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竞技体育历史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鸦片战争开始 ,从竞技体育队伍的起源、初步发展以及解放后的正式形成、文化革命时的沉沦、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等 ,对上海市竞技体育的历史 ,包括人物、设施、投入等进行了不同维度的系统研究和论述 ,以期从上海竞技体育的发展映射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程 ,旨在提高上海和中国整体竞技体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对上海竞技体育发展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上海竞技体育的重要作用,研究分析其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发展战略,并对上海竞技体育发展定位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竞技体育的历史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福建省竞技体育的历史及发展进行了研究,以期对福建省竞技体育夺冠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进程中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上海现代化进程中对竞技体育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思路与构想:建立“长江三角洲区域竞技体育发展中心”;都市体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加快上海竞技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形成上海竞技体育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拓宽上海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的上海竞技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课题组 《体育科研》2009,30(1):18-22
改革开放30年,是上海市竞技体育发展最好最快的30年。改革开放为上海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极其难得的机遇。上海竞技体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得益于上海体育系统的深化改革和与时俱进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指引下,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成立"体训班"和选派运动员赴苏联和东欧国家学习深造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竞技水平,形成了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基础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建国初期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给我们两点历史启示,一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基本宗旨;二是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7.
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上海建设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蔡贺  刘军 《体育博览》2011,(7X):22-22
<正>大学是社会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竞技体育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高校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战略调整的需要和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为了以科学的发展观使我国的高校竞技体育保持其先进性,必须合理的规划布局其竞技项目。随着社会发展,目前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充分了解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历史,寻求合理的大学竞技体育发展路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中国早期大学竞技体育发展历史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中编练新军成为其主要内容之一,而若想建立新式的军队没有新式的教官是不行的,于是洋务派先后设立了一些军事学校。这些军事学堂聘有外国的教官,依照外国军事学校办理,除开设一些近代军事学科外,并设有体育课程,称为体操课。在1898年,新成立的北洋大学堂邀  相似文献   

9.
上海竞技体育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鸿辉 《体育学刊》2007,14(3):120-122
对上海在历届全运上竞技运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5~10届全运会比赛上,速度力量性项群、准确类、难美类和格斗对抗性项群能稳定地发挥其竞技实力,而速度、隔网对抗、同场对抗与耐力类项群竞技实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名次的变迁;举重、划船、射击、乒乓球、花样游泳等项目有望成为上海全运会新一轮的制胜项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印年代,在“缩短战线,保证重点”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对竞技体育进行系列的调整,形成了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发展模式的雏形;80年代,在竞技体育适度超前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对竞技体育的调整和改革,强化和完善了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发展模式;9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模式的历程,极大提升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竞技体育的违禁药物问题进行了历史分析。结论认为:现代竞技体育强烈的政治化和商业化气息是违禁药物问题产生的诱因,历史将给出竞技体育违禁药物问题彻底解决的正确方案。  相似文献   

12.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内涵及历史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通过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基本概念的梳理。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成绩及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阶段,并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与计划经济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3.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6):1-6
从对上海运动员(包括引进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的成绩的分析,总结上海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奖牌及参加人数最多的游泳项目的发展特点,提出上海竞技体育发展应该以国际化的视野、先进的训练理念、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既有国际影响力、又能成为未来社会栋梁的新型运动员。并探析上海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奥运会为主要发展目标,在提高上海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辐射、引领中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竞技体育互动发展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高校竞技体育定义的基础上,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科学体育观视角,论述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竞技体育互动发展的内涵,即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提升的过程及关系,竞技体育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指导,高校竞技体育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竞技体育经历了两个30年的发展历程,一个是建国30年的历史积淀,另一个是改革开放30年的大国崛起,在2008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又踏上新征程,在未来30年,中国竞技体育将主动面对机遇与挑战,从而实现体育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将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的运动项目设置融入上海竞技体育的大系统中进行分析。认为上海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的项目设置应分为优势项目:古典式摔跤、田径、武术(套路、散打)、击剑和拳击;潜优势项目:跆拳道、女子举重以及女子自由跤;开拓发展项目: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提出发展构想:加强内部管理体制的建设,严格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建立训练、科研一体化体制;扩大竞技体校的规模,建成上海较大规模的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进一步提高优势项目的水平,争取建立部分项目国家训练基地。  相似文献   

17.
缪佳 《体育科研》2013,(6):1-3-7
上海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竞技体育带来了巨大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金牌的过度追求、新型的运动员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后备人才问题逐步成为制约上海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好两大矛盾——“竞技体育职业化与金牌的矛盾”以及“竞技体育职业化与专业化的矛盾”成为上海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的难点.上海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须有所为有所不为:竞技体育必须建立在大众体育的基础上,只有大众喜欢的项目,才能真正实现市场化、职业化;竞技体育的源泉是青少年体育,需花大力气去培养青少年参与体育的兴趣.竞技体育不能忽略大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不应无谓追求城市形象、不要盲目追赶世界职业体育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缪佳 《体育科研》2011,32(2):16-18
上海“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国际大都市,这对上海竞技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上海竞技体育的发展为主线,分析和思考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赋予竞技体育的任务和使命。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变化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演变进行探究,分析原因,探究规律,以史为鉴,旨在促进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了克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障碍,进而提出“体教结合”,到如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当时,体育系统面临着难题,为了解决运动员训练和学习之间的矛盾,教育部门采取体教结合的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体教结合”已满足不了当今所需,所以国家提出了更高层次的“体教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