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大米、玉米淀粉等原料对方便米线复水性的影响,同时比较了热风干燥、微波干燥、油炸干燥及微波和热风、热风和自然风、微波和自然风组合干燥6种干燥方法对方便米线复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对改善方便米线复水性的影响较小,利用不同的干燥方法所制取的方便米线的复水性和感官品质有明显差异,其中以热风-微波干燥较好,烘箱60℃下干燥20min,微波中火加热3min,水分含量为4.56%的方便米线复水时间仅为3min.  相似文献   

2.
在温、湿度变化的强制干燥条件下,探讨在重涂间隔时间内干燥空气的温湿度对水分挥发量的影响以枫木薄木贴面家具板件为基材,以单组分水性封闭底漆为涂料,以空气温度、湿度为变量进行正交实验强制干燥涂层,研究涂层的水分挥发规律。结果表明,水性封闭底漆的干燥受临界温度和临界湿度的影响,温度、湿度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水分挥发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湿度的影响较大,温度其次,第三是两者的交互作用。较优的温湿度干燥条件为温度15℃、湿度30%  相似文献   

3.
提高热效率的节能干燥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振动流化床干燥设备的热平衡理论分析和研究,论述了采用回收排气的干燥工艺技术,可以降低尾气温度,减少干燥时所需热量,蒸发每千克水所需空气量及提高每千克干空气汽化水分的能力,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规模化生产的百合品质,缩短干燥周期,以兰州百合为试样,运用JK-LB1700型薄层干燥试验台制干。系统研究了不同热风温度(60,70,80,90℃),热风速度(0.5,1.0,1.5,2.0m/s)和湿度(20%,30%,40%)对百合热风薄层干燥速率、色泽ΔE*值、VC含量、复水比的影响及各指标的变化规律;通过Weibull分布函数模拟了百合干燥过程及水分扩散规律。结果表明:随热风温度、热风速度增大百合热风薄层干燥时间显著缩短(P<0.01),不同相对湿度下无差异,但在干燥前期湿度大小与物料干燥速率呈正相关,后期呈负相关。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能够准确(R2>0.99)描述百合热风薄层干燥过程,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可准确获得百合薄层干燥水分有效扩散系数(1.213×10-6~3.992×10-6 m2/s),Deff值不仅受干燥参数影响,也受干燥设备和试样贮存时间的影响。试验干燥参数对百合品质指标色泽ΔE*值、VC含量和复水比的综合影响大小依次为干燥温度>热风速度>相对湿度,品质指标色泽ΔE*值和VC含量受干燥参数影响较大,复水比较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TurboC2.0编制了一个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稻谷干燥过程模拟软件。该软件不权可以预测稻谷烘干后的平均水分、温度以及稻谷各层水分和温度分布、而且可以确定介质的温度、湿度、流量及稻谷的初始含水量对干燥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积温控制应用在粮食干燥中,本文以多参数可控的玉米热风薄层干燥试验为基础,探索了在不同的热风温度、热风风速、相对湿度和初始水分等参数正交组合条件下的干燥特性,当湿度、水分、风速一定的情况下,干燥积温随热风温度呈线性递减趋势,温度增加1℃,积温减少5℃·h;温度、水分、风速一定的情况下,干燥积温随湿度呈非线性递增趋势,湿度增加1%,积温平均增加3.75℃·h,60%以下递增不显著;温度、湿度、风速一定的情况下,干燥积温随初始水分呈非线性递增趋势,初始水分在20~27%之间每增加1%,积温平均增加6.43℃·h,28%以下积温递增不显著;当温度、湿度、水分一定的情况下,干燥积温随风速呈非线性递减趋势,风速在0.4~0.8%之间每增加0.1m/s,干燥积温平均递减75℃·h。利用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建立了积温数学模型,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97。在500T/D连续玉米干燥机测控试验中,干燥模型能很好的控制粮食出机含水率,应用表明干燥积温可用于粮食干燥过程的预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糙米裂纹生成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干燥和吸湿过程中样品水分、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导致糙米产生裂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糙米产生裂纹较少,高水分糙米降水幅度大,较易出现裂纹。糙米的干燥温度越高,干燥速度越快,米粒内部的水分梯度与应力梯度也越大,越容易产生裂纹;吸湿过程中,湿度对糙米裂纹的产生有显著影响,样品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不显著。储藏过程中合理控制环境湿度,可显著减少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南美白对虾中短波红外干燥(medium-short-wave infrared drying, MSWID)特性及其干燥模型拟合。方法 在不同温度下(50、60、70℃)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干燥试验,并以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 HAD)为对比。采用8种常用干燥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确定最佳干燥模型,并对干燥模型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温度下南美白对虾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干燥活化能。结果 南美白对虾MSWID过程中,干燥温度对干燥过程影响显著,提高干燥温度可提高干燥速率,加快干燥进程。比较模型评价指标发现,Two-term exponential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南美白对虾干燥数据,模型预测值和试验值误差仅为2.09%,可较准确的预测干燥过程中南美白对虾的水分变化规律。二阶多项式回归方程可预测水分比随干燥温度和时间的变化。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MSWID和热风干燥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从2.3721×10-9 m2/s、2.3027×10-9 m2/s升高到3.402...  相似文献   

