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氯化聚乙烯(CPE)改性聚氯乙烯(PVC)体系的性能随组成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用电子显微镜(TEM.SEM)考察了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结果发现:PVC与CPE相容性较好,共混体系在断裂过程中产生网丝结构。网丝结构与CPE用量密切相关。网丝结构是脆一韧转变后体系发生塑性变形的结果。是PVC基体韧性突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以SG-5型聚氯乙烯(PVC)树脂为基材,重质CaCO3和氯化聚乙烯(CPE)进行填充增韧性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重质CaCO3和CPE的质量份数分别为20.8时,填充增韧性PVC树脂所得硬聚氯乙烯(RPVC)复合的无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10.9kJ.m^-2,比纯RPVC提高了3.5倍多,拉伸强度与纯RPVC相比变化不大,综合性能较好,挤出的RPVC管材的性能达到或超过了QJ/CH02.03-9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CPE的接枝共聚物体系对PVC-CPE体系的增容作用.实验表明,在PVC-CPE体系中加入适量的CPE接枝共聚物作增容剂,体系可在提高冲击强度的同时使拉仲强度具有更高的保持率。通过改变增容剂中单体用量、氮合量、增容剂用量等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作了探讨。结果证明,对各组分的配比进行调节使材料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PE分子量对硬PVC/CPE/PE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在实验配方范围内,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对体系的增韧、增强改性效果为佳,但应注意UHMWPE的流动性与分散性,适当减少UHMWPE用量和以普通聚乙烯对其增塑改性均能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少量PS对PVC/CPE/PE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PVC/CPE/PE共混体系中添加少量刚性有机粒子PS对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小份量PS对PVC/CPE/交联PE或未交联PE体系均有良好的改性作用,体系抗冲强度成倍提高,拉伸强度有所改善,表现为高强高韧材料。共混加料方式对体系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平衡硫化体系(EC)硫化天然橡胶(NR)的硫化返原、拉伸性能、撕裂强度、耐磨性、耐屈挠性及生热性随硫化时间的变化,并与半有效硫化体系(SEV)及传统硫化体系(CV)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EC硫化NR的返原作用略高于SEV,但明显地低于CV,硫化6h返原率依次为7.7%、0.4%极34.0%;与SEV及CV相比,在不同硫化时问下,EC硫化NR具有高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300%定伸应力,低的生热性,好的耐磨性和耐屈挠性。对不同硫化体系硫化NR的化学应力松弛的测定表明,EC硫化胶的耐热氧老化性优于SEV,更优于CV。  相似文献   

7.
新型粉末丁腈橡胶对PVC的改性作用研究余颖,项素云,张洪峰,董文生(大连理工大学大连116012)聚氯乙烯(PVC)由于韧性差、抗冲击强度低、弹性不足等缺点,常采用丁腈橡胶对其进行改性,但其与PVC共混时工艺十分复杂,且性能不稳,难以推广应用.虽然国...  相似文献   

8.
油气管道三层防腐用改性聚乙烯夹克底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聚乙烯品种、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工艺条件对改性聚乙烯夹克胶、环氧粉末及钢管间粘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效果较好,其中以LLDPEDNDB7143效果最佳;(2)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单体马来酸酐(MAH)、交联抑制剂用量和螺杆转速均对改性聚乙烯夹克胶、环氧粉末及钢管间接强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DCP用量影响最大;(3)提高改性聚乙烯夹克胶增强了与钢管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柳杉KP浆的高白度漂白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硫酸盐法能够煮出卡伯值在28~32范围内的可漂浆,而且细浆得率高。采用C-Eop-HA-P四段漂(C-氯化,Eop-添加H2O2的氧碱抽提,HA-高温次氯酸盐漂后直接酸处理,P-过氧化氢漂白),能够将柳杉KP浆漂到白度88%以上,而且漂白得率达94%,返黄值仅0.3左右,漂后浆的强度比原浆强度约下降10%(打浆度42°SR)。  相似文献   

