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除尘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由解放前尘室、尘塔,解放初期的地下尘室加布袋滤尘,60年代的尘笼布袋二级滤尘器及70年代的大布袋一级滤尘,发展到80年代的仿Luwa、XLZ型及仿LTG型除尘设备。  相似文献   

2.
集尘器是与回转滤尘器配套使用的设备。通过高压风机将聚集在回转滤尘器滤料上的灰尘不断吸除,以保证回转滤尘器的过滤性能,所以集尘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回转滤尘器的使用。目前国内现有的集尘器(如HL回转滤尘器、日本Towa回转滤尘器及瑞士Luwa回转滤尘器的配用集尘器)其工作方式是:从回转滤尘器滤料上吸出的含尘空气,先经过吸嘴风机,再经过滤尘布袋被分离,即布袋处于正压状态工作。当集尘器用于开清棉除尘时,由于含尘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棉纺厂的滤尘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各地都有许多成熟的经验。目前国内棉纺厂已由尘塔、地下尘室、TA型布袋等发展到尘笼-布袋两级滤尘器和大布袋滤尘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国内在清花滤尘上越来越多地采用罗瓦滤尘设备。同时在消化、吸收罗瓦滤尘器的基础上,湖北省科研所又推出XLZ型滤尘器(现宜昌市二纺机生产)。如果加上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A171、A172型和上进风尼纶大布袋除尘系统三种形式,共有五种主要滤尘设备和方式。这五种滤尘设备在我国现阶段的棉纺开清棉滤尘工艺中,各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应弄清楚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五种滤尘设备和方式作一扼要的技术、经济说明与分析,以期能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行,在进行设备选型和清花滤尘技术改造时参考。一、五种清花滤尘设备的技术概述及比较五种滤尘设备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净化空气,改善生产环境,是纺织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清花、梳棉车间对原棉进行机械处理时,散发大量的尘绒。各厂作了多种多样的滤尘尝试。近年来,上进风大型尼纶布袋过滤设备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对上尘室的设计与改进还局限于经验的范围,本文拟对上尘室气流流动原理和上尘室尺寸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便提供进一步改善向布袋均匀分配气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我厂在三套清棉设备上采用了上进风布袋滤尘、气动输送尘杂、旋风分离和自行进料成包的全自动滤尘设备,除尘效率可达99%,净化后的空气含尘量经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测定为0.75毫克/立方米,棉卷不匀率一直稳定在1.1%左右,现将设计和使用情况概述于下:  相似文献   

7.
我厂一纺场清花车间,近年来对滤尘设备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尘道、尘室、滤尘布袋和空调室结合的新的滤尘设备,应用循环风后,对控制车间温湿度和环境卫生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从根本上改变了尘塔排风的落后面貌.清除地洞花采用气流式半自动机械化,改善了掏地洞工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国产罗瓦改进型滤尘设备在清花工序上的实践应用作了简单介绍;概述了本套滤尘设备的主要特点,并将其与布袋滤尘在除尘效率、用电、车间空气含尘浓度等方面进行了测试比较;重点对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管理及滤后空气的回用等作了扼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1976年我厂二纺清花车间在修复重建中,将原地洞尘塔滤尘在纺织工业部设计院帮助下改建为大型上进风布袋滤尘,1977年初正式投产。同年6月厂成立三结合小组对滤尘系统进行调整与测定,今年初纺织部设计院暖通组来厂对滤尘系统做了比较全面的测定。认为运行以来,生产正常,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车间含尘量在3毫克/米~3以下,达到了国家卫生标  相似文献   

10.
一、新型废棉打包机概况随着棉纺生产技术不断发展,清花、梳棉、精梳空气除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滤尘设备有了发展和改进,与滤尘器配套的废棉打包机也在不断改进。以往废棉打包机一直要人工喂入废棉进行打包,存在不能与滤尘器配套使用,工人劳动强度高,操作时空气含尘浓度高而严重地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等问题,因而必须研制新型废棉打包机,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几种不同类型的掳尘设备各有特点,但其中滤尘设备与废棉打包机配套的只有英国PARKS——GRAM  相似文献   

11.
我厂原清花除尘设备是尘塔与地下尘室沉降除尘,靠人工清除,严重污染厂区环境卫生,危害工人健康,破坏车间温湿度的稳定,影响产品质量.1967年北场配合清花机设备改造,曾将尘塔改为TA型布袋滤尘,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仍需人工清除,劳动条件差.同时因原地下尘室窄小,尘绒自由沉降不充分;TA型下进风布袋中气流方向与尘绒沉降方向相反,大量尘绒涌入布袋造成阻塞,滤尘效果较差,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厂党委的重视和领导下,我们三结合改造小组,通过向先进  相似文献   

