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所需各肌皮瓣的设计、制备、转移和预防肌皮瓣坏死的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 198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应用头颈部局部肌皮瓣、额部带血管蒂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唇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 46例效果。结果 术后肌皮瓣存活良好 ,外观与周围组织色泽相似 ,外观及丰满度满意度为 93.5 % ,功能满意度为 91.3%。结论 修复头颈部缺损所需肌皮瓣要邻近取材 ,以缺定需 ,适中取瓣 ,保证血供 ,保护功能 ,注意肤色 ,修复丰满  相似文献   

2.
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可敬  郭良 《实用癌症杂志》2003,18(1):83-84,91
目的 总结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1992年10月至2001年12月,对80例头颈肿瘤患者应用81块胸大肌肌皮瓣进行一期组织修复。结果 全组肌皮瓣完全存活71块。2块肌皮瓣皮肤完全坏死。8块肌皮瓣皮肤远端轻度坏死。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血供可靠,修复操作简单,用途广泛,能满足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对胸大肌肌皮瓣在25例头颈中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25例患者中,2例皮瓣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1例完全坏死(占12%),其他均完全成活,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成活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头颈部各个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舌骨下肌皮瓣在头颈肿瘤外科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舌骨下肌皮瓣一期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8例,其中舌癌2例,口底癌4例,颊癌2例.结果6例肌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肤坏死,肌瓣成活,经换药创面愈合.供区均直接缝合,无继发畸形.结论舌骨下肌皮瓣与头颈部邻近,其血供稳定,用于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颈部较晚期恶性肿瘤彻底切除后大面积组织缺损应用胸大肌岛状皮瓣修复及功能重建。方法:应用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20余处不同的部位组织缺损。结果:354例重建中,35l例成功:3例皮瓣坏死(肌蒂成活),皮瓣部分坏死9l例,皮下感染77例,咽瘘12例,17l例皮瓣无坏死及感染。la生存率90.7%,3a生存率45.4%,5a生存率40.7%,l0a生存率31.8%,15a生存率20%。结论:胸大肌岛状肌皮瓣能够解决头颈部较晚期恶性肿瘤术后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寻找一种头颈部大面积手术后缺损的修复手段。方法 回顾山西省肿瘤医院头颈科自1985年以来在头颈部大面积手术缺损后进行的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患者77例。结果 77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中72例成活,其中边缘坏死2例,感染6例;全部坏死5例。近5年来成活率为100 %(18/18)。结论 在头颈部肿瘤手术造成的大面积缺损病例中,胸大肌肌皮瓣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重要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肿瘤根治经常造成面部畸形和功能丧失,使病人无法正常生活,因而,手术后组织残缺的Ⅰ期修复,是促进头颈外科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它可使手术的适应症扩大,治疗效果更彻底,术后病人的外形与功能获得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蒋佩珏副主任医师等,应用整形外科和显微外科技术,创造性地采用各类皮瓣或肌皮瓣及脏器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的组织缺损。该科自1979年到1991年12月,对头颈部术后缺损患者行Ⅰ期修复共540例,其中有组织移植59例,组织移位481例。组织移植有前臂游离皮瓣1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晚期头颈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一期修复晚期头颈肿瘤术后缺损262例(其中折叠瓣17例修复口内外穿通性缺损,20例胸大肌肌膜瓣修复口内缺损,5例胸大肌皮瓣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咽瘘,5例胸大肌肌皮瓣联合游离皮瓣双瓣修复颌面部洞穿性缺损)。舌再造62例,修复口咽53例,修复口底41例,修复口颊24例,修复颈部31例,修复下咽缺损22例,修复腮腺区缺损29例。结果262例肌皮瓣252例全部成活,8例皮瓣部分坏死肌瓣成活,2例肌皮瓣完全坏死,总的成活率为99.2%(260/262)。术后随访1~10年,所有患者术后进食、吞咽功能恢复良好,语言功能大多恢复良好。结论胸大肌肌皮瓣血供可靠,组织量丰富,且应用较灵活,可制作成肌皮瓣或肌瓣,对于晚期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是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带蒂胸大肌皮瓣因为具有多种优点一直是头颈部组织缺损修复应用的经典组织瓣。当今,随着显微技术普及和提高,游离组织瓣逐步取代了带蒂组织瓣。然而,临床上并非所有病例均适宜接受游离组织瓣修复手术,邻近带蒂组织瓣更安全可靠。拟通过改进胸大肌皮瓣的制备及修复方法,探讨改良带蒂胸大肌皮瓣在修复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术后复杂缺损时的应用。方法:在皮瓣设计方案及制备方法等多方面改进胸大肌皮瓣,修复头颈部晚期恶性肿瘤术后复杂缺损患者51例。结果:51例改良胸大肌皮瓣全部存活,缺损区修复后外形和供区外形情况满意,缺损区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供区术后功能损伤最小化。结论:胸大肌皮瓣在设计及制备方法等多方面的改良,提高了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复杂缺损修复的范围及修复的距离,减少皮瓣坏死的概率,术后供区和受区外形、功能效果满意,目前仍然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重要修复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胸锁乳突肌瓣在头颈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以上端为胸锁蒂的乳突肌组织瓣在头颈肿瘤术区中型缺损的作用。方法 对6 例应用胸锁乳突肌复合组织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区缺损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6例病人中,1例为颞下窝肿瘤术区缺损的修复;3 例修复腮腺颌后区缺损;1例对喉癌术区口咽侧壁修复;1例为对侧颈部术区缺损的修复。结果 5例胸锁乳突肌肌瓣的修复全部存活,1 例胸锁乳突肌肌皮瓣的修复为延迟性坏死。结论 该肌瓣/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区中型缺损的修复有其重要意义,尤对保留面神经的腮腺颌后缺损,颅底区及咽侧壁缺损的修复意义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侧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侧斜方肌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中的作用及其优缺点。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共采用带蒂侧斜方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6例,其中舌根癌3例,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累及皮肤3例,观察肌皮瓣的存活情况、组织移植后功能状态和肿瘤控制的近期疗效。结果全部肌皮瓣存活,无手术并发症,舌根缺损修复后进食、咀嚼、发音均满意,颈部缺损修复后外形满意,无垂肩畸形;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1例舌根癌术后6个月死于肿瘤复发,1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者术后6个月复发,挽救治疗中,其余4例均无瘤生存至今。结论侧斜方肌肌皮瓣可以安全地应用于舌根、颈部缺损修复;手术方便,对供区影响小是该皮瓣的优点;颈横静脉缺如偶有存在,确保充足的静脉回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胸大肌肌皮瓣在晚期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ng M  Chen WK  Guo ZM  Li QL 《癌症》2008,27(1):58-61
背景与目的:晚期头颈肿瘤外科治疗时,留下的完全或者不完全的组织缺损,是目前头颈外科的一个难点。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重建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缺损重建中的适应指征,提高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的成功率。方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间共22例行胸大肌肌皮瓣重建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患者,其中颈部大面积皮肤缺损8例,口咽缺损4例,舌缺损5例,口底缺损3例,下咽缺损2例;13例患者采用血管蒂穿行锁骨下,9例经锁骨上转移至颈部;重建的最大面积为15cm×12cm,最小面积为8cm×5cm。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出现皮瓣坏死,1例出现部分皮瓣坏死,皮瓣重建成功率为95.5%;手术后并发症伤口积血1例,口底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1%(2/22)。结论:胸大肌肌皮瓣是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重建的良好供区皮瓣,是颈部大面积皮肤缺损重建的首选皮瓣;血管蒂穿行锁骨下可以增加胸大肌肌皮瓣的修复半径,且有利于保护血管蒂不受压迫。  相似文献   

