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某化工典型生产装置内具有多控制系统的情况,以GPS接收器为时钟源为基准,设计了一种采用SNIP协议对多个控制系统的孤立时钟进行实时时钟同步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利用GPS天线接收卫星信号作为主时钟,由网络时间服务器计算得到基准系统时间,通过以太网端口向DCS、SIS、PLC等多个控制系统提供时钟同步服务。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表明该方案设置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时间同步精度满足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实现了多个控制系统之间的全局时钟同步。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化工典型生产装置内具有多控制系统的情况,以GPS接收器为时钟源为基准,设计了一种采用SNTP协议对多个控制系统的孤立时钟进行实时时钟同步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利用GPS天线接收卫星信号作为主时钟,由网络时间服务器计算得到基准系统时间,通过以太网端口向DCS、SIS、PLC等多个控制系统提供时钟同步服务.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表明该方案设置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时间同步精度满足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实现了多个控制系统之间的全局时钟同步.  相似文献   

3.
空间相机集成测试系统的时钟同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实现空间相机地面集成测试系统中各专用设备精确时钟同步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以GPS卫星同步时钟为时钟源,将时间报文和脉冲信号相结合的综合对时方法。采用FPGA和VHDL设计了时间报文接收、脉冲对时、内部守时时钟及PCI本地控制逻辑等模块。利用Windows2000/XP下的WDM框架开发了PCI总线驱动程序,实现时统卡与专用设备之间时间信息的实时传输。设计了微秒级延时的秒脉冲作备用秒输入,解决了系统工作时因GPS卫星同步时钟意外断电引起时间信息中断的技术问题。示波器测试结果表明,专用设备之间的同步时间精度≤10μs;时间准确度≤10μs。半年运行测试验证表明,精确时钟同步系统稳定、可靠,满足空间相机集成测试系统的实时对时需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S7-300 PLC时钟数据的格式、读取、转换和应用,PLC时钟同步的设置,以及各种时间脉冲的不同产生方法和CPU时钟存储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由PWM定时组成的伺服控制器时钟结构,分析了伺服控制器间时钟不同步的两类原因:时钟偏移和时钟漂移。针对时钟偏移和时钟漂移的特点,提出了多种通过检测Ether CAT从站SYNC0信号边沿来触发伺服控制器间PWM定时同步的时钟同步方案。在PWM定时同步的基础上,通过SYNC0信号边沿标定伺服控制器的控制输出时刻和反馈采样时刻,从而实现伺服控制器间的多轴同步。最后实验证明该设计方案能有效地保证基于F28M35伺服控制器间的多轴同步。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西气东输二、三线SCADA系统时钟同步功能不完善的现状,本文通过对系统各个设备的时钟同步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编程方式实现VEIWSTAR上位机软件与AB、BB PLC的时钟同步方法,提出整个系统时钟同步架构,为实现西二、三线站场SCADA系统时钟同步提出清晰的思路及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LabVIEW的随机扫描成像系统高速时间同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板卡上多功能子系统间硬件时钟关系实现微秒级高速时间同步的方法。将此方法应用到随机扫描成像系统中,实现了声光偏转器的频率控制与信号采集间的高速时间同步,定时精度达到了10μs的设计要求,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改进的高精度POS时间同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现有时间同步方法及高精度POS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以GPS接收机输出的1PPS秒脉冲为基准,采用数字参数反馈方式,对惯性测量单元的数据采集脉冲周期进行实时修正的高精度POS时间同步方法,并给出了一种简易的POS时间同步精度测试方法.然后结合光纤陀螺POS实际系统进行了时间同步精度测试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时间同步方法能够克服时钟漂移并修正时间信号传输延迟,在保证工作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在融合点上数据的高精度同步.  相似文献   

