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LED封装光学结构对光强分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及结构出发,建立了发光二极管的光学模型,获得了发光二极管的光强分布曲线,并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改变模型中反光碗的张角、支架的插入深度、封装环氧树脂折射率以及透镜尺寸,得到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光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反光碗张角、支架插入深度、封装环氧树脂折射率以及透镜尺寸对LED光强分布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对生产特定光强分布需求的LED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LED封装光学结构对光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从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原理及结构出发,建立了LED的光学模型,获得了它的光强分布曲线,并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改变模型中反光碗的张角、支架的插入深度、封装环氧树脂折射率以及透镜尺寸,得到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光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反光碗张角、支架插入深度、封装环氧树脂折射率以及透镜尺寸对LED光强分布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规律对生产特定照明需求的LED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较大范围的光学检测中光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固定光学系统的解决方法:主要是通过实时地从检测信号中消除光强分布的因素,从而得到不受光强分布影响的有效信号,并通过对此信号的处理完成实际的检测任务。  相似文献   

4.
基于光点偏转方法的原子力显微镜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光点偏转方法检测微小位移的原理,建立了相应的光电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微悬臂(针尖)的微位移,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纳米级分辨率的原子力显微镜。仪器最大扫描范围可达2×2μm2。文中给出了部分样品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对高斯光束的研究及测量成为一个重要内容。高斯光束横向光强分布的特性直接关系到激光的应用,因此从高斯光束横向光强分布特性的研究出发,采用小孔扫描法和CCD数据采集法测量高斯光束横向光强分布,然后把实验测量的光强分布数据通过图像处理程序绘制成光强分布曲线并与理论的高斯分布曲线进行拟合对比。结果显示实验测得的高斯光束的横向光强分布与理论高斯分布吻合,证实了高斯光束的横向光强分布遵守高斯函数。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现有的微小光斑测量技术,针对纳米分辨率检测精度要求,对纳米分辨微小光斑光强分布检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和构建了具有纳米分辨的微小光斑光强分布检测系统。利用该检测系统进行了低数值孔径弱聚焦下所形成的微光场光强分布检测实验,得到较好的光强分布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便于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用于视角偏转的光学膜表面微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液晶显示器应用于一些驾驶舱时存在的特殊观看视角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学膜,以使液晶显示器的最大亮度可根据观看者的位置实现特定角度的偏转。首先,基于现有背光的配光曲线,提出光学膜表面微结构为直角三角形;考虑由于直角边的全反射,半光强视角范围较窄且存在截止角,对微结构进行了棱高和角度的优化设计,使半光强处视角范围得到提高。为消除截止角并进一步增大半亮度视角范围,对微结构再次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双峰折线形非对称的光学膜表面微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水平视角不变时,偏转膜垂直方向最大亮度在20°处,透过率为87.3%,半亮度视角为(-12.5°,45°)。根据设计结果加工了实际样品并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背光视角相比,偏转膜垂直方向最大亮度由原来的0°偏转到18.9°,半亮度视角由(-24.1°,23.5°)变为(-9.2°,45.3°),透过率为82.0%,满足了特定视角的观看要求。  相似文献   

8.
LED光源光强空间分布特性的快速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一种LED光源光强空间分布特性的快速测试方法及装置,具有测试速度快,精度高,信息量丰富,更具有实时性和直观性的显著优点。采用31个光度探测器的多路同步测试方法,取代1个光度探测器多点测试,同时基于PC和LabVIEW开发测试软件,进行LED光源的二维光强空间分布特性的快速测试,测试时间小于0.2s,通过增加LED光源相对旋转机构,也可快速获取LED光源三维光强空间分布立体图。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激光直写封闭线条时的对接质量,本文提出一种S曲线光强控制模型的参数优化方法。建立了S曲线光强控制模型的参数变化和线条闭合质量之间的关系,优化了光强控制函数中的圆弧弧度θ和曲率半径R,并推导了优化后的对接区域长度模型,优化后的对接区域长度可由圆弧弧度θ唯一确定。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进一步增加了对接区域曝光量分布的有效过渡长度,减缓了曝光量在路径方向上的变化速率,且当圆弧弧度θ较小时,优化后的对接长度大小仅为斜线段光强控制方法的2倍,从而在保证直写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线条对接质量,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激光直写中线条质量和直写效率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二维平面移动的车灯配光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铭 《光学精密工程》2009,17(2):262-266
摘要:为提高机动车车灯配光性能检测精度,降低成本,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平面移动式车灯配光检测系统,与目前国内通用的转台式车灯配光测试系统精度比较后,分析了两种系统的信号灯最佳测试距离。通过前照灯的直接测量和角度换算,计算出国标规定测试点的坐标值误差;用校准照度计,计算出测试点的光照度值误差。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的定位精度为0.1mm,比转台式系统提高42倍,照度精度0.02lx,提高了2倍;该测试系统信号灯发光强度测试精度与测试距离成正比,而转台式测试系统的有一个最佳测试距离,不是国内通用的3.16米。该检测系统精度高,车灯测试距离可调,易于控制,满足国标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何浩  晋蕾  何志军 《汽车零部件》2013,(4):61-64,70
介绍sms10h全自动配光测试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采用该系统对某车型左右前照灯总成进行配光,并利用其附带的GRID扫描及分析功能,对前照灯光形进行扫描分析,模拟了实车夜间使用效果。路面试验评价结果表明,sms10h全自动配光测试系统软件模拟出的图形效果与实车路面测量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锯齿的设计是光导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其位置和尺寸对配光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光导的点亮外观。光导的均匀性是外观评价的重要方面,介绍了一种使光导发光面不产生暗区的最小锯齿宽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建模模拟,模拟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4.
有限元分析是研究金属切削过程的有力手段,各种有限元商业软件的算法不同,所以各软件的使用范围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分析。本文将Deform-3D软件用于切削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证明在中高速度范围内,Deform=3D的数值模拟结果是较为准确的,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模拟结果的误差增大。随后用Deform-3D软件模拟了不同切削速度对切削区温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刀屑接触区及工件上的最高速度都随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升高,但工件上温度升高的趋势较平缓。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最先接触区间判定的针摆传动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摆传动中,利用传统的摆线齿廓受力分析方法只能计算整个传动过程中一个特定位置的受力状况.而不能在全域内进行求解。基于最先接触点动态变化的理论,分析了最先接触点的分布规律,编制了相应计算软件,求出了最先接触点分布区间,并由此得到整个传动过程中最大接触力和最大接触应力。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油气润滑系统油气分配器的流体域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仿真了均匀和不均匀环状流两种入口工况下分配器分配界面油气两相的流体分布,提取了不同分配孔数的出口油液和气体的质量流量,分析了分配孔数对油气分配器分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配孔数的增加提高了油气分配器对油液分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分配孔增加到一定数目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重力的影响,但对油气分配器的分配性能改善较小。  相似文献   

