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代汽车和现代模具设计制造技术都表明: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制造离不开有效的板成形模拟软件。国外大的汽车集团,其车身开发与模具制造都要借助于一种或几种板成形模拟软件来提高其成功率和确保模具制造周期。笔者从2004年开始探讨CAE在汽车模具开发中的应用,经过各个阶段的重点攻关,取得了一些成果:对汽车冲压零件产品的可冲压成形性进行分析,判定成形的  相似文献   

2.
点焊是现代汽车车身及其他部件主要连接工艺方法,在汽车制造工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车身点焊的连接质量决定了汽车的整体结构刚度和完整性。所以检测点焊的连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生产车身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中,冲压将钢板板材压制成各种车身零件,而焊装将冲压的车身零件焊接组装成汽车车身。点焊是焊装工艺的主要组  相似文献   

3.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及仿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车设计制造的整个周期中,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过程设计和相关模具制造水平一直是制约汽车产品开发速度与品质的核心因素,我国在现代车身研发能力,从根本上说也是受覆盖件成形工艺设计能力低下的限制。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工艺过程中,根据零件的特点不同,所需的压力机也不同,有单动压力机、双动压力机、多工位压力机等。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主要采用  相似文献   

4.
游扬彬 《机电技术》2015,(1):73-75,78
根据冲压零件的成本组成,重点介绍了汽车车身冲压零件在产品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及模具试模各阶段的成本递减方法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汽车零部件检具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汽车车身冲压焊接件检测特点,并通过实例,提出了汽车车身冲压焊接件检具开发的一般思路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车身电子本地化开发是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主要趋势之一.通过对车身电子控系统本地化开发的分析,阐述了系统工程在系统开发流程、产品开发并行工程以及产品开发系统管理中的应用,阐明了系统工程在车身电子产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汽车车身冲压模具开发同步工程关键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提出汽车车身冲压模具开发同步工程关键技术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逆向设计是现代汽车产品快速开发的重要技术.这里介绍了汽车车身产品开发流程及逆向设计关键技术和应用软件,从点云数据采集、曲面重构、曲面数据质量评估等方面分析了逆向设计在汽车车身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姜涛 《现代零部件》2008,(1):102-106
汽车车身白车身是车身零件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块之一,它作为车身的骨架,对整个车身的造型、安全性、稳定性等重要性能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现代汽车开发中最重要的开发部分。本文将对汽车车身白车身的技术要求、结构特点、材料使用、制造连接技术及性能试验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汽车车身开发数据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基于PDM的车身开发并行设计系统集成框架,建立了集成环境的总体结构、软硬件配置以及PDM与CAX之间的集成模式,开发了车身产品数据库和车身开发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支持车身开发并行设计系统的集成,对我国汽车车身及零部件企业实施产品开发并行工程,提高产品开发水平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运动模拟和分析软件取得稳步发展,将其作为完全集成的设计验证要素,在产品开发流程中进行运用的条件已经成熟。而且运用设计软件进行运动分析和模拟在成功开发产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机械机构运动分析方法非常必要。本文系统的分析了运动模拟的内容、求解方法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2.
基于起重机设计流程的设计软件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机械产品及设计过程、软件应用及软件产品开发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机械产品设计流程的软件化方法。对起重机设计流程进行分析,研究了应用Visual Basic在WINDOWS和AutoCAD平台上,将起重机械的设计工作转化为计算机化的问题,并给出了软件设计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实现。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国际流行的协同设计、并行工程和数字化设计与分析的先进产品制造理念,运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结构分析软件MSC.Patran、动力学分析软件MSC.ADAMS的基本功能,并对其进行了二次开发,从系统的观点去分析机械构件,改善了传统的分析与设计互相隔离的设计模式,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设计开发平台,实现了机械系统的一体化设计与分析,加快了产品的设计速度,缩短了机械产品的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4.
The glob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makes it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time spent on product development. Therefore, computer aided product develop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iques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concurrent engineering concept, an integrated CAD/CAE/CAM system for automobile stamping die development is established. The system is based on 3D surface construction CAD software STRIM, CAD/CAE software CATIA, stamping formability analysis software DYNAFORM, CAM software CADCEUS, a stamping design knowledge-based system, and a product database. This paper uses the development of trunk lid outer panels as an example to showcase the power of the system, in which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can be performed simultaneously. The system can greatly reduce the development time and cost,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push products into the market 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相似文献   

15.
我国CIMS目标产品市场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商务调研的基本理论,对我国目标产品市场及目标产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对调研结果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该分析结果有助于系统地把握目前我国目标产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最后,针对我国市场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目标产品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应角Pro/E软律进行注射模具设计和基于Moldflow软件的注塑成型分析.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应用CAD/CAE软件进行注射模设计的流程以及设计和分析的过程.表明采用CAD/CAE技术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简要地介绍了在轴承产品开发中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产品进行造型、模拟分析、优化设计的方法,从而提高了产品开发效率和开发成功率,节约了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8.
文中提出了装配精度可靠性评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面向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可靠性评估软件.首先,综合考虑机械产品误差源、误差传递等因素,建立基于关键点的误差传递状态空间模型,得出装配精度可靠性的计算方法;然后,在简化并固化装配精度可靠性分析流程的基础上,基于Visual Studio、Qt、Creo以及Matlab等平台,完成机械产品装配精度可靠性评估软件的开发,分析软件开发的技术架构和开发环境,给出软件开发流程和功能模块;最后,给出某型天线阵子模块的装配精度可靠性评估应用案例,并验证软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崔州平  何凌 《工具技术》2017,51(9):112-114
根据碗形直齿插刀的加工原理,利用Pro/E软件的参数化功能与程序设计功能完成精确的三维造型设计,再利用Pro/E软件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功能对其进行结构静强度仿真分析。该产品精确的三维设计方法效率高、修改难度低,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开发周期与成本。  相似文献   

20.
考虑摩擦学行为的机械产品虚拟样机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包括摩擦学行为仿真的机械产品虚拟样机快速实现方法。该方法利用实体建模工具软件建立各零部件的实体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模态迭加方法来完成各个零部件的柔性体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平台将柔性体模型组装成系统模型;在系统模型基础上,将摩擦学行为仿真Fortran程序及其它学科行为仿真程序(或软件)嵌入系统模型,实现具有摩擦学行为及摩擦学行为与其它学科行为耦合仿真功能的机械产品虚拟样机。最后,通过缸套-活塞-曲轴系统虚拟样机的开发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