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孛海娃  任英磊  于波  索忠源  邱克强 《铸造》2007,56(6):578-580
在铜模铸造条件下制备了直径为5mm的Fe48-xNixCr15Mo14C15B6Y2(x=1,3)和7mm的Fe46Ni2Cr15Mo14C15B6Y2的块状非晶合金。通过XRD和DSC分析,Fe48-xNixCr15Mo14C15B6Y(x=1,2,3)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宽度分别为43.8℃、46.1℃和35.2℃。经力学性能测试,压缩断裂强度分别达到了2997MPa、2881MPa和2850MPa。  相似文献   

2.
采用磁悬浮熔炼和Cu模吸铸工艺成功制备了圆棒Cu50Zr42Al8块体非晶合金,试样表面平滑且具有典型的金属光泽。试验制备的圆棒Cu50Zr42Al8块体非晶合金的直径尺寸小于Ф5mm,该成分的块体非晶合金具有较强的非晶形成能力,其玻璃转变温度Tg=723K,晶化温度t=773K,过冷度△T=50K,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0.753。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Cu基二元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解释了多元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通过比较已有的二元铜基块体非晶合金的试验数据发现,在内能差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混合熵差对于非晶形成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非真空熔炼条件下采用工业纯原材料和负压铜模吸铸法制备Mg65Cu25Y10-xNdx(x=0,2,4,6,8,10)棒状试样,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分析Nd对Mg-Cu-Y-Nd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d的含量(x)为0,4,6成分的合金试样具有完全非晶态组织,且x=4时具有最大的玻璃形成能力,其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为0.592,过冷液相区宽度(ΔTx)高达66 K;当x为2,8,10时,由于合金成分明显偏离共晶成分,玻璃形成能力降低,试样只含有少量非晶,且主要呈晶体组织特征。  相似文献   

5.
Cu47Ti34Zr11Ni8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采用差压铸造法成功制备了圆棒状与板片状的Cu417Ti34Zr11Ni8块体非晶合金,研究了合金的热稳定性。在试验条件下,Cu47Ti34Zr11Ni8块体非晶合金棒状试样的最大直径可达3mm,板片状试样的最大厚度可达1mm。该成分块体非晶合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玻璃转变温度Tg=672K,晶化温度Txl=735K,过冷液相区△Tx=63K,约化玻璃温度Trg=0.575。  相似文献   

6.
孙民  柳林  王敬丰  刘兵 《金属学报》2005,41(5):534-538
利用水冷铜模铸造法成功制备了(Zr70Ni10Cu20)90-xNbxAl10(x=0,2,5,7)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RD,DSC和DTA研究了Nb对该合金体系热稳定性和非晶合金形成能力(GFA)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Nb的添加可有效提高该合金的GFA和热稳定性.当Nb含量为x=2时,合金具有最宽的过冷液态区(△Tx=119K)和最大的非晶形成能力(参数γ=Tx/(Tg T1)=0.435),Nb的适量添加也有利于提高块体非晶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应变,其中x=2的块体非晶的抗压强度和断裂应变量分别达到1783MPa和11.1%。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淬法制备出了块状、高强度Zr-Ti-Cu-Ni-Be-Fe非晶合金,研究了铁原子组元对Zr-Ti-Cu-Ni-Be-Fe块体非晶形成能力硬度、磁化率及其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含量超过10%(原子分数)时,在合适的冷却速率下可以区得含有钠米晶凿的非晶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
邢大伟  沈军  孙剑飞  王刚 《金属学报》2003,39(4):355-358
以Hf和Ti作为替换元素对Zr60Cu20Nil0Al10非晶合金进行了掺杂(替换法)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元素含量有一最佳范围,其中,Ti的最佳含量约为2%(原子分数)左右,而Hf的最佳含量为3%.在最佳含量时二者都具有明显的扩大合金过冷温度区间ΔTx的作用.超过最佳掺杂量,会使非晶相变得不稳定,促进某些晶化相的形成,从而降低ΔTx.当采用Hf和Ti两种元素的最佳含量联合掺杂时,稳定非晶相的作用更加明显,并且ΔTx提高的幅度大于两种元素单独掺杂时的效果.ΔTx最大(144℃)的成分为:Zr60Cu20Ni8Al7Hf3Ti2,该合金Tg=357℃,Tx=501℃,Trg=0.59.  相似文献   

9.
Fe-C-Si-B-P-Cr-Mo-Al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与压缩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工业原料通过水冷铜模铸造法制备了直径为5mm的Fe69C7.0Si3.5B4.8P9.6Cr2.1Mo2.0Al2.0块体非晶态合金,利用DSC,DTA和XRD对该非晶态合金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其玻璃转变温度Tg,过冷液相区△Tx(=Tx-Tg),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Tg/T1)和玻璃形成能力参数γ(=Tx/(Tg+T1))分别为784K,27K,0.601和0.388,该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析出α-Fe相,随后Fe3C,Fe2P,FeB,Fe2B相同时析出,压缩性能测试显示该合金的断裂强度为3870MPa,Young’s模量为177GPa,弹性形变为2.1%,塑性形变为0.29%。  相似文献   

