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氚长期大气释放的剂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述了一改进的氚长期大气释放剂量评价模型,该模型是建立在氚化水(HTO)从空气向植物和动物产品中的HTO和有机氚(OBT)迁移的保守假设上,考虑了氚的两种不同形态。在计算植物产品中氚的浓度时分为叶类和非叶类产品,同时考虑了土壤中氚对不同种类植物氚浓度的贡献率;对动物产品中HTO浓度计算时,考虑了不同水源份额的平均权重以及动物产品的含水量,这些水源包括皮肤吸收、呼吸、饮用和食物。在剂量计算时除了考虑食入途径,还考虑呼吸和皮肤吸收对人的剂量贡献。通过与比活度模型和NEWTRI模型比较,表明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氚长期释放后通过食物链对人造成的剂量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长期大气释放下氚的剂量评价模型——比活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氚的两种形态HTO和OBT,对长期大气释放下氚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行为,氚浓度的估算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申慧芳  钱渊  杜林  刘卫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4,48(10):1766-1774
从核设施释放到大气中的氚主要以氚化水(HTO)和氚化氢(HT)两种形式存在,最终以HTO的形式进入植物体。植物体中的氚有两种化学形态:自由水氚(TFWT)和有机氚(OBT),其中OBT又被细分为交换性OBT和非交换性OBT。与TFWT相比,OBT在植物体内有较长的滞留时间和较大的剂量转换因子,在氚的食入剂量中OBT占主要份额,因此有必要对植物中的OBT展开全面研究。本文就植物中OBT的定义、交换性OBT和非交换性OBT的确定、OBT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子、OBT预测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同时对今后植物中OBT应重点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为植物中OBT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准确评价OBT造成的辐射剂量,今后对OBT的研究中应着重从测量、夜间形成机理和环境中的行为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气态氚化水(HTO)事故释放后胡萝卜对HTO的吸收和有机结合氚(OBT)的形成,在4个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把盆栽的胡萝卜暴露于氚化水蒸气1 h,并于试验结束和收获时分别测量胡萝卜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组织自由水氚(TFWT)和有机结合氚(OBT)的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情况下胡萝卜地上部分的TFWT浓度在一小时内就能与周围空气中HTO的浓度达到平衡。收获时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相对TFWT浓度均低于试验结束时的值,收获时的值分别为试验结束时值的1/389~1/86和1/116~1/3,地下部减少的幅度小于地上部。试验在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旺盛期进行,试验结束和收获时相应的这两部分OBT浓度也最高。收获时地上部和地下部OBT浓度小于试验结束时的值,但是肉质根膨大期时期进行试验,收获和试验结束时地上部和地下部相对OBT的浓度差异不大。收获时地下可食部分中OBT与TFWT的比值范围为2.79~20.73,在食入剂量评价中OBT的贡献要大于TFWT。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氚化水(HTO)蒸汽晚上和白天短期释放情况下花生对HTO的吸收和有机氚(OBT)形成的差异,利用盆栽试验在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分白天和晚上模拟HTO的短期释放,并在试验结束和收获时分别测量叶子和果实中组织自由水氚(TFWT)和OBT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叶子晚上对HTO的吸收小于白天。开花下针期晚上暴露试验结束时,叶子中TFWT和OBT的相对浓度分别是白天相应值的1/6和1/3;收获时叶子中的TFWT和OBT均小于暴露试验结束时的值。结荚期晚上暴露试验结束时,花生叶子和果实中TFWT和OBT的相对浓度分别是白天相应值的1/3、2/3和2/3、1.13倍,收获时果实中的TFWT大于暴露试验结束时的值,叶子中OBT的相对浓度为暴露试验结束时的1.7倍,果实中OBT相对浓度却减少为原来的1/4;而白天试验收获时叶子中OBT的相对浓度小于试验结束时的值,但果实中OBT的相对浓度大于暴露试验结束时的值。表明HTO在不同生育期白天和晚上释放情况下,花生叶子和果实中TFWT和OBT的变化趋势不同,所以在气态氚短期释放情况下预测植物中的OBT浓度时,应根据不同的释放时间选择相应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内陆核电厂排放氚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核电厂正常运行时以气态和液态形式排放的氚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模型,提出内陆核电厂排放氚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模型中考虑了氚的两种化学形态,即氚化水(HTO)和有机结合氚(OBT),同时计算了氚通过饮水、食入、吸入、皮肤吸收等途径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采用该模型估算了内陆核电厂液态排放氚在环境中的传输以及对公众受照剂量的贡献,基于IAEA TRS 472号报告提供的参数,在保守的大气弥散和水弥散条件下,内陆核电厂排放氚对公众造成的年辐射剂量为5.16μSv,其中核电厂液态排放氚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约占四分之三,气态排放氚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仅占四分之一。在氚的两种形态中,HTO是对公众造成辐射的主要化学形态,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份额占80%以上。因此,在内陆核电厂排放氚的公众剂量评价时,应多关注液态氚排放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西北地区典型野生植物体内氚的分布情况,在密闭环境舱和阳光人工气候室内开展氚化水(HTO)蒸汽短期释放后3种代表性野生植物(梭梭、多枝柽柳和骆驼刺)体内氚的累积行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TO短期释放后氚在植物体内的分布随植物种类和器官的不同而不同。相同实验条件下,骆驼刺地上部分组织自由水氚(TFWT)和有机结合氚(OBT)的活度浓度最高。对于同一植物种类而言,不同器官的TFWT、OBT活度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叶>茎>根。3种试验植物不同部位TFWT活度浓度随着植物的生长均呈降低趋势,其中叶片TFWT活度浓度的降低尤为显著。3种试验植物叶片OBT活度浓度随着植物的生长均呈显著降低趋势,其降幅由大变小;而茎部OBT的活度浓度则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8.
结合秦山核电基地外围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等,对空气、饮用水以及食物摄入等途径进行氚的内照射剂量估算。通过与2002年秦山一期核电项目试运行以及2013年方家山核电项目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相比较,发现2002年的评价基于保守偏大的源项导致估算结果偏大;而本文的估算结果和2013年的评价结果相当接近。此外,针对氚的两种不同形态,即HTO和OBT分别进行计算并比较发现:生物介质中HTO和OBT对氚致内照射的剂量贡献取决于介质的含水率;核电站以HTO形式排放的氚对内照射剂量贡献最大;OBT的内照射剂量贡献不容忽视,在食物摄入氚致内照射剂量中约占50%左右。  相似文献   

