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f MRI)扫描,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认知监控网络(cognitive control network,CCN)及情绪调节网络(mood regulating circuit,MRC)的功能异常。方法:对19例PD患者(PD组)和18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在负性情绪图片刺激下进行f MRI扫描,并收集其基本资料,使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被试CCN及MRC脑区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其一般资料和临床量表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以中性情绪图片为基线,PD患者在观察负性情绪图片时,左侧背外侧前额叶(MNI:-21,3,60;t=-3.15;P0.05)、右侧背外侧前额叶(MNI:21,0,66;t=-2.70;P0.05)、左侧背外侧前扣带回(MNI:-6,15,24;t=-1.82;P0.05)、右侧背外侧前扣带回(MNI:6,-12,30;t=-3.04;P0.05)、右侧丘脑(MNI:18,-9,0;t=-2.56;P0.05)、左侧楔前叶(MNI:-12,-66,51;t=-2.86;P0.05)、左侧背外侧海马(MNI:-18,-36,6;t=-1.80;P0.05)脑区激活减弱;左侧腹内侧海马(MNI:-18,-15,-18;t=2.06;P0.05)、左侧腹内侧前额叶(MNI:-6,45,-9;t=2.48;P0.05)脑区激活增强。结论:P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CCN认知监控能力减弱和MRC负性情绪反应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额顶网络的功能连接特点,及其与面孔情绪识别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对37例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30名年龄、性别、利手、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 MRI)扫描,收集两组的一般临床特征,并采用面孔情绪测试评价被试的面孔情绪认知功能;以双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为种子点比较两组间额顶网络功能连接的差异,并分析与面孔情绪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DLPFC与左顶下小叶(t=-3.243,Alphasim校正P0.05)、左额下回(t=-3.151,Alphasim校正P0.05)、左额中回(t=-3.151,Alphasim校正P0.05)、双侧尾状核(t=-4.325,Alphasim校正P0.05)、左颞中回(t=-3.120,Alphasim校正P0.05)的功能连接减低;与双侧扣带回中部(t=2.731,Alphasim校正P0.05)、右中央前回(t=3.991,Alphasim校正P0.05)、右岛叶(t=3.991,Alphasim校正P0.05)功能连接增强。患者组额-顶通路的功能连接与面孔情绪认知障碍呈正相关(r=0.501,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额顶网络的功能连接存在异常,其中DLPFC-顶下小叶通路的功能连接降低可能影响患者面孔情绪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郁认知易感者和抑郁症患者在负性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杏仁核与不同脑区之问是否具有特殊的脑功能连接方式.方法 使用认知方式问卷筛查得到抑郁认知易感者(易感组,26例)与非易感者(对照组,31名),选取同期临床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29例),分别完成情绪面孔匹配任务,同步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功能连接方法比较各组杏仁核与不同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结果 易感组的杏仁核与右侧额中回之间的功能连接比对照组弱[蒙特利尔神经研究所(MNI):26,40,-12;t =3.88,P<0.001,k=10],抑郁症组杏仁核与左侧额下回之间的功能连接比对照组弱(MNI:-46,24,-12;t =4.20,P<0.001,k=16).结论 在面对负性刺激时,抑郁认知易感者和抑郁症患者杏仁核与前额叶之间的功能连接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发Tourette综合征(TS)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脑低频振幅比率(fALFF)特征。方法:对16例首发TS患儿(TS组)进行fMRI扫描;计算0.01~0.1 Hz频段fALFF值,并与性别、年龄等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16人)比较。结果:TS组fALFF值在左侧梭状回(t=4.36,P0.05)、右侧壳核(t=3.81,P0.05)脑区明显强于对照组;左侧额下回三角部(t=-6.13,P0.05)、右侧额中回(t=-4.35,P0.05)、左侧额上回(t=-4.51,P0.05)、左侧枕中回(t=-6.13,P0.05)、左侧罗兰迪克岛盖(t=-4.58,P0.05)、右侧罗兰迪克岛盖(t=-4.28,P0.05)脑区明显弱于对照组。结论:首发TS患者存在多部位脑功能活动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抑郁症首次发作(以下简称首发)患者对不同性质情绪线索的差异脑激活反应,以探讨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偏向性"的脑活动特征.