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维生素B1和B12混合肌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女 ,44岁。因视物不清 2年 ,右侧肢体活动不灵 10 d入院。查体 :神清 ,语利 ,双眼视力 0 .7,双视乳头苍白 ,余脑神经无异常。左上下肢肌力 级 ,肌张力略低 ,腱反射 ( ) ,病理征 ( -) ,右 C3~ C5节段性痛觉减退 ,右 T3以下传导束型痛觉减退 ,颅脑 CT扫描未见异常。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应用地塞米松、胞二磷胆碱等药物治疗 ,病情稳定。入院第 17天 ,为使神经系统功能早日恢复 ,加用维生素 B1 10 0 mg和维生素 B1 2 2 5 0 m g混合肌注。注射后约 3~ 4min,病人臀部突然出现大片风团 ,奇痒 ,腹痛伴有轻度呼吸困难。当即给予吸氧 ,…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6岁,因手足麻木一周于2007-03-10来诊,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12千帕,临床诊断为脚气病。遵医嘱给予维生素B1 100毫克(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维生素B1:1000微克(郑州羚锐制药),每日一次,肌肉注射。当首次肌注后约5分钟,病人出现面色苍白,眼球呆滞,随后出现胸闷神志恍惚,尿失禁等变现。立即通知医生。急查血压:8/5千帕,心率:120次/分,心音弱,脉搏细数。判断为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致过敏性休克。  相似文献   

3.
李某,男,55岁,确诊为右肝巨块型肝癌。因有皮下瘀斑,牙龈出血等,给予维生素K_1 20mg加入液体中静滴8天,后改为肌注10mg,每日二次,共8天,总量为320mg。用药过程中无任何药物反应。4月后患者因反复黑便再次入院,给予臀部肌注维生素K_110mg时,2min内即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心慌,头晕,眼花,发热等症状。查体:心率150次/分,心音弱,可闻奔马律。肌注非那根25mg,5mig后上述症状减轻,心串降至100次/分,30mig后症状缓解。两日后经前臂皮内注入含维生素K_1 1mg的液体0.1ml行过敏试验,1min后即出现面色潮红,出汗,胸闷,气短、眼花,血压由11/9kPa升至20.5/10kPa,两分钟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维生素B1缺乏症儿童的诊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口服维生素B1每日15~30mg,重症或有呕吐腹泻者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B1治疗迟发性胰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用维生素B1 治疗迟发性胰性脑病的机制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符合迟发性胰性脑病的患者 ,5例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称常规治疗组 ,7例给予维生素B1 肌注 ,并给予复合维生素B口服 ,称维生素B1 组 ,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常规治疗组 5例全部死亡 ,维生素B1 组均获痊愈。结论 :维生素B1 治疗迟发性胰性脑病有效 ,提示迟发性胰性脑病系维生素B1 缺乏所致 ,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注意维生素B1 的补充可望防止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胞二磷胆碱联合维生素B1应用于临床上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2010年2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剧烈呕吐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临床常规处理即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6、纠正电解质紊乱、补液等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500mg胞二磷胆碱、肌注100mg注射液,1次/d,3~5d为1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上应用胞二磷胆碱联合维生素B1治疗妊娠剧吐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应用方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3岁,因"周围神经炎"给予维生素B1片20 mgTid口服.首次口服维生素B120 mg后,患者感到头晕、恶心、心悸、胸闷、口唇及四肢末端麻木,随即出现意识丧失、大汗,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12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96例,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叶酸15 mg/d口服联合维生素B12 0.5mg/d肌注,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变化.结果 叶酸及维生素B12干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血浆Hey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可降低血浆Hcy水平,对预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穆超  邓红   《四川医学》2022,43(4):351-356
目的 探究补充B族维生素对男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男性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B族维生素组、对照组,最终完成B族维生素组30例,对照组27例。B族维生素组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1片10 mg 3次/d口服,维生素B2片5 mg 3次/d口服,维生素B6片10 mg 3次/d口服,叶酸5 mg 3次/d口服,甲钴胺0.5 mg 3次/d口服;对照组仅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整个治疗为期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整体认知功能、持续操作测验-相同配对版(CPT-IP)评估注意力、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测验(WCST)评估执行功能。结果 经过6周的治疗,两组间PANSS评分、WSCT中持续性错误数及非持续性错误数、CPT-IP总分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MoCA总分随着时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族维生素组MoCA评分提升趋势更明显。结论额外补充B族维生素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整体认知功能上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注意力及执行功能损害的改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剂量维生素B12联合叶酸治疗中、重度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剂量维生素B12500μg肌注,1次/d,连续2周,之后同等剂量每周肌注2次,连续2周,其后同等剂量每月肌注1次维持半年,口服叶酸5mg/次,2次/d,至Hb、RBC、WBC、BPC恢复正常.结果共治疗中、重度巨幼细胞贫血患者48例,自第5~7d Hb就有明显上升(平均上升17.23g/L),至治疗4周后完全恢复正常(较治疗前平均上升61.20g/L);WBC在治疗2~3周后上升明显,至治疗3周后恢复正常;BPC在治疗2周后达正常水平;网织红细胞于治疗后5~7d达高峰为(5.15±3.68)%.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剂量维生素B12联合叶酸治疗中、重度巨幼细胞贫血能使患者的Hb、WBC、BPC在短期内恢复正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K_1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男 ,2 4岁。因患慢性乙型肝炎于 2 0 0 4年 2月 4日收住我院。入院后肌注干拢素抗病毒治疗1 1 d,复查血小板由 2 5 1× 1 0 9/L下降至 62× 1 0 9/L ,给维生素 K1、维生素 C、止血敏等治疗 ,首次给维生素 K1(无锡市第七制药厂生产 ) 2 0 mg入壶 ,约 3min时患者感心慌、胸闷、  相似文献   

