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84~1997年,美国Johns Hopkins医院对1 757例近期有症状的心肌病病人或不能解释的室性心律失常病人做了心内膜活检,252例符合Dallas心肌炎病理组织学标准,排除伴有心肌炎有关的基础疾病患者和15岁以下的儿童.剩下147例进行随访研究.心内膜活检标本取自右室间隔,至少取5块标本.心内膜活检分为临界型心肌炎(有淋巴细胞浸润而无心肌细胞坏死)与活动型心肌炎(淋巴细胞浸润伴心肌细胞坏死)两种.根据临床分类,有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需要大剂量血管升压药(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gg·k8-1·min-1)或其他辅助措施,无力、静息或劳累时气急、浮肿等症状出现迅速,可具体到1~2日,并有发热者为暴发性心肌炎;而心衰症状出现时间不明确,在几周至几个月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或仅需小剂量血管加压药,无发热者为急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2.
心肌炎是指心肌实质或间质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由多种病因所致.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是指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临床包括心肌局灶性炎症引起无症状心肌炎到心肌弥漫性炎症所致的重症心肌炎.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病例属轻症,轻者可无症状,预后良好,但重症者可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炎老年与非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炎患者133例,按年龄分两组,其中年龄≥60周岁的患者22例为老年组,其余纳入非老年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式、转归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室颤、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起病隐匿,从前驱期症状出现到明显心功能不全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住院期间MACE在老年组出现6例(27.3%),非老年组10例(9.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生命支持治疗在老年组应用比例更高(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炎患者临床并不少见,多数起病隐匿、潜伏期长,临床表现不典型,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高,病情重且死亡率高,需要及时采取生命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心肌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心肌炎性疾病,虽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和病理学研究,仍缺乏完善的临床病理诊断标准。1984年Dallas会议制定了心肌炎的组织学诊断统一标准(即Dallas标准)。但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仍不完全一致,免疫抑制剂疗效评价标准亦未统一。作者根据Dallas标准确定为心肌炎的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相结合的新的心肌炎的临床病理分型,以期为临床更好地分析患者的发病过程和评估预后,以及是否选择免疫抑制剂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33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病情观察要点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通过使用暴发性心肌炎病情观察表总结经验。结果:5例患者死亡,28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和生命支持治疗设备运转方面的经验基础上,设计暴发性心肌炎病情观察表。结论:暴发性心肌炎病情观察表,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的疗效,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急性重症型心肌炎显著增多。其中少数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病情凶险,预后极差,心电图可出现急性心肌损伤,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本文结合13例临床资料,重点讨论其心电图及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通过直接活检确立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仍未普遍开展.本文报告1例,经心内膜心肌活检早期确诊的嗜酸粒细胞性心肌炎,皮质类固醇治疗后迅速见效。患者,51岁,白人女性,1978年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和肺浸润。1981年出现过敏性哮喘,服强的松10毫克,隔日1次,症状控制。入院前3周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45岁,5天前开始高热,3天后热退,出现胸闷、心悸.反复出现抽搐和意识丧失30小时,每次发作历时仅数秒钟,共发作数十次.既往体健.血常规、血常规、血沉、抗“O”和血清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9.