方法 14例抑郁症首发患者与14名配对健康对照者,接受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正性-中性-负性三组图片刺激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任务为组块设计;以文拉法辛(75~150 mg/d,口服)治疗患者,随访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减分率评估疗效;用神经功能影像分析(AFNI)软件处理影像数据.结果 (1)文拉法辛治疗8周时有效率为58%;12周时有效率为92%,HAMD17总分减分率为60%.(2)两组均激活的脑区包括双侧额中回、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左侧丘脑、双侧岛叶、双侧颞叶、双侧杏仁核和海马.(3)在正性/中性图片激活的脑区中,患者组双侧额中回(右侧0.11%,左侧0.09%)及左侧丘脑(0.31%)激活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98%,1.17%和1.32%;P<0.05);左侧岛叶(1.03%)及双侧杏仁核(右侧0.47%,左侧0.11%)的激活强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45%,-0.34%和-0.49%;P<0.05).对于负性图片,患者组左侧额中回(2.77%)、左背外侧前额叶皮质(0.18%)、左侧岛叶(1.36%)、左侧颞叶(0.33%)和右侧杏仁核(0.44%)的激活强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91%.-0.32%.0.91%,-0.31%,-0.29%;P<0.05);患者组左侧丘脑激活强度(-0.79%)低于对照组(1.15%;P<0.05).(4)治疗后,对于正性图片,患者组左侧、右侧额中回及左侧丘脑激活增加为1.21%,1.14%及1.23%(P<0.05).对于负性图片,左侧额中回(2.05%)、左外侧前额叶皮质(-0.42%)及左侧岛叶(0.73%)的激活降低(P<0.05);左侧丘脑(1.53%)激活增加(P<0.05).结论 前额叶、左侧岛叶、左侧颞叶、杏仁核和左侧丘脑对不同性质情绪诱导线索的异常激活,与抑郁症首发患者偏向性情绪障碍相关;文拉法辛对前额叶、左侧岛叶和丘脑的异常激活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右侧颞叶癫痫(right temporal lobe epilepsy,rTLE)患者后扣带回功能与结构连接的改变及其与警觉功能关系。方法本实验纳入17例rTLE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对所有被试进行静息态fMRI及DTI扫描、注意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评估警觉功能。结合静息态f MRI和DTI分析rTLE患者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和纤维的微结构改变,并对功能和结构与警觉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rTLE患者固有警觉(intrinsic alertness,IA)与位相性警觉(phasic alertness,PA)的平均反应时间均显著延长(t=-2.771,-2.671;P=0.009,0.011),rTLE患者右后扣带回FA值显著降低(t=-2.136,P=0.040),rTLE患者左后扣带回与右颞极-颞中回、左颞下回、左额上-额中回、右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下降(P0.05,Alpha Sim校正,体素值46),右后扣带回与右颞极-颞中回、右海马、右海马旁回、左后扣带回的FC下降(P0.05,Alpha Sim校正,体素值43)。rTLE患者左后扣带回与左额上-额中回间下降的FC与警觉效应行为学成绩呈负相关(r=-0.724,P=0.001),右后扣带回与左后扣带回间下降的FC与固有警觉(r=-0.484,P=0.049)及位相性警觉呈负相关(r=-0.515,P=0.035)。结论 rTLE患者后扣带回警觉功能网络完整性受到破坏,rTLE患者右后扣带回纤维束显著受损,rTLE患者后扣带回间及左后扣带回与左额上-额中回间的功能连接下降可导致警觉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首发Tourette综合征(TS)静息态下功能磁共振(fMRI)脑比率低频振幅(fALFF)的特征.方法 16例TS患儿(研究组)和16例良好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均接受静息态功能共振(fMRI)扫描.在0.01~0.1 Hz频段内计算fALFF值,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研究组患儿基于BOLD信号的fALFF值在如下脑区强于对照组:左侧梭状回(t =4.36,P<0.05)、右侧壳核(t=3.81,P<0.05);研究组患儿基于BOLD信号的fALFF值在如下脑区弱于对照组:左侧额下回三角部(t=-6.13,P<0.05)、右侧额中回(t=-4.35,P<0.05)、左侧额上回(t=-4.51,P<0.05)、左侧枕中回(t=-6.13,P<0.05)、左侧罗兰迪克岛盖(t=-4.58,P<0.05)、右侧罗兰迪克岛盖(t=-4.28,P<0.05).结论 首发Tourette综合征患儿在一些脑区存在脑功能活动的异常,有助于揭示Tourette综合征的神经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强迫症患者是否存在抑制功能受损,及其抑制功能受损的脑影像学特征。方法16例首次发病未用药的强迫症患者(强迫症组)和1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完成测查抑制功能的Go-Nogo任务,同步采集被试者任务态脑影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强迫症组和对照组在Go条件和Nogo条件下平均反应时和反应正确率的组间差异,以及在成功反应抑制与错误监测过程中脑激活特征的组间差异。