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介素1-47对大鼠缺血心脏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中介素1-47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和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皮下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和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中介素1-47对缺血损伤心脏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SO组大鼠LVESP、MAP、+LVdp/dtm ax和-LVdp/dtm ax分别低41.1%、19.7%、20%和25.2%(均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增加了517%(P<0.01)。与单纯ISO组比较,低剂量中介素1-47组大鼠的LVESP、MAP、+LVdp/dtm ax和-LVdp/dtm ax分别高8.9%、19%、8.7%和24%,LV-EDP降低52.8%(均P<0.01);高剂量中介素1-47(20 nmol.kg-1.d-1)治疗组,大鼠的±LVdp/dtm ax分别高26.6%和47.4%,LVEDP降低67%(均P<0.01)。心脏缺血损伤后各浓度的中介素1-47再灌注均可显著改善心脏功能。结论:中介素1-47对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石榴多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石榴多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大鼠的心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 min,再灌注180 min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伪结扎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石榴多酚(150、300、600 mg/kg)组。连续监测心功能变化,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浆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伪结扎组相比,缺血/再灌后各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中,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降低(P<0.01),左室最大舒张压(LVEDP)明显升高(P<0.01);与缺血再灌模型组相比,石榴多酚(150、300、600 mg/kg)组缺血再灌大鼠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LVSP、LVEDP及±dp/dtmax)显著改善(P<0.05);LDH、CK和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性增加(P<0.01),心肌梗死程度减轻(P<0.01)。结论石榴多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功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石榴多酚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心肌梗死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白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观测左室内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终末压(LVEDP)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变化和组织结构改变。结果缺血期及再灌注期间MI/RI模型组和血府逐瘀汤各治疗组动物的LVSP、+dp/dtmax、-dp/dtmax均较缺血前明显降低,LVEDP较缺血前明显升高(P〈0.01)。而复灌后,各个时间段,血府逐瘀汤各组LVSP、±dp/dtmax均明显高于MI/RI模型组,LVEDP低于MI/RI模型组。但缺血前各组动物之间各项心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血府逐瘀汤各剂量治疗组心律失常评分均明显低于MI/RI模型组。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连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连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黄连素预处理组和辛伐他汀预处理组,给药组连续腹腔注射7天,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上1/3处结扎,1h后剪开结扎线,用止血钳夹闭胸腔,再灌注2h,测量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最大压力上升及下降速率(&#177;dp/dtmax)。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黄连素预处理组、辛伐他汀预处理组均能显著增加LVSP(P〈0.01),显著减少LVEDP(P〈0.01),显著增加&#177;dp/dtmax的绝对值(P〈0.01)。黄连素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LVSP和+dp/dtmax明显增加(P〈0.05)。结论黄连素预处理能够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 SD 大鼠40只,随机数字量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适应组、白藜芦醇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结扎前15 min 及再灌注前1 min 经舌下静脉注射白藜芦醇10 mg/kg。BL420S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肢体Ⅱ导联心电图变化及心律失常评分,记录左心功能指标 LVSP、LVEDP、± dp/dtmax。TTC 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测定血浆中 CK-MB、MDA 含量及SOD、GSH-Px 活性。结果:白藜芦醇与缺血预适应组或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心律失常评分下降(P <0.01),心肌梗死面积缩小(P <0.01或 P <0.05),LVSP 提高、LVEDP 下降、±dp/dtmax 提高(P <0.05或 P <0.01),CK-MB、MDA 含量减少(P <0.05),SOD、GSH-Px 活性增强(P <0.05或 P <0.01)。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抗氧化作用防止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脏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损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组(I/R),预适应组(IPC),牛磺酸Ⅰ组,牛磺酸Ⅱ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经主动脉用K-H液平衡灌注.记录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冠脉流量(OF).结果:与I/R组比较,牛磺酸预处理能提高大鼠离体心脏停灌再灌期的CF,升高LVSP、±dp/dt max而降低LVEDP,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牛磺酸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停灌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胞穿透肽PEP-1携带过氧化氢酶(CAT)穿透大鼠离体心肌的能力,并探讨PEP-1-CAT融合蛋白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随机分为5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平衡30 min、停灌30 min与再灌注60 min,CAT组、PEP-1-CAT融合蛋白预处理组(A、B、C、D组)在平衡15 min后依次以10,5,10,20μmol/L的融合蛋白预处理15 min,停灌、复灌与I/R组相同。记录各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冠脉流量(CF)变化,测定平衡15 min时、再灌注15 min时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LDH)活性。测定再灌注60 min时心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PEP-1-CAT融合蛋白能高效转导入离体心肌组织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在平衡15 min末,各组LVEDP、LVSP、±dp/dt max以及LDH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I/R组比较,B、C、D组在再灌注后各时间点LVEDP降低(P<0.01),LVSP、±dp/dt max以及CF升高(P<0.01),灌注15 min时冠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P<0.01),再灌注后60 min心肌MDA含量降低(P<0.01)。