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本根据西蒂F1N双层辊道的工艺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的控制回路及控制系统的组成,可为该窑的操作及辊道窑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本交通过对意大利SACMI公司KAT2020型辊道窑监控系统的研究,找出自建辊道窑与引进窑在监控系统方面的差距,并提出对引进宝监控系统进行消化吸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介绍了双层辊道窑的基本结构特点及运行情况,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计算实例,介绍了内宽2.9m的双层辊道窑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与单层窑相比,该窑可以减少窑体散热16%以上,每天可节省1090kg气化用煤。如进行简单的结构改进,将上层窑底和下层窑顶合二为一,可再减少窑体散热37%,每天节省气化煤2033kg。  相似文献   

7.
8.
9.
10.
黎敏 《陶瓷》1989,(3):31-32
双层电辊道窑是国内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窑炉。它多以碳硅棒为热体,运用微机进行控制,形成了机械化,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打破了我国陶瓷生产的传统工艺和烧成方式,具有其他窑炉无法比拟的优点。特别是它实现了温度自动控制,炉温均匀,烧成曲线平稳,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等级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国内这种窑炉目前尚未定型,所以在设计上还存在着若干技术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12.
辊道窑窑道闸板及挡火墙的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海发 《陶瓷》2001,(6):30-35
通过对墙地砖生产用辊道窑的实践总结,结合窑内气体运动及传热理论分析。阐述了窑道闸板与挡火墙的作用,提出了窑内闸板与挡火墙的设置和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3.
辊道窑尾冷段余热利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景福  炊敬甫 《陶瓷》2007,(2):36-38
介绍了辊道窑尾冷段余热利用的价值和用途,实际计算表明,日产1万m^2瓷砖生产线,日余热总量为22×10^6kJ;用作助燃风,大约可用实际热风总量的70%,每年少用燃煤近300t,减少排放废气约200万m^3。但是,利用窑尾余热需一次性增加设备投资7800元,年创效益18.81万元。  相似文献   

14.
15.
聂学宏 《陶瓷》2000,(4):45
1 改造方案参照当前国内外先进窑型的技术 ,结合工艺技术装备的现状 ,笔者认为应主要解决以下 3个问题 :①充分利用现有耐火材料和燃烧条件 ,提高烧成温度 ;②提高热效率 ,减少窑体散热 ,降低能耗 ;③筛选合理配方 ,降低坯釉瓷化温度。1)提高烧成温度的几种方法①电补法 采用电热元件补偿可提高烧成温度 80℃以上 ,基本上可满足瓷质砖工艺要求。常用的电热元件有 :铁铬铝合金电阻带和硅碳棒。铁铬铝合金电阻带 :熔点约在 150 0℃左右 ,最高使用温度 130 0~ 1350℃ ,质脆易断。在高温下与酸性耐火材料或氧化铁反应强烈 ,适合中性、氧化性…  相似文献   

16.
1.绪言回转窑是一个复杂的热工设备,在高温重负荷的运转中承受着机械力(包括重力)、热变形、化学侵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本身的倾斜和各处温度不均匀及膨胀量的不同,造成局部筒体横断面变形,尤其是轮带的内径与简体垫板的间隙(简称轮带间隙)对筒体横断面变形的影响是很大的。回转窑轮带处筒体的受力是复杂的,轮带转动时按照椭圆轨迹而移动,加上高温下筒体蠕变、磨损等因素,加速了轮带与垫板之间隙的变化,致使内部窑衬之间受挤压与拉伸应力的破坏,造成耐火砖脱落,影响窑的安全运转。因此轮带间隙的合理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18.
何克文 《陶瓷》1996,(1):48-50
本文对辊道窑的温度、速度和气流的控制进行设计与实施,经三年多的运行,性能稳定可靠,经济效益明显,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要想保证新型干法窑运转正常,窑上下窜动合理控制和挡轮装置的正确设计非常关键。结合新型干法回转窑的特点,以Φ5.25m×77m窑(主要参数:斜度4%,轮带外径Φ轮外=6350mm,内径Φ轮内=5529mm,材质ZG40Cr,挡轮大端外径Φ挡=1800mm,挡轮接触面高H挡=260mm,材质ZG40Cr,n窑=3.5r/min)为例,在介绍挡轮控制原理和设计要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挡轮推力计算方法,以及挡轮与轮带接触应力、推力轴承选型及径向滚动轴承的选型计算;就窑操作时,对挡轮的一些常遇问题进行了故障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浙江常山水泥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生产线是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2004年12月26日回转窑开始投料生产,一周内即实现72h达标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