结果在Nogo条件下,强迫症组的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85±0.08比0.93±0.51;t=-3.06,P<0.05);在错误监测过程中,2组大脑激活模式存在差异,强迫症组双侧颞下回(左侧:t=3.11;右侧:t=2.71)、右侧额中回(t=2.52)、右侧海马旁回(t=2.53)、左侧后扣带回(t=3.03)大脑活动增强(均P<0.05);双侧壳核(左侧:t=-3.03;右侧:t=-3.12)、右侧额下回(t=-3.29)、右侧额上回(t=-3.12)、右侧中央前回(t=-2.91)大脑活动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存在抑制功能受损,在错误监测过程中相关脑区的功能活动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静息态下脑神经元自发活动情况。方法纳入强迫症患者48例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50名,使用3.0 T功能磁共振采集静息态脑影像,分析患者与对照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以差异脑区为种子点分析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对ALFF和FC分析中的差异脑区与强迫症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强迫症患者左侧背外侧额上回的ALFF值增高(t=4.305,P0.01)。以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为兴趣区全脑FC分析(基于MNI模板)示,与对照相比,患者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眶部额下回(t=3.897,P0.001)、左侧扣带回前部(t=3.37,P0.001)、右侧扣带回前部(t=4.299,P0.001)、左侧扣带回中部(t=3.220,P0.001)、右侧扣带回中部(t=4.607,P0.001)FC强度增强;患者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左侧岛盖部额下回(t=-4.630,P0.001)FC强度减弱。强迫症患者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左侧岛盖部额下回的FC强度与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强迫思维因子分(r=-0.369,P=0.014)、强迫行为因子分(r=-0.392,P=0.009)以及量表总分(r=-0.393,P=0.008)呈负相关。结论强迫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左侧背外侧额上回自发神经元活动增强,与多个脑区间的FC异常;并且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左侧岛盖部额下回的FC强度与强迫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给予视觉情绪图片刺激早期0~100ms、100~200ms、200~300ms3个时段8~30Hz的神经磁场激活特征。方法:8例抑郁症患者及12例健康右利手对照者,在给予国际情绪图片库(IAPS)正性、中性、负性情绪图片刺激同时记录脑磁图信号,使用SPM8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设两样本t检验P〈0.01(未校正)和K值≥10个体素范围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在正性情绪图片刺激下,100~200ms内的左侧额下回,右侧的终板旁回、额内侧回、海马回激活增强。在中性情绪图片刺激下,抑郁组在0~100ms的右侧豆状核、岛叶、额上回,左内侧额叶,100~200ms内的右侧岛叶、豆状核壳核及屏状核,左侧额下回、额上回、颞上回,200~300ms内的右侧岛叶、豆状核、尾状核体激活增强。负性情绪图片刺激下抑郁组在0~100ms内的右侧颞上回、岛叶、尾状核头部、额中下回激活增强,100~200ms内的右侧额中回、尾状核体,200~300ms内右额下回激活增强。此外还比较一致的发现抑郁组在楔前叶、后扣带回等顶叶脑区激活降低。结论:抑郁个体起注意调节功能的顶叶脑区如楔前叶功能不足,对视觉皮质向前部脑区情绪信息颞叶底部传递通路抑制不足,腹侧前额皮质、岛叶过度的激活,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线索诱发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心理渴求的特异神经结构,为寻找干预复吸的有效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3 0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30例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者和17名健康对照者在观看自然风光和吸毒图片时行全脑扫描,识别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的特异脑区。结果(1)与观看自然风光相比,观看吸毒图片可以诱导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者产生明显心理渴求(t=-6 535,P<0 001),且渴求程度与吸毒量呈正相关(r=0 464,P=0 01)。(2)共发现17个参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的特异脑区,主要集中在前额叶皮质和边缘系统,以左侧为主。自我报告渴求与激活脑区数目及左侧额下回、额中回、扣带回前部、额内测回,右侧眶额皮质、杏仁核和岛叶等7个脑区的激活体积呈正相关(P<0 05)。