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300℃左右较高热风温度下对冲天炉熔炼的空气进行除湿送风,可进一步强化焦炭燃烧和传热过程,降低炉内的氧化性。试验表明,铁水温度提高15~25℃,熔化率提高10%左右,炉渣氧化铁、合金元素烧损及焦耗进一步降低,为同时采用两种强化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300℃左右较高热风温度下对冲天炉熔炼的空气进行除湿送风,可进一步强化焦炭燃烧和传热过程,降低炉内的氧化性。试验表明,铁水温度提高15-25℃,熔化率提高10%左右,炉渣氧化铁,合金元素烧损及焦耗进一步降低,为同时采用两种强化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真空低压渗流铸造法,制备了泡沫A-l0.146wt.%Ti合金.分析了影响渗流法制备泡沫铝合金的主要因素,得到了制备泡沫合金的最佳条件:NaCl填料粒子预热温度300℃,合金液体浇铸温度760℃,填料粒子尺寸1~3mm.不同孔率泡沫A-l0.146wt.%Ti合金的模拟海水全浸实验结果表明:泡沫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随着孔率增加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针对Sn-Al体系不易混熔的难点,通过粉末压片与真空电弧熔炼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添加稀土的Sn-Cu-Al无铅焊料,并研究了添加微量单一稀土Ce、La和混合稀土RE对其显微组织和可焊性(熔化特性、润湿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稀土的添加均能使Sn-0.7Cu-0.075Al合金的组织均匀细化,单一稀土Ce、La的添加对基体合金的细化效果优于混合稀土RE的。单一稀土Ce、La的添加使基体合金的熔点从229.82℃分别降低到227.06℃和227.38℃,而混合稀土RE的添加对基体合金熔点影响不大,不同微量稀土的添加均略微降低了基体合金的熔程。不同微量稀土的添加均改善了基体合金的润湿性能。其中,单一稀土Ce的改善作用最明显,使基体合金铺展率从68.61%提升至73.88%,润湿角从34.6°下降到26.6°。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性能良好的超细晶镁合金材料,采用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对稀土Mg—Mn—Zn—Ce合金进行塑性加工,研究了速度、温度和润滑条件对合金的挤压工艺以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稀土Mg—Mn—Zn-Ce合金,等通道转角挤压的润滑剂为7025高温润滑脂,速度2mm/s,第一道次的挤压温度为250℃,第二道次的挤压温度为270℃。该工艺条件使等通道转角挤压能够顺利进行,可获得表面光滑平整、晶粒组织细化的稀土Mg—Mn—Zn—Ce合金。  相似文献   

6.
7075Al合金LSC铸锭二次加热中的液固相体积分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的7075Al合金坯料在二次加热过程中液固相比的变化,分别用电阻法、热涵法测定出不同温度下7075Al合金的液相体积分数,并与图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600℃左右,电阻法与用热涵法、图像法所测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正确反映了加热过程中合金的液固相变化规律·用电阻法能方便有效地测定二次加热过程中半固态7075Al合金的液固相比,具有实时性强的优点,在600~620℃时,7075Al合金液固相比为30%~50%,完全适于合金的半固态成形·  相似文献   

7.
氯化铵焙烧法从混合型稀土精矿中回收稀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氯化铵焙烧法分解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回收稀土。实验确定了矿物固氟和氯化焙烧的最佳条件:固氟温度为600℃,固氟剂用量为m(ore)/m(MgO)=3:1,固氟时间80min;氯化剂用量为m(NH4Cl)/m(ore)=2:1,氟化焙烧温度500℃,氯化时间80min,在优化条件下,稀土的回收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8.
稀土对Zn-15Al合金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备了一种稀土 Zn 1 5Al合金 ,并用人工海水浸泡合金进行了腐蚀实验 ,借助金相与扫描电镜观察其腐蚀形貌及组织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适量稀土的加入可细化Zn 1 5Al合金的铸态组织 ,而对合金的耐蚀性能无显著改善 ;当微量Cu、Mg及稀土复合添加时可显著改善合金的耐蚀性能 .通过实验确定了Ce的最佳含量为 0 .1 % (质量分数 ) .  相似文献   

