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几种脉象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四诊之一的脉诊,是辨证施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用脉象仪记录脉象进行研究已有一些报导,但各种脉象仪所用换能器性能不一,记录出的波形因而也颇有出入.我们应用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物理教研组制作的用半导体应变片作为换能器的脉象仪描记了94人的脉搏波,主要观察了滑脉、弦脉、弦滑(又分以弦为主及以滑为主两种)以及细滑、沉细及平脉几种脉象.  相似文献   

2.
上海中医学院根据中医脉象学原理研制成一种能够客观反应脉象的检测仪器,应用这套仪器,为患者搭脉不是医师的手,而是一个套在臂上感觉很舒服的传感器,通过计算机的作用,脉象迅速地用  相似文献   

3.
阴虚火旺证脉象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内经》总结了中医诊病的依据和辨证纲要,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因此,在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中,很多学者首先从事对阴虚、阳虚的机理探讨,于是作为诊断主要手段之一的诊脉的客观化,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结合临床工作和实验室指标,对34例阴虚火旺病人和14例偏阳虚的病人进行脉图的测录和分析。观察对象和方法根据1979年上海中医学院拟定的阴虚火旺辨证标准,对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亢进、皮质醇增多症、阿狄森氏病、甲  相似文献   

4.
脉诊是中医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在《黄帝内经》、《脉经》中均有较详细的记载。本文从现代生理学入手,对中医脉象与心血管血流动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当心室收缩,迫使血流进入动脉时,与心脏相连的动脉管内即刻发生两种性质不同的现象。其一是血柱由心脏力量的驱使,以每秒0.2~0.6m 的速度在脉管内流动;其二是动脉管壁随血管内压力的增减而膨  相似文献   

5.
中医脉象模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5例遭受惊吓刺激而出现肾气不足患者的双手六部脉象观察,揭示恐则气下,恐伤肾的脉象信息特征。方法:运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根据传统中医诊脉三部九候方法,分别对25例患者及25例正常人群,进行寸关尺六部脉象信息的动态采集与描记,并运用独诊法与辨证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对于有条件的患者给与疗程的跟踪监测。结果:正常人群组的脉证诊断符合率为88%,肾气不足证组的脉证诊断符合率为60%,试验组与正常人群组在异常脉象检出率上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中老年患者以脉沉无力为主,青少年患者以沉滑为主,另有变异类型,位在两尺,其他余部可有改变。结论:运用DY-SS-1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仪及中医脉象分析方法,初步观察、揭示了恐则气下,恐伤肾的脉象信息特征,为进一步情志疾病的中医脉象观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医以"象"为思维方法,取象比类把人和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用五行这一哲学元素,以五脏为中心,将人自身及人与自然统一为五大系统。对28种脉象的定义毫无例外地也应用了象思维,给人以"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感觉,以至于后学者一致认为中医难学,把脉更难。模型中医学利用"三才"这一哲学元素对脉象重新梳理研究,从单因素出发,基于中国古典哲学元素系统发生同构律,利用哲学元素发生的同构性把脉象的定义上升到哲理和数理层面,给脉象以确然性。  相似文献   

8.
中医脉诊象与中医基本理论、四诊八纲、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学说关系十分密切。中医辨证,虽为四诊合参,而对于分阴阳、定虚实、明部位、施治则,则常需取决于脉象,故脉诊是辨证的依据,立法的准则,是四诊的重要部分之一.然而精通脉诊、并非易事,特别是初学者更感困难,不易掌握,因此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提高祖国医学的脉象学,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两年来我们应用厦门大学生产的XM—B型心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对骨折的治疗有四大原则,即整复、固定、药物和功能练习。欲使移位的骨折在解剖上恢复其原有的长度、对线和形态,在生理上早日恢复骨、关节和筋肉的原有功能,此四者不可缺一。夹缚固定是四大原则之一,是用来维持手法整复所得到的良好对位的唯一手段,有时还可以补充手法的不足,达到“慢性复位”的目的。金鉴云:“跌扑损伤,虽用手法调治,恐未尽得其宜,以致有治如未治之苦,则未可云医理之周详也。爰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则危证可转于安,重伤可就于轻;再施以药饵之功,更施以调养之善,则正骨之道全矣。”其中明确指出治  相似文献   

10.
中医脉象模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中医脉象的再现模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目的意义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血液流变学变化在脉诊位、数、形、势等属性中的作用,对我院学生、职工等108人(男62人,女46人),300余人次,按年龄、性别分组,分季节(在一年时间内),跨两季,分3次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测定。经统计学处理,在排除了明显的药物、生理干扰和疾病的影响因素后,首先建立了本研究室的正常值范围。而后,以指诊切脉和图诊定脉相结合为原则,按脉诊位、数、形、势中某一属性的突出变化者进行归类,分别研究了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对脉象各属性的影响。本文仅以血液流变学在脉形的弦、滑、涩、细等属性形成中的作用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以之浮沉、迟数等脉为例,对其主病之常变,从历代文献的论述和临床实际的运用.做了反思辨析,以冀求对脉象主病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从混沌学的角度,对中医脉象及脉学理论中包涵的混沌内涵进行了阐释。主要内容为混沌4个最基本特征:内在随机性、对初值的敏感性、混沌序、长期行为的不可预见性,在中医脉象和脉学理论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双功超声血流图对脉象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30例正常成人桡动脉在心动周期中血流径线、位移、形态及血流速度,并计算其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结果可见正常人桡动脉搏动特征为:上下搏动男性强于女性;左右搏动向尺侧移位明显。桡动脉血流速度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别,其搏动指数为1.943,阻力指数为0.649。  相似文献   

15.
中医脉象模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脉搏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生理活动,人体各部分的状况都可能影响它。这种生理活动有其内在规律,但总要以一定的信息形式表现出来。中医脉象(简称脉象)正是脉搏表现出来的一种信息,但它并不是脉搏表现出来的任意信息。它是从中医的角度,用中医的方法获取的。因此,不能把任何一种测到的脉搏信息都当成脉象。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脉象、脉搏、脉波等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就必将导致检测对象的模糊与混乱。那么,中医脉象到底是怎样一种信息呢?下面就分别从中医诊脉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推导出这个问题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医证型客观化的问题,是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笔者对中医证型简易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我们的初步研究工作简要报告如下。 1.分型标准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五版教材《巾医诊断学》为基础,参考198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会议制订的虚证辨证标准,拟定出本文所涉及证型的诊断标准。 1.1下热湿热(48例):尿频涩痛,黄赤短少,大便赤白粘冻,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色黄而臭,舌红苔黄厚腻,脉濡数。 1.2脾肾阳虚(40例):形寒肢冷,面色冲白,腰膝或少腹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面浮肢肿,小便不利或清长,水膨胀满,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相似文献   

18.
我所于1960年7月以后,始开展中西医综合治疗职业中毒病工作。一年来,经治病人184例;据初步观察,对本病的症状改善较为显著,在缩短疗程和治疗效果方面,也有相当的提高。通过临床摸索,获得一些诊治规律,积累了粗浅的体会。现仅就中医方面对职业中毒病的临床辨证论治,初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脉象"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四诊技能切诊诊察的内容,是几千年来众多中医医家长期实践临床经验的结晶。本文就脉象的内在蕴含特点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传统脉学的研究及传统脉学与金氏脉学的比较,得出吸取全息脉学之长,发展中医脉学微观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