17.
阀门在给水管网系统中流量调节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曲世琳  伍悦滨  赵洪宾 《流体机械》2003,31(11):16-18,32
对给水管网系统中常见控件——阀门的流量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用流量调节强度衡量阀门流量调节性能的方法。通过实验,给出了闸阀固有流量调节强度随相对开度的变化规律,并指出阀门的最大调节能力取决于其自身结构。为衡量阀门在给水管网系统中的实际流量调节性能,提出了“虚拟阀门”和阀门“权重系数”的概念,并通过分析给出了虚拟阀门的流量调节特性随权重系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磁场分布对多磨头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磁场分布对材料去除的影响,设计轴向充磁异向排布、轴向充磁同向排布、径向充磁异向排布、径向充磁同向排布4种磁铁充磁和排布方式,利用有限元软件Maxwell仿真不同磁场的磁力线分布及抛光轮表面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并采用数字特斯拉计测量实际磁感应强度。对单晶硅基片进行定点抛光试验,检测抛光斑沿抛光轮轴向的去除轮廓及峰值点的表面形貌。仿真和实际磁感应强度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磁场分布方式对抛光区的磁场分布有很大影响,磁铁轴向充磁同向排布与径向充磁异向排布时,具有较高的磁场强度和较好的多磨头效果。定点抛光试验表明,采用轴向充磁同向排布与径向充磁异向排布这两种方式时,能实现多点加工,其中轴向充磁同向排布时加工效率较高;但采用径向充磁同向排布时,由于抛光区磁感应强度较低,磁流变微磨头无法对工件进行有效地抛光。峰值点表面形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磁场分布方式时,对工件表面均是以塑性去除方式去除。研究表明,通过优化磁铁充磁和排布方式,可实现多磨头磁流变抛光的加工原理。  相似文献   

19.
崔健  陈国需  李华峰 《润滑与密封》2007,32(11):146-149
以未处理空心微球材料为原料制备粒度分布均匀集中的空心微球材料,用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亲油性。用HQ-1环块试验机在高速低载荷和低速高载荷2种工况下,测定了所制备的空心微球材料作为500SN基础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空心微球材料可以显著提高500SN基础油的抗磨减摩性能;经处理后的空心微球材料的抗磨减摩性能好于未处理空心微球材料,表明粒径分布对摩擦学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颗粒性质对颗粒在叶片圆盘泵叶轮内分布规律的影响,将叶片圆盘泵叶轮分为无叶区和叶片区,采用多重参考坐标系法模拟流体在叶片区和无叶区内的流动。采用Eulerian多相流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与SIMPLEC算法,利用Fluent软件对叶片圆盘泵内固液两相湍流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直径、不同浓度及不同密度颗粒在叶轮叶片区和无叶区的分布及颗粒在叶轮表面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密度和颗粒直径对颗粒分布影响较大,颗粒密度、粒径越大,颗粒越难被液相带动加速而处在液相相对速度较慢的无叶区,随着颗粒密度、粒径的增大,叶轮表面颗粒浓度分布变化趋缓;颗粒浓度对颗粒在无叶区和叶片区分布影响较小;叶片表面颗粒浓度大于轮盘表面颗粒浓度,从动轮上轮盘表面和叶片表面颗粒浓度要小于相应主动轮表面颗粒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