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番禺区人群Hib疾病免疫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Hib疾病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番禺区一个城区疫苗接种门诊和两个乡镇疫苗接种门诊,对所有带儿童到接种点接种的监护人进行既往Hib疫苗免疫状况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儿童监护人对Hib疾病的了解程度比较低,城区和乡镇均为35%左右;城区儿童监护人对Hib疫苗的了解明显比乡镇高(P=0.000),分别为65.3%和38.4%;城区的Hib疫苗接种率明显比乡镇接种率高(P=0.000),分别为72.4%和36.2%。影响Hib疫苗接种态度的因素主要为疫苗的效果,经医生介绍后儿童监护人对接种Hib疫苗的积极性都较好,城区和乡镇分别达到94.5%和80.4%。结论Hib疫苗的接种率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儿童监护人对Hib疾病和疫苗的认识不足,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儿童监护人接种Hib疫苗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儿童常见的不良反应,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本县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预防接种报表以及预防接种副反应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统计各类疫苗的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各类疫苗接种的安全性。结果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县共对儿童开展了15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包括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a群流脑疫苗等,总计接种人次为69742人次,其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2例,不良反应表现主要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无菌性脓肿、过敏性皮疹、腹泻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56/10万。结论导致儿童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多种,在接种疫苗期间,应当保证疫苗的规范正确使用,保证接种疫苗的儿童符合疫苗接种指征,提高儿童家长的配合程度等,可最大限度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是指发生在免疫接种后,认为是由免疫接种所致的医疗事件。随着疫苗种类的增多,疫苗覆盖率的提高,成人疫苗的不断应用,出现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对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就显得越来越关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类有多种类型,看法不一,有一定分歧。  相似文献   

4.
万朝敏  朱渝 《西部医学》2018,30(5):625-627
【摘要】 疫苗是儿童健康预防保健的核心,也是过去半个世纪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我国实施儿童国家免疫规划以来,不断扩大疫苗免疫覆盖服务范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三十载的发展,单一的预防保健门诊体系已不能满足多层次多种需求的国内儿童疫苗接种现况。探索多学科、多部门协作特殊群体疫苗接种解决之道,开展我国自己的疫苗免疫研究,包含特殊人群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病情况,预防接种与成本效益分析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本文就评估和指导儿童疫苗预防接种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5.
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我国小学实行义务教育,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非常高,在儿童入学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并对末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进行补种,不仅可预防学校相应传染病的暴发流行,而且对提高儿童整体免疫接种率产生明显影响,现将我院预防保健科2007年辖区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最经济、有效、方便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然而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儿童预防接种针次增多,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使得预防接种反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预防和降低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减少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者的烦扰,笔者认为应认真落实好日常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规范疫苗进货渠道、保持接种环境舒适干净、仔细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把预防接种的潜在不良反应因素扼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进行免疫接种的1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接种护理,观察组采用安全管理预防接种护理,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的配合度、疫苗接种率、家长满意度以及疫苗知识认知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安全管理护理对儿童预防接种进行干预护理,可以增强儿童的配合度以及家长的满意度,提高接种率以及家长对疫苗接种知识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8.
分析免疫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范对策。要建立长效机制,对基层计划免疫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加强接种人员培训,促进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综合管理;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认真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严格操作程序,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9.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季节关系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凡金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968-1969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手段,在实施预防接种保护儿童健康的同时,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和偶合症的发生,保证接种安全,仍然是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疫苗种类的不断增多,预防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n)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显得更为重要。为避免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和偶合症,现分析其与季节气候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罗小柳 《广州医药》2007,38(6):55-56
目的 医护人员以爱心并从容应对婴幼儿接种Hib疫苗疑似异常反应即副反应,使Hib疫苗接种得以普及,使社区医疗单位可持续发展.方法 分析社区一医疗单位接种进口Hib疫苗1711支,发生疑似异常反应26例的案例及发生疑似异常反应接种婴幼儿和家长不安反应记录,寻求对症处理措施.结果 服务站接种Hib疫苗1711支,引起的疑似异常反应为1.5%,投诉率为0.结论 爱子心切的父母竭尽所能地给予孩子最好的满足,包括价格昂贵的Hib疫苗预防接种.但家长对疫苗可能引起的疑似异常反应却思想准备不足,一旦发生副反应,家长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出现副反应时工作人员要镇定,用爱心去处理问题,精心护理,指导家长从容应对,这对普及儿童预防接种和建立家长与接种工作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家长课堂对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本中心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建档的儿童家长200例进行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疫苗接种讲解,观察组在常规疫苗讲解基础上实施家长课堂讲解,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家长实施家长课堂讲解,有利于提升疫苗接种率以及接种及时率,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爆发,可予以推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五联疫苗与常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类型及处理方法。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预防接种儿童共120例为研究对象,经动态随机化分组为对照组60例(常规疫苗接种)、观察组60例(五联疫苗接种),其后对观察组行二次动态随机化分组为A组(上臂三角肌预防接种)、B组(大腿前外侧肌肉预防接种)各30例。统计组间、组内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防接种认可情况差异。结果:(1)不良反应率:经统计两组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后可知,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对比观察组组内预防接受后不良反应情况可知,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2)预防接种认可度:经组间对比后可知,观察组家属接种操作便利性、安全性及可配合性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观察组组内对比后可知,A组家属接种操作便利性、安全性及可配合性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相关性分析:经收集两组发生接种后不良反应儿童基线资料后可知,疫苗接种操作、疫苗类型、个体因素及其他因素为导致儿童预付接种不良反应的主要单因素类型,其中疫苗接种操作、个体因素均可正向预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常规疫苗接种,五联疫苗接种安全性优势显著,且家属具有较高认可度,可在实际接种中经提升疫苗接种操作质量及儿童个体性安全因素分析后,经实施上臂三角肌接种后进一步提升预防接种家属认可度。  相似文献   