13.
近年,复合组织瓣用于头颈部肿瘤切除后缺损的立即修复,系肿瘤外科治疗的又一进展。我院1982年以来应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和骨肌皮瓣一期修复头颈部肿瘤切除后缺损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华 《陕西肿瘤医学》1999,7(2):110-111,118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组织缺损缺修复中影响胸大肌皮瓣的成活因素。方法:应用胸大肌复合肌皮瓣临床Ⅰ期修复晚期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缺损,结果:9例患者有7例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2例部分坏死伴瘘形成,结论:减少和消除影响术中和术后胸大肌血管蒂血流通畅的有关因素是保证其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颈癌放疗后因肿瘤复发进行挽救性手术,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7例头颈部恶性肿瘤进行了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颈淋巴结清扫,同侧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7例移植的带蒂胸大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有2例出现切口裂开,愈合困难。结论:在头颈癌放疗后手术中,带蒂胸大肌肌皮瓣移植是修复手术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股前外侧皮瓣(ALT)修复头颈部缺损术后供区的功能,为选择ALT皮瓣修复头颈部软组织缺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访2004-11-2008-05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应用ALT皮瓣修复头颈部缺损的14例患者,评价手术对供区外观满意度、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供区伤口均能一期拉拢缝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组织瓣在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复杂缺损中的应用. 方法: 对采用游离组织瓣同期修复头颈肿瘤术后复杂缺损34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中,2例出现血管危象,1例皮瓣部分坏死,11例出现早期局部并发症,随访3月-2年,平均17个月,23例术后头颈部外形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受区和供区均无严重并发症;3例带瘤生存;7例分别死于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结论: 利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能同时提供足够的组织量及多个创面的覆盖,可修复各种头颈部肿瘤术后的复杂缺损.  相似文献   

18.
刘爱华,1934年9月出生,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为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主任医师,是中华医学会浙江肿瘤分会的理事,(实用癌症杂志)的编委。她从事肿瘤临床工作已40余年,擅长于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外科治疗及综合治疗。早在70年代起在省内首先开展功能保全性颈淋巴清扫术,以后逐步开展早期口腔癌、舌癌、喉癌等的顿清扫术。并提出对头颈部的部分恶性肿瘤采取综合治疗。她还开展了额面部肿瘤广泛根治性切除术后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术,最早始于刀年代末SO年代初的额肌皮瓣修复术,以后到叨年代的各种胸大肌、斜方肌、颈前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根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舌根鳞癌术后缺损一例,术后随访。结果 术后创口一期愈合,一年后随访舌体外形良好,吞咽及语言功能满意。结论 该肌皮瓣动脉血管蒂恒定、皮下脂肪较厚,适于修复舌根软组织缺损;皮瓣血管口径较大.易于吻合;供区隐蔽,取瓣方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组织缺损修复中影响胸大肌皮瓣的成活因素。方法:应用胸大肌复合肌皮瓣临床Ⅰ期修复晚期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缺损。结果:9例患者有7例胸大肌皮瓣全部成活,2例部分坏死伴瘘形成。结论:减少和消除影响水中和术后胸大肌血管带血流通畅的有关因素是保证其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