9.
探讨不同干燥温度和不同切片厚度条件下番木瓜的热风干燥特性。通过9种数学模型对番木瓜热风干燥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同大多数农产品干燥一样,番木瓜热风干燥主要为降速过程。不同干燥温度和物料厚度番木瓜热风干燥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的变化范围分别是1.798 4×10-8~3.323 3×10-8,0.579 3×10-8~2.852 2×10-8 m2/s,由此可以看出番木瓜热风干燥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干燥温度和物料厚度的增大而增大;Page模型是番木瓜热风干燥过程的最适模型,平均R2值、SSE值、RMSE值和X2值分别为0.998 1,0.003 3,0.012 4,0.000 2。经回归分析,得到温度、厚度与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的关系表达式。研究结果可以为生产实践中预测番木瓜热风干燥的水分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强化真空干燥全蛋液的干燥特性与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超声对真空干燥黏稠食品物料的强化效应,搭建了一套真空超声干燥设备。以全蛋液为研究对象, 进行超声强化真空干燥实验,探讨超声声能密度、超声作用时间、干燥温度对全蛋液干燥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并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可强化物料内部传质过程,提高干燥速率,且超声强化效应随着声能 密度的增大而增强。此外,超声处理时间不宜过长,当干燥温度为50 ℃,超声声能密度为2.0 W/g持续作用2.5 h之 后,进一步延长超声作用时间对全蛋液干燥过程的强化效果不明显。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发现,超声处理会使物料 组织间隙增大、连通性增强,同时形成更多的微细孔道,降低水分扩散阻力。对9 种薄层干燥数学模型进行实验数 据的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显示:Page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均方根误差和残差平方和均小于0.01,拟合 效果最好。因此,Page模型可用来描述全蛋液超声真空干燥过程中水分比的变化规律。以Fick扩散定律为依据,确 定全蛋液干燥传热传质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的变化范围为:1.645 6×10-9~6.549 7×10-9 m2/s,且随着温度及 超声声能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由Arrhenius方程建立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得到全蛋液水分活化能(Ea) 为16.151 2 kJ/mol。实验结果可为全蛋液真空超声干燥工艺参数优化及生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模糊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影响米粉干燥品质的因素进行评价。选取干燥过程中三个阶段不同的干燥温度、干燥湿度、干燥时间为因素,进行L18(37)正交实验,评价指标为米粉煮后拉伸力、咀嚼度、蒸煮损失率、硬度。结果表明,米粉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升温阶段干燥湿度85%、干燥时间110min,恒温阶段干燥湿度90%、干燥时间130min、干燥温度65℃,降温阶段干燥湿度65%、干燥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12.
方便米粉高温高湿干燥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方便米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干燥的数学模型,以预测方便米粉的品质,优化干燥条件。结果表明,用指数模型描述方便米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干燥具有很高的拟和精度。干燥条件对方便米粉的平衡含水量和水分扩散特性有极显著影响。合理的高温高湿干燥条件,有利于改善水分扩散特性,提高干燥速度。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on the effective moisture diffusivity was investigated to have the optimal drying condition of Japanese noodles (Udon) using regular regime theory. The drying of fresh Udon of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s was carried out under constant conditions of relative humidity and airflow at 20, 30, and 40 °C. The existence of regular regime periods for fresh noodles was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Effective moisture diffusivity obtained ranged from 2.1 × 10 -7 to 3.7 × 10 -7 cm2 s-1.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effective moisture diffusivity was adequately modeled by the Arrhenius relationship, although the effect of moisture content was quite small.  相似文献   