13.
关注儿童Hib感染 2004年末,亚洲太平洋儿科学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了第二届"疫苗学2004:Hib在亚洲"专题研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Hib疾病与疫苗在亚洲的推广"。杨永弘教授介绍,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fluenzae b,Hib)属于革兰阴性杆菌,主要累及5岁以下婴幼儿,是引起儿童肺炎和脑膜炎的重要元凶。Hib感染是导致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病因 亚洲太平洋儿科学会秘书长Mohd Sham Kasim教授说:"未实施免疫接种计划使Hib疾病已成为导致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46例接种不良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Excel表格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统计不同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临床表现和发生原因。结果: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患儿中大多为一般反应,其次为异常反应,耦合反应较少发生。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原因:接种时间、患者体质、疫苗质量、药物影响、接种后休息。结论:实施具体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与儿童父母共同做好护理工作,增加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能够显著降低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儿童接种安全,保证预防接种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在省级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中开展多方位健康教育,对辖区内接受预防接种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干预,以提高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扩大免疫接种覆盖面.方法采用开设咨询门诊、张贴宣传材料、建立宣传橱窗、播放音像资料、设立网站专区等方式,提高相应人群的疾病预防意识和能力.结果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增强预防为主意识,辖区儿童基础疫苗接种率由原来的86.5%提高到96.7%,免疫规划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的免疫预防知识水平,增强了家长按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预防接种率,降低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控制了疫苗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天津市河东区6种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为加强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河东区30 138名2~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6种二类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天津市河东区儿童6种二类疫苗接种率在18.45%~72.62%之间,平均44.06%;各苗的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动儿童接种率均大于本地儿童;不同种类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痘、Hib疫苗的接种率较高,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结论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家长充分认识第二类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提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注射单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与DTaP-IPV/Hib五联疫苗(简称五联疫苗)接种后的副反应,探求合理有效的疫苗接种方式.方法:在我院免疫接种的600例健康婴幼儿,按照监护人自愿原则分为2组,第1组分次注射DTaP、IPV和Hib,第2组注射五联疫苗,接种48h后随访2组婴幼儿副反应情况,并对2组副反应临床表现、强弱、接种针次与副反应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方式预防接种2组婴幼儿副反应临床表现强弱、接种针次与副反应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五联疫苗的副反应与常规单剂免疫接种相似,它简化了免疫程序,应推荐接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长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卫生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建档管理的120例儿童家长,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儿童家长进行正常的疫苗接种,研究组儿童家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分析两组儿童家长对于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与儿童的接种覆盖率。结果:研究组家长对于预防疫苗接种的知识,如疫苗接种前后注意事项、预防接种的目的、接种疫苗禁忌征等的知晓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儿童接受免疫接种的覆盖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X2=6.17,P0.05)。结论: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后,提高了儿童家长对于有关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与疫苗接种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3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观察组儿童于接种前详细记录基本资料后接种疫苗;对照组儿童直接接种疫苗。观察两组儿童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前做好科学规划,强化接种培训,仔细观察疫苗质量,掌握科学的疫苗接种方法,以减少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预防接种水平。  相似文献   

20.
葛成平 《大家健康》2013,(13):12-13
目的研究探讨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红肿的预防与处理。方法选取接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并出现红肿硬结的患儿57例,进行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预防。结果在接种前后注意预防,接种前严格掌握各种禁忌,告知儿童家长接种前后的处理工作以及应对红肿等不良反应的具体措施。结论接种前将药物摇晃均匀,若发生红肿等不良反应,及时准确的做出处理,缓解儿童的痛苦,保证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