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     
<正>在哈尔滨拍闪电的机会不是很多,印象中小时候城市街头巷尾的记忆中没有那绝美的一刹那。直到学会了摄影才学会观察大自然。2009年的夏天,难得哈尔滨的雷雨天和我的休息时间相遇,我支起三脚架用长时间曝光捕捉着盼望已久的画面。看过很多的闪电佳作,喜欢与众不同的我决定用长镜头拍摄一个近景特写闪电。与广角拍摄和用长镜头高处俯瞰城市不同,这样的拍摄选择,难度非常大,成功几率非常小。我很幸运,衬着城市五彩的灯光,拍到了闪电的局部特写。本想把楼顶几户居民家窗内悠然的人们拍清楚,可是曝光控制得不好,又不想后期PS,只能留下遗憾。这也是摄影的魅力所在,完美的事物本身并不存在,它的"完美"决定于我们从哪个角度观察和记录。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是以新闻现场的多机位拍摄、现场编辑与卫星传播直接相连的现场新闻即时传送为主体,综合背景资料、相关知识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电视节目中,现场直播节目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场切换在现场直播中的作用正在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由于现场直播中的多机位(而且机位还有增多的趋势)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也在逐渐的丰富,电视综艺节目也越来越多,在这些综艺节目的录制过程中,相比之前,观众总会看到不同位置的摄像机,也就是多机位同时记录,通过切换台进行现场切换。采用多机位进行拍摄,可以克服单机位拍摄的角度单一的现象,效率也比较高,可以灵活调控。综艺节目就是能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艺术审美的和休闲娱乐等需求,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在综艺节目中运用多机位拍摄,可以极大丰富节目的影像信息,制造呼应、表现互动,让观众产生如临现场的体现。所以多机位拍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本文结合浙江卫视《跑男》节目中的多机位拍摄说明电视综艺节目中的多机位拍摄。  相似文献   

5.
5、全、中、近、特。这是指固定拍摄画面的景别。全景表现场面和气势;中、近既有场面、气氛的要求,又要考虑介绍拍摄的主体和信息传达以及画面的组接;特写则重在刻画,描写细部,拍出情节,拍出情来。什么时候用全景,什么时候拍中、近景,什么时候“吊”特写,都要根据内容来决定。现在有的记者乱用景别,特别喜欢用大特写。一位劳模生产操作,非要拍眼睛的大特写不可,拍人说话,只拍一张嘴巴。由于我们专题的主人公,一般不是演员。不能根据你的需要来双目传情,更不能通过嘴巴的动作来表达情感。本来拍一般特写,人物形象、脸部表情都出来了,就可以了。结果你一个大特写,把眼角的鱼尾纹,嘴巴的缺陷都拍出来了,损坏了人物的形象,反而弄巧成拙。  相似文献   

6.
寰球同此凉热:新闻现场直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现场直播节目是电视新闻节目最具生命活力的一种形态,所以我们单独列出一篇来对其进行分析。 现代与事件同步的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以新闻现场的多机位拍摄、现场编辑与卫星传播直接相连的现场新闻即时传送为主体,综合背景资料,相关知识介绍,演播室的串联,评述,现场记者采访,及多个现场之间的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报道系统。 从全世界范围来说,电视新闻直播的数量和质量,都是电视节目保持生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电视台追求的目标。 由于电视新闻直播节目,寰球同此凉热。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的优势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最集中…  相似文献   

7.
第一,注重镜头逻辑性,景别变化有序。刚到一个突发事件现场,很多摄影记者不会注意画面的逻辑顺序,导致最后漏拍一些关键画面。为避免这种情况,记者拍摄前应先在脑海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再根据画面本身的内在联系,恰当运用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就能拍出错落有致、令人赞赏的一组组画面,也给后期编辑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8.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上面说的是同一天报纸的一、三、七版登我拍摄照片的事实,我称之为“137”。一天中登了三幅照片。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但是有必然性才会有偶然性。  相似文献   

9.
第3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于2月17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美国摄影记者大卫·特恩利拍摄的《亚美尼亚地震葬礼》被评为1988年最佳新闻照片,同时获新闻特写照片一等奖。美国摄影记者阿龙·瑞宁格在北京拍  相似文献   

10.
孙晓华 《声屏世界》2007,(12):56-56
地方电视台因受设备、条件、场地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在制作播出电视综艺节目时,大都没有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而以多机位摄像机同步摄像代之,编导在控制台运用适当的编排方法对多路信号实时切换。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再把这些素材进行剪辑和组接,通过二度创作,完成一档高质量的综艺节目。这样,无疑对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后期剪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3,(33):30-30
中国法学会会员、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游振辉法官认为,目前在互联网上,色情信息主要有四种形式—— 第一是文字类。包括小说、纪实、随笔和性交易信息等;第二是图片类,有专业拍摄的、网民自拍的、被偷拍的等;第三类是视频类,有完整的色情电影、节选片段的、网民自拍的、被偷拍的等;第四类是网络广播和摄像头现场直播类。 其传播方式则多种多样,主要有:制作专门的色情网站、BBS(即论坛,在中国这是主  相似文献   