结论 多个脑区参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既包括认知过程又涉及情感加工,不同渴求程度激活脑区数目与某些脑区的激活体积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青少年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下脑功能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NSSI青少年患者23例(NSSI组)与健康青少年18名(healthy control,HC组),进行静息态功能MRI扫描,分析NSSI组与HC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有差异的脑区,以差异脑区为种子点计算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并分析NSSI组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相关性。结果与HC组比较,NSSI组ALFF升高的脑区包括双侧杏仁核(x=-27,y=3,z=-24,t=2.492,P<0.05,FDR校正;x=27,y=3,z=-12,t=2.746,P<0.05,FDR校正)、右侧背外侧额上回(x=15,y=21,z=45,t=4.051,P<0.05,FDR校正)。以双侧杏仁核作为种子点分别计算全脑FC,与HC组比较,NSSI组左侧杏仁核与右侧前扣带回(t=3.352,P<0.05,FDR校正)、左侧前扣带回(t=2.843,P<0.05,FDR校正)、右侧丘脑(t=3.026,P<0.05,FDR校正)、左侧丘脑(t=2.352,P<0.05,FDR校正)FC强度增高,与左侧眶部额上回(t=-2.181,P<0.05,FDR校正)、左侧眶部额中回(t=-3.378,P<0.05,FDR校正)FC强度减低。NSSI组左侧杏仁核ALFF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27,P=0.004)。结论NSSI青少年静息态下多个脑区存在神经元异常活动,左侧杏仁核与多个脑区的FC存在异常,这可能是NSSI神经病理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迫障碍(OCD)患者与健康人静息状态下脑自发活动的差异,以及差异脑区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21例OCD患者(OCD组)和21名与OCD组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头部磁共振扫描后,采用低频振幅(ALFF)的方法比较两组间脑自发活动的差异;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对OCD组进行症状评估,并对两组间有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OCD病程、Y-BOCS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OCD组右侧眶额回及右侧小脑脚ALFF值显著增高(t=5.92,t=3.87;P0.05);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枕下回ALFF值显著减低(t=-4.11,t=-3.20;P0.05)。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右侧眶额回ALFF值与OCD病程呈正相关(r=0.571,P=0.009)。结论:OCD患者额叶、尤其是眶额回的功能活动存在异常;小脑、枕叶等后脑区功能活动异常可能也参与了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是否存在脑功能异常及异常其区域。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病例组分为妄想组(20例)和幻觉组(20例),分别对妄想组、幻觉组和20名正常对照进行f MRI扫描,利用局部一致性(Re Ho)方法处理每个被试的f MRI数据。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Re Ho值普遍降低,妄想组在右颞上回和左颞下回Re Ho值增高;幻觉组在左额下回、左梭状回、右颞上回和右尾状核Re Ho值增高。结论:以妄想症状为主的患者和以幻觉症状为主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可能存在广泛分布的脑区功能异常,二者异常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患者恐惧与中性面孔刺激的脑磁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脑磁图探讨抑郁症患者给予重复恐惧、中性面孔刺激后早期神经磁场激活特征。方法:8例抑郁症患者及12名健康右利手对照者,在给予恐惧、中性面孔图片刺激同时记录脑磁图信号,使用SPM8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设两样t检验P<0.005(未校正)和K值≥40个体素范围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0~50Hz频率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在恐惧面孔图片刺激下显示出左侧眶额皮质、腹外侧前额皮质激活增强;在中性面孔刺激下,抑郁组显示出左侧腹外侧前额皮质和眶额皮质、左前扣带回激活增强,双侧顶叶如楔前叶等激活减弱。结论:抑郁症患者情绪感受脑区左侧前额皮质低频脑磁图功率增强。  相似文献   

16.