9.
采用氚长期释放模式DCART对土壤中HTO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土壤与空气中HTO浓度比值的估算方法。结果表明,土壤与空气中HTO浓度的比值受空气绝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和补水量的影响,空气绝对湿度、土壤含水量与比值成正比,而补水量与比值成反比。  相似文献   

10.
《核技术》2018,(12)
氚是核设施运行过程中排放的放射性物质之一,植物和土壤是氚参与生态循环的组成部分。核设施周围植物和土壤中氚的分布可以用来判断核设施的短期和长期排放情况,本文测定了2015~2016年秦山核电站周围环境的草和表层土壤中的不同形态的氚活度。草中组织自由水氚(Tissue Free Water Tritium, TFWT)和表层土壤中的氚化水(HTO)在主风方向上离核设施越远其活度值越小。对比两年的采样结果,草中有机氚(Organically Bound Tritium, OBT)活度的总量大体相同,分布情况大体一致。表层土壤中的OBT分布与HTO和草中的OBT均不相同。表层土壤中OBT/HTO的比值明显高于草中的相应值,表明土壤中OBT与草中OBT的来源、形成过程、迁移转换等都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1.
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氚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分析了自秦山三期两台70万千瓦重水堆机组运行以来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空气、水体、陆生和水生动植物食品中氚活度浓度的历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自秦山三期重水核电机组相继投入运行后,在气载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的主导方位,距核电基地8km范围内空气中氚活度浓度逐年升高,浅井水和湖塘水中的氚活度浓度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陆生食物中组织自由水氚略有增高。随着与秦山三期的距离增加,空气中氚活度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秦山三期排放口的海水氚活度浓度高于附近海域,但在5~7km外的附近海域海水中氚活度浓度为本底水平,低于探测限值(1.3Bq/L)。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中氚水平虽然较本底水平升高,但是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影响很小,经各种途径摄入的氚产生的年待积有效剂量仅占公众年剂量限值的1%左右。  相似文献   

