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独柱墩曲线桥受力机制复杂,受曲率的影响,易产生弯扭耦合作用。曲线桥产生的病害以及病害特征与直线桥有较大不同。依据某立交桥G线匝道桥的现场检查,阐述了曲线桥常见的病害,并对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曲线桥病害处置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2.
独柱墩曲线桥受力机制复杂,由于曲率的影响,易产生弯扭耦合作用。曲线桥产生的病害以及病害特征与直线桥有较大不同。依据某立交G线匝道桥的现场检查,阐述了曲线桥常见的病害,并对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针对病害及其成因,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曲线桥病害处置的加固方案,为今后独柱墩曲线桥的维修和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孟庆龙  牛玉强 《市政技术》2006,24(2):126-128
针对城市立交桥施工中不完整缓和曲线放样时需要进行繁琐的大地坐标的推算问题,利用内存较大、功能较全的CASIO fx-4800计算器编程,实现了常见的不完整缓和曲线上任意桩号大地坐标的计算。该程序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既可以检算设计给出的立交匝道不完整缓和曲线的逐桩坐标,还可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算出曲线上任意桩号的大地坐标,大大地提高了曲线坐标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剖面法地质雷达测量方式的雷达波时距曲线,应用理论时距曲线分析了实际工程中地质雷达剖面图常见图像特征,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对地质雷达探测现场测线布置、后期数据处理及目标与干扰图像识别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彦 《安徽建筑》2019,(4):179-180
出于建筑质量考虑,在建筑地基施工完成之后有必要采用相关方法对既有地基基础进行检测,其中常见的方法即为低应变法。低应变法是一种利用低能量的瞬态、稳态对地基顶部进行激振,根据激振的速度时间曲线、导纳曲线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以用于判断地基基础的完整性,在现代地基检测当中十分常见。  相似文献   

6.
师海肖 《山西建筑》2011,37(35):150-151
通过对煤炭铁路专用线曲线常见病害分析,探讨了在日常养护中,曲线几何尺寸调整、技术防范和重点病害整治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并对提高煤炭铁路专用线曲线养护效果提出建议,从而达到巩固曲线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英国Piletest公司开发的Pilewave软件,对基桩反射波法完整性检测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典型案例进行数值模拟,对信号曲线的特征进行归纳与总结,以便在解释反射波法信号曲线时作为参考与借鉴,提高基桩低应变检测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4,(3)
本文介绍了桌城市立交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出现的病害情况,针对此桥具体状态分别建立原始、现况桥梁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该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出现墩柱开裂、主梁爬移、滑动病害的原因,给出处理建议。归纳出常见的预应力砼弯梁桥病害原因。  相似文献   

9.
朱锋  孟炎  付军  雷蕊 《土工基础》2003,17(2):56-58
论述沉管灌注桩常见断桩的形成机理,并以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断桩实测波形进行定性分析,最后依据反射信号的幅值,用时域拟合曲线方法对桩身缺陷进行了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弯头流量计的试验台,通过对八种不同曲率和节数的常见90°弯头的试验,绘出了弯头的压差-风量曲线;另外,局部管件对弯头流量计精度的影响也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冻融循环的交流阻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3种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交流阻抗谱的变化,据此以对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微结构的变化和混凝土经冻融循环而遭受破坏的机制有所了解,交流阻抗方法还可用于经少量冻融循环次数后对混凝土长期抗冻性能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12.
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榀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和一榀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所进行的拟动力抗震性能试验,分析比较了它们的破坏形态、动力反应、滞回曲线、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的各种反应没有显著的差异。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应当可以满足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13.
Corrosion of reinforcing steel in concrete is studied by using AC impedance. Subjected to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chloride concentrations, a lab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imate the corrosion rate of reinforcing steel embedded in ordinary Portland concrete (OPC) and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HPC).One hundred and four OPC and HPC concrete cylinders embedded with a single reinforcing steel bar were exposed to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with 0%, 1%, 3% and 5% concentrations. Specimens were also subjected to pre-conditioning and drying-wetting cycles.The AC Impedance technique (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rrosion rate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ylinders.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AC impedance spectra, several electrical equivalent circuits were employed.This investigation aims to compare IS with commonly used corrosion assessment techniques, such as Tafel plot (TP) and linear Polarization (LP).Results confirm that data obtained from AC impedance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rrosion rate of reinforcing steel. A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f TP and LP techniques is demonstr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orrosion rates obtained by AC impedance technique are lower than TP by 5–20%, while results of LP are 20–30% higher than those of TP.  相似文献   

