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效果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应用变化.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以抗菌药物应用指标、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冠脉介入诊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及细菌学检查等为观察指标,比较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整治活动6个月后,住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住院患者使用强度分别由63.37%、23.67%、65.10 DDDs/(100人·d)下降至44.99%和14.90%、53.89 DDDs/(100人·d);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和用药时机合理率及用药时间符合率均明显改善,使用率和联合用药率显著下降;冠脉介入诊断不应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提高.结论 专项整治活动能显著改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但仍未完全达到卫生部的要求,需加大力度进一步整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抽取四川省某三甲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对抗菌药物品种、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占总费用比、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接受限制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活动前,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有88种,整治后一直保持在50种。整治活动后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和住院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费用比均小于整治活动前(均P0.05)。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整治后接受限制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的微生物送检率也显著高于整治前(均P0.05)。整治后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低于整治前,而术前30 min~2 h用药比例高于整治前(均P0.05)。结论 3年专项整治使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更趋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专项整治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作用效果,以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整治前(2010年1-8月)、整治后(2011年1-8月)进行分组,对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各临床科室用药频度(DDDs)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的AUD为87.19,整治后为51.53,较整治前下降40.90%(P<0.05);临床科室专项整治前DDDs为346 409.80,整治后为168 733.10,较整治前下降51.29%(P<0.01),重点管理的抗菌药物包括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林可霉素类、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等AUD均显著下降,下降率分别为49.78%、83.33%、50.00%、50.70%、60.02%、67.28%,但全院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仍然>40DDD。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可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不合理用药仍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2009—2011,2013—2015)上海某医院对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采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后,AUD明显下降。管理办法实施前(2009—2011年)AUD值分别为92.23、83.35、85.45,实施后(2013—2015年)AUD值分别为67.48、73.94、70.70。【结论】该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总体下降,少数药物使用比较集中,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前后(2009—2011,2013—2015)上海某医院对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采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后,AUD明显下降。管理办法实施前(2009—2011年)AUD值分别为92.23、83.35、85.45,实施后(2013—2015年)AUD值分别为67.48、73.94、70.70。结论该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总体下降,少数药物使用比较集中,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前瞻性调查   总被引:38,自引:12,他引:26  
目的 为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状况,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 前瞻必蛤院住院患者412人。结果 全院抗菌使用率68.93%。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外科系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用指征过宽,围术期使用不规范,忽视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抗菌药物趋向高档化,病原学检率低前瞻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方法,容易发现问题,真正起到监督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管理措施,评价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及其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通过HIS系统,以及临床药学室平时所收集到的关于2011-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数据,对比分析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过程中各项合理用药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全院药品使用金额比例、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由32.94%、34.12%、60.56%、100.00%、84.64%下降至20.19%、20.18%、33.57%、41.89%、65.88%。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提高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杨永强 《健康大视野》2005,13(11):50-51
目的了解在床病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样,共抽查在床病人病历78份,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抽查的78份病历中,有68份使用了抗菌药物,占87.2%,比例较高,同时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本调查了1008名患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提出了临床医师应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几类抗菌药物使用新观念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2011—2014年全国15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临床使用问题,并为控制耐药菌发展提供建议。方法从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提取数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物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体系标准分类,利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从使用情况和经济负担2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151所医院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量和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17.67%和18.66%,占比最多的是美罗培南(每年>50%)。每年使用强度最高的药物是美罗培南,其次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限定日费用较高的药物是比阿培南,其次是帕尼培南。东部和中部使用强度最大的均是美罗培南,其次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东、中、西部地区用药高峰出现在每年的第1季度和第4季度。东北地区用药高峰出现在第1季度和第3季度。结论三级医院及重点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风险,监管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霍乱疫情分离菌株对抗生素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海南省霍乱疫情分离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和霍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2008年海南省霍乱暴发点采集的81株O1群霍乱弧菌进行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全部菌株对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100%敏感;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B、磺胺异噁唑的耐药率均为100%.四环素的耐药率为92.59%.结论 诺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噻吩可作为今后我省病例和带菌者的治疗指导用药,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B、磺胺异噁唑不宜使用.四环素也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13.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 rivers,United States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Bacteria with intrinsic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are found in nature. Such organisms may acquire additional resistance genes from bacteria introduced into soil or water, and the resident bacteria may be the reservoir or source of widespread resistant organisms found in many environments. We isolated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in freshwater samples from 16 U.S. rivers at 22 sites and measured the prevalence of organisms resistant to beta-lactam and non-beta-lactam antibiotics. Over 40% of the bacteria resistant to more than one antibiotic had at least one plasmid. Ampicillin resistance genes, as well as other resistance traits, were identified in 70% of the plasmids. The most common resistant organisms belonged to the following genera: Acinetobacter, Alcaligenes, Citrobacter, Enterobacter, Pseudomonas, and Serratia.  相似文献   

14.