9.
时钟是智能系统的一个基本参数,工业生产过程中各计算机控制系统间的时钟同步对于装置监控操作有着重要意义。一般较大的石化装置内控制系统包括DCS、SIS、ITCC、PLC等,各控制系统之间时钟不同步会给装置安全稳定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某石化公司芳烃厂各生产装置控制系统间时钟同样存在不同步的问题。该厂相关技术人员通过技术研发解决了这个问题。文章介绍了控制系统时钟出现不同步的原因,进一步阐述了控制系统时钟同步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详细的叙述了装置控制系统时钟同步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0.
潘传勇  黄葵  张涛 《仪表技术》2014,(10):20-21
DCS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自动化领域,但系统中各站点设备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钟标准,影响了系统各站点的同步运行。将指定站点的时钟作为标准,利用DCS系统的现场总线将其发送到其他站点中,可以解决时钟不同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仪表技术》2004,(2):45-45
使用PXI 665 3定时和同步模块,可建立多达40 ,0 0 0通道的高通道系统,并提高单个机箱系统的定时功能。这一定时和同步模块为高通道系统的多机箱同步提供了时钟生成和信号路由,此外,还能在单个PXI机箱中的模块间实现精确的同步。它的特点在于板上时钟路由、PXI触发和星型触发信号;能够导入和导出极为稳定的时钟参考;并且能以711nHz的分辨率产生精确的时钟。PXI 665 3模块是汽车、ATE、军事/航空、以及控制和科研应用的理想之选。该模块可以和NILabVIEW、LabWindows/CVI等一系列开发软件配合使用,同时还能和包括NIPXI 10 0MS/s…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HR-906B GPS时间同步系统在化工企业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时钟同步应用,和HR-906B GPS时间同步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自身的搭建过程。另外介绍了主时钟系统在DCS系统、SIS系统的配置过程。该文所例举的DCS系统为横河CENTUM-VP系统,SIS为RTP的3000系统的一般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智能电网对时间同步高精度和高安全性的原则,智能变电站站内时间同步的重点不再局限于时钟系统与卫星时间的同步,还包括对全站设备同步性能的分层管理及集中监测。论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性能检测系统;系统介绍了信号检测方法的研究。通过同步信号的接收、输出、反馈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同步性能进行闭环检测,达到对同步链路信号完整性检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张彬 《光学仪器》2016,38(1):79-84
讨论了星际激光通信中脉冲位置调制技术中的时钟同步方案。脉冲宽度调制方案旨在实现信噪比约束下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时钟同步是脉冲宽度调制的核心技术,利用统计鉴相机制实现调制和解调端的时钟同步。本文在深入分析激光通讯时钟同步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了时钟抖动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数据传输速率与时钟同步的权衡关系,对激光通讯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石化系统中不同控制系统间实现时钟同步的重要性,以霍尼韦尔TPS系统与TRICON系统为例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方法和相关的组态、设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石化系统中不同控制系统间实现时钟同步的重要性,以霍尼韦尔TPS系统与持久百成GPS时钟源的同步应用,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方法和相关的组态、设置。  相似文献   

17.
美国莫托洛拉公司生产的大规模集成电路MC6840是可编程定时器。使田MC6840可以生产不同频率、不同占空比的各种脉冲信号,可以定时发出单脉冲信号,可以进行频率测定和脉冲周期测定。MC6840通过程序控制设定它的多种用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它广泛地用于键盘,CRT等外部设备的波特率选择,可作为定时装置、时钟、频率计使用。在工业自动控制中可用作时间程序控制器,可做工业控制时标,也可以在测试仪或测试系统中做可编程序的定时单元。它与其它装置相比具有集成度高,成本低,精度高,便于调整维护等特点。使用MC6840一般是在微型机单板机小,或微型机系统中由CPU通过总线来控  相似文献   

18.
基于89C51单片机的晶闸管触发装置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基于89C51单片机控制的三相全控桥式电路六路脉冲触发装置,系统可根据需要通过键盘输入控制角α,软件定时,并采集同步信号,控制计数器8253实现定时,从而驱动电路输出一定控制角α的六路脉冲信号送晶闸管门极。文章讨论了89C51单片机控制的触发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的实现,并对系统的控制精度和调节范围做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超声自动扫描过程中超声波采样与连续自动扫查的同步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采用运动控制器的硬件时钟作为同步触发时钟,超声数据采集卡接收运动控制器PLC程序发送的硬件同步信号,并结合多线程技术,运动控制器和超声数据采集卡分别执行工件被检测点的几何位置坐标采集和全波列超声数字信号采样的混和同步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实现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异构自动扫描系统多处理器之间的精确同步,在自动测量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鹿红超  高志慧  魏来 《机电工程》2013,(10):1226-1228,1254
针对立体药库采用传统PLC控制方式时出现的编程复杂、扩展性差、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PC为上位机的小型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通过系统硬件及软件的设计实现了对多个执行机构的正反转、高低速和启停控制,以及对每个执行机构所出药品数量进行显示.同时介绍了PC与单片机的通信过程,采用RS232串口实现了PC与单片机的一对一通信.最后,对立体药库分别采用传统PLC控制方法和基于单片机的DCS控制方法进行了出药实验,分别随机运行1 000个不同的处方,分析了不同控制方法下系统的出药效率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片机为核心的DCS控制比采用PLC控制平均出药时间少4.5 s,出错率低0.2%.系统通过采用单片机控制方案,克服了传统PLC控制的不足,提高了出药效率和系统稳定性,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