CAT处理组所有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P-1-CAT融合蛋白能高效转导入离体心肌织并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将为其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奠定坚实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酸处理对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短暂延迟性酸处理对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只SD老龄大鼠(≥18个月),随机分为6组(n=10):(1)空白对照(C组)组;(2)缺血再灌注(I/R)组;(3)缺血后处理(IPO)组;(4)酸处理(H+)组;(5)缺血后处理+碱处理(IPO+OH-)组;(6)碱处理(OH-)对照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以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5项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指标,观察短暂延迟性酸处理对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收缩和舒张能力的影响.结果:与C组比较,再灌注期间I/R组、IPO组、H+组、IPO+OH-组和OH-组的LVEDP升高,HR、LVSP、±dp/dtmax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PO组和H+组LVEDP降低,HR、LVSP、±dp/dtmax升高(P<0.05).结论:短暂延迟性酸处理能模拟缺血后处理对离体心脏血流动力学的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对老龄大鼠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恩施硒茶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左心功能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硒茶处理组和非硒茶处理组,分别用生理盐水、恩施硒茶和非硒茶灌胃4周后,造成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再灌注15、25min后左心室内压力峰值(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再灌注15min时,硒茶处理组动物LVSP、±dp/dtmax明显高于非硒茶处理组(P<0.01),LVEDP明显低于非硒茶处理组(P<0.05);再灌注25min后,硒茶处理组动物LVSP、±dp/dtmax明显高于非硒茶处理组(P<0.01、P<0.05)、LVEDP变化不显著;与非硒茶处理组比较,恩施硒茶能明显提高再灌注15min时血中GSH-PX活性(P<0.01),降低MDA和ROS的含量(P<0.01).结论 恩施硒茶能明显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左心功能,可提高血中GSH-PX活性,降低MDA和ROS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硫化氢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60~120 min的方法制备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Weistar大鼠(n=24)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H2S后适应组(H2S).Sham组为仅穿线,不做结扎;I/R组为先缺血30 min,再灌120 min;H2S后适应组为缺血30 min后,在再灌注之前经股静脉注射NaHS(15μmol/kg).记录缺血及再灌注时心率、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左室收缩末期压(LVESP)及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mmHg/s)等心功能参数,并计算左室发展压(LVDP,LVDP=LVESP-LVEDP).应用伊文氏蓝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H2S后适应组与I/R组降低了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心律失常评分(P<0.05),使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同时,心功能参数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 H25S后适应能够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中在拮抗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和恢复大鼠心功能方面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藏药八味沉香散95%醇提液对垂体后叶素(PIT)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八味沉香散95%醇提液对大鼠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八味沉香散95%醇提大、小剂量组使心肌缺血降低的LVSP和±dp/dtmax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无血管活性药物支持下单独静脉快速推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兔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6只。SG组:假手术后予静推5%葡萄糖液;SA组:假手术后予5mg/kg胺碘酮静脉快速推注:AG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静推5%葡萄糖液;AA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予5mg/kg胺碘酮静脉快速推注。记录推注药液后30min各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结果与SG组比较,SA组兔子在推注胺碘酮后即刻出现MAP下降、伴随LVSP、HR、-dp,dtmax、+dp/dtmax下降,LVEDP升高,以推注后即刻至2min最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组在2min时与AG组比较,MAP快速下降(36±4)%,HR减慢(14±1)%,LVSP下降(37±5)%,+dp/dtmax下降(49±4)%,-dp/dtmax下降(31±4)%,LVEDP升高(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组MAP(2~10min)、+dp/dtmax(4~30min)、LVEDP(6~20min)与S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血管活性药物支持下,单独静脉快速推注胺碘酮后即刻出现显著的心血管负性抑制,以心肌收缩功能抑制为主;这种心肌收缩功能抑制在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室肌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模型建立后24h存活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AMI组(A组)和辛伐他汀组(S组),每组15只;另设假手术组(C组)(n=10),手术方法同模型组,但不结扎冠状动脉。建模后24h灌胃给药,A组及C组予生理盐水灌胃,S组予辛伐他汀20mg·kg-1·d-1灌胃,至术后8周。术后8周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与下降速率(±dp/dt)及校正的速率(±dp/dt/LVSP)〕和血清TNF-α水平(ELLSA法);取心脏标本测定左室相对质量〔左室质量(LVW)/体质量(BW)〕;心肌梗死面积及非梗死区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S组心肌梗死面积、左心室截面直径、面积和左心室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VW、LVW/BW和LVEDP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dp/dt/LVSP绝对值升高(P〈0.05或P〈0.01)。与A组相比,S组左心室非梗死区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和血清TNF-α水平显著减少(P均〈0.05)。左心室非梗死区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和血清TNF-α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6和0.71,P均〈0.01)。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抑制AMI左心室非梗死区Ⅰ、Ⅲ型胶原的产生以及缓解大鼠AMI后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体内TNF-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七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七干预组。