14.
隧道式烘房挂面干燥工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隧道式烘房挂面干燥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挂面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确定工艺参数及其关键控制点。采用179A-TH智能温度湿度记录仪在线监测隧道式烘房挂面干燥过程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挂面的水分含量,绘制干燥脱水曲线。结果显示,隧道式烘房挂面干燥温度呈现近似抛物线的形式,相对湿度随着挂面干燥时间不断降低;烘房不同空间位置(上、中、下及左、中、右)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三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对挂面干燥脱水曲线的拟合效果最好(R2=0.999 4)。结果认为,隧道式烘房挂面干燥工艺参数符合挂面干燥工艺技术规程;三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数学模型对实现挂面干燥工艺标准化和自动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马铃薯粉及小麦粉为原料,制作复合面条,研究不同温度和风速作用下复合面条的热泵干燥特性,并建立热泵干燥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风速越大,热泵干燥处理时间则越短;温度对复合面条的干燥速率影响较大,而风速影响较小,降速干燥阶段为热泵干燥过程的主要阶段;Midilli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复合面条的干燥过程,拟合效果较好,实验值和预测值吻合度高;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与温度风速均呈正相关,热泵干燥能耗较低,活化能为21.16 kJ/mol。研究结果可为复合面条的热泵干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热泵除湿,控制空气绝对湿度为21.5~23.8g/kg(干空气),研究了温度、风量和湿度对稻谷干燥速率、爆腰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夏季高湿稻谷在14%~26%的干燥过程中含水率对干燥速率影响很小,于燥曲线近似直线,线性拟合得到了温度-风量-平均干燥速率参数选择区域图,具有实践生产指导意义;在优化区域选择参数时,当温度为50℃,应控制风量小于20m~3/kg·h,干燥所得稻谷的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7.
黎豆荚高温高湿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高湿干燥技术生产干制黎豆荚,研究干燥条件对干制黎豆荚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干燥条件,为干制黎豆荚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适宜的相对湿度可以改善干制黎豆荚的色泽、形状和复水率。黎豆荚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三段式干燥工艺,前期干燥温度80℃,相对湿度55%,干燥时间30min;中期干燥温度80℃,相对湿度35%,干燥时间30min;后期干燥温度80℃,相对湿度25%,干燥时间155min,用此条件生产的干制黎豆荚产品褐变小,收缩率低(约48%),最终含水量约为7.4%,复水后色泽鲜艳,口感脆嫩。  相似文献   

18.
将红薯叶粉添加到复合面条中,基于响应面法对红薯叶复合面条的热泵-热风联合干燥特性进行探究,运用低场核磁技术分析干燥过程复合面条内部水分迁移的质热传递规律,建立红薯叶复合面条联合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热泵干燥温度的升高、转换点含水量的增大、热风干燥温度的升高,干燥所需能耗降低,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增大,煮制吸水率...  相似文献   

19.
S. Villeneuve 《LWT》2007,40(3):465-471
Drying kinetics of bran-free and bran-rich pasta (whole durum)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emperature (40, 60 or 80 °C) and relative humidity (65%, 75% or 85%). Compared to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in drying chamber had a greater effect on pasta effective moisture diffusivity (α<0.01), and both parameters responded to a modified Arrhenius-type equa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pasta (11.4 kJ mol−1) was lower tha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Bran changed the course of pasta drying, depending on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When relative humidity was higher than 75%, effective moisture diffusivity of bran-rich pasta decreased but the reverse was observed below 75%. Above 76 °C,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of bran-rich pasta was higher than bran-free pasta. In conclusion, optimal drying conditions for bran-rich pasta were different than standard (bran-free) pasta. Close control of relative humidity in pasta drying unit would be critical, especially under high relative humidity and high temperatur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阴干、日晒、热风干燥三种干燥处理对稻谷早籼9711吸湿产生裂纹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不同干燥处理后的稻谷吸湿产生裂纹的敏感性存在差异,阴干处理的稻谷吸湿产生裂纹的敏感性最低,热风干燥敏感性最高,低温干燥和低温储藏可降低稻谷吸湿产生裂纹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