA-b-PDMAEMA, poly(methacrylic acid)-block-poly((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preadsorbed on silicon substrates was investigat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everal desorption agents. The investigated polyampholyte is known to adsorb in regular structures directly from aqueous solutions onto silicon substrates. While the adsorption process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two kinds of desorp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assumed. The first mechanism is based on changed electrostatic conditions caused for instance by a strong change in pH of the aqueous solution. The other mechanism is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with hydrophobic organic solvent, which leads to the desorption of hydrophobic adsorbed polyampholyte chains, while the electrostatically attached ones will not be influenced. To complete the desorption experiments with organic solvents also adsorption experiments from analogous polyampholytic solutions in the same organic solvents were performed. The amount of polymer at the substrate surface after adsorption or desorption experiments was determined using ellipsometr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urface topography of dried samples after the desorp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曾鸿耀  向春金  王应红 《化学试剂》2012,34(7):625-628,632
六甲基二硅胺是重要的有机硅试剂之一,可由三甲基氯硅烷和氨气反应制备,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用于基团的保护、改性剂和催化剂等,在有机材料方面可用于表面改性、神经组织扫描和等离子体聚合等。综述了六甲基二硅胺在有机合成以及在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含硅及含氟硅表面活性剂的类别及特性,以及这2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应用。介绍了典型有机硅、氟硅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认为含氟硅表面活性剂综合了氟表面活性剂和硅表面活性剂的优点,应在合成及应用上投入更多的研究,探讨与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如二聚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等类型的“杂交”研究,开发出高效、环保、节约成本、易降解的多功能化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20.
以六甲基二硅氮烷(以下称有机硅)、苯基有机胺、羧甲基淀粉等为原料,制备出一种油田钻井液用抗165℃高温的有机硅改性阳离子淀粉降滤失剂(OSCS)。FT IR结果显示,羧甲基淀粉(CMS)结构上引入了苯基阳离子和有机硅基团。用差热分析考察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OSCS的热分解温度为262℃。用高温滚子加热炉和中压滤失量测定仪等钻井液专用仪器,考察了OSCS的钻井液性能,结果显示,在170℃高温滚动16h后较高温滚动前,API滤失量略有增加。因此所合成的有机硅改性苯基阳离子淀粉降滤失剂OSCS在170℃高温下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适用于井底温度低于170℃的深井钻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