9.
以钼酸铵、硝酸钙和三氧化二铕为原料,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稀土掺杂的发红光材料CaMoO4:Eu3+,并利用X射线衍射、激发发射光谱对粉体的结构、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溶液pH值为7、反应温度为60℃、烧结温度为900℃、掺入物质的量分数为25%的Eu3+的工艺条件下制备了质量性能优良的CaMoO4:Eu...  相似文献   

10.
富铈混合稀土对压铸AZ81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铸造性能优越、成本低廉、中温性能略有改善,并能满足摩托车曲轴箱服役环境的新型镁合金提供材料基础,通过往AZ81合金中添加富铈混合稀土,考查稀土对压铸镁合金AZ81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少量加入稀土能起晶粒细化和固溶强化作用;随加入量增大,稀土以晶界和穿晶条状脆性相存在,对合金强度的损伤作用大于强化作用.因此,压铸AZ81的常温和150℃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稀土加入量的增加先略有提高,然后持续降低;室温延伸率随稀土加入量增加而连续下降,对150℃温度下的延伸率无明显影响;但富铈混合稀土的加入显著提高合金的蠕变抗力.  相似文献   

11.
纯氧气氛下硬质合金及其原料的热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了纯氧气氛下WC粉、Co粉、RE-Co预合金粉、WC-8Co硬质合金的热稳定性以及稀土对硬质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费氏粒度分别为0.51μm和0.93μm的WC粉和Co粉分别在392℃和282℃就开始明显氧化,由于湿磨过程的活化作用与破碎作用,硬质合金混合料的热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因此,在制备硬质合金混合料特别是超细硬质合金混合料的过程中对湿磨介质、混合料干燥方式与干燥温度等应进行严格选择与控制;在湿磨过程中,稀土以RE-Co预合金粉形式加入制备成含稀土的硬质合金,在混合料制备过程中RE-Co预合金粉不会发生明显氧化,其热稳定性与硬质合金基本原料WC粉和Co粉的热稳定性相当;稀土的添加量对WC-Co硬质合金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在合金中加入稀土不能使合金的明显氧化起始温度得到显著提高;在约700℃,WC-8Co硬质合金发生明显氧化,因此,WC-8Co硬质合金的实际使用温度应低于700℃.  相似文献   