10.
用示含量热扫描(DSC)研究了羧酸酯稀土(CERES)对聚氯乙烯(PVC)的凝胶化过程.研究表明CERES有促进PVC凝胶化的作用。基于分于轨道理论推测了CERES与PVC大分子之间可能存在的作用力,探索了CERES促进PVC凝胶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PVC/ABS和PVC/CPE两种共混体系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 PVC/ABS和 PVC/CPE两种共混体系的结构形态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用电子显微镜 ( SEM、TEM)观察冲击断面、拉伸断面形貌。结果表明 ,随改性剂用量不同 ,两种共混体系冲击性能曲线均呈现“S”型 ,不同的是 ,ABS是以颗粒或聚集体分散在 PVC连续相中 ,CPE在 PVC中形成网络结构 ;拉伸时 ,ABS作为应力集中体引发银纹 ,CPE易与基体共同发生剪切屈服 ,产生“剪切带”,“银纹”和“剪切带”都对 PVC增韧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聚氯乙烯为主体原料、新型三元乙丙橡胶-5501为改性剂、氯化聚乙烯为增容剂的共混体系。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氯乙烯和一定量的改性剂在增容剂的作用下共混改性后,材料的冲击强度可提高3倍,拉伸强度也可提高23%。  相似文献   

13.
改性聚氯乙烯弹性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性聚氯乙烯弹性体是代替橡胶用于某些橡胶制品的理想材料 .通过对CPE ,NBR ,ELVALOY -741 ,粉末丁腈橡胶P83等与PVC组成二元共混物的物机性能进行比较 ,可以证明 :P83和ELVALOY改性效果较好 ;并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研究了PVC/CPE/NBR ,PVC/CPE/ELVALOY ,PVC/CPE/P83三元共混材料 ,制备了性能价格比优异的三元共混弹性体材料PVC/CPE/NBR .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含氯聚合物改性的 LDPE 发泡体的阻燃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LDPE/CPE 并用比、LDPE/CPE/PYC 并用比和不同阻燃剂对发泡体阻燃性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LDPE/CPE/PVC 三元共混体与Cl一Wax/Sb_2O_3阻燃剂并用可得到较好的阻燃效果和良好物性的发泡体。  相似文献   

15.
用电子显微镜(TEM、SEM),研究了填加刚性粒子对PVC/CPE体系力学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发现,刚性粒子的加入,对体系的增韧效果明显。尤其在"脆-韧"转变区,促使二元体系产生网丝,使网丝结构变细、变密,促进"脆-韧"转变提前发生。SAN与CPE有较好的相容性,成网络结构分布,SAN以粒子形式分散分布,拉伸时发生"冷拉",产生大形变,使基体屈服,体系韧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经过特殊表征的有机刚性粒子—PMMA基核-壳型有机刚性粒子(core-shelrigidorganicfiler)对R-PVC/CPE体系的增韧和增强作用及其对加工流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当粒径的核-壳型粒子与R-PVC/CPE基体在适当配比下共混,常温(23℃)下,可使PVC/CPE基体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得到提高,断裂强度、屈服强度、硬度和加工流变性也有所改善,而在低温(-10℃)下几乎没有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复合热稳定剂、CPE(氯化聚乙烯)、轻质CaCO3(碳酸钙)以及PVC型材废角料对型材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稀土复合稳定剂为材料冲击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型材废角料是材料拉伸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得最佳配方:稀土复合热稳定剂5份、CPE 5份、轻质CaCO310份和PVC型材废角料20份.  相似文献   

18.
无机填料用羧基丁苯胶乳、铝酸酯偶联剂DL—411—A等表面改性后,与CPE并用,共混改性硬质PVC制品,产生有效的协同效应。体系缺口冲击强度比单用同份数CPE增韧PVC还高,拉伸强度同时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