12.
SFU013型平板式滤尘器和SFU022型圆盘预过滤器是我厂继第一代仿Luwa型滤尘器(圆筒型预分离器和回转尘笼过滤器)和第二代仿LTG型滤尘器(内吸式滤尘器)之后研制的第三代新型纺织滤尘设备。它是消化吸收了当今世界先进的Luwa平板式滤尘器的技术,并  相似文献   

13.
XLZ型复合式滤尘器已为全国众多厂家用于清花、梳棉除尘。该设备不仅除尘效率较高,而且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见效快。我们厂在使用XLZ型复合式滤尘器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认为它是我国生产的滤尘设备中较为简单易行的一种。XLZ型复合式滤尘器最主要的特征是集预分离、二级过滤为一体,呈双环状内外间营,这是它不同于罗瓦、LTG、平板式滤尘器的主要方面。通过对一些使用厂家的使用情况分析来看,XLZ型滤尘器用于清花、梳棉除尘销效果,最主要的还取决于它的排杂性。目前国内还有不少厂家用布袋作为XLZ型滤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棉纺老厂滤尘设备已经陈旧,急须用新滤尘器代替。麻纺厂中尤其是亚麻原料加工厂、亚麻纺织厂劳动条件很差,空气含尘一般达到 30~100mg/m~3。国际上瑞典、联邦德国、瑞士、法国均研制出新型滤尘设备,其中联邦德国的LTG成套滤尘设备已引起我国某些麻纺厂及棉纺厂的兴趣。 LTG滤尘设备的特点是连续过滤、连续除尘,其不足之处是无防爆措施,笼式除尘器内吸咀及涤纶滤布易起静电,须要改进。 在 LTG滤尘机组内,含尘及长短纤维的空气先经笼式滤尘器(即圆筒)的一面的金属滤网,笼式滤尘器的另一面是密封板中的排尘管。纤维被吸附在金属滤网表面,粉尘进入笼内,由于笼式滤尘器安装在密封除尘室内,,内有一主风机将净化空气抽出,形成笼外是负压,进入笼内的粉尘经过笼内壁滤布过滤,粉尘被吸附在笼内滤布上,所以吸尘吸附在笼内。笼的一面金属滤网上吸  相似文献   

15.
HX型箱式滤尘器是一种新颖的第一级除尘设备。一、箱式滤尘器主要结构及其作用原理箱式滤尘器由入口管、过滤箱、排气输出罗拉、滤网清扫机构、落棉箱及传动机构组成。如图1所示(开启式)。含尘空气经入口管进入过滤箱,被过滤箱  相似文献   

16.
一、复含式滤尘器的原理复合式滤尘器是在吸收罗瓦滤尘器经验的基础上,将一级预分离器竖直套装在二级面转过滤器内,组成的直立式复合滤尘器。在一级预分离器上端采用旋风头,经风机将含尘空气由旋风头送入带有芯筒的预分离器中。旋转气流中较大的纤维在重力作备下直接落入灰斗,采用其它设备  相似文献   

17.
邯郸第三棉纺织厂是“一五”期间建成的大型棉纺织厂,清棉车间的除尘原来采用地下室、大布袋的两级过滤,在70年代又改成上进风大布袋除尘方式。这种滤尘方式实际是一级过滤,过滤效果差,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必须更换新的除尘设备。梳棉车间的除尘也需要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8.
全国纺织工业科研技革展览会在武汉展出期间,在武汉国棉六厂举行了滤尘技术及设备的技术交流会议.会上,郑州二棉、无锡一棉介绍了清花上进风布袋滤尘技术,营口纺织厂、西北二棉、西北轻工业学院介绍了静电除尘技术,常熟棉纺织厂、西北冶金建筑学院、陕西十棉介绍了旋风除尘技术,上海一纺机介绍了A171型滤尘器的应用及改进,北京三棉、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了温湿度自动控制,并参观了武汉六棉清花双联上进风自动除尘与梳棉三吸改造的现场.  相似文献   

19.
清花滤尘在纺织厂除杂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改善工作环境、清除原棉尘杂、有效回收可用纤维减少浪费、使半制品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我厂清花滤尘在改造前一直沿用着五十年代地洞式布袋滤尘,随着技术进步。滤尘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生产的需要.存在着空气含尘量高、车间生产环境差、地洞安全性不可靠、易着火等弊端。直接影响着棉卷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末,我国引进瑞士罗瓦转笼式滤尘设备。由于该设备与当时国内落后的滤尘设备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调此国内纺机厂消化吸收并进行研制,许多棉纺厂家也相继选用该滤尘设备作为清、钢滤尘或回风过滤。我厂也使用.百三套国产罗瓦滤尘设备,作为清花滤尘和转杯组排来及工艺然风滤尘。清花滤尘配套为二套清花机配一套国产罗瓦滤尘器。滤尘设备的配置,16{)X140预分离器一台,20V940回转过滤器一七,纤维分离器一台,046布袋集尘器一套.T。1-72-hcf2年税一。‘台。A045型凝棉器(风扇OS”O)4台、(风扇。60Q\1台。*076C型成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