广泛性焦虑患者视觉任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广泛性焦虑患者处理情绪图片的脑功能定位,探讨其可能的精神病理机制。方法 对9名广泛性焦虑患者(研究组)和9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并在完成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的正性、中性、负性三种图片主动注视任务中,按照区块设计,应用Marconi 1.5T磁共振仪横断位扫描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结果 (1)研究组HAMA[(27.7±5.8)分]、STAI特质评分[(43.0±14.4)分]和状态评分[(40.6±5.8)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8±1.3)分、(30.0±8.3)分和(32.4±5.2)分;P〈0.05—0.01];两组对三组图片的愉悦度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fMRI:两组比较,研究组右中央前回(t=5.009)、右海马(t=5.345)、右舌回(t:4.584)激活增强,右额中回(t=-5.095)、左旁中央小叶(t=-5.358)、右颞中回(t=-5.074)、右梭状回(t=-8.833)、左枕中回(t=-8.100)、右枕中回(t=-5.570)、右小脑扁桃体(t=-4.654)激活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广泛性焦虑患者脑功能异常表现以右侧为主,主要是右侧额中回、右侧海马、右侧小脑和枕叶等区域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情绪图片刺激脑磁图的差异。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均给予相同的情绪图片刺激,记录每次给图片刺激前150ms至刺激后750ms所诱发脑磁场的位置及频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情绪图片刺激时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激活视觉皮质位置无明显偏移,顶叶、额叶、颞叶及枕叶所诱发的磁场频数均无明显差异;当抑郁情绪图片刺激时,精神分裂症患者扣带回和颞上回(尤其右颞上回)所诱发的磁场频数比正常对照组增多,而颞顶交界处所诱发的磁场频数减少;当愉快情绪图片刺激时,精神分裂症患者额极所诱发的磁场频数比正常对照组增多。结论:本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视觉信息加工过程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记忆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记忆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情绪图片的同忆和再认测试评定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0名止常对照的情绪记忆,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临床症状.结果 两组间图片评分测试结束10 min后和72 h后对负性和中性图片的回忆率以及负性和止性图片的再认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NSS量衷阴性症状评分与负性和正性图片再认正确率呈负相关(r=-0.91,P<0.01;r=-0.38,P<0.05).患者组病程与10 min后负性图片回忆率(r=-0.33,P<0.05)、72h后负性和正性图片回忆率(r=-0.36,P<0.05;r=-0.36,P<0.05)、负性图片再认正确率(r=-0.34,P<0.05)呈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情绪记忆损害,且与精神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负性情绪刺激对发作间期偏头痛患者Gamma频带振荡的影响。方法应用脑磁图仪记录30例发作间期偏头痛患者和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在正性、中性、负性面部表情图片刺激诱导的Gamma频段的脑磁信号。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偏头痛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负性情绪刺激后M100成份时间窗低频和高频Gamma振荡频谱平均功率值均显著降低(t=-2.319,P=0.024;t=-2.610,P=0.012);M170成份时间窗低频和高频Gamma振荡频谱平均功率值也显著降低(t=-2.233,P=0.029;t=-2.299,P=0.025)。偏头痛组发作间期在负性表情刺激后M100成份时间窗低频和高频Gamma振荡频谱平均功率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480,P=0.007;r=-0.407,P=0.025);M170成份时间窗低频和高频Gamma振荡频谱平均功率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593,P=0.001;r=-0.398,P=0.029)。结论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处理负性情绪刺激存在脑功能异常,这种脑功能异常可能是偏头痛和情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女性海洛因依赖者空间定位功能的损伤情况,及其与海洛因使用时长和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空间方位实验任务评估20例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和19名女性健康对照的空间定位功能,记录被试判断足拇趾朝向的正确率与反应时。结果依赖组判断拇趾向左图片比对照组慢[(586.6±115.5)ms vs.(531.7±56.4)ms,P0.05],而两组判断正确率及判断拇趾向右的反应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偏相关分析发现,依赖组判断拇趾向左(r=-0.49,P=0.03)和拇趾向右(r=-0.65,P0.01)图片时的正确率与年龄负相关,判断拇趾向右图片时的反应时(r=0.45,P=0.02)与年龄正相关;依赖组判断的准确性和反应速度与海洛因使用时长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海洛因依赖者的空间定位功能受损,其方位判断速度变慢、准确性下降可能与女性吸毒者年龄相关,未发现与海洛因使用时长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