14.
针对1 400~1 900不同密度等级轻集料混凝土,进行了系统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ECS02:200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中无论是卵石还是碎石的国家统一测强曲线均不适用轻集料混凝土,其相对标准误差超过误差范围要求;建立了1 400~1 900密度等级强度等级范围为LC15~LC50的轻集料混凝土专用测强曲线,其相对标准误差小于12%,满足CECS 02:2005对专用曲线的误差要求.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交流阻抗参数的区域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小电极交流阻抗谱方法,对大混凝土试件的不同端面、不同方向和不同位置进行交流阻抗谱测定,从而得到整个试件微结构的区域分布.应用平行毛细管束模型,可以求出相应微结构参数的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三峡大学自行研发的大型多功能静动力三轴仪对混凝土试件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循环加卸载试验。通过对混凝土循环加卸载曲线的包络线与共同点轨迹线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共同点轨迹线与包络线形状大体相似,并且可以通过包络线峰值点与共同点轨迹对应值,以及包络线方程,可推断出共同点轨迹线。基于试验数据和对混凝土循环加卸载全曲线的理解,分析了循环加卸载中单个加载和卸载曲线的变化特征,构建了循环加卸载下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循环加卸载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以快速砂浆棒法为比较,用交流阻抗谱方法对几种集料的潜在碱活性和由此引起的碱硅酸反应对砂浆密实性、抗渗性和氯离子扩散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潜在碱活性的集料与普通集料有不同的交流阻抗响应,可以根据其特征阻抗谱在复平面中的相对位置以及相角的大小来评定集料的碱活性,所得结果与快速砂浆棒法检测的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交流阻抗谱方法有可能发展为评定集料碱活性的方法.在适度的碱硅酸反应存在的情况下,砂浆密实性、抗渗性提高,氯离子扩散阻抗系数变大.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这对于具有一定潜在碱活性集料的合理使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轻骨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破坏面的不同特征为切入点,剖析了已有的混凝土破坏面模型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轻骨料混凝土破坏面应为主应力空间连续、光滑、外凸的整体闭口曲面.根据轻骨料混凝土的各向同性特征,建立了主应力空间二次函数型轻骨料混凝土的破坏面模型,并对其采用特征应力点试验数据进行了量化.量化的轻骨料混凝土椭球面破坏模型的任一剖切面(包括拉压子午线和偏平面包络线)均为椭圆曲线,避免了以往的混凝土破坏面模型的拉压子午线和偏平面包络线分别采用不同类型函数描述的问题,克服了混凝土二次抛物线型拉压子午线破坏面有尖角(不光滑、不可导)的缺陷.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建议的轻骨料混凝土椭球面破坏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交直流电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侯作富  李卓球  唐祖全 《混凝土》2002,(4):32-33,52
本文探讨了将用于路面融雪化冰的导电性能极好的高掺量碳纤维导电混凝土在交直流电作用下的性能,分析了不同数量级的电阻在用交直流电和万用表测试时的差别,研究了电阻随交直流电压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比较了高掺量碳纤维导电混凝土板在交直流电作用下不同的升温效果,这样一些研究为碳纤维导电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冉永华  任海涛  叶莹 《山西建筑》2008,34(18):293-294
针对RCC AC复合式路面受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保护,RCC板的温度翘曲应力、温度疲劳应力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存在较大区别的现状,结合永咸高速公路项目,对这种特殊路面结构的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分析,为研究复合式路面的温度应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