12.
香丹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历报告 患者,男,20岁,因剧烈头痛、头晕1d于2005年12月来我院就诊。入院前1d。患者突发剧烈的头痛、头昏、乏力,诉头痛呈“跳动性”以两侧颞部为甚。不伴呕吐、发热和眩晕。自服2片“扑炎痛”后症状无缓解,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咽微充血,扁桃腺不大,视乳突无肿,颈项无强直,神经反射无异常,余亦未有异常发现。诊为偏头痛,给予罗痛定60mg,氟桂利嗪5mg,尼莫地平10mg,维生素C0.2g,复方维生素B2片,3次/d,香丹注射液30ml+5%GS250ml静滴(60滴/min)。当静滴结束取针后,患者突感心慌、无力、双侧肢体麻木,感觉缺失,伴冷汗、恶心、剧烈头晕。浏血压50/0mmHg,当即考虑为香丹过敏性休克,给予肾上腺素0.8mg肌注,地塞米松5mg肌注,异丙嗪25mg肌注,地塞米松20mg+5%GS500ml静滴,给氡,保暖,40min后患者心慌,麻木感消失,四肢感觉恢复,头晕、无力减轻,血压100/72mmHg,2h后患者恢复正常,头痛头晕减轻。  相似文献   

13.
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症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深对婴儿维生素B1缺乏症的认识。方法 对 48例维生素缺乏症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维生素B1缺乏症多见于 6月内小婴儿 (81.2 5 % ) ,均出现消化、神经或心血管系统症状 ,给予维生素B1治疗可使症状迅速缓解。结论 维生素B1缺乏症多见于乳母或幼儿饮食结构不合理及慢性感染患儿 ,对可疑患者可给予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B1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简介例 1,女 ,5 5岁 ,农民 ,双足趾疼痛、发麻 1月余 ,无外伤史。查体 :双足趾无红肿 ,关节无畸形 ,双足皮肤感觉减退 ,腓肠肌轻压痛 ,膝反射较活跃。实验室检查 :WBC 5 8× 10 9/L ,RBC 4 9×10 12 /L ,Hb 115 g/L ,L 2 5× 10 9/L ,ESR18mm/h ,RF (- ) ,ASO (- ) ,UAC75 μmol/L ,X线双足正侧位片示 :无病理性改变。诊断为末梢神经炎 ,给予VitB110 0mg、VitB12 0 5mg肌注 ,1次 /d,至第 4天 ,肌注后 2 5分钟患者感觉腹痛 ,大便失控 ,恶心、呕吐、出汗 ,P 12 0次/min,R 2 8次 /min,Bp 70 / 40mmHg,即给吸氧 ,3L/min…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51岁,因从3米高处摔伤后就诊,经检查以“T5椎体压缩性骨折,T4~5结核”收入院。给予抗炎、抗痨对症处理3d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第4d23时因背部疼痛难眠,给予肌注度冷丁75mg,约2min后,患者突感胸闷,烦躁,寒战并全身瘙痒、满布红色丘疹,且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继之意识不清,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四肢发凉,P130/min,R34/min,BP8.00/5.33kPa。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静注氟美松10mg,肌注异丙嗪25mg、鲁米那0.1g,同时给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10%葡萄糖500ml、氟美松10mg、维生素C4.0快速静滴。18min后,患者清醒,…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谷维素和维生素B1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  王民登 《医学文选》2003,22(3):280-281
目的 探讨大剂量谷维素和维生素 B1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及患者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罗马标准”确诊为 FD,同时伴有明显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的患者 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根据治疗个体化原则选用吗丁啉、雷尼替丁、硫糖铝或铝碳酸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上述常规治疗外 ,还予以心理疏导及大剂量谷维素和维生素 B1各 1 0 0 mg,3次 /d,8周为 1个疗程。根据症状积分变化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 8周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65 .1 %和 86.0 % ,而对照组则为 5 1 .1 %和67.4%。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 ,而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大剂量谷维素和维生素 B1联合心理及常规药物治疗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的 FD患者 ,能够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精神状态的改观 ,而且不因加大用药量而出现其它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例:患者,男,8岁,因患皮肤病肌肉注射维生素B12:0.5mg,约3分钟后,患儿烦躁不安,面、颈、胸部皮肤潮红,出现荨麻疹、眼睑水肿、呼吸急促。疑为维生素B12过敏反应,随即给予地塞米松3mg,10%葡萄糖酸钙0.5g,维生素C 0.5g静脉缓慢推注,约10分钟后,荨麻疹消退,皮色逐渐恢复正常,呼吸平稳。继续观察1小时,一切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联合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2月~2006年l2月对51例诊断为妊娠剧吐的住院或门诊患者,应用胞二磷胆碱5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qd×5d,3~5d后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射维生素B1液100mg,qd×3d。结果51例中治愈45例,好转6例。出院后复发4例。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其方法简便,效果明显,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我们对本院产科出生的2 822例新生儿进行肌注维生素K1以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对1997年1月-1999年7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活产儿2 822例均予维生素K1 5~10 mg肌注,1次/d,共用3 d.对照组2 306例(同期院外新生儿)不用药.观察内容:两组均连续观察从出生至4个月.包括婴儿出生时情况、喂养情况、肌注维生素K情况、患病情况及出血情况.对观察期内出现的出血详细记录与出血有关的因素及诊断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 患男,32岁。以上腹部疼痛、泛酸1年于1988年4月1日入院。入院后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肥厚性胃炎”,给予胃膜素口服,3d 后感恶心,遂加服维生素B_620mg,两种药物联合应用4h 后,患者全身发痒、恶心、头晕。患者2年前因肠炎、上感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