我国178所医院住院患者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率调查   总被引:100,自引:42,他引:100  
目的 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对178所医院2001年6月27日零时-24时所有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调查。结果 178所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为56.93%,25百分位数的医院达51.43%,最高达97.33%;联合用药比例达40.68%;300-900以上床位不同规模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相近,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相近;床位<300张的医院使用明显增高,达64.57%;在所在住院患者中,33.87%使用1种抗菌药物,23.03%患者使用≥2种抗菌药物,3.5%的患者使用≥3种抗菌药物;在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60%为单用1种抗菌药物,40%为联合使用≥2种抗菌药物。不同科室中,以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无论是儿科新生儿组还是非新生儿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均>83%,次为综合ICU与内科呼吸组,分别达82.39%和81.14%;外科(肿瘤科除外)、妇产科、五官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均较高(60%-70%),且在这些科室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比例也较高。结论 我国医院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较高,需要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和分析乡镇卫生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样调查荆州市72个乡镇卫生院的用药情况,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0及Microsoft Excel 200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处理。结果:1999年和2000属国家基本药物的抗感染药物使用率达71.6%和70.3%。在抗感染药物类别中,无论在用药金额还是在用药频数上,青霉素类均占第1位。在所有抗感染药物品种中,用药总金额达前3位的依次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用药频数占前3位的是青霉素、氟哌酸和氨苄青霉素。结论:荆州市乡镇卫生院抗感染药物以国家基本药物为主,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配方粉中阪崎肠杆菌分离株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国婴幼儿配方粉中阪崎肠杆菌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了16株婴幼儿配方粉阪崎肠杆菌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等6大类28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结果所有阪崎肠杆菌均对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和青霉素G耐药,除1株阪崎肠杆菌之外,其他菌株同时也对头孢唑林和头孢泊肟耐药;所有菌株对13种以上的抗生素敏感。结论加强对预防用药和临床用药的重视,以减少阪崎肠杆菌多重耐药性的增加和经验用药的失误。  相似文献   

17.
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合理性,找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根据设计的调查表,按照统一方法和标准对14个科室3 343例出院患者做回顾性调查。结果抗菌药物总使用率60%,其中预防性应用占总使用率的41%,头孢类药物使用率最高,其次为喹诺酮类,一联用药1 150例,二联用药730例,>三联99例,应用疗程<7 d的1 086例。结论应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达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1 519例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为完善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01年9月1519份出院病历,分析抗菌药物用药情况及存在问题。结果:1519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1090份,占71.8%,其中预防性用药占66.1%,治疗性用药占30.3%,无适应证用药占3.6%;用药不合理占30.3%,联合用药占50.5%,三联以上占10%,四联以上占2.5%。结论:存在的主要问题:①预防用药指征过宽。②围手术期用药不规范。③联用用药不当。④禁忌证和慎用证错误用药。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To evaluate a bundled electronic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antibiotic prescribing practices in US nursing homes.DesignProspective mixed-methods quality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Setting and ParticipantsNursing staff and residents in 13 nursing homes, and residents in 8 matched-control facilities (n = 21 facilities total, from 2 corporations).MethodsThis study involved a 2-month design period (n = 5 facilities) focused on the accept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a bundled electronic intervention consisting of 3 tools, followed by a 15-month implementation period (n = 8 facilities) during which we used rapid-cycle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s to refine and add to the bundle. We used mixed-methods data from providers, intervention tools, and health records to assess feasibility and conduct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 analysis among the 8 intervention sites and 8 pair-matched controls.ResultsNurses at 5 pilot sites reported that initial versions of the electronic tools were acceptable and feasible, but barriers emerged when 8 different facilities began implementing the tools, prompting iterative revisions to the training and bundle. The final bundle consisted of 3 electronic tools and training that standardized digital documentation to document and track a change in resident condition, infections, antibiotic prescribing, and antibiotic follow-up. By the end of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all 8 facilities were using at least 1 of the 3 tools. Early antibiotic discontinuation increased 10.5% among intervention sites, but decreased 10.8% among control sites.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The 3 tools in our bundled electronic intervention capture clinical and prescribing data necessary to assess changes in antibiotic use and were feasible for nurses to adopt. Achieving this required modifying the tools and training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reached its final form. Comparisons of rates of antibiotic use at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facilities showed promising improvement in antibiotic discontinuation, demonstrating that the intervention could be evaluated using secondary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data.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