12.
稀土氟化物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氧基二硫代磷酸(DDP-18)的最佳合成条件:以C18醇及P2S5为原料,在起始温度90℃,反应温度120℃,P2S5用量超出理论用量的10%,反应时间6h时,可以制备出硫磷酸含量接近80%的表面修饰剂二烷氧基二硫代磷酸的固体粉末.采用共沉淀表面修饰法在醇—水体系中制备了双十八烷氧基二硫代磷酸吡啶盐(PyDDP-18)表面修饰的LaF3纳米微粒,并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手段表征其结构;作为润滑油添加剂,通过四球抗磨实验测试了其润滑性能,结果表明:表面修饰稀土氟化物纳米微粒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以其作为添加剂调制出的润滑油具有较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3.
稀土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氯胺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稀土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FE-SEM等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有机磷农药氯胺磷为光催化降解对象,研究稀土掺杂浓度、热处理温度、溶液初始浓度及溶液的pH值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掺杂可以抑制TiO2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抑制纳米晶体的生长,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La3+最佳掺杂量为0.5%,Ce3+最佳掺杂量为1%,合适的热处理温度为500℃,氯胺磷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的降解效果比中性条件的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真空低压渗流铸造法,制备了泡沫A1-0.146wt.%Ti合金.分析了影响渗流法制备泡沫铝合金的主要因素,得到了制备泡沫合金的最佳条件:NaCl填料粒子预热温度300℃,合金液体浇铸温度760℃,填料粒子尺寸1~3mm.不同孔率泡沫AI-O.146wt.%Ti合金的模拟海水全浸实验结果表明:泡沫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随着孔率增加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有机溶胶法制备催化剂的过程中,碳载体的预处理、反应气氛、还原温度以及起始还原pH值等因素对制得的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温度下对碳载体进行热处理可以显著改善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和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最佳的处理温度为300℃;在氮气气氛下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明显优于在空气气氛下制备的催化剂;一般情况下,较低的还原温度有利于获得分散度较高的催化剂,最佳的还原温度为140 ℃左右,高于此温度制得的催化剂的性能有下降趋势;最佳的起始pH值为11左右.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Pt/C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化学性能优于商品Pt/C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镧、钇稀土在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稀土镧和钇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合金为Al-22%Si,所加稀土为富镧混合稀土(含80%La)和Al-88%Y中间合金,加入量分别为0.6%~1.4%La和0.10%~0.18%Y.合金熔化精炼后在预热至250°C的金属型中浇铸成12mm×60mm试棒,浇注温度740°C.高温力学性能测试300°C下保温30min后的拉伸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单独加入稀土不能细化初晶硅,结合磷的作用,镧、钇可实现初晶硅和共晶硅的双重变质,其中初晶硅可细化至22μm左右;适量La可形成有利于提高高温性能的Al5SiCu2La化合物;Y可以有效地抑制该化合物长成粗大针状.经淬火及稳定化回火热处理后,合金室温抗拉强度可达276MPa,高温强度可达174MPa.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廉价高性能富Nd混合稀土MR-Fe-B永磁合金的成分及其工艺因素对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这种铁基稀土永磁合金的最佳成分及最佳工艺制度。该永磁合金磁性能达到:B_r=1.15—1.28T(11.5—12.8 kGs),i~Hc=573—796kA/m(7.2-10.0kOe);(BH)_(max)=247—270kJ/m~3(31—34MGOe),在20—100℃范围内开路磁通可逆温度系数为-0.098%/℃,居里温度T_c=310℃,维氏硬度HV≥520。对其高矫顽力的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烧结态磁体的矫顽力主要来源于富 MR相的作用,而后烧态磁体的矫顽力的提高主要是反磁化校数目减少的缘故。  相似文献   

18.
主要对添加了不同量稀土Co的Cu-3.0Ni-0.64Si合金进行加工工艺和性能研究.最佳加工工艺为:Cu-3.0Ni-0.64Si合金热轧时,铸锭热轧开坯温度为930℃,保温时间60min;固溶处理温度为900℃,保温时间60min;然后经过约80%的冷变形再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480℃,保温时间210min.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6wt%Ce的Cu-3.0Ni-0.64Si合金具有最佳综合性能;电导率最高达到48.9%IACS,抗拉强度达到733.17MPa.  相似文献   

19.
添加稀土硝酸盐氟碳铈矿的热分解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较低温度下分解氟碳铈矿的方法,用TG 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添加稀土硝酸盐(质量分数为5%)后氟碳铈矿的热分解过程,并用XRD方法分别对430℃和510℃下焙烧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30℃下不添加稀土硝酸盐时,氟碳铈矿只是部分分解,加入稀土硝酸盐后可以完全分解,分解产物主要是REOF,2CeO2·CeF3和少量的4CeO2·Ce2O3;510℃下氟碳铈矿完全分解,加入稀土硝酸盐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浇注温度对AlSi9Mg半固态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AlSi9Mg合金在不同保温时间、保温温度下得到的显微组织的观察,研究了浇注温度对液相线浇注法制备AlSi9Mg合金半固态组织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合金显微组织由树枝晶向蔷薇状形态再到球状或粒状组织变化,在605℃,保温30 min左右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