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Planning》2015,(1)
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并购发展战略不会改善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还可能会为公司创新带来不利影响,但是该战略仍然非常流行。不过一些并购活动确实能提高财务业绩,加强研究与开发能力,本文就总结了美国历史上几次并购活动之所以成功,其背后所隐藏的特征,尽管年限已久,但是亘古不变的特征本质却能指引我国现代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跨越无数阻碍,实现并购成功。  相似文献   

2.
结日合多年的咨询经验和对“中国领先企业海外经营”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有一些海外经营的成功因素是值得各个行业的企业共同借鉴的(见图1):  相似文献   

3.
张家安 《城市燃气》2007,386(4):35-41
企业并购重组是企业规模扩大、生产经营效率提高和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有力手段,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然而,对国内国际并购案例的研究表明,并购的失败率高达57%以上,究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被并购企业的债务问题,而在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企业文化与企业并购有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的重要意义,概括了企业文化整合分为五种模式.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在国内燃气并购中对文化整合做得较为突出的港华燃气,总结了港华燃气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文化同化的六条措施,同时,还以港华燃气的并购整合为例,分析了文化同化的选择要素、优缺点、存在风险及适用范围,这会为处于并购热潮中的企业提供文化整合方面的理论指导和操作范例.  相似文献   

4.
李丽 《商品混凝土》2013,(3):7-8,12
混凝土企业并购重组依然是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笔者结合新出台的法律政策和从事混凝土企业兼并重组法律事务的实践操作经验,介绍了并购重组中的新问题和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
以2007—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样本,考察地区市场化进程、客户谈判能力对上市公司纵向并购行为及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谈判能力与纵向并购正相关,但是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显著减弱了这种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纵向并购对交易成本的节约效应,会随着客户谈判能力的强弱变化而存在明显差异。文章从交易成本和企业相对谈判能力视角提供了非财务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纵向并购决策的经验证据,并为拓展企业纵向并购行为理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4)
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起步较晚,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企业间的并购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强度上都在明显增加,不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海外资本市场,我国企业并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风险与收益总是如影随形,稍有不慎,很可能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本文将以此作为研究契机,对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大形势探讨有效防范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4)
尽管我国已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多年,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我国大部分企业展现出发展缓慢、规模普遍较小、竞争力弱的特点。而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方式扩大规模得到长足发展的案例日益成为我国企业寻求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将针对我国并购现状,结合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并购前后的应采取的措施,以此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4):74-85
以上市国企为样本,研究CEO特征以及公司治理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CEO特征和公司治理对于企业并购成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并购规模的影响较为显著。具体而言:CEO薪酬越高越倾向于进行大规模高风险并购; CEO任期短,说明CEO处于职业上升期,越倾向于通过大额并购为自己积累政治业绩和经验;董事会规模越大,会降低企业决策效率并使企业决策趋于保守,从而降低并购规模;独立董事的存在使得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有利于引入更多社会资本,能够提升并购规模。对不同类型国企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地方国企相较于央企更容易受到CEO特征和公司治理的影响。由此建议,我国仍需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着实提升现代企业制度对国企重大决策的影响和约束。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工程机械行业群雄逐鹿风云再起的一年,工程机械行业连续爆出龙头企业股权发生变更的消息。行业龙头中联重科在2008年的短短一个星期时间里,完成了3次规模空前的连续并购。卡特彼勒2008年也正式收购山工剩下的60%股份,完成对山工的完全并购。有些企业则因为并购锦上添花、欣欣向荣:有些企业因为并购雪上加霜、江河日下;有些并购似乎毫无效果,显得多此一举,真有点儿“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意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5)
在已有文献基础上进行理论假设,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发生在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期间的199个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进行研究认为,寻求战略资产、自然资源以及海外市场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三大主要动机,绕开贸易壁垒动机并未得到实证支持。中国企业还试图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协同效应、全球化布局、多元化战略、激励管理层以及借壳上市等目标,反映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动机的多元化特征。大型国企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自然资源寻求动机。但在寻求战略资产和海外市场方面,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表现基本一致。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的并购主要是为了获得战略资产和海外市场,而在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并购动机集中在寻求市场和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