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8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低、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5,10 mg/d,n=63,61)试验组和阿托伐他汀钙(20 mg/d,n=60)对照组;治疗8周后,观察3组患者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3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基线均明显下降,高剂量试验组优于低剂量试验组及对照组(P<0.05)。高剂量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瑞舒伐他汀钙(10 mg/d)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钙(20 mg/d),且安全性及耐受性类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对照组,给予1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另选取47例相同疾病老年患者作研究组,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组患者用药后血脂水平下降更明显,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水平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利于血脂水平的控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田昌荣  申潇竹 《医药导报》2013,32(8):1027-1030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70岁血脂异常老年患者降脂达标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血脂异常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均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组每日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10 mg组每日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试验观察期6周,服药期间均进低脂饮食,分别于试验前和试验1,2,4,6周检测患者血脂,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 10 mg组治疗1,2,4,6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值明显低于5 mg组(P<0.05);10 mg组治疗1,2周LDL-C达标率明显高于5 mg组(P<0.05)。随访6周内,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 mg组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者明显多于5 mg组(P<0.01)。结论在降脂达标的前提下,采用5 mg.d-1瑞舒伐他汀钙治疗>70岁老年血脂异常患者更合理。  相似文献   

4.
王光友  王玲 《海峡药学》2012,(10):126-12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1日40mg)治疗组(50例)和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日20mg)治疗组(50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及服药后3d、7d测定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比较两组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7d后1日20mg及1日40mg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降低(P<0.05),而且1日40mg瑞舒伐他汀治疗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1日20mg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治疗前后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应用更能降低ACS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且瑞舒伐他汀的抗炎治疗独立于降脂之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15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5mg组、10mg组和20mg组,每组50例,3组患者与每天晚餐后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剂量分别为5mg、10mg和20mg,疗程均为18周.18周后观察3组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各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但20mg组的的TC、TG、LDL-C水平降低较其他两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520-52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肾病(CKD)患者降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伴随血脂异常的CKD患者90例,将其分为3组,A组30例,给予5mg/d瑞舒伐他汀钙,B组30例10mg/d瑞舒伐他汀钙,C组30例给予10mg/d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3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存在差异但相匹配,具有可比性。分别测定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和12周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和高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的水平。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前血脂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经过4、12周治疗后TG、TC、LDL-C、的水平都有明显的降低(P<0.05),HDL-C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B组患者治疗后血脂的变化水平和A、C组相比变化十分明显,3组患者检测结果存在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后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不适症状。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以有效的改善CKD患者血脂水平,使用10mg/d的剂量比5mg/d的剂量疗效显著,疗效也比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显著,在临床上使用的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45例采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为A组,45例采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明显改善,B组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表明B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A组(P<0.05);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A组的75.56%(P<0.05);治疗过程中,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A组的17.78%(P<0.05)。结论与采用常规剂量相比,采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且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及hs-CRP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4例,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对照组92例,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冠、控制血压及血糖等治疗。观察12周,监测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并观察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12周后的血浆TC、LDL-C、hs-CRP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及转氨酶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更强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并比较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126例,按照随机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予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予20 mg/d瑞舒伐他汀,分析两组血脂参数、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血小板聚集率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P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缬沙坦80mg,C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缬沙坦80mg,均1次/d,服药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B组及C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ACS患者早期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及缬沙坦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不同起始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经4周安慰剂导入和饮食控制期后筛选出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进入为期8周的不同起始剂量的药物(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5或10mg、或阿托伐他汀钙10mg)治疗期。治疗至第4周末时,如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2mmol/L(120mg/d1),则所服药物剂量加倍。结果:治疗8周后,各组LDL—C水平均较基线时明显下降(P〈0.05),且瑞舒伐他汀钙10mg组与阿托伐他汀钙10mg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相差5个百分点为非劣效判断标准,发现瑞舒伐他汀钙5和10mg两组降低LDL—C水平的疗效均不劣于阿托伐他汀钙10mg组。结论:瑞舒伐他汀钙5和10mg治疗在中国人群中的降脂疗效与阿托伐他汀10mg相当,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可定)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39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为瑞舒伐他汀组,另选择39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瑞舒伐他汀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8周后的血脂水平、hs-CRP水平、肝肾功能和肌酶谱。进行检测与比较观察。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8周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亦明显上升(P〈0.01),其中治疗4周后TC水平下降33.5%,TG水平下降16.5%,LDL-C水平下降37.6%,HDL-C水平上升12.6%,hs-CRP水平下降36.3%;治疗8周后瑞舒伐他汀TC、LDL-C和hs-CRP水平仍明显下降,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TG水平稍下降,HDL-C水平稍上升,但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期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和肌酸磷酸激酶(CK)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未见瑞舒他汀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调脂效果显著,且有降低血清hs-CR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脂组和普通降脂组.2组患者均予以控制颅压、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普通降脂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强化降脂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20mg/次,1次/d,连用6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强化降脂组下降或上升较普通降脂组幅度更大(P<0.05);同时2组患者的斑块大小、厚度和内-中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强化降脂组下降较普通降脂组幅度更大(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调脂作用,可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厚度和IMT,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脂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于每日晚饭后顿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d-(1T1组)、20mg·d-(1T2组)和40mg·d-(1T3组),3组均连续口服12周。服药前和服药后6、12周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和骨密度(BMD)。结果:3组治疗后TC、TG、LDL均明显降低,HDL明显增高(P<0.05);并且3组间同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前、后反映骨代谢的指标ALP无明显变化;反映骨转换与形成的指标BGP治疗后均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T3组BGP同期高于T2组,T2组BGP同期高于T1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12周后BMD均明显增加(P<0.05),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在发挥调脂作用的同时,还能使患者BMD得到改善,且疗效呈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张文砚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64-65,6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 mg组、10 mg组和20 mg组,每组50例,3组患者分别给予5、10、20 mg的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3组的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5 mg组的总有效率为74.0%,10 mg组的总有效率为80.0%,20 mg组的总有效率为92.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TG、TC、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HDL-C、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 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NT-pro-BNP与老年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连续选取本院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在入院2d内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及NIHSS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按TOAST分为心源性脑梗死组(27例),非心源性脑梗死组(58例),按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32例)组、小面积梗死(53例)组.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NT-pro-BNP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源性脑梗死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源性脑梗死组(P<0.01),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NT-pro-BNP值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结论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NT-pro-BNP水平升高,梗死面积越大,血清NT-pro-BNP值越高,预后越差.血NT-pro-BNP水平不仅能预测脑梗死病变程度,而且有可能预测脑梗死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治疗前对36例健康人(对照组)和3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组)进行SCL-90评分;治疗组应用抗抑郁药盐酸氟西汀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后再进行SCL-90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躯体和精神症状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接受抗抑郁药治疗8周后,前后评分对比,患者精神和躯体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临床症状亦改善明显。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普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应用抗抑郁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PAS疗法)对于老年血脂紊乱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5月171例血脂紊乱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AS组57例、AS组58例、A组56例进行比较研究.PAS组予普罗布考(0.5 g/d),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d); AS组予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d);A组予阿司匹林(100 mg/d).结果 PAS组、AS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均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后PAS组TC、LDL-C、TNF-α水平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治疗血脂紊乱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他汀类药物结合抗血小板类药物通过调节血脂、抗炎,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加用普罗布考可以发挥更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治疗高龄患者高脂血症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研究,入选我院2008年1—8月住院的男性高血脂高龄患者共126例,年龄均大于70岁,平均年龄(78.6±8.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所有患者均可正常饮食,继续原发病的常规治疗,停用其他降脂药物2周;治疗组使用瑞舒伐他汀每天5mg,对照组使用辛伐他汀每天10mg,均治疗8周。结果:瑞舒伐他汀组经过8周治疗,血浆TC,LDL-C及TG均显著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别为27.5%,36.6%和12.7%,辛伐他汀组则分别下降27.4%,33.6%和12.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瑞舒伐他汀升高HDL—C幅度明显大于辛伐他汀(10.9%vs2.4%),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两种药物均能很好地耐受且依从性较好,研究期间未发现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5mg与辛伐他汀10mg在降低血浆TC,LDL-C及TG水平方面疗效无明显差异,但瑞舒伐他汀组升高HDL-C幅度明显大于辛伐他汀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