10.
块体非晶合金的成分设计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块体非晶合金的成分设计准则,如:约化玻璃转变温度、"混乱"准则、Inoue准则、Johnson准则、原子尺寸比例准则、γ参数准则、电子浓度准则及相选择准则。并简要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孙阳阳  刘兵  谌祺  柳林 《金属学报》2007,43(2):177-181
利用铜模吸铸法成功制备了直径达5mm的新型块体非晶合金Cu43Zr43A17Pd7.利用XRD,DSC,DTA研究了该台金的非晶形成能力(GFA)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Cu43Zr43A17Pd7表现出较好的非晶形成能力,表征非晶形成能力的参数Trg和分别为0.61和0.417,过冷液相区△Tx达75K.单轴压缩实验和SEM断口观察表明,该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材料压缩断裂应变量和断裂强度分别达到4.9%和1876MPa.利用动电位极化研究了该非晶合金在1mol/L H2SO4和3%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非晶合金在这两种腐蚀介质中均存在自钝化现象,并形成较宽的稳定钝化区,钝化嚣电流密度在10-6-10-5 A/cm2间,远低于Cr18-Ni8不锈钢,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镁基大块金属玻璃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黎业生  吴子平  刘赣伟  陈辉惶 《铸造》2005,54(8):745-748
介绍了镁基大块金属玻璃的发展、合金体系选择依据、制备方法、各种独特性能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由此总结出Mg-TM-Ln合金体系是最具潜力的镁基大块金属玻璃体系.最后阐明了目前镁基大块金属玻璃的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大尺寸块状非晶合金的制备和形成能力的表征是目前非晶态合金研究的热点。介绍了科研人员在Inoue经验理论的指导下发现的判定块状金属玻璃形成能力的方法:①用合金摩尔熔化热判定金属玻璃形成能力:②南液相稳定性和抗晶化能力判定金属玻璃形成能力;③南于物理参数研究金属玻璃形成能力。探讨了热力学、动力学和合金液体微观结构3个因素对金属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最后指出,块状金属玻璃形成能力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该在积累更多经验的同时致力于研究出一套严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铜基块体非晶的塑性以及稀土元素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悬浮熔炼-铜模吸铸法制备了直径为3mm、成分为Cu50-xZr42Al8Gdx(x=0,2,4)的合金圆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别对合金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并通过对试样压缩性能测试以及断口形貌的观察,研究了添加稀土元素Gd对Cu基块体非晶的力学性能及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u50-xZr42Al8Gdx(x=0,2,4)合金圆棒的结构为明显的非晶相,试样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玻璃形成能力。随着稀土元素Gd含量的增加,Cu基块体非晶的脆性逐渐增强。断裂方式均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5.
以ZrCuAl系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微量改变Al的含量,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等仪器对这些合金的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Al含量对母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Al)=8%时,样品非晶化程度最高,并且稳定性最强。  相似文献   

16.
Mg-Cu-Y块体金属玻璃的塑性变形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琴  陈刚  王宁  李宝贵  张伟 《热加工工艺》2005,(4):56-57,72
通过对Mg-Cu-Y块体金属玻璃在深过冷液体区间塑性变形特性的研究,探讨了影响其塑性变形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载温度和时间均对其塑性变形有明显的影响,在深过冷液体区间,要达到合适的变形量,加载温度和时间必须适中;Mg-Cu-Y块体金属玻璃在压缩条件下能够发生流变,较好地复制模具表面的显微形貌。同时,在加载条件下,Mg-Cu-Y块体金属玻璃更容易发生晶化。  相似文献   

17.
在水冷铜坩埚中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成直径为3 mm的Zr63Cu17.5Ni10Al7.5TM2(TM=Y,Fe,Ti)合金圆棒.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SC)、力学性能及断口扫描(SEM)检测,结果表明Y、Fe、Ti元素微量掺杂可以得到完全非晶,Fe、Ti元素掺杂的试样具有较高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微量元素的种类与添加量对Cu55Zr38Al7铜基块体金属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的研究表明,添加2at%的Ag、Ti、Y或Nd都可以提高Cu55Zr38Al7的玻璃形成能力;6at%的Ag替代Cu,金属玻璃棒的临界直径可从2mm增加到4mm;而复合添加2at%的Ag和Y也可以明显提高Cu55Zr38Al7的玻璃形成能力。所以,替代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或者扩大合金系的原子尺寸范围可显著提高铜基块体金属玻璃的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