12.
13.
微波放电激活氚标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流气式双谐振腔微波放电激活氚标记方法,所建立的微波氘标记装置中,使用特制的玻璃往复泵实现了氚气的强制循环,使用两台微波发生器分别驱动两个谐振腔,诱导氚等离子体的产生,以进行氚标记。 研究了在微波氚标记时溴代环磷酸腺苷的脱卤和脱氢睾丸酮的加成作用,以期利用它们来合成高比活度的氚标记化合物。讨论了引入钯催化剂对微波氚标记,及微波氚标记过程中脱卤和加成作用的影响。介绍了一个样品进行多次重复微波标记的技术,用这种改进的微波氚标记方法可以同时合成多种氚标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反应堆退役废物中氚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怀元  刘卫 《辐射防护》1996,16(3):203-208
本文介绍了反应堆退役废物如不锈钢、碳钢锈垢、合金铝和水池底泥固体样品介质中氚含量的测定方法。建立了高温加湿解析、催化氧化、鼓泡器收集的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中有关参数的确定及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氚污染工作人员体内氚排出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由观察体内受到氚污染的工作人员而得到的氚代谢资料。主要介绍了氚以氧化氚形式入体后尿氚排泄的方程式和体内氧化氚的半排期。文中采用二区间代谢模式对氧化氚入体后的代谢动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氚在30%TBP-煤油-HNO3间的分配比,探讨了氚在该体系中的萃取机理。实验发现,未经降解的溶剂中的氚易为水洗掉。其萃取机制为氚被两相中的HNO3和H2O中的H均匀稀释,而经辐照降解的溶剂(包括稀释剂及萃取剂和二者组成的溶液)其萃取的氚经洗涤后有明显的保留,在辐解的同时由于游离基反应而进入溶剂中的氚则更难洗下。为在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更好地控制氚的走向,建议采用高效、快速、分相完全的萃取装置。  相似文献   

17.
用直接液闪法测定尿氚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彩虹  问清华 《辐射防护》1999,19(6):444-448
本文介绍了液闪直接测定尿氚浓度的方法。研究了采样器皿,存放方式和存放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还对直接测量法和氧化蒸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尿氚直接测量去经济,简便,可满足核电站辐射工作人员尿氚浓度测定的要求;与氧化蒸馏法测定结果比较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氚在橡胶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尚义  杨述义 《辐射防护》1990,10(1):23-29,80
本文介绍了氚在橡胶中的渗透原理,并对10多种橡胶材料的氚渗透性能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天然橡胶的氚渗透系数最大,74氯丁橡胶最小;氚气(HT)对天然橡胶的渗透系数是74氯丁橡胶的1.58倍;厚度为1mm的74氯丁橡胶和天然橡胶膜片达到稳态渗透所需延迟时间分别为72和4小时,相差18倍。  相似文献   

19.
Radiation safetry criteria adopted in Russia (in the former USSR) distinguish five classes of tritium compounds. The lowest permissible tritium concentration in the air is set for insoluble tritium compounds (3.105 times lower than that for HT). Russia's criteria for tritiated radioactive waste are outlined. It is explained why the tritium weighting factor of two is used as a basis for the tritium dose criteria development in this country. The ecological situation nearby a large tritium processing plant is considered. Amounts of tritiated waste produced at the plant, sources of tritium effluents, tritium content in the air, water, snow, soil and vegetation as well as HTO sorption parameters of various food products are reported. On the basis of HTO near-surface concentrations in the air and public doses measured 3 km away from the plant stack, the tritium dose factor was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20.
LaNi_(4.9)Al_(0.1)D_x去氘化动力学性能的氚老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不同材料的LaNi4.9Al0.1Dx去氘化动力不数,评价了Chuan老化对LaNi4.9Al0.1Dx去氘化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常数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Chuan老化不改变LaNi4.9Al0.1Dx去氘化的反应级数;支氘化反应级数a(由氘压决定)和b(由氘浓度决定)分别为0.5和1;活化能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老化1120d,速率常数降低了2个数量级,活化能约增加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