末次给药后1h,采用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运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各组动物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于再灌注120min后颈总动脉取血,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CK)、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左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的数值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的数值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CK的活性明显升高,NOS的活性及NO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七干预组中LVSP、+dp/dtmax、-dp/dtmax的数值明显升高,LVEDP的数值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CK的活性明显降低,NOS的活性及NO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七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阿霉素诱导和腹主动脉缩窄术分别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比较二者的优缺点,为后续实验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腹腔注射阿霉素诱导复制CHF模型组(ADR组,n=8)、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CHF模型组(AAC组,n=8)、假手术组(SO组,n=8,除不进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外,其他制作程序与AAC组相同)。8周后在体检测大鼠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心率(HR)、左室峰压(LVSP)、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max),计算大鼠心脏质量/体质量(HW/BW),并观察各组大鼠心肌形态学变化。结果:与SO组相比,ADR组与AAC组HW/BW均增加(P<0.01),(LVSP-LVEDP)×HR、LVSP、±dp/dtmax明显减低(P<0.01),LVEDP明显升高(P<0.01);病理切片显示SO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细胞大小、形态正常,ADR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胞质呈溶解状态、核深染,可见心肌纤维溶解断裂、心肌细胞间隙明显增宽,AAC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细胞肥大、间质中有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结论:腹腔注射阿霉素诱导及腹主动脉缩窄术均是复制大鼠CHF模型的有效方法,但前者操作简单、对大鼠损伤较小,大鼠病死率低,是我们后续实验较为理想的大鼠CHF模型选择。  相似文献   

16.
健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主要探讨健心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慢性心力衰竭(CHF)时的作用及机理。方法观察健心颗粒对15周龄SHR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内皮素(ET-1)的影响。结果健心颗粒能提高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内压力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降低左室舒张末压(LVEDP),降低血浆内ET-1水平。结论健心颗粒能改善SHR大鼠的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抑制血浆内ET-1,进而抑制心肌肥大,逆转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各12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术后28d存活大鼠测定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测定左心室梗死区(假手术组为左心室)游离壁厚度(LVMT)、室间隔厚度(SPT)、窜间隔厚度,左心室游离壁厚度(SPT/LVMT)、室间隔的心肌横断面积(MAAS)、梗死区(假手术组为左心室游离壁)及非梗死区的胶原容积分数(CVF),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血流动力学分析显示:模型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大鼠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窜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_(max))低于假手术组,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高于假手术组(P<0.01,P<0.05);替罗非班组大鼠的±dp/dt_(max)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LVEDP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SBP、DBP、LVSP较模型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后28d,模型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大鼠的LVMT低于假手术组(P<0.01),SFT/LVMT、MAAS及梗死区CVF高于假手术组(P<0.01),SFF及非梗死区CVF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大鼠LVMT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SPT/LVMT、MAAS、梗死区CVF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替罗非班可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左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改善糖尿病大鼠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疗效。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糖尿病组18只,芪苈强心组16只。糖尿病组和芪苈强心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血糖〉16.7mmol/L)1天即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芪苈强心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灌胃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左室收缩峰压(LVE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dp/dtmax)与下降速率(-dp/dtmax),及心脏质量指数(心脏质量/体质量)。观察离体胸主动脉环对内皮依赖性扩血管物质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结果 1一般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增高(P〈0.01),心率变慢(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芪苈强心组大鼠体质量、心脏质量指数、心率无改变。2心脏超声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LVIDD明显减小(P〈0.05),EF、FS降低(P均〈0.01);与糖尿病组比较,芪苈强心组LVIDD无明显变化,但LVIDS明显减小(P〈0.05),EF、FS增高(P〈0.05,P〈0.01)。3血流动力学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dp/dtmax明显下降(P〈0.01),LVSP、LVEDP、-dp/d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芪苈强心组+dp/dtmax明显增高(P〈0.01),LVSP、LVEDP、-dp/d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胸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反应性测定: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胸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介导的舒张百分比降低(P〈0.05);芪苈强心组乙酰胆碱介导的舒张反应降低少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这可能是其改善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