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耕地的变化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焦点,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各个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大庆市为例,利用1980~2009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大庆市耕地数量变化过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庆市耕地数量总体处于增长趋势;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农业科技进步因素以及石油发展因素是影响大庆市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大庆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大庆市土地利用基础数据,调查掌握准确的大庆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按照国家和省统一制定的数据库标准和建设规范,汇总县级(五区、四县和农垦范围)数据结果和调查数据库,形成大庆市级数据结果和数据库,完成质量检查、数据库整合和接边,并完成统一时点更新数据库,最后对市级数据汇总,为大庆市土地调查工作提供全程技术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3.
闫政新 《北京测绘》2021,35(3):419-422
以大连金普新区建成区为研究实验对象,对2013 2018年的新区建成区的8个方向面积及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建成区重心指数变化、发展态势和建成区扩展强度,并以金州新区为例,计算该建成区各地表覆盖类型在8个方向的相对变化率.得出新区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张,重心指数不断变化;各建成区均在不同方向的扩张强度持续增加;金州新区内各地表覆盖类型在东北方向的变化最为显著.本次研究可以清晰地掌握城市发展的脉络,进一步引导新区建成区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是典型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域,研究高原极端气温情况是探索区域气候变化情况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青藏高原地区1960—2012年98个气象观测站点的气温实测记录,计算了昼夜极端温度指数、年均温度最值等极端气温指数,以线性趋势分析和Hurst指数为基础,对高原气温变化的时空趋势及可持续性进行统计性推断和预测。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冷、暖指数对应温度值均显著增加。冷昼指数下降速度最快的是高原的中南部及北部区域;暖昼指数在高原东北部稳定增加;高原北部和南部分别是冷夜、暖夜指数变化最显著的区域。2)除东北和中南部分区域略有反持续性现象,青藏高原典型极端气温指数Hurst指数均表现为较强或强持续性,集中分布于中东部及东南部区域,且在各站点具有相近的空间分布特征。年均最值Hurst指数普遍较高和未来趋势持续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选择扩展强度指数、紧凑度、分形维数、重心转移指数和扩展方位指数,定量分析了海东市1990—2016年间城镇用地扩展时空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海东市城镇用地持续增加,扩展强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中速持续扩展趋势,城镇从空间无序转向空间协同发展;城镇用地紧凑度持续下降,分形...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杭州市城市结构发展变化,本文基于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结合GIS与Fragstats技术分析杭州市城市建成区动态变化以及结构发展演变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杭州市建成区面积持续扩张,以原有区域为基础向四周蔓延式增长;2)通过构建城市扩张指数分析,杭州市年均扩张速率、扩张强度持续降低,联合光强度和夜光均值评价指标,分析城市建成区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3)景观格局指数显示,杭州市建成区景观破碎度变大,景观形态复杂度提高。杭州市应充分发挥地理资源优势,统筹全域均衡发展,有效提升用地合理性。该研究对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具有参考价值,可为杭州市城市用地规划、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庆市房产档案数据信息平台的整体结构、主要功能以及在维护大庆市房产市场稳定、提高政府房产部门服务效能、维护老百姓合法利益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探究了大庆市房产档案数据信息平台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长株潭主城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卫星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特点建立长株潭用地类型分类系统,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人为干扰测度模型获取主城区用地转移矩阵和人为干扰度指数时空分布,探讨长株潭主城区生态景观与人为干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土地利用变化角度,1978—2015年长株潭主城区耕地、园林地、建设用地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总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从3 544.67 km~2下降到2 571.18 km~2,园林地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总体下降177.89 km~2;建设用地呈持续上升趋势,从80.56 km~2增加到1 252.85 km~2;在1994—2000年和2010—2015年长株潭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两个典型阶段,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通过占用耕地和园林地的方式实现。景观人为干扰指数时空分析表明:1978—2015年长株潭主城区景观人为干扰指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和其周边地区,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中心城区以耕地、园林地向建设用地转移为主,周边地区主要以耕地和园林地的相互转移为主;随着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人类活动对主城区生态景观的影响总体呈加强趋势,且受人类活动干扰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9.
利用1982-2012年的GLASS LAI数据,结合世界粮农组织(FAO)2000年发布的全球生态环境分类图,对亚马逊热带雨林31年的植被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采用点与面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全面地反映雨林植被的变化情况。不同于过去研究中固定研究范围或直接研究整个南美洲区域,本文采用动态静态边界相结合的方法,在考虑热带雨林动态范围变化的同时也强调研究区域的内部变化。结果显示,亚马逊热带雨林叶面积指数在31年中整体呈现波动变化,进入2000年以后,热带雨林范围内平均叶面积指数先下降后增加,整体相对稳定。在空间分布上,由于人类毁林开荒,巴西境内的热带雨林以及热带雨林部分边缘地带的叶面积指数在31年中明显下降,热带雨林东南边界持续收缩;除此之外,雨林内部的叶面积指数波动上升,这是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结果与过去的研究进行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论证了利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GLASS LAI数据可以进行长时间序列大尺度的地表植被状况监测。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大庆市城市三维建模工作,在伟景行三维基础平台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了大庆市三维仿真系统,阐述了在建设中需要做好的其他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