12.
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委会于今年5月24日至26日,举办了一次为期三日的全苏新闻记者特写创作讲习会.今年第七期的"苏联报刊"杂志以"现代特写的问题"为题.详细地介轺了这次讲习会的主讲人的报告,特豹报纸特写评论员的地方报纸特写述评,以及参加讲习会的新闻记者的讨论意见.这一次苏联全国新闻记者的特写创作讲习会,对于深入地探讨有关苏联报纸的特写问题和提高与发展报纸特写这一重要的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讲习会的主讲人有"青年近卫军"杂志的总编辑伊·考甸柯、"真理报"特派记者普·库兹涅佐夫、"文学报"编委叶·里亚布齐柯夫、"文学与生活报"主编沃·波尔托拉茨基和作家奥·彼节?尔热夫  相似文献   

13.
电视综艺节目一般来说是通过多讯道制作方式来完成的。多讯道制作不同于多机位拍摄,多机位拍摄需要靠后期剪辑,而多讯道制作则是靠现场即兴制作。在现场录制过程中,现场气氛、节奏是最重要的环节,而气氛和节奏是要通过现场拍摄观众、嘉宾、主持人的不同景别、不同长短的镜头来体现的,也就是说,在录制过程中,导播要根据现场发生的情况在切换台上调动摄像师适时提供优美、生动、准确的画面进行切换。有效的即兴现场剪辑,使整台节目的镜头语言既和谐、流畅又充满张力,从而把全场的气氛调动起来,以满足观众追求愉悦的欲望。  相似文献   

14.
岁末年初的这段时间,一打开电视不管是哪个台哪个频道。只要是新闻类,扑面而来的几乎都是各地各级领导下乡给农村贫困户送钱送物的报道。这类送温暖的电视镜头几乎一个模式:电视从贫困户的家门口拍起,然后领导带领一大帮子人马从远处走来,到了贫困户家里后,领导拿着下面递过来的红包、粮食及棉被等物交给贫困户。户主无一例外地会说:“感谢领导的关怀,谢谢!”看了这千篇一律的为送而拍的镜头,我不禁想起了“五毒”书记张二江,张二江在拍完这些镜头后,突然对拍摄人员说:“镜头怎么样?要不要重拍一遍?”  相似文献   

15.
江则理 《现代传播》2003,(5):112-113
后期编辑 (也称后期制作或后期剪辑 )是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工作程序。各类电视节目 ,除现场采访、现场直播外 ,大多都需经过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这两个基本生产环节才能完成。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 ,会采用不同方式的后期编辑。电视戏曲剧目也不例外 ,不论是整出的大戏、连台本戏 ,还是折子戏、小戏 ,都要经过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两道工序才能完美地展现于屏幕。有人说 ,拍电视节目主要看前期拍摄如何。这话有一定道理。确实 ,任何一个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 ,关键在前期所拍素材质量的好坏。因为前期拍摄的素材是电视节目的第一手材料 ,是最…  相似文献   

16.
习惯上,人们往往以为拍照片是在按快门的一瞬间完成的事。假如真的这么想,那么实地拍摄时,就会陷入迷惘。在这一瞬间,拍摄者应当扪心自问:我想通过这张照片说些什么?细究起来,这种自我暗示或曰自我提醒应该是在拍摄那一瞬间之前。当您发现一个值得拍的事件、场景或人物时,您随之就进入了快速判断:能拍下来什么?借此可表现点什么主题?哪一刹那、从哪个角度  相似文献   

17.
<守望家园>的拍摄是很偶然的,开始策划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成熟的想法,也没有打算拍后来这么长,只是想做一期反映三北防护林建设的节目.但是,当我投入前期采访之后发现,在河北省北部的坝上地区,生活着那么多值得我尊敬的人,发生了那么多令人感动的事.所以后来我重新修改了拍摄计划,准备拍一个四集的系列,题目叫<守望家园>.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记者韩居策采访第2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归来,几位青年记者围在一起欣赏他拍的照片,我也凑了上去,发现这些黑白照片主要是各国体操强手的比赛特写,其中,有几张照片颇有新意。不几天,我又听到行家们赞扬他这次采访大胆而有所突破。本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在荷兰的鹿特丹举行,来自42个国家的430名好手,连续7天在一个体育馆分6个  相似文献   

19.
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就是基于技术之上,由"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操作"视频切换台"根据"电视表现规则"从多路信号中选择一路输出到录像机。在多讯号导播过程中,对于不同镜头、不同机位的选择,决定了画面呈现的表现情况。这种现场切换工作就是"导播",由此看来,导播的责任就是指挥"摄像师"进行拍摄,并进行现场切换。目前,导播作为电视台重要的岗位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采访中,摄影记欲将新闻事件通过镜头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那么就必须抓拍新闻事件的特征即发挥摄影特写的独特作用。摄影特写在新闻摄影学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摄影记在拍摄时,抓住最富有特征、最能感动人的情节加以表现。从一个人物身上或一件事物中,选择它以简练的手法,舍弃题材中一切次要的、从属的或与主题关系不大的部分,从而更集中、更细致、更突出地表明主题。另一种则是摄影报道的一种手法,是摄影构图学上景别的一种。摄影记在拍摄取景时,用近距拍摄或用长焦距镜头远拍的方法,让主体局部充满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