<正>新型冠状病毒(新冠)感染者中有一定比例会出现心肌受累损伤,导致心肌炎甚至暴发性心肌炎。为早期甄别,规范诊治,有序分诊,特制定本建议供临床使用。定义一、新冠感染相关心肌炎(myocarditis)新冠感染相关心肌炎指疑似或确诊新冠感染患者,出现心肌损伤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登革热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8-11月我院收治的390例登革热患者中出现病毒性心肌炎1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登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男8例,女5例,各年龄段均有发生;6例出现胸闷和(或)心悸等症状,另外7例患者未出现心肌炎症状;心电图改变多样化,以心动过缓及ST段改变为主;CK、CK—MB、AST、LDH早期有升高;13例患者血小板均有降低,其中有6例低于5.0×10^9/L,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痰中带血,11例有出血性皮疹;予营养心肌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登革热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发病隐匿,症状较轻,病程多为自限性,预后良好,易漏诊,须要早期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动态心肌酶学变化也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1.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型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及多数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 ,临床上确诊相当困难 ,如何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拟诊病毒性心肌炎 ,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除少数患者表现为心力衰竭、心脏扩大、新出现的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及心原性休克外 ,多数患者临床诊断缺少客观依据。而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型心肌炎在临床上更为少见。本研究共收治 34例此类患者 ,探讨其临床表现特点。1 资料与方法 :(1)患者情况 :我院近 10年来收治急性重症型心肌炎住院患者共 34例 ,其中男 19例 ,女 15例 ,年龄17~ 41岁 (平均 2 9岁 ) ;(2 )入选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辅酶Q10、磷酸肌酸钠和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毒性心肌炎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辅酶Q10、磷酸肌酸钠及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或肌钙蛋白I(c TnI)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CK-MB、c TnI、LD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 04%)明显高于对照组(80. 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联合使用辅酶Q10、磷酸肌酸钠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在小儿心肌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小儿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肌炎治疗方法)35例,研究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27例。观察小儿心肌炎患者的心功能测定情况、生命体征变化、心肌酶变化和临床症状。结果两组小儿心肌炎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研究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28%,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75%。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值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小儿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原位逆转录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柯萨奇B3病毒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柯萨奇B3病毒感染与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原学关系。方法 应用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直接掺入法 ,建立了原位逆转录PCR反应技术 ,检测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活检标本及正常心肌的尸检标本中的柯萨奇B3病毒。结果  16例病理学及临床诊断为心肌炎患者的心肌组织中 ,7例检测到柯萨奇B3病毒RNA ;14例病理学及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心肌组织中 ,5例检测到柯萨奇B3病毒RNA ;16例正常心肌标本中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部分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组织中存在柯萨奇B3病毒RNA ,提示柯萨奇B3病毒感染与部分心肌炎及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析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采用心宁汤配合黄芪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4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其中常规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24例,采用单一黄芪注射液治疗,联合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24例,采用心宁汤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统计数据分析得出,联合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指标得到显著的改善,且明显的高于常规组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同时联合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的高于常规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总有效率(70.83%),两组患者比较有着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心宁汤配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与病毒感染诱发的心肌炎症反应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目前多个研究发现,部分微小RNA(micro RNAs)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可出现显著上调或下调,提示其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调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因此,明确micro RNAs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机制可能为其提供新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思路,增加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micro RNAs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症心肌炎的治疗,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取8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对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其效果和生存质量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心悸、胸闷、肺部湿啰音、第一心音低顿以及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下降,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对生存质量调查后发现,患者生存质量较治疗结束时明显提高(P<0.05)。结论重症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早期采取综合性对症治处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价值,并明确心肌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因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并行EMB检查的80例患者,按照活检结果的不同,分为心肌炎组及非心肌炎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差异,明确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肌炎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28例(35.0%)经EMB证实为心肌炎。与非心肌炎组(n=52)相比,心肌炎组(n=28)急性病程(<1个月)的比例更高(13.5%vs. 35.7%,P=0.020),QRS波时限显著延长[(102.2±29.6)ms vs.(117.3±22.9)ms,P=0.022],异常Q波、室内传导阻滞、ST段异常及T波异常的比例均较高(P均<0.05)。此外,心肌炎组较非心肌炎组更易合并心力衰竭(71.4%vs. 15.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病程、合并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T波...  相似文献   

19.
在儿科疾病中,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被诊断出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大多数的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就会促使儿童患者出现心理衰竭以及非常严重的心肌损伤,含有些病毒性心肌炎疾病会演变成为扩张型心肌病,对儿童患者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相应地还会增加社会以及家庭所产生的沉重负担。然而,针对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当前仍然不具有完善的特效治疗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方面的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新进展,本文探析了病毒制剂,疫抑制剂以及免疫调节荆。  相似文献   

20.
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突发和严重的心脏弥漫性炎症,临床可因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尽管循环辅助装置支持、心脏移植技术的提高增加了暴发性心肌炎的救治效率,但由于诊断延迟使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死率仍然很高.暴发性心肌炎